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维持现状”政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_台湾问题论文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维持现状”政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_台湾问题论文

美国对台湾问题的“维持现状”政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问题论文,美国论文,中国论文,现状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它是中国国共两党内战的一个遗留问题。台湾问题之所以迄今尚未解决,不外乎两大原因:一个是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的干涉,阻挠中国统一;另一个是台湾当局和“台独”分裂势力的抗拒。台湾问题久拖不决,不仅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损害,而且也是威胁中国安全与发展的最具爆炸性的危险因素。由于美国始终坚持干涉台湾问题,从而使得台湾问题依然是两国关系中的核心和敏感问题,成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台湾问题上,基于目前两岸关系“不独不统不战不和”的基本格局,基于中国政府“力争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坚定立场,美国认为维持现状最符合美国的利益。2003年12月9日,温家宝总理访美与布什总统举行会谈,在谈到关于台湾问题时,布什表示“美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恪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湾独立,这一政策不会改变。最近从台湾传出一些试图改变现状的信息,令人不安,美方不赞成,我们反对单方面试图改变台湾现状的做法。”(注:“温家宝与布什举行会谈”,载《解放军报》,2003年12月11日,第5版。)布什的言论是对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奉行维持现状政策的最为明确的表态。

一、美国“维持现状”政策的实质:阻统防独、控台制华

众所周知,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干涉台湾问题的政策取向是:阻挠统一,推动分裂。然而,美国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恣意提升美台关系,扩大对台军售,支持台独势力分裂活动的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1995年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1996年3月美国派遣两个航母编队到台海附近游弋,向正在台湾海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的中国示威施压,从而引发了中美关系的两次大风波。结果,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到头来也有损美国的利益。严峻的形势终于迫使克林顿政府认识到,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分裂,实现统一的严正立场是不可动摇的。如果美国一味偏袒台湾当局,助长分裂,恶化美中关系,对美国而言是得不偿失,且要冒很大的风险。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对华对台政策,认为两全其美的做法是,美国对华对台建立平衡的关系,利用两岸矛盾,从双方获利。在此认识基础上,克林顿从维护其总体战略利益出发,于1996年秋确立了“接触加遏制”而以接触为主的新的对华政策。对台湾问题的政策也由“阻统促独”改变为“维持现状”。随着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中美关系终于回归到正常的轨道。1997年和1998年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正式互访,双方确认要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克林顿总统在访华期间首次提出对台湾的“三不政策”,则标志着美国维持现状政策已经定型。

美国为了实现维持现状的政策目标,兼施并用以下策略。其一是在处理两岸总体关系上实行“控台制华”、“阻统防独”。就是继续控制台湾,遏制中国的复兴,同时阻挠两岸统一防止台湾独立。鉴于台湾如宣布独立,必将迫使大陆对台动武,而美国不愿被台湾拖下水,与中国发生代价极高的军事较量,因此必须防范和约束台独势力,使其分裂活动不致失控。同时又向台湾提供有条件的安全“保护”,诱压大陆放弃对台使用武力手段,以阻拦两岸走向统一。其二是政治上“促谈不促统”。美国一方面宣称希望双方举行“实质性”对话,缓和紧张关系,但又呼应台湾当局关于两岸是“民主与专制之争”的谬说,要中国足够重视台湾的“民主化”,为此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转让高技术,让台湾获得足够的“自卫能力”,以阻挡中国可能的进攻。美国自以为台湾在相当程度上依赖美国,不管哪个人上台执政,都不敢背离美国自行其是。而美国对中国政府的政策影响则非常有限。而且,美国心里明白,在台湾问题上美中矛盾远大于美台矛盾。正因为如此,美国对海峡两岸采取的可能导致改变现状的政策行为施加压力时,关注的重点一般放在劝压大陆不得对台动武。但美国也认识到美中关系的重要性远高于美台关系,因而当中美关系发展较为平稳,美国在战略上需借重中国的支持或台独势力的挑衅性举措将破坏两岸关系现状时,美国也会适当掣肘台独势力猖獗的分裂活动,不容许“台独”势力挑战维持现状的政策框架,恶化美中关系。

