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证券市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及启示_信息化规划论文

国际证券市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及启示_信息化规划论文

国际证券市场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证券市场论文,发展趋势论文,基础设施论文,启示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采用全电子化交易结算的高度信息化市场。经过多年发展,证券市场信息技术系统已经成为各机构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各机构日常业务运行的工作平台;二是信息技术成为发展新业务、推出新产品的基本条件和前提;三是信息安全成为机构商誉和风险管控的关键因素。证券市场信息系统被列为国家八大重要信息系统之一(八大行业是指银行、电力、铁路、民航、证券、保险、海关、税务),保障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安全被列入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主要任务之一。在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系统建设水平更是直接关系到整个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创新能力。

从国际证券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建设安全可靠、共享式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市场运行效率,降低市场成本,从而促进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是行业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因此,研究国际证券市场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及如何借鉴国际证券市场经验,进一步加强我国证券期货业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证券市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互联互通

随着交易网络全球化的推进,金融机构之间网络互联越来越受到重视。成立于1973年的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是国际银行同业间的国际合作组织,目前已向210个国家的10000多家机构提供网络接入和信息交换服务。我国的中国银行于1983年加入SWIFT,并于1985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之后,我国其它国有商业银行及上交所、深交所也先后加入SWIFT。SWIFT的使用,为银行结算提供了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业务,从而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结算速度。

同时,各交易所纷纷就交易市场的互联互通进行商谈与合作。例如: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着手打造覆盖全球市场的一体化交易通信专网SFTI(Secure Financial Transactions Infrastructure,SFTI)。SFTI网络除在美国和欧洲设立接入点之外,还先后在东京、新加坡、香港设立网络接入点,且将延伸至澳大利亚和韩国。另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也与墨西哥衍生品交易所市场进行对接。在亚洲,东南亚地区的交易所正在建立东盟交易所联盟。2012年8月开始,新加坡交易所、马来西亚交易所、泰国交易所实现了交易系统联网,并推出了从三个交易所挑选30只股票组成的东盟之星进行交易。根据计划,2015年将实现该地区证券市场的一体化。

二、技术系统集中托管

全球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金融机构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自建技术系统和IT机房将耗费大量的资金、时间成本,而将IT系统外包并托管至数据中心可解决其后顾之忧,为其业务拓展和业务创新提供便利的技术条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同时也为了降低系统建设成本,集中精力进行业务开拓和创新,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对系统托管的需求日益强烈,各金融中心城市和各国交易所因此纷纷加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投入。例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芝加哥和新加坡等环球金融中心城市均建设很多数据中心以满足金融机构需要。NYSE Euronext与全球数据中心服务商合作,在芝加哥、新泽西、多伦多、伦敦等城市部署机房托管中心,并在数据中心之间部署高性能低延迟网络SFTI,以实现为全球市场参与者提供低延迟交易服务。2011年4月18日,新加坡交易所宣布正式推出主机托管服务。托管用户将系统部署在新交所数据中心,可以获取比传统连接方式快250倍的市场接入服务。

三、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逐步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大幅提升,开源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风起云涌,得到了相关交易所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开发建设相关产品和技术平台。

云计算技术方面,2011年,NYSE Euronext旗下技术部门NYSE Technologies与VMware和EMC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一个基于云的资本市场社区平台(Capital Markets Community Platform),为市场参与者提供经济、安全的按需服务,用户可通过该平台在灵活、敏捷、低成本的云计算环境中获得低延迟、按需和自我分配的计算能力。2011年6月14日,NYSE Technologies与一家创新的交易技术提供商UNX公司宣布将共同合作,利用资本市场社区平台为全球交易社区提供全球市场数据、交易分析、委托与成交信息工具、交易意向、交易公告、其它数据服务等,通过这项合作,UNX公司将成为服务全球交易社区平台的首个第三方软件供应商。

移动互联技术方面,2011年1月17日,巴西交易所推出基于iPhone及Android平台的移动解决方案,提供交易所市场方面的信息,包括实时指数、股票价格、商品、期货市场信息、图表以及巴西交易所的新闻等。2011年5月5日,德国交易所市场数据和分析部门推出了移动国际市场新闻显示器,通过用户友好型表格传递了超过260种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经济走势指标,包括最新公布和预计的中央银行利率、就业人数、房产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

四、各类数据服务被深入挖掘

2011年4月7日,伦敦证券交易所、NYSE Euronext、Thomson Reuters、Bloomberg等机构就达成一项框架协议,以建立涵盖欧洲市场统一的股票交易盘后报告数据。在这些交易所和数据经营商建议下,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通过OTC报告发布了一系列标准。欧洲交易所联合会(FESE)认为,提供统一的市场数据将有利于投资者进行交易成本分析,拥有更准确的计算基准,从而更好地监控最优委托执行。

