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1]2002年在《辽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已逐步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体系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存在着办学特色不鲜明,教学投入不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高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受实用主义目的观的影响,其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鉴于此,有必要深入探索适合辽宁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描述法和统计分析法,阐述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简要介绍了辽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二部分从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社会外部环境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等不同方面,指出了制约辽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第叁部分通过介绍国内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些先进经验,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结合辽宁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从中找出不足和差距;第四部分针对上述制约因素,结合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发展辽宁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第五部分根据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探讨今后辽宁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模式。 本文运用了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描述法等研究方法,以求客观地反映辽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今后的发展的新模式,希望能对辽宁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邵维维[2]2008年在《辽宁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其在结构上具有多层次、多学科类型、多形式的特点。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发展等因素决定了不同层次、科类的高等教育在区域分布上具有不同特征。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如何根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区域发展特征综合考虑本地区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布,对于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空间分布格局,有效地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十六届叁中全会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振兴东北,关键看辽宁。辽宁省政府深入分析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特点和要求,结合辽宁经济发展现有基础与优势,决定老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而该战略的实施必须建立在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基础上。因此,探讨辽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也就成了当务之急。本文从辽宁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入手,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阐述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重点分析了当前辽宁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策略。第一部分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两者关系的分析,本文认为适应性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部分则实证分析辽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本部分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区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区域高等教育层析结构与区域劳动技术结构的适应性和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结构的适应性等四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第叁部分提出辽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发展的对策思考。
丛珊珊[3]2010年在《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近年来党中央为加快推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随着国家对东北地区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东北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东北地区的重阵辽宁,更是紧紧抓住这个重要契机,不断推进辽宁经济结构调整,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将辽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与原材料基地。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高素质劳动者与应用技术型人才教育基地,它在辽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辽宁经济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资源。与此相应,辽宁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稳步前进。可见,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相互适应,协调发展是推动辽宁振兴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本文从辽宁老工业基地背景出发,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对国家统计局网、辽宁统计信息网、辽宁教育网等网站内数据及相关研究课题的信息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辽宁“十一五”规划及未来经济发展战略,指出当前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益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现状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研究背景出发,指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辽宁经济发展适应性问题的意义、目的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从现有相关研究中,整理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间关系问题以及适应性问题的研究综述。第叁章,指出辽宁目前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战略,分析辽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辽宁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第四章与第五章,结合辽宁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当前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的适应情况,指出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进而,针对不适应的问题提出能够促使二者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对策与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当前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辽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经济发展不适应,存在一些地级市高等职业院校数量较少,“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其次,辽宁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辽宁经济结构不适应,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与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缺少特色专业等问题。第叁,辽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与经济结构不适应,存在层次结构偏低、培养目标与经济需求有一定偏差等问题。第四,辽宁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与经济结构不适应,存在高等职业院校资源分布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于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从辽宁经济的发展要求及未来发展战略出发,针对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出现的不适应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在发展规模上,适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在专业结构上,以辽宁经济产业结构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加强专业建设的投入与规划。在层次结构上,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试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拓展专业学位层次。在布局结构上,根据辽宁经济结构布局,调整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此外,还要加强辽宁政府相关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促进辽宁高等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谭强[4]2016年在《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关键环节。