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应用研究论文_侯海玲

(合肥市骨科医院 安徽巢湖 238000)

【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应用。方法:选取来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来我科住院并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60例作为观察组参与延续性护理研究,60例患者采用非延续护理的对照组。结果:两组Harris评分比较中,观察组在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中,观察组在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且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有效加快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康复,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生活质量;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191-02

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形式,应用在很多临床科室中,通过患者出院后的持续的护理支持,以达到使得患者加速康复,减少复发和恶化[1],近年来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越来越多,该术由于其康复时间较长,很多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相应的康复知识,导致部分患者病情恶化,因此该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样本选取来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来我科住院并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60例作为观察组参与延续性护理研究,所有患者均填写了同意书,自愿加入本次实验,60例患者采用非延续护理的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如下:观察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32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54.8±6.24岁,疾病类型为5例骨性关节炎,1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例股骨颈骨折,5例股骨头骨折、其他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30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6.2±5.83岁,疾病类型为6例骨性关节炎,1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股骨颈骨折,7例股骨头骨折、其他5例。两组患者均无精神疾病史,沟通能力良好,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制定了康复计划,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且给予口头讲解,对照组只在复诊或电话来我科时进行指导,并未进行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康复进行全程延续性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组员由护士长、骨科医生、高年资护士组成,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及时回答患者问题,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联系方式,康复训练执行情况等。(2)延续性护理内容包括:第一步,在患者出院时由护理人员你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讲解,患者术后应该注意的情况,并发放宣传资料。语言劲量避免医学术语,务必让患者理解。第二步,在患者出院7~10d 进行电话随访,由条件的可以进行家庭访视,主要查看患者的营养及康复情况,并予以指导,让患者了解下床方法。第三步,出院18~90d,该阶段主要检查患者的康复情况,积极鼓励患者完成康复计划,该阶段主要是恢复患者整体机能恢复,改双拐为单侧手拐,可以进行俯卧位的伸直膝关节、后伸髋关节等训练,该阶段训练强度应该适宜不应进行过量训练,该阶段患者由于病情康复并不显著,且花费较多,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让患者树立强烈的康复信心。第四步,出院90d~180d,患者可以进行独立行走,但需要叮嘱患者及其家属,避免其过度负重,重体力活动等,避免在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从坐位上站起[2]。

1.3 评价方法

本文评价方法,采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3],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进行评分,本文采用Barthe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主要包括10个指标,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越好,别在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进行评分,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在患者6个月后进行满意度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22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

2.结果

表1 两组Harris与Barthel评分比较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Harris评分比较中,观察组在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中,观察组在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具体见表1,在两组患者评价中观察组满意人数为58例,满意度为0.97,对照组满意例数为45例,满意度为0.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康复时间约为6~12月[4],所以患者出院后对患者的康复训练、生活、营养等跟踪随访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持续性的护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使患者出院后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指导和解决,很多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研究,证明延续性护理对于可以有效加快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康复,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5],这与本文的研究相一致,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采用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Harris与Barthel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取得了良好的患者满意度,因此延续性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有效加快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康复,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付伟,李萍,钟银燕.延续性护理研究综述[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7-30.

[2]张江平,陶红梅等.延续性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47-49.

[3]苏继承.骨伤科康复技术[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7-409.

[4]张岚岚.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3):37-38.

[5]郑雪红.延续性护理对超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5,15(23):137-138.

论文作者:侯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延续性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应用研究论文_侯海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