综上所述,美国维持现状的政策的主要意图旨在阻止中国实现统一,制衡中国迅速崛起。尽管它也不支持台湾“急独”,但却给台独的分裂活动留下较大的空间。因此,中国不会接受美国的维持现状政策。当然,这一政策也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即美国自我设限,不容许台独的分裂活动从根本上破坏台海现状,破坏中美关系。这就使中国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利用这一政策推动美国约束台独势力极端危险的分裂活动,如1999年当李登辉擅自炮制“两国论”,对“炸馆事件”后正在恢复的中美关系构成干扰时,克林顿指责李登辉是“麻烦制造者”,反对破坏台海现状。2000年台湾大选前夕,美国又告诫台湾不要有任何挑衅大陆的举动,否则后果自负。自然,美国对“台独”分裂活动的制约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小布什政府上台之初,曾公开批评克林顿后期对华对台政策,宣称要大幅提升美台关系,“协防台湾”,从而偏离了“维持现状”政策。但是,“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出于借重中国支持“反恐防扩”的战略需要,在改善中美关系的同时,其两岸政策又回归到“维持现状”的轨道。

二、布什政府“维持现状”政策的特点

布什政府的“维持现状”政策在具体做法上与其前任有所区别。布什认为克林顿后期对两岸的关系过于向大陆倾斜,而他则谋求与两岸关系的平行发展,主导两岸之间保持不独不统的平衡状态。为了确保维持现状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布什政府由模糊的双重威慑战略,也就是以使海峡两岸不知美国确切的反应、让一方不敢对另一方主动挑衅的做法,转变为采用“清晰战略”,即同时明确表示反对大陆动武和台湾独立的政策。为此,布什在发展美中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同时,仍在提升美台实质性关系,其中包括敏感的美台军事关系和对台军售质量的提高,甚至允许陈水扁在2003年“过境美国”并公开发表政治演说、会见记者,鼓吹“台湾独立”。2003年以来,美台间继续保持密切的高层交往。台“国防部”副部长、“外交部长”、“立法院长”、“总统府”秘书长等多批政要先后访美。美国防部长办公室亚太安全事务主任邰玛丽、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弗利斯特先后率领军事代表团和议员代表团访台。美还进一步加强与台军事合作。据台方透露,2003年美军方以“撤侨小组”名义全面参与了台“汉光十九号”演习。2004年3月,美国决定向台湾出售总价值为18亿美元的远程早期预警雷达系统,增加台湾对大陆导弹的预警能力,实际上也使美军在亚太地区能有效预警中俄及朝鲜的导弹。此外,在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美公开采取支持态度。华盛顿当局自认为其政策实施达到了预期目的,宣称“美中关系正处于尼克松首次访华以来的最好时期”,美台关系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布什政府的维持现状政策并非两全其美,而是自相矛盾。美国提升美台关系的结果恰恰是助长了陈水扁变本加厉的分裂活动,他公然提出“台独时间表”,打着民主的旗号,借举行“公投”,加快“台独”步伐。这标志着陈水扁正由“渐进台独”发展为“公开台独”,台湾问题进入一个更为急迫的新阶段。陈水扁猖狂的分裂活动,严重妨碍了关乎美国战略利益的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加剧了台海局势的紧张,对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和东亚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极大威胁,同时,也对美国政府反对台海两岸任何一方“未遇挑衅”而改变现状的政策构成挑战。正因为陈水扁的分裂活动突破了美国维持现状政策所能容许的限度,所以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美与布什总统会谈时,在温家宝强烈抨击台湾当局借“公投”搞“台独”之后,布什表示反对台湾领导人单方面试图改变台湾现状的做法。

