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圆明老人所述修性《十马图》试论论文

全真道圆明老人所述修性《十马图》试论 *

(中国台湾)萧 登 福

(台中科技大学 应用中文系,台湾 台中 404)

[摘 要] 内丹修性,常用心猿意马为喻,其实早期是以牛为喻,并用牧牛来喻修心。用牧牛喻修心,最早出自小乘佛教经典,中国禅师由此而衍生了用《十牛图》来表示明心见性的修道过程。道教内丹学原与佛教无关,至北宋张伯端,开始引佛教禅宗明心见性来说修性,于是全真道士圆明老人也用《十马图》来喻修性。佛道二教的修性上,佛教爱用牧牛,道教则爱以心猿意马为喻。

[关键词] 内丹;修性;牧牛;牧马

以牧牛喻修心,始见于佛教《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六·放牛品》《佛说放牛经》《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佛遗教经》)三者;前两者为同经之异译,以六牛喻六根。《佛遗教经》则是以修心制五根五欲,如牧牛不使牛放逸,伤人稼穑。唐代以后,禅师修心渐以牧牛为喻,并引《佛遗教经》为说。至宋代而有《五牛图》《八牛图》及《十牛图》等出现。由《放牛品》牧六牛,衍化为牧八牛,最后定位为牧十牛,但十牛所牧仍是一牛,十是十个牧养次第,非取《放牛品》六只牛,而取《佛遗教经》为说。

道教修炼内丹,起自汉代,以《周易参同契》为主,原和佛教无关,但自北宋张伯端《悟真篇》引禅来说修性,于是内丹中有禅宗理论,更其后全真教喜用制心猿拴意马来说修心,因而陆续有人以牧牛、牧马为说,因而有圆明老人《十马图》。圆明老人用“马”代替“牛”,正意味道教修心较常用“心猿意马”一词。禅宗牧牛,全真教牧马,虽分牛、马,其实都是借喻来说修心炼性。

一 佛经中以牧牛为喻的修心法门

中国佛、道二教的修行家,常用牧牛或牧马来喻心性的修炼。牧牛似乎早于牧马。

牧牛说和佛教经典用牧牛来喻修身有关。其说可以追溯到小乘经典,始见于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六·放牛品》(1) 僧伽提婆所译《增壹阿含经》,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卷,794页上-795页中。 ,此《放牛品》,后来被析分独立成经,即是东晋鸠摩罗什译《佛说放牛经》(2) 鸠摩罗什译《佛说放牛经》,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卷,546页上-547页中。 。《放牛品》《佛说放牛经》二者,译文有微异,鸠摩罗什译本较通畅,而内容几近相同,皆是释迦牟尼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所说,以牧童牧牛十一法,用六牛来喻六根修炼。说牧童初时仅六牛,其后六年中可成就成六十牛。六牛喻六根,六根是人类和外界接触的六种感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生欲念,能控制得宜,即可使身心安泰而得六神通。今引其说于下。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六·放牛品》: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放牛儿(不知)(3) 不知二字,据鸠摩罗什译《佛说放牛经》译文增入。 成就十一法,牛群终不长益,亦复不能将护其牛。云何为十一?于是放牛人亦不别其色、不解其相、应摩刷而不摩刷、不覆护疮痍、不随时放烟、不知良田茂草处、不知安隐之处、亦复不知渡牛处所、不知时宜、若牛时不留遗余尽取之、是时诸大牛可任用者不随时将护。是谓。比丘!若牧牛人(不知)成就此十一法,终不能长养其牛,将护其身。(4)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六·放牛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卷,794页上。

所说的十一种牧牛法,从了知牛只毛色、外貌、摩刷、医疮痍、放烟驱蚊、知茂草处、知安隐处、知渡水处、知时宜(四季有别)、不应不留余草、可用的大牛要爱护等共十一法。牧童知此十一法来牧牛,可使牛只繁盛。释迦牟尼用十一法来比喻修行人知晓四大、知愚智、知舍离、知六根染净、知广闻佛法、知八正道、知爱乐法宝、知四意止、知身口意善行等,即能修证大道。其后偈颂以“六牛六年中,展转六十牛……六根而寂然,六年成六通”,说明以六牛喻六根,六根寂静,可以得六神通。

除《放牛品》《佛说放牛经》外,鸠摩罗什译《佛遗教经》(《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之简称)亦以“牧牛”来喻修心:

