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研究论文_刘炯焕,蒋松柏

刘炯焕1 蒋松柏2

1.塔城地区疾控中心 834700;2.塔城市人民医院 834700

摘要:目的:通过汇总、分析临床血液检验存在误差的原因,进一步探讨降低其误差的有效措施。方法: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集且存在一定检验误差的33份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误差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病患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送检原因及检验原因是导致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结论:由于临床血液检验出现误差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各血液检验环节,并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要求,规范各项检验流程,从而达到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目标。

关键词:临床血液检验;误差;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及医疗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目前,血液检验不仅已逐渐成为判断患者血液系统是否存在疾病的有效诊断依据之一,而且还能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有利的重要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临床血液检验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临床血液检验误差不断,且逐渐呈现不断增高趋势,因此,本文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集且存在一定检验误差的33份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是探明导致血液检验误差的原因,以此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血液检验误差率。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医院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集且存在一定检验误差的33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血液标本18例,女性血液标本15例,血常规检验误差20例,占60.6%,血液生化检验误差13例,占39.4%。

1.2方法

由血液检验科室的相关工作人员根据临床医师所提供的血液检查项目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严格核查与反复检验,核查内容主要包括:密切观察血液采集量、外观以及凝血等情况,并详细询问患者自身情况、血液采集时间以及血液存放温度等信息,以此准确判断并确定该患者的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确实存在误差。同时还必须对检验过程中有可能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整理。

1.3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结果

患者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以及标本检验原因是导致临床血液检验出现一定误差的四类主要原因,例如,由于地域差异,本地区人们主要以食牛、羊肉等高蛋白质食物为主,而高蛋白质餐却可以使人体血浆尿素、血氨增加,此外,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物,亦可减低胆固醇含量,从而影响血液检测结果,从而无法准确诊治病情。在本研究中,患者自身原因与标本采集原因、送检原因及检验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42.4%、24.2%、18.2%及15.2%,如下表一所示:

3.结论

由于血液检验过程中,血液在未完全凝固下被分离,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标本脱落、受污染等现象以及保存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检验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因此,为有效降低血液检验误差,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相关血液检验工作人员就必须对误差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1)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检验水平,规范血液检验流程及各环节的操作步骤,并端正其工作态度等;血液采集前,全面了解患者化验单、相关医嘱以及用药情况等,明确血液检验项目,以此最大限度避免错抽、漏抽以及重抽现象的发生;并认真检查各项器械是否完整,符合血液采集要求,此外,还应于血液采集前3天,明确告知患者不可进食高脂肪与高蛋白质等食物,并指导其进行正确饮食,在确保患者已保持空腹12小时左右,且未进行剧烈运动后方可开展血液采集工作。对于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应于血液收集试管上注明,并在选择与解释检验结果时,充分考虑药物影响。(2)由于患者压脉带受束缚时间不宜过长,因此,采集血液标本时必须一针见血,避免于患者输液、输血时或之后1小时内采集;值得注意的是,血液标本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不宜过多,亦不能过少,正常情况下,从普通人1ml的血液中可有效分离出0.45~0.50ml的血清,但是,对于长期服用某些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或水肿患者而言,由于其血液浓度较高,血液经离心后,血清含量将明显减少,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适当加大抽血量;一旦完成采集工作,应立即适度摇晃试管,使血液与试管中的抗凝剂得以充分混合,并置于一定温度下进行适当存储,对于需要进行长期存储的血液标本,则必须立即将其置于冰屑或冰水混合物(不可用大冰块)中,必须保证标本与制冷物充分接触,保证制冷物达到标本的高度等,直至准备离心。(3)当血液采集工作彻底完结后,应及时将血液标本送至相应科室进行检验,一般情况下,送检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若要进行血糖测定,送检时间则不应超过0.5小时,血沉与血常规生化检验应分别在血液采集完成后2小时与1小时内完成,以此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送检过程中,尽量避免剧烈摇晃或震动等,以此有效避免出现溶血现象,并根据当地气候、地形以及经济等客观因素制定相应的血液送检制度,以此规范送检过程,从而确保标本的安全性与有效性。(4)由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保存温度等均可对血糖测定、血小板系统检测以及ALT活性等检查项目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对于已送至血液检验科室的血液标本应及时根据具体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若不能及时检测,则应先进行血清分离,然后贮存在血液保温箱中,并尽可能于2h内进行检测;此外,对于特殊血液标本或对检验结果存在异常的血液标本,应及时给予二次或三次检验,并妥当记录、保管检验结果,避免出现检验结果混淆等。

在本研究中,经过对出现误差血液标本的回顾性分析发现,患者自身原因、标本采集、送检以及检验原因是导致临床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四大因素,因此,为实现临床血液检验零误差,就必须从这四大影响因素入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高伟,潘红,李敏智.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J].大家健康.2013,07(08):110-111.

[2]张永青.有效降低临床血液标本检验误差的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3):321-322.

[3]徐卫珍.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09):414-415.

[4]张艳萍.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135-136.

论文作者:刘炯焕,蒋松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  ;  ;  ;  ;  ;  ;  ;  

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研究论文_刘炯焕,蒋松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