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如何解决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问题,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是我国创新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适应经济社会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中的脱节、断层或重复等现实问题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建设、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等方面仍然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它们是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和水平,关系着中职学校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平台搭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进一步完善、满足人民大众对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系统,而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系统内部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子系统。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子系统,必须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系统作为逻辑起点,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系统的全域视觉出发,才能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系统要求和整体目标。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德阳市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调查研究发现,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质量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历史政策与实践探索的诉求;影响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因数是多方面的系统的问题;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应该从职业教育系统出发,在一定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系统的特征、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和现状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积极作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探讨和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开发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者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出发,以终身教育思想、目标课程模式、系统理论为理论支撑,遵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软系统方法论为主要研究工具,综合应用文献计量法、调查法、比较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采用了“提出问题---相关文献研究---明确目标---理论分析---实证调查---案例研究---归因分析---思路变革---对策研究---总结反思”的研究路线。主要研究内容:一是研究基础,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历史文献梳理以及相关理论的探讨;二是理论分析,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系统的特征与结构进行分析;叁是问题表征,对四川省德阳市中高职课程衔接基本现状进行调查,对问题表征进行分析;四是个案调查研究,以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为例进行个案调查研究;五是问题归因,对四川省德阳市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现状进行归因分析;六是理念变革,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理念变革的梳理;七是对策研究,从现代课程理论出发,根据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与概念模型进行对比的结果,提出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原则、技术线路、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等对策研究;并重点强调了政府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重要作用及政策设计。主要的研究工作包含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和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历史文献综述、概念模型建构、理论研究、现状调查、问题表征、归因分析、理念变革探讨、对策研究以及研究反思。通过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本质应该是中高职课程结构要素之间的有机衔接,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应然状态应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必然状态,即应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和多元立交的状态。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显示,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存在很大差距。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缺乏有效的适应性、层次性和连续性,两者独立发展,各自为政。这些问题或者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的提升,制约了整个职业教育质量提高,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构建层次显着连贯一体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之路。只有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衔接、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系统衔接,才能有效搭建促进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与能力不断提升的成长通道,才能进一步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我们必须要真正转变观念,从思想到行动上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强化基本定位,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坚持贴近市场、贴近社会、贴近需求,才能建立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二、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是历史政策与实践探索的诉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说,中高职课程衔接正是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历史诉求,它贯穿了我国从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再到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体系全过程,体现了从构建中高职衔接体系到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实践必然选择。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衔接是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宏伟目标的具体要求,它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诉求。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中高职衔接在课程与教学上的脱节、断层和疏离是制约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因素。我国很多地区都积极开展以中高职课程衔接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特别是在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和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课程及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实践探索成果进一步夯实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技能人才的需求。研究热点逐渐集中,研究队伍扩大,研究方法丰富多样,为推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第叁、影响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表征及问题归因。通过对四川省德阳市职业院校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中高职课程衔接起点、衔接基础、衔接核心、衔接主体、衔接保障和升学路径等方面存在着层次断层、内容重复或者脱节等诸多问题。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具体表征体现在:一是课程目标:目标取向稳定性差,目标确定学科化趋向;二是课程内容:内容取向层次性差,课程管理自由化趋向;叁是课程实施:实施取向开放性差,课程教学课堂化趋向;四是课程评价:评价取向形成性差,评价模式单调化趋向。在软系统方法论指导下,通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政策制度保障支持力度、职业教育课程管理机制内外动力等维度进行归因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归因主要在于:一是理念变革滞后,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二是顶层设计滞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叁是教育制度滞后,职业教育保障支持力度薄弱;四是办学定位不准,职业教育课程管理内外动力不足。第四、解决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对策思路。首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出发点,所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衔接应该遵循和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坚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其次,根据目标课程模式理论,本研究认为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课程开发模式是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基本路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就是首先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改革,打破学科课程,建立工作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不是对学科本位或者知识本位的简单否定,而是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应该明确工作实践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逻辑主线,而不是知识的延伸和应用,这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再次,应该构建层次显着连贯一体的中高职课程体系。通过制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目标、建立多方联动的课程内容设置机制、制定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实施方案和建立多元参与的核心能力课程评价机制,构建层次显着连贯一体的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体系。四是保障措施方面,应该建立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的合作机制。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国家招生考试制度与课程标准、配置合理的高层次职业教育院校、建立统一的专业目录编制机制、建立多元的课程开发参与机制。