道教内丹修炼,好以铁牛耕田来做比喻,“田”,指泥丸、绛宫、丹田等人身上、中、下三丹田;铁牛喻心念坚定如铁,以心念驾河车在三丹田运转,似驾牛车,勤往来耕种。以铁牛喻心念,在唐代吕祖时已开始。吕祖《纯阳真人浑成集》卷下七言律诗第五十六首云:

智能化即是人性化,智能化变电站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使它像有人在监管一样,实现在运行过程中的节能增效。并且变电站内的应用设备不仅先进、可靠,同时更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在这些智能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了全站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需求,从而完成了信息的采集、测量及控制等各项功能,实现了对电网的时时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决策及协同互动的高级功能。

新课程标准中所设置的各个学习任务群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绝非互相割裂,无论是学习任务还是目标达成上,都有相辅相成的关联。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让一加一大于二。通过教学任务群核心内容的整合,一方面达成相关内容之间的渗透互补,同时实现学习任务“广”的拓展和“深”的挖掘。

经文先说制止五根五欲,不使放逸,譬如牧牛人以杖策制牛,不使犯人苗稼。接着说心为五根之主,制心即能制五根。经中虽然也说修炼六根,并以牧童牧牛为喻,但并没有用六牛喻六根。

二 唐宋禅宗以牧牛喻修炼身心,及廓庵《十牛图颂》的形成

自东晋《放牛品》《佛说放牛经》《佛遗教经》三经译出后,影响并不大,到了唐代,开始有禅师以牧牛来喻修心,至宋代而大盛,蔚为一时风气。又,三经中,《放牛品》《佛说放牛经》有六牛喻六根,和其后的十牛图较有关系,但唐后的禅师则大都舍前两经,而直接引用《佛遗教经》的制牛不使放逸,伤人稼穑为说。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载马祖道一和其弟子石巩慧藏的问答云: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致死率较高,经院前急救,可为患者的抢救与治疗赢得更多时间[3]。而院内急诊急救护理的实施则有利于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规范开展,减少由于盲目护理而造成的护理差池,从而提高患者预后[4]。依据本次实验数据结果亦可见,将院前急救与急诊急救护理应用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存活率。

一日,(石巩)在厨作务次,祖(马祖)问:“作甚么?”曰:“牧牛。”祖曰:“作么生牧?”曰:“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祖曰:“子真牧牛。”(6)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南岳下二世·马祖一禅师法嗣·抚州石巩藏禅师》《卍续藏经》第一三八册,106页下,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元月再版。

文中石巩用牛入草去,拽鼻将回的说法,是取自《佛遗教经》之文义。用以策制牛不乱入稼穑为说。

又,《五灯会元·卷四·南岳下三世·百丈海禅师法嗣·福州长庆大安禅师》云:

Key words: public institutions; personnel files; management experience

福州长庆大安禅师,[号懒安。]郡之陈氏子。受业于黄檗山,习律乘。尝自念言:‘我虽勤苦,而未闻玄极之理。’乃孤锡游方,将往洪井,路出上元。逢一老父谓师曰:‘师往南昌,当有所得。’师即造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师曰:‘识得后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师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师自兹领旨,更不驰求。同参佑禅师,创居沩山。师躬耕助道。及佑归寂,众请接踵住持。上堂……安在沩山三十来年,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学沩山禅,秖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把鼻孔拽转来,才犯人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个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7) 《卍续藏经》第一三八册,123页上下,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元月再版。

上引是百丈怀海用《佛遗教经》的牧牛,调御牛只,不使放逸伤人稼穑,来教诲大安禅师。大安禅师在接任沩山为住持后,亦用调伏牯牛来喻修心。大抵唐代禅师非常喜欢用水牛喻调伏欲心,有名的“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8) 《指月录·卷三十·六祖下第十六世·潭州大沩佛性法泰禅师载佛眼问僧仲安语》。 ,其中的步行骑水牛,疑亦和以牛喻身心有关。