2012年4月,国际清算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技术委员会发布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对交易登记机构(TR)(交易登记机构是指集中维护交易数据电子记录的主体)提出了标准要求。作为新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类型,TR的重要性最近日益凸显,尤其是在OTC衍生产品市场。设计合理且能够有效控制风险的TR可通过集中收集、存储和分发数据,显著提升交易信息对有关主管机关和公众的透明度,提升金融稳定和有助于监测和防范市场滥用行为。相关交易所和数据运营商也借助云技术推出市场数据服务。据报道,NASDAQ OMX与金融信息服务供应商Xignite公司合作,扩展按需数据(Data-on-Demand)云服务,为客户提供历史股票交易和报价数据。2012年12月7日,NYSE Technologies与市场数据云服务提供商Xignite Inc.宣布在市场数据网络服务(NYSE Technologies Market Data Web Services)中增加了NYSE Liffe衍生品和NYSE债券数据。

五、信息安全日益受到重视

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网络安全事件频繁涌现,网络攻击日趋严重。金融行业由于互联网业务比重较大、攻击获利较高更是受到不法分子的“关注”。境外案例有美国纳斯达克计算机网络遭入侵、奥地利等欧盟成员国的国家注册系统被黑客盗去约值2870万欧元的200万碳排放额、美国花旗集团遭受黑客入侵窃取部分信息卡信息、港交所“披露易”网站被拒绝服务攻击导致瘫痪等事件。谷歌公司、RSA公司、韩国农协银行等均遭受到一种称为“高级持续性攻击”的复杂攻击。

国际上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11年美国相继发布《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可信赖的网络空间:联邦网络安全研究与发展项目战略计划》等,标志着美国网络安全国家战略已完成从防御到攻击、从国内到国际的转变。2011年欧洲网络信息安全局发布《如何进行有效的IT安全公私合作指南》,就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方面进行有效的公私合作提出36条建议。2011年德国正式成立国家网络防御中心,特别提出将经济领域纳入保护范围内。

同时,为了防范信息安全风险,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相继开展了可信第三方认证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工作:理论上不断推进密码算法的研究及论证,不断推出更安全可靠的安全算法机制;应用上不断推进电子认证应用,推进不同信任体系间的相互认证。

六、自动化交易监管日趋严格

自动化交易是根据特定的数据模型、策略和算法,利用计算机设备、软件程序和网络技术进行分析,根据所定义的触发条件寻找交易机会,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地完成交易指令的交易手段。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自动化交易对行情速度、交易效率、系统效率的要求更为严格。

自动化交易的兴起促成交易速度的日益加快和交易系统的日益复杂,导致技术故障的发生的频率增大。近年国外影响较大的故障案例包括:2010年5月“闪电暴跌”(flash crash)事件,道琼斯指数在半小时内暴跌650点;2012年8月1日骑士资本事件,美国做市商骑士资本由于技术故障,导致纽交所约150只股票出现剧烈波动,为此骑士资本在45分钟内损失4.4亿美元;2012年10月4日卡夫食品事件,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因为“技术故障”取消了卡夫食品的错误交易,此前卡夫股价在1分钟内被推高29%;2012年10月5日印度大盘NIFTY指数在8秒内暴跌近16%,导致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被迫暂停交易15分钟,直至错误订单被取消。同时,由自动化交易引发的技术故障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应急处置难度加大,单个主体故障可能对全市场造成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为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事实上,由自动化交易带来的风险已经引起了各国市场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主体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全市场关注的热点。

鉴于近两年来自动化交易故障频发的情况,美国最新推出了SCI法规,该法规是Reg ATS的增强和升级,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澳大利亚的CP145则针对自动化交易的监管提出了较新较详细的建议。这些法规大多从合规、风险控制、标准化、审计、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开展自动化交易的主体进行规范。从最新的发展来看,监管机构在原有容量控制、测试等基础上,加重了对于质量控制、标准化和网络安全的内容,并赋予了监管机构深入了解自动化交易系统机制的权力。在亚洲,我国香港证监会提出了《监管自动化交易服务的指引》,明确了提供自动化服务的机构一般需达到的准则;香港联合交易所提出了《指定指数套利卖空、股票期货对冲卖空、结构性产品对冲卖空及期权对冲卖空规定》,明确要求向香港联交所注册成为指定指数套利卖空的参与者才可进行指定指数套利卖空。