罗林刚[5]2008年在《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作为一个国家实现产业现代化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其他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协调;另一方面要与内部因素相协调,与自身运行方式和机制相协调。当前重庆市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关键时期,要建立我市雄厚的现代化产业基础,增强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造就数以万计的技能型人才,这是摆在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和学校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观察等研究方法,从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分析了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动因,然后剖析了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动因分析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庆的高等职业教育近20年取得到了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特色院校和专业建设初见成效;(2)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新的突破;(3)办学理念得到社会广泛认同;(4)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人口等资源协调一致的发展,才能做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因主要包括:(1)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迫切需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各级高等职业技术人才;(3)解决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迫切需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4)入世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5)西部大开发战略给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机遇;(6)借鉴国际经验,我市必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1)社会认识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需要;(2)办学理念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需要;(3)办学条件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需要;(4)办学水平难以满足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需要。通过调查分析,制约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有:(1)社会宣传力度不够,政策导向欠佳;(2)办学观念与模式陈旧,办学定位不准确;(3)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4)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和企业结合不够;(5)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6)招生困难、生源不足。3.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总结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结合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出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2)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3)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体制;(4)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5)调整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政策;(6)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形成开放的办学格局。
武正营[6]2016年在《我国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社会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为此,我国高职院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行业、企业引进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企业工作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知识和技能,深知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能够按照企业要求的标准来培养人才。但是他们长期在企业工作,形成了企业效益和效率的价值观,没有经历过教师预期社会化的阶段,缺乏教师专业化的训练,因此他们作为新教师的社会化问题成为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引进中特别需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社会化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和推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研究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社会化问题是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拓展,弥补了国内对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社会化方面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对高职院校决策者和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对促进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主动社会化,以便更好地适应职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教师社会化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者参考前人的研究和相关理论构建了指导本研究的概念框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是: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的新教师在社会化和适应过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该问题细化为叁个子问题,分别是: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感受到了哪些高职院校采取的帮助他们职业适应的社会化策略?他们在社会化和适应过程中感知到的经验有哪些?他们最需要的社会化资源是什么?研究者长期在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初步了解一些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社会化情况。为了进一步研究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社会化问题,研究者与他们建立了亲密、信任、合作和互惠的研究关系。由于目前还没有开发出公认的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社会化量表,而且社会化问题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需要在真实情景中考察,质性研究适合研究“过程和经验”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范式的现象学和案例研究的传统,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和文档资料分析的策略理解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社会化经历的解释,探索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意义。研究者首先开展了预研究,了解到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确实存在很多的适应问题,也摸清了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修订了原来不合适的访谈问题。研究者通过研究介绍信和朋友介绍的方式获得进入研究现场一一叁所不同的高职院校,采取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叁角互证的方式多角度、多来源搜集数据资料,与参与者互动获取他们对社会化经验的描述、解释和理解。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遵守了研究的伦理,特别关注和保障参与者的权利。经过5年多的研究,研究者搜集到约十万字的数据资料,搜集资料的同时对数据进行了编码、归类和分析,论文中以表格化的形式展示了研究的结果,并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得出研究的结论和启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1.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压力和困难,不能从高职院校获得针对性和有效的帮助,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也得不到满足。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在社会化过程中,与其他新教师一样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但是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化策略和帮助满足不了新教师社会化的需要,而且由于高职院校存在的一些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部分企业工作背景的新教师感到与在企业相比收入较低,大部分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感受不到公平的绩效评价,因此他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不能感到满意。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新教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2.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手段等方面与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存在不适配的问题。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的新教师由于长期的企业工作实践,他们形成了一些强调实践和实用的教学价值观,他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在企业会工作的员工,学生只要学会企业工作实践和操作的技能就行,理论不是很重要,基本没有特别关注到教育的其他价值。由于他们之前大多没有从事过教学工作,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手段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如教师专业基本功“叁笔一话”技能不高,计算机辅助教学技能欠缺等。这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手段的不足,难以满足高等职业和技术教育的需要。3.