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分析论文_刘成

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分析论文_刘成

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16

摘要:混凝土工程在现代建筑行业工程中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影响甚远。因为混凝土自身的性能,极易出现裂缝问题,为施工过程及建筑的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杜绝这些隐患,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裂缝问题,了解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增强建筑物的性能,降低安全隐患。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防治方法

前言

混凝土施工对于施工各方面的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对混凝土裂缝成因的分析,找出混凝土各个施工环节的问题,从而进行整体性的控制与防治。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从材料、施工工艺设计等方面进行重点的研究,最大程度的发挥技术的优势,对混凝土施工进行更好的控制,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取得更好的效果。

1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分析

1.1温度因素

在建筑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容易引起混凝土结构发生改变,例如膨胀或收缩。在混凝土内部会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会随着温差而改变,对建筑结构产生影响。例如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内部的水泥会发生反应,释放大量的热。而在混凝土内部,热量难以挥发,造成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当温差超过25℃时,混凝土就容易因难以承受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

1.2裂缝自身变化因素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若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没有做好,水泥的水分就难以保持,在水化作用下消耗大量的水分,因此导致水泥凝胶孔液面降低,在混凝土中产生干燥效应,使得混凝土结构体积逐渐缩小,引发自身收缩。若水分不足,亦会使得混凝土自身收缩裂缝。而在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硬化过程将会使得水分不断蒸发,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将会加快挥发,易导致该处混凝土结构加大收缩。如果混凝土结构内部水分散发较慢,混凝土结构收缩体积则因此变小。这样的过程往往会使得混凝土结构内外收缩及变形的过程不同步,极有可能导致裂缝产生。

1.3混凝土内部锈蚀因素

混凝土的保护层质量对混凝土结构影响大。如果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不达标,或是保护层的厚度不够,混凝土结构则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二氧化碳等。这样,在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的几率会加大。钢筋锈蚀常常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下降。若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则混凝土结构将出现裂缝。

1.4冻胀

若外界温度过低,混凝土吸饱水分之后,常常出现冰冻现象。在零度以下的天气中,水分会凝结成冰,体积变大。因此混凝土容易出现膨胀的现象,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产生裂缝。在最初凝结时,混凝土的强度损失或将达到40%左右,甚至可能导致冻胀裂缝。

1.5施工工艺设计问题

施工工艺设计是施工的关键,涉及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拌合、传送、振实等过程中,对操作的规范性有着严格的要求。施工工艺设计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工艺不规范,往往凭借直觉或经验进行,存在很大的不稳定因素,二是施工模板设计不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拆模时间存在着较大的不科学不合理性,使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方法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为外界环境或是材料自身的因素,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表面产生裂缝的现象。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防治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

2.1做好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应按照施工组织的要求,秉持原则,为各个环节中的施工人员明确分工,完善各项准备工作。在正式施工之前,工作人员要设计好交底工作,审核图纸,并通过与建筑施工各方交流之后,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对工程项目中的隐蔽项目逐一排查,加强现场工作的指挥与调度,尽量避免各种不利于施工的因素出现,对混凝土装运时间及入模温度进行严格地控制。

2.2减少荷载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结构的突变会使荷载产生次应力,从而造成混凝土裂缝。因此,需要对工程施工进行合理的设计,最大程度的避免施工结构突变,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从实际工程设施的深入了解与设计研究到混凝土的振捣浇筑,对混凝土的性能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有效地避免裂缝的产生,还必须要确保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同时进行,一般在浇筑过程中都是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而振捣应该跟随浇筑施工同时进行。在进行振捣的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振捣密实,避免由于振捣不到位而引起施工裂缝。同时模板不合格也十分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对模板质量有效地进行检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对于模板进行控制,避免由于模板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2.3材料配制

材料配制是混凝土施工较为重要的内容,通过合理的材料混凝配比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水、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但是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粉煤灰,从而有效的防治混凝土中干缩量大的问题,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可泵性以及抗离析能力,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在混凝土的配制中加入粉煤灰,渗水现象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给混凝土施工提供有利的条件。材料配制不仅需要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预防,还需要与施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内外两个方面加强对混凝土的施工控制。一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材料配制,另一方面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得材料配制可以更好的与施工要求相适应,满足实际需求。

2.4温度控制

混凝土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温度的变化,在材料配制过程中,粉煤灰的添加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而且可以对混凝土内部温升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混凝土由于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开裂。浇筑工作控制对于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有着很大的意义,严格控制浇筑的温度,夏天与冬天气候条件有着较大的不同,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混凝土容易硬化,因此需要利用冷却模板,从而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更好的控制。浇灌振捣也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内容,通过保温养护可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

2.5施工控制

施工工艺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首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规范,操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减少施工中的不稳定因素。在施工中还需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对材料进行对比选择,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其次,在施工设计中,需要对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并且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对工艺进行优化,最大程度的满足施工的要求,在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时进行及时的处理。混凝土施工需要重点注意养护工作,可以采用洒水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保湿、降温,通过具体的措施对裂缝进行有效的防治。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广泛使用混凝土,不断可以满足施工的需要,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就算混凝土施工流程中存在技术问题,可是随着研究力度的不断深入,不断提升的混凝土质量和性能,需要施工过程中提升施工技术,控制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出现,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品质。

参考文献

[1]梁庆纯,侯龙攀.混凝土施工中非结构性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J].四川建材,2016,42(5):25-26.

[2]马新文.混凝土施工中非结构性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76-78.

[3]吴刚.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4(2):55.

论文作者:刘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分析论文_刘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