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研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78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筛选而出,将其随机分两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和39例研究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状况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26%比对照组23.08%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87%比对照组76.92%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早期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影响
对终末期肾脏病症者来说,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方式为最有效的替代治疗法,而动静脉内瘘为肾脏病症患者的生命通道。可是因种种因素,行动静脉内瘘后极易出现如肿胀手综合征、假性动脉瘤、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便缩短内瘘使用时间,为此,增加了再次手术治疗的风险。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病人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出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1]。此次将78例患者纳入研讨范围中,其目的则在于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78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筛选而出,将其随机分两组,39例对照组和39例研究组。对照组内28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分布为36岁-76岁,平均年龄(54.16±6.02)岁;其中4例糖尿病。研究组内29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分布为35岁-77岁,平均年龄(56.31±5.79)岁;其中5例糖尿病。从两组研讨对象一般资料来看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动静脉内瘘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叮嘱病人严格依照医嘱服药,确保病房清洁卫生,保证空气新鲜流通等。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2.1手术前护理。入院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对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教育,得到病人的认可,向病人讲解血液透析的重要性、动静脉造瘘的注意事项、具体方法以及并发症预防等。予以病人心理安慰,降低造瘘手术治疗前的焦虑及紧张情绪,得到家属的支持,树立好医患沟通关系。
1.2.2手术中护理。进行手术时,依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及个人习惯,选择适宜病人的造瘘部位,吻合选定的造瘘部位和血管,以减少因手术治疗造成的医源性损伤,充分消毒伤口,以免感染[2]。
1.2.3手术后护理
1、抬高手术侧肢体,以方便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注意观察吻合口处的震颤和杂音,检查内瘘是否通畅。
2、若用手触动能感受到震颤音,用听诊器听到血管杂音,表示内瘘通畅,否则有可能为内瘘不通,要及时处理。
3、手术后要保证内瘘吻合口部位的无菌,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4、做过内瘘的肢体禁止测血压、各种采血、注射、输液,避免受压,如:睡觉时压到造瘘侧肢体,不要穿袖口过紧的内衣,不能佩戴饰品,如手表等,不能用力举重物,以防止内瘘闭合及吻合口撕裂。
内瘘成熟时间.K-DOQI指南的建议是内瘘术后至少3个月之后才能使用,我们一般建议至少需要4周(1个月后)使用,最好在8~12周后开始使用。动脉过早使用会导致吻合口狭窄,内瘘失败。老年人、糖尿病及血管条件极差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延长使用期限。术后可以通过握拳、握力器进行锻炼,以促进内瘘的成熟。
每次穿刺前,要注意:
(1)、先看下内瘘胳膊有没有红肿、渗血、硬结、皮肤破损;听一下血管杂音的大小,震颤强度如何;摸清楚血管走向。
(2)、穿刺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穿刺针应该距离吻合口3~5厘米以上,每次动静脉穿刺要更换部位,尽量避免定点穿刺,以免形成假性动脉瘤及血栓,导致感染。
(3)、若采用固定点穿刺,容易使此处血管壁多次受损,弹性减弱,变硬,形成瘢痕,轻者容易引起渗血,重者可引起内瘘血管闭塞。
(4)、尤其注意的是新瘘第一次使用时,由于新瘘管壁薄,脆性大,容易发生血肿,最好是由有经验技术熟练的护士穿刺,力争一次性穿刺成功。
(5)、若穿刺失败发生的血肿应立即按压,胶布固定,冰袋冷敷,第2天再温水热敷。
手术结束后,护理工作相当重要,护士应严格依照要求执行操作,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比如预防感染、血栓等,告知病人自身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护士或医生,可及时解决。
1.3 指标判定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护理满意度等。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后得出的相关数据整理至SPSS13.0软件内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可用X2来进行表示,组间数据用(n,%)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来表示,应用(±s)来表示组间数据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26%比对照组23.08%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X2=5.9157,P<0.05)。详见下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n,(%)]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37例患者满意,满意度94.87%;对照组30例患者满意,满意度为76.92%;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X2=13.2971,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肾脏衰竭,一般都会影响血液循环系统和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大心脏等各脏器的负担。而血液透析则有利于再造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其中,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患者需要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血液循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疗疗程中,早期的护理干预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某些学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早期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3]。因为,早期的全面护理干预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观测病患的动静脉血液流向和血压变化。其中,动静脉的内瘘手术应该在非习惯性侧进行开瘘手术,衣服袖口保持宽松。在早期的护理干预中,随时监测病患的血液稳定情况,对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4]。主治医生应该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治疗意见,从而逐渐改善病患的预后和长远恢复。总之,早期护理干预对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英,黄静.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96-99.
[2]张彬彬,刘霞,丁育红等.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23):173-174.
[3]张永卫.早期护理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2):1708-1709.
[4]江霞.早期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33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6):130-130,132.
论文作者:施锦治,沈伟玲,曾丽群,陈桂英,陈亚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血液论文; 动静脉论文; 发生率论文; 病人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