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文以聚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的方针和发展路程,为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环境要素是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文化素养
古人云:“国无常俗,教则移风”。教育引导入人心,教育引导是基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及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实施淳朴乡情工程,推进道德教化。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运用微博、微信、视频、电影等传播方式,宣传普及、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开展“善行孝举”回归活动,推行“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运用农村广播“村村响”平台,定期开展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先进人物的讲习,积极宣传奉献精神,传递正能量,发出好声音。
实施文明乡风工程,推进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乡情、乡音、乡贤、乡风、乡愁“五乡工程”,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农民文化素养。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讨事会,道德评议会,老人协会等。开展“好婆媳”“最美家庭”“最和谐院坝”“家风家训”评选活动。大力整洁婚丧陋习行动,移风移俗,净化农村文化生态,引导农民从思想上、观念上传承优良作风,传播正能量,让人们更好的感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真正的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和道德素养。
二、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底色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文化魅力就是软实力,软实力就是创造力、竞争力、凝聚力,如何加强道德和诚信建设,提升社会公信力?如何创造无愧于历史、时代、人民的精品力作。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农民为核心,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的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文化。
推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加强城乡统筹,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升级。乡镇建设文化中心户、图书室、基层文化服务点、文化广场等。实现村村通有限电视,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智能终端进入千家万户,缩小了城乡文化服务的差别,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基本均衡的文化服务。
推进文化下乡活动。文化惠民消费季,乡村文艺调演等。把优秀的电影、戏曲、图书、科普活动、文艺演出、全民健身活动送到群众中间。开展城乡文化互动,农村优秀节目乡村巡演,举办农村群众文化艺术节,加强文化扶贫工作。促进乡村人才培养机制是乡村建设长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培养新型农村精英骨干,组建乡村文艺演出队伍,开展本土农村人才选拨培养。
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循循善诱、实践养成等,需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教育引导入人心,教育移风。乡村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是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根本,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底色。
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契合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几千年农村文化和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重要精神支撑。
农村的民俗文化活动,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舞龙舞狮、打莲线、金钱板、山歌对唱、民间戏曲、土家女儿会就是农民生活生产中不可缺的文化大餐。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保护好文化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民族村寨。将文化创意与农业关联起来,进行传承和发展。
总之,中国的乡村具有多样性、地域性、民族性等多种复杂的特性。乡村的文化建设环境相交于城市文化建设环境更大更艰巨。几千年乡村生产,生活积淀下来的乡村文化和农耕文明是中华名族得以延续的重要精神支撑。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保留传统文化基因又吸收现代文明的积极因素。探寻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共性问题,结合乡村综合的环境条件,全面建设良性文化生态,最终实现共用富裕的根本途径。让农村和城市比翼齐飞,协调发展,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农村真正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让农民生活的更加美满幸福。
文化凝结着过去,文化连接着未来。背依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厚重积淀,吮吸百年奋斗精神的丰富营养,扎根实践的丰沃土壤,具有最深底蕴,最鲜亮底色。
论文作者:蒋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文化论文; 乡村论文; 农村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精神论文; 新农村论文; 农民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