值得关注的是,2004年4月21日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在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举行的“《与台湾关系法》实施25周年”听证会上就美国当前及未来的两岸五大核心政策作了宣示,这可以说是布什政府对其“维持现状”政策迄今为止所作的最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凯利称五大核心政策是:1.美国将继续在三项公报及《与台湾关系法》的基础上维持“一个中国”政策;2.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或单方面改变美国所认定的台湾现状;3.北京方面不能对台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台湾方面必须谨慎处理所有层面的两岸关系;北京与台北双方都不应单方面采取足以改变台湾现状的言行;4.美国将继续根据《与台湾关系法》,向台湾出售适当的防御性武器;5.美国因严重关切台湾可能面对武力攻击,将继续维持军力,抵抗对台湾任何形式的压迫。凯利还强调,美国认为,美国被卷入台海冲突的可能性相当高,这关系到美国人民的生命,因此美国的最高利益是维持台海的和平与安定,使这个地区免于战争。(注:“路透社华盛顿4月21日电”,载《参考消息》,2004年4月23日,第8版。)在同日同一会议上,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罗德曼指出,美国反对中国大陆或台湾单方面改变现状,大陆若企图动武,无可避免地会将美国卷入。并宣称美介入台海武力冲突有三个理由:一是美国必须实践《与台湾关系法》所作的承诺,这关乎“美国的盟友和依靠美国的其他人对美国的看法”;二是中国大陆对台动武,“不只会破坏在三个公报中所立下的美中关系基础”,也“违背了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国际标准”;三是大陆处理与台湾之间关系的方式,关乎“大陆未来会不会动辄就用越来越强大的军事力量去解决争端”。(注:“中央社华盛顿4月21日电”,载《参考消息》,2004年4月24日,第8版。)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亚太事务高层主管同时对台海政策作如此非同寻常的阐释,这显然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其良苦用心可能在于:表示美国对台海未来形势的严重关切与忧虑,明确无误地宣告其“维持现状”政策的基本内涵,尽力把两岸关系纳入这一政策框架,不容许片面改变美国所定义的台海现状,防止局势失控;既警告台湾不得轻举妄动,突破美国的设限,也威胁中国,如对台动武必招致美国介入。其目的是由美国掌控台海形势的走向,避免出现势必导致美国卷入的两岸军事冲突,以使美国通过维持现状,能以小代价、低风险,谋求最大利益。显然,布什政府的“维持现状”政策仍为渐进式台独活动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历史与现实表明,美国并不真心希望台海“风平浪静”,相反,两岸因统独争执造成相互关系的适度紧张,牵动中国的战略神经,使双方都有求于美,美则更可从中渔利。