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主动社会化和适应行为会引起非议或偏离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研究发现,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社会化主要是通过自己主动社会化,也就是自己的主动学习完成的。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一些教师的主动社会化会偏离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教育技能方面,部分教师忽视理论学习,过度强调企业的实践技能;在社会化的其他方面过分主动,如经常与院系领导保持沟通等,又会引起原有教师的非议。4.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应聘到高职院校多是由于家庭、生活原因。他们认为自己在高职院校教学比其他新教师有优势,但是高职院校的环境限制了自己优势的发挥。他们希望校企之间打通交流的障碍,建立教研室、教师与企业班组、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者认为,我国高职院校应进行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形成自主承担办学责任的、独立的法人实体,改革内部管理运作机制,积极推行“去行政化”,确立以人为本、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重视和奖励教育教学和研究,着力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依据社会化相关理论,借鉴欧美国家教师社会化的经验,采取各种有效的社会化策略促进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社会化和职业适应,帮助他们迅速适应高职院校的学术生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的权利,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研究者建议对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开发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社会化量表,扩大样本规模,对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社会化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结论可能不适用于所有高职院校和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属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统一管理的运作体制,因此本研究对于全国的高职院校新教师社会化和新教师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佚名[7]2005年在《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文中指出发展战略研究1.基础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基础教育在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发展轨迹和战略选择3.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与对策4.区域间基础教育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与对策6.区域内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整合的战略选
郝帅[8]2015年在《基于经济差异性的辽宁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人类创新思维的重要来源,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其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速度、结构特点通常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所以,如何根据不同区域经济自身的特点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合理安排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发展,是有效的发挥高等教育的系统功能的关键。辽宁省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核心,更应该深入研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巩固优势,改善不足,大力推进“科教兴省”等战略的施行。而辽宁省目前高等教育呈现不均衡现象,各省辖市的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根据辽宁省各省辖市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合理划分经济区域,使得高等教育得以差异化发展,就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经济差异性对辽宁省区域高等教育的差异化发展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辽宁区域经济划分。以辽宁目前拥有的14个省辖市为研究主体,探求它们的差异性,对于地理位置相近、经济差异小、产业相关度高的省辖市进行区域经济归类划分。第二部分,辽宁叁类经济区域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基于前期经济差异状况研究成果,针对不同的经济区域,研究叁类经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第叁部分,辽宁叁类经济区域的高等教育与所在区域经济协调性研究。以上述两项研究为基础,深入探索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第四部分,辽宁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对策研究。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提升,得出辽宁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对策。
张慧青[9]2017年在《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被视为区域职业教育形成和特色发展的标志,而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常常转化为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与调适。本文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出发,教育领域聚焦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经济领域聚焦中观产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研究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产业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就业结构又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因为各个领域所需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又是通过不同的"专业"培养来实现的。而实际情况是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已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严重影响到高职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必然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呈现了怎样的规律和特征?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如何跟随产业结构发展实现科学动态调整的?由这些追问引发出问题意识,研究者试图从纵向的历史视角和横向的国别(地区)视角,通过策略的解读,来认识、发现、反思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互动规律及国外专业结构调整路径,以便为后续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提出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由此,论文沿着专业结构调整什么?(调整的内容)和怎么调整?(调整机制)的主线,回溯了建国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外研究则从内容和机制两大方面归纳了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并以山东省为例对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间的现状、问题及高职专业招生预测作了系统的数理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理论和实践从来都是双向建构的过程,实证研究范式的运用旨在通过数据分析透析事物的本质,并归纳发展的一般规律。论文选取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适应性做出了综合评价,并利用产业-高职偏离程度和高职-就业偏离程度两个指标对山东省产业结构、高职专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吻合度做了分析,进而归纳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厘清问题,旨在预测。论文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山东省叁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求得2016-2020年高职专业大类的招生比率预计值,从而为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基于以上研究基础,论文尽可能的避免经验主义,总结归纳出了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五大原则,从经验借鉴、科学规划、行动框架和具体措施四个层面提出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并依据统计分析数据指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上便是论文的几个主要章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境)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原则和策略"的主要内容和行文逻辑。总体上,论文的研究过程是基于问题的不断追问,研究者的思维贯穿其中。因此,相对于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也呈现了一种研究的方法论,以期在相关实证研究中向大家提供可相互交流和启发的研究范式。
参考文献:
[1]. 辽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 付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2]. 辽宁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D]. 邵维维.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3]. 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 丛珊珊. 上海师范大学. 2010
[4].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 谭强. 西南大学. 2016
[5]. 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罗林刚. 西南大学. 2008
[6]. 我国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社会化研究[D]. 武正营. 南京大学. 2016
[7].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J]. 佚名. 辽宁教育研究. 2005
[8]. 基于经济差异性的辽宁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研究[D]. 郝帅. 辽宁师范大学. 2015
[9]. 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 张慧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