对我国证券市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启示

一、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统一协调和明确运营主体

如前所述,国际证券市场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大多通过相关行业协会、组织构建了协调机制并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如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清算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技术委员会、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通、欧洲交易所联合会均积极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同时还参与系统建设和规划等工作。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公共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运营主体及职责不够清晰,主要由各交易所及下属机构自发地开展建设,这样使得标准不统一,服务差异较大,不利于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证券市场发展离不开跨行业、跨市场的通信网络支持

为了适应交易全球化的需要,金融市场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愈来愈受到重视。值得重视的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促使各国、各地区之间金融市场加速融合,同时证券期货业与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关系亦日益密切,这对跨市场、跨行业之间的金融数据交换效率、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上,金融数据交换起步很早,SWIFT和FIX网络占领了主要市场。在国内银行业,中国银联建立和运营全国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实现银行卡全国范围内的联网通用。这些网络建设对于加速金融市场融合、推动市场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对而言,我国证券市场现有通信网络主要是以各交易所为核心的星型结构通信网络,主要服务于交易行情结算等保障要求高的核心关键业务,但是缺乏统一规划,网络之间互联互通较差。这种网络结构不能很好地支持以券商为核心的、非交易所相关业务的开展,不利于跨市场业务、场外市场业务、跨境业务以及其他全局性非交易业务的开展。另外,证券业机构与外行业机构之间的通信主要采取点对点直联方式,存在业务路径复杂、线路多、利用率低、不经济、管理工作量大的问题。随着证券市场发展和不断创新,证期、证信、证保、基金业务交叉,期货与现货市场互联互通、跨市场、跨行业、跨境业务联动性日益增强,有必要建设一张跨市场、跨行业、跨境的通信专网。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引导和整合

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托管机房、通信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作为信息存储、数据交换、安全保障的枢纽,已经成为与交通、能源一样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仅仅依靠证券经营机构、单个交易所自行建设往往会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一方面可能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整个市场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能导致一些市场迫切需要但单个经营机构和交易所难以承担的公共技术平台则可能缺失,因此需要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站在整个证券市场发展需要的高度进行引导和整合。

为了推进行业信息化水平,满足市场发展需要,近年来在证信办的主导下,有关方面大力推进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了证券期货业数据中心、证券期货业编码和标准服务中心、证券信息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并着手建设证联网作为现有交易结算网络的补充。然而,目前部分基础设施与市场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且一些重要的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缺失。例如,行业机构对信息系统托管服务的需求巨大,但现有行业托管机房发展不快,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缺少行业统一的CA身份认证中心,不能很好地满足网上交易身份认证、非现场开户等创新业务的发展等;引导行业机构积极应用新技术,加强产品创新。

四、业务及技术创新需要建立相应的风控体系

随着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类证券经营机构业务创新层出不穷。可以说,证券经营机构的生命力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同时,作为最早应用信息系统的市场之一,证券市场在技术应用水平与应用效率方面较为领先,新技术应用与业务创新的联动也非常紧密,前述自动化交易即为计算机技术与证券业务创新相结合的典范,而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也迅速在证券市场得到应用。然而,业务及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高风险活动,因其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从国际证券市场发展情况来看,由新技术应用及业务创新而导致的经营风险和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如何科学地控制和防范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是摆在证券经营机构和市场监管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为处于新兴加转轨时期的我国证券市场,应当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制定完善符合我国市场发展阶段特点的风险防范制度、法规及技术规范,正确处理加强市场监管和支持市场创新的关系,指导证券经营机构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体系,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近年来,在证监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证信办、证监会信息中心等采取了一系列符合行业实际的有力措施,全面推进证券市场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工作,在行业信息技术公共服务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对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满足证券市场发展需要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仍相对滞后,不能很好满足市场创新发展、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的需要。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发展需要,借鉴国际证券市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公共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体制机制,明确行业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主体及职责。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制定。从国家金融战略安全考虑,统一组织行业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统一组织制定行业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服务标准。

三是以证联网建设为契机,加强行业网络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推进证联网的建设,并着手规划基于证联网的、集中化的各类业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同时积极引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证券市场创新提供重要支持,为市场监管提供高效信息渠道。

四是加强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行业资源,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加大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实现资本共享和规模效益,以降低整个行业的系统建设成本,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如加强托管机房建设;建立全行业权威的行业身份认证平台等。

五是建议建立防范自动化交易风险的长效机制,从投资者自动化交易系统管理、经营机构接入管理、交易所接入管理和产品质量检测等环节建立自动化交易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规则,规范技术和管理措施。

标签:;  ;  ;  ;  ;  

国际证券市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及启示_信息化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