以上情况表明,美国对海峡两岸的两面政策,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和反对台湾独立的一面,固然对日益嚣张的台独分裂活动在一定时期起着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但是其反对大陆对台动武,向台湾提供政治支持和军事保护以及出售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增强台湾武力拒统能力的举措,却只会使台独势力有恃无恐地继续搞分裂活动,从而增大了台海地区触发战争的危险性。美国的如意算盘是“不战不和”,从中渔利,而美国的实际政策行为,尤其是当其政策偏向台湾一方,造成台独分裂活动更加猖狂时,其结果则无异把美国自身推向战争的边缘。总之,美国现行的两岸政策仍有可能引发新的台海危机。妥善处理“核心和敏感的台湾问题”依然是中美关系健康顺利发展的前提。美国政府如能真正恪守三个联合公报的精神,停止对台湾问题的非法干涉,支持中国实现和平统一,中美关系的发展将会因为消除了主要障碍而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注:参见“温家宝出席美国九团体欢迎晚宴发表演讲”,载《解放军报》,2003年12月11日,第5版。)然而,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美国政府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美国决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苦心经营的能给其带来多方面重大利益的地盘。在美国决策者心目中,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中央,扼海上交通要冲,具有持久的地缘战略价值;美国还认为,台湾通过改革移植了美国的政治模式,已变为“亚洲地区国家的民主楷模”,是中国大陆政治改革应当仿效的榜样。(注:参见[美]吉姆·赫而姆斯、詹姆斯·普里斯特主编:《外交与威慑:美国对华战略》一书的“两岸关系:美国对外政策的含义”,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继续把台湾置于美国的实际控制之下,阻挠其与大陆实现统一,可使台湾成为美国为主宰亚太而构筑的西太平洋防线的关键环节,成为美国在国际大棋局中阻遏中国迅速崛起,维护其“一超”领导地位的一颗无可替代的“棋子”,成为美国对中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的桥头堡,成为美国军事上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台经济交往的愈益密切,台湾对进口美国先进武器装备的严重依赖,又使得台湾充当美国可谋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小伙伴”。以上几方面的相互交织,构成了美国独特的“台湾观”。而这恰恰是导致美国持久不断地干涉台湾问题的基本依据和原始动力。因此,即使中美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至多只能对美台关系形成一定的制约,而不能促使美国放弃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对此,我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不抱丝毫幻想。2004年3月10日在台湾举行“大选”和“公投”前夕,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发表讲话强调:“台湾不应试图片面走向独立,中国也不应挑衅或威胁台湾;美国对台海双方都明言,两岸问题最终将用每个人都可接受的方式解决,但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两岸皆不能试图用任何方式片面改变(台海)现状。(注:“赖斯呼吁:台湾不独,中共不武”,台湾《联合报》,2004年3月12日,转引自《参考资料》,2004年3月15日,第1页。)赖斯的讲话再次明确宣示美国政府将继续实行“台湾不独,中国不武”、“制独阻统,维持现状”的两岸政策。

三、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选择

鉴于中美两国在反对台湾独立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利益汇合,而在实现两岸统一问题上有着根本性的分歧,鉴于台湾问题关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最高国家利益”,(注:温家宝:“共同谱写中美关系新篇章”(在美国九团体欢迎晚宴上的演讲),载《解放军报》,2003年12月11日,第5版。)因此,我们必须从大战略的高度统筹谋划和处理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一方面,应进一步向美国宣示中国政府和人民不惜以任何代价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决心,努力通过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利用美对我战略借重上升之机,促使美国约束台独势力变本加厉的分裂活动,打乱和挫败陈水扁谋求在2008年前完成独立建国的“台独时间表”。另一方面,要对美国提升美台实质性关系,反对中国对台使用武力,阻挠中国实现统一的政策行为进行严正的交涉和必要的斗争。既要尽最大努力不使台湾问题妨碍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又要预有准备以应对因台湾问题而可能产生的中美关系新的风波。尤其应清醒认识到,一旦台海爆发危机,中国为了制止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在迫不得已、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对台动武,美国政府必将会依照《与台湾关系法》进行武力干涉,只不过干涉的具体方式和强度视情况的差异有所区别罢了。为了尽可能降低未来美国武力干涉的强度,中国一方面需要继续不断加强中美两国利益的相互依存性,同时必须抓紧对台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战略威慑能力,迫使美国因顾虑代价太高、风险太大而不敢放手进行非法干涉。追求和平崛起的中国最不希望与美国再次发生军事较量,但是如果美国那时执意要进行武力干涉“协防台湾”,那么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了保卫神圣的国家主权和实现统一,只能义无返顾、不怕牺牲、起而应战。台湾问题倘若最终以这种极端方式得到解决,中国虽为统一付出了高昂代价,而美国也必将遭受难以忍受的损失。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21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关于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在中共十六大报告和2004年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得到明确的重申与强调。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将以最大的努力来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注:“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人民日报》,2004年3月15日,第3版。)正是在大陆奉行的正确方针的推动下,两岸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的进展。台湾对大陆出口市场依存度进一步提高。2003年1-10月台湾对大陆出口额占台出口总额的比重从上年的22.2%上升到24.4%。大陆对台湾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超过70%,若无对大陆的出口,台湾经济增长将下调约2个百分点。可见与大陆的经贸联系已成为台湾经济赖以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日益严峻的现实也告诫人们,尽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两岸之间经济相互依存的提高,大陆对“台独”的钳制力也相应地得到加强,但这不仅没有导致两岸总体关系的接近,反而在陈水扁主政台湾的4年内,造成两岸关系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使得台湾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迫。其祸根在于陈水扁上台以来,公然否认“九二共识”,拒绝“一个中国”原则,不断进行“渐进式台独”分裂活动,极力煽动对大陆的敌意,攻击“一国两制”,挑动两岸对立,阻挠两岸交流。而陈水扁执意在2004年3月20日将“大选”与“公投”捆在一起举行,则是他在“渐进式台独”过程中采取的空前急进的举措,表明其实质性地加快了台独步伐,使国家被分裂的危险日益严重。虽然,陈水扁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推动的“公投”,因投票人数未达总投票权人数的一半,极不光彩地以失败收场。这再次证明,分裂不得人心。但是“公投”45%的投票率却是一个接近临界点的危险数字,表明在李登辉、陈水扁长达十多年的“台独”言行煽动、蛊惑下,岛内部分民众的“台独”心理和情绪有了严重发展。这一切,使得防止和制止“台独”越来越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台斗争的最紧迫最首要的任务。