唐代僧人如马祖道一、石巩、百丈怀海、沩山灵佑、大安禅师等,皆好用调伏水牛来比喻修炼身心,宋代禅师更好以牧牛图,说明修炼身心之次第。其中声名较著者,为清居、廓庵、自得三人。三人中清居八图,或说五图;廓庵十图;自得六图。三人中,以宋廓庵师远禅师《十牛图颂》最为世人所重。《五灯会元》《嘉泰普灯录》《指月录》等,都载有师远的传略,但生卒年代不详,以其师父大随无静禅师(1065-1135)、师叔圆悟克勤(1063-1135)的生卒年来做推断,他应该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人。今人研究《十牛图颂》者甚多,如李志夫《关于禅宗牧牛图的两个问题——从〈增一阿含经〉〈牧牛品〉说起》(9) 李志夫《关于禅宗牧牛图的两个问题——从〈增一阿含经〉〈牧牛品〉说起》,文刊《中华佛学学报》第19期 P47-71,2006年,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吴汝钧《十牛图颂所展示的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10) 吴汝钧《十牛图颂所展示的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中华佛学学报》第4期,第315-339页。 、彭培南《师远〈十牛图颂〉源流》(11) 彭培南《师远〈十牛图颂》源流》,见http://www.cdtysslgy.com/content/?134.html。 等,对禅宗《十牛图》都有所论述,可见《十牛图颂》影响后世深远,至今日仍为习禅宗者所乐道。

有关《十牛图颂》,《卍续藏经》第一一三册,尚保留有宋廓庵和尚《十牛图颂》、明胡文焕著《新刻禅宗十牛图(普明禅师十牛图)》二种。

宋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前有序,序说:

第四图(牧马防变)颂云:“牧童歌舞紧相随,闲歇身心暂得居。欲待远歌高处乐,又防不保牵盈回。渐得此兽安自性,休贪戏,马心贼。背意裸断蹄中锁,前功总废泪双垂。”此图为牧马防变,马虽得返家,但野性仍在,在放牧时,须时时留意,防马断锁逸逃。比喻修养心性的过程中,在尘世应对上,仍有放纵心性之诱因在,须严加提防。

对于钾盐钾肥的调整定位,不仅抒发了钾盐人的心声,也让政策找准了发力点。《中国农资》传媒“钾肥观察家”认为,对于中国钾盐产业来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国产、进口、境外开发三方协调、统筹规划才是制胜之道。

发动机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启动的核心,鉴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的特殊性,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也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当中,维修人员应依新能源汽车的实际情况,采取具针对性的维修技术,以做好发动机的维修工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今据《卍续藏经》第一一三册所载宋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其图次第为:寻牛一、见迹二、见牛三、得牛四、牧牛五、骑牛归家六、忘牛存人七、人牛俱忘八、返本还源九、入鄽垂手十。十个修行次第,用调伏牛来喻修炼身心。首先要寻回放纵亡逸的身心,其次依经义而见迹。其次看见纵放之身心、寻回纵放之身心,然后再加以调伏,使不放逸;其后则忘却身心,使其自然;至其后人牛俱忘,返还本源,自可入鄽垂手,不须有为,无为而成佛。

三 道教以牛、马喻内丹修炼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墬于坑埳。如被劫害,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如一人手执蜜,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5)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佛遗教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卷,1111页上。

综上所述,笔者在本文中主要针对智能变电站顺控操作的概述、具体原则、实际发展现状,以及具体的应用问题等展开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合理的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关于笔者个人的思考与建议,进一步凸显了整个智能变电站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使顺控操作逻辑编制工作更加顺利和完善。同时,这对于整个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顺利运行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童儿把贯穿。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白须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儿手指天。若向此中玄会得,此玄玄后更无玄。(14) 吕祖《纯阳真人浑成集》,《中华道藏》第二十六冊,268页上。

此诗后来成为《内经图》(或作《内景图》)中的重要诗句,整首诗被摆在内经图下丹田的位置,而整个內经图及人物图像,也是依此诗之概念而设置。其意为:意念坚如铁,耕守下丹田,种下金液大丹药。婴儿(精炁)凿穿硬如贯石的尾闾关,引炁由后面的督脉上升。一粒黍珠(15) 一粒黍珠,喻道体、金丹,语出《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元始天尊以黍珠引大众入其中说法。 中涵藏整个世界。在半升铛(喻中丹田)中来炼化精炁。使坎水(白须老子,西方色白)在上,下引离火(碧眼胡儿,东方色青),形成坎离既济之势。若能悟得此妙道,此外别无玄妙处。

