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总医院麻醉科 甘肃兰州 730060)
【摘要】目的:探讨Supreme喉罩与气管插管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简称S组,用Supreme喉罩行麻醉通气管理)和对照组(简称R组,用气管插管行麻醉通气管理),观察比较对两组患者放置喉罩或气管插管的操作时间(OT),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或置入喉罩后即刻(T1),插管或置入喉罩后1min(T2),拔管后即刻(T3)及术毕拔管后1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24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T0时HR、MAP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T1、T2、T4时间点的HR、MAP明显升高(P<0.05)。R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S组(P<0.05)。结论:Supreme喉罩较气管插管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不良反应更少且操作简单。
【关键词】Supreme喉罩;气管插管;腹腔镜;血流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093-02
传统的气管插管全麻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对围麻醉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不良反应较多,相较之下,Supreme喉罩的全麻使用优势明显。本文就Supreme喉罩和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比较,以期找到更适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气道管理模式。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8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60例,所有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ASA分级Ⅰ~Ⅱ级,体重43~84kg,男性平均年龄(49.4±8.5)岁,体重指数(23.3±3.7)kg/m2;女性平均年龄(43.5±9.2)岁,体重指数(21.2±3.8)kg/m2。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45例,阑尾切除术27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2例,卵巢囊肿切除术18例,肾囊肿去顶术11例,其它类(如探查术或复合手术等)5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采样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均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系统性疾病或者影响心肺功能的疾患,无插管或使用喉罩的禁忌症。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无明显差异(P>0.05)。
1.2 麻醉方法
患者常规禁食水8h,去枕平卧,开放外周静脉通路,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常规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通过Allen试验后行左侧桡动脉穿刺进行连续测压。麻醉用药依次给予戊乙奎醚0.5~1mg,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mg/kg,顺苯阿曲库铵0.15mg/kg,辅以面罩给氧。待肌松效果完善后置入喉罩或行气管插管(喉罩的型号主要根据患者体重进行选择,气管导管则根据患者性别和身高选择),确认无误后固定,给予机械通气保持潮气量为6~8ml/kg,通气频率为10~12次/分,使PETCO2控制在35~45mmHg,吸呼比为1:2。所有患者麻醉维持使用瑞芬太尼5~8μg.kg-1.h-1以微量泵泵入,吸入0.8~1.2%的七氟醚,间断追加顺苯阿曲库铵0.05mg/kg。待手术结束患者满足拔管条件后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1)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具体时间为:麻醉诱导前(T0),插管或置入喉罩后即刻(T1),插管或置入喉罩后1min(T2)、拔管后即刻(T3)、拔管后1min(T4);(2)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呛咳、喉痉挛、术后咽喉痛、术后声嘶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与T0比较,R组患者T1、T2、T3及T4时间点的HR、MAP明显升高(P<0.05),T1和T2时间点的SpO2明显降低(P<0.05),其余无明显变化(P>0.05)。与T0比较,S组患者T2时间点的HR明显升高(P<0.05),T1和T2时间点的MAP明显升高(P<0.05),其余未见明显变化(P>0.05)。相同时间点比较时,R组HR、MAP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S组(P<0.05),但两组患者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S组发生呛咳1例,恶心呕吐3例,咽喉痛2例,喉罩带血1例,漏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R组发生呛咳4例,恶心呕吐5例,咽喉痛6例,术后声嘶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56%,明显高于S组(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之后血压指标都有所下降,其原因包括患者在手术开始前禁食与水,其血容量较低,麻醉诱导药抑制循环功能等[2]。气管插管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即刻就出现了心率和血压的明显升高,并一直持续到插管后3min,而拔管后即刻至拔管后3分钟心率和血压也明显上升;而Supreme组患者仅在置入喉罩后1min时出现心率和血压的升高,但迅速恢复正常,提示气管插管相关操作更易引发血流动力学波动。而进一步的术后不良反应对比分析发现,气管插管组患者呛咳、恶心呕吐、咽喉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Supreme组患者。本研究样本包括胆囊炎、阑尾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6种疾病,但疾病的不同并不会对麻醉通气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造成明显影响[3]。
综上所述。使用Supreme喉罩行气道管理时操作便捷,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能提高患者麻醉舒适度体验,相比于气管插管更适用于腹腔镜手术。
【参考文献】
[1]唐爱平,陈金保.三代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诱导期对循环和BIS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0(1):61.
[2]徐静,钟泰迪.SLIPA(TM)通气道与普通喉罩及气管插管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7,90(1):49.
[3]温伟南.不同喉罩和气管插管在腹部腔镜手术麻醉通气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疗设备,2017,30(6):123-126.
论文作者:陶涛,丁芳梅,孟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患者论文; 气管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动力学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