台湾岛内政局的演变和中美、美台及两岸关系的状况雄辩地证明,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所作的政策宣示:“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决不放弃使用武力”,“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注:《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是完全正确的。为此,我们必须更好地贯彻执行“文攻武备”的基本方略,一方面综合运用政治、外交、经济、精神文化等战略手段,争取台湾民心,利用台岛内各种反独力量,借助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进一步强化对“台独”分裂活动的遏制力度;另一方面要切实抓紧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大力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确立武力威慑的有效性和可信性。在必要时,中国应以无可置疑的言论和行动向台湾当局和美国政府显示,在迫不得已时为制止或粉碎“台独”而坚决动武的决心,甚至在危急关头实施低强度的军事打击,“以武阻独”,“以武逼谈”,从根本上破除弥漫于台岛内的如下幻想,即认为大陆慑于美国的军事干涉,顾忌付出的代价太高,只会对台“武吓”,不敢对台“真打”。

鉴于目前的形势,解决台湾问题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全力制止“台独”,彻底粉碎陈水扁的2006年“公投制宪”、2008年正式实施“新宪法”的“台独时间表”,决定性地削弱“台独”势力的影响,极大地降低“台独”的危险性;第二步是积极创造条件最终实现两岸统一。在从根本上堵塞“台独”不归路的同时,应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实现“三通”,适时提出更加具有感召力和可行性的“一国两制”方案;努力消除台岛内民众的疑虑,增强对“一个中国”的认同感,积极营造两岸“利害相连,安危相关”,应同舟共济,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氛围。对此不宜急于求成,需要足够的战略耐心争取化干戈为玉帛,当然也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为此,必须依照“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打造出一支能够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能够为国家的安全与统一提供坚强有力保证的现代化军队,以有效地阻止或挫败外国势力对中国台湾问题的武力干涉。惟有“文攻武备”两手都要硬、都要越来越有效,两岸关系才会由紧张对立走向缓和对话,才有可能最终走向我们久已期盼的对两岸最为有利的抉择——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使几代人的梦想变为现实。历史和现实都一再昭示我们,反对分裂、维护统一,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注:《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在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面前,必须下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最大决心,并为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绝不能一厢情愿地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贻误时机,使分裂的危险越演越烈。在迫不得已条件下,惟有敢于付出最大代价才有可能以较小代价达到预期目的。敢战方能言和,惟有具备打赢的能力和意志,才有可能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更必须从大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和谋划统一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台独”则是国家统一和发展的最大威胁,也是外国敌对势力遏制中国发展崛起的主要筹码。因此,立足于长远的全局考虑,统一与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发展为统一提供可靠的实力基础,统一则将极大地推动和保障进一步的发展。发展与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核心任务,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有勇气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

标签:;  ;  ;  ;  ;  ;  ;  ;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维持现状”政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_台湾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