吕祖此名句,北宋初林太古《龙虎还丹诀颂》已引及,文云:“常究《阴符》《道德经》,此来堪重吕先生。养药未论三载火,炼丹直指半升铛。”林太古为五代末宋初之道士,曾被宋太宗召见,可见在唐末五代已流行。

自唐代吕祖用铁牛耕田为喻,以铁牛喻心性坚定之后,道教在谈论心性修炼时,常以铁牛为喻。道教以铁牛耕田喻内丹修炼,原和佛教无关,但自北宋张伯端将内丹修炼分为修性、修命,并援引佛教禅宗来谈修性后,于是禅宗的常用名相及修炼法门,便糁入道教内丹中。而佛教《佛遗教经》牧牛不使放逸,伤害稼穑,以此喻修炼身心之说,便随着唐宋禅师的好用而深入南宋后道教的内丹修炼中。而北宋末南宋初的廓庵禅师《十牛图颂》,更被金代全真道士所仿作而成《十马图》。全真教喜欢用心猿意马来形容心念之纵放难制,所以会有《十马图》的出现。

在制伏心性上,禅宗喜欢用牧牛为喻。全真教道士,除用牧牛外,也有牧羊、牧马为喻,并常用心猿意马,来形容心性的易放难收。金王丹桂《草堂集》《忆王孙》题“自咏”云:“三田常用铁牛耕,种得黄芽渐渐生。法雨时时浇灌频,转滋荣,采摘归来上玉京。”三田,指人身上、中、下三丹田。用铁牛耕,形容努力以意念带引河车往来三田。种得黄芽,是指坎离交媾后得药种。法雨时浇灌,是以沐浴法来使滋荣,然后可以结金丹,上玉京(三清道祖所在)。

王丹桂是全真教马丹阳的弟子,王丹桂撰《草堂集》除用铁牛为喻外,也曾用牧羊、牧牛为喻,来比喻心性修炼。

《草堂集》《心月照云溪(本名蓦山溪)》词下题“赠魏德柔家中魔障权令牧羊”云:

内容很简单:“一颗不老的童心,生生不息的信念,背包走天下的健康,愉悦和舒心的创业环境,安稳与平和的睡眠,享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的生活,牵手一个教会你爱与被爱的人,品味美好的心情,自由的心态与宽广的胸襟,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质。”

当初学道,望脱尘缘累。迤逦渐生魔,是时间、些儿凝滞。君还识破。慎守勿因循,心决烈,志精专,别有清凉味。羊儿牧处,收管休疏失。稍欲走东西,在主人、调伏断制。山间林下,早早趁归期,天欲暮,日将沉,关锁牢封闭。(16) 《草堂集》,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弟子号》,引文见《中华道藏》第二十六册,720页上。

上引是王丹桂赠予徒弟魏德柔,要他在修炼内丹,遇心魔横生时,模仿牧羊人调御羊群使驯服的方式,不使恣意妄走东西,随主人心意而行,以此来制伏心魔,使心有清凉味。王丹桂不仅用牧羊来喻修炼心性,也用牧牛为喻。

又,《草堂集》《心月照云溪》“牧牛喻”:

牛儿性劣,奔竞无时辍。短棒与长绳,每驱驰。牢擒痛决。朝来暮往,久久渐调柔,芳草渡,曲江头,露卧如霜雪。牧童闲散,无限情怀悦。独坐古松阴,短笛弄、声悠韵噎。重堆蓑笠,拍手笑归来,清风劲,碧天澄,现出家家月。(17) 《中华道藏》第二十六册,720页上中。

文中以牧牛来喻制心,在牛只奔竞无时停时,用短棒和长绳来拘制来惩戒,日日如此,久久就会逐渐调柔,不再出现野性,此时牧童即可轻松坐在古松下,闲吹短笛,笑着伴清风明月而返家(大道),此说和廓庵禅师《十牛图颂》内容相近,疑是受其影响而来。

(3)用钢板封口焊牢,在斜过滤钢板一侧开进水口,在另一侧距离上端钢板200mm处开出水口,筒体底板最低处安装一排污阀。

又,金李通玄《悟真集》卷下《牧牛》云:“牧童晚唱乐江边,放下白牛不顾牵。寂寂芦花烟水外,一输明月照青天。”(18) (金)李通玄《悟真集》,《中华道藏》第二十七册,133页上。 李通玄,生平事迹未详,书中卷上《宋真人垂训河中》即是赞咏丘处机的弟子宋德方,由此知李通玄和宋德方、尹志平等人同时。

又,王志坦(1200-1272),字公平,号淳和,丘处机弟子,全真教第九代掌教。元高鸣撰《崇真光教淳和真人道行之碑》(19) 收入李道谦《甘水仙源录·卷七》,《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息字号》。 说王志坦的著作有《信心录》《六牛图》传于世,但今所见只有《正统道藏》所收的《道禅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夫字号》;《信心录》《六牛图》二书皆已不见,其中的《六牛图》应是受佛教禅师廓庵《十牛图》影响而来。

金代全真教道士虽已援引禅师牧牛为喻,但全真教也常用制心猿拴意马来说修炼心性,于是除了王志坦有《六牛图》外,更有圆明老人的《十马图》。《十马图》收在圆明老人《上乘修真三要》卷上。

四 金代圆明老人《上乘修真三要》及其《十马图》之内丹修炼法门

规模上,虽然大多宣称支持上万路摄像头的大型组网,但由于各家软件内部底层设计和存储转发转码等技术水平差异,还需要实际应用案例和运营状况的事实支撑。

书名下题“圆明老人述”,卷上首为短序,其次为《三法颂》图、十马图(牧马十图)、三圆图(修圆三图)。三法为性、心、命,性为道体,心有生灭善恶,修炼以心为主,三法一齐擒杀,一齐忘。其次为牧马十图及颂,以马喻心性纵放难制,十图说明十个修炼次第。其次三圆图,为圆形中有人像图三幅,圆像三图中,前二者有颂,旨在内守全真,以守一得一为主,使性灭心忘,而得真性成金仙。

上文中说清居禅师曾作牧牛图,其后的则公据之增为十图。可知在廓庵慈远禅师《十牛图颂》之前,同时代的清居禅师及则公禅师,均有撰牧牛图。《卍续藏经》所收前者为廓庵《十牛图》,后者《新刻禅宗十牛图》为普明禅师《十牛图》,但均有文字而无图,当是刊刻不易而遭删去,今网络(13) 网络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十牛图。 则收录了多种《十牛图》绘图本,可供参考。

《上乘修真三要》一卷有图,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重字号》。此书二卷,上卷谈锁心猿擒意马之修性,下卷论铅汞龙虎之修命。上下二卷皆以图及颂来阐释己意,作者圆明老人,疑为马丹阳再传弟子圆明真人高道宽。

第八图(逍遥随缘)颂云:“清风斜日就天涯,好对山童共饮茶。溪畔放骄无我固,闲花野草是吾家。端的有些真诚信,逍遥处,乐烟霞。人生百岁浑如梦,随缘度日布和麻。”此图为逍遥随缘,无处不是好山好水,尘外即道中,应世即修道,静处炼气,闹处炼神,不惧尘染。

对于地铁施工的优化探究首先要确定施工作业区的影响范围,进而对范围内的道路交叉口情况进行调查.交通影响范围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圈层外推法、烟羽模型法、类别吸引率法.笔者通过交通分配后得到的交通参数,以出行时间增加率为指标确定影响范围,区域总时间计算见式(1),时间增加率计算见式(2):

此书二卷,卷上为《三法颂》图、十马图(牧马十图)、三圆图(修圆三图);以拘制心猿意马,修心炼性,守真得道为主,属于修性方面之论述。卷下为周易及丹药关系图十二幅,虽亦言修性,但以铅汞龙虎、坎水离火之修炼精气神为主,属于修命方面之论述。

作者圆明老人,身世不详,任继愈《道藏提要》疑为马钰再传弟子高圆明,而无解说。今以卷下第三图后《诀曰》有“丹鼎点全真”之语,知其为全真道士。而马丹阳弟子王丹桂《草堂集》《心月照云溪》,曾以牧羊、牧牛来喻心性修炼。和宋德方同时的李通玄《悟真集》卷下有《牧牛》诗。丘处机弟子,全真教第九代掌教的王志坦著有《六牛图》(21) (元)高鸣撰《崇真光教淳和真人道行之碑》说王志坦的著作有《信心录》《六牛图》传于世,今已佚。 。由此看,全真七子的门人,似乎好以牛、马喻修性。再者圆明老人《牧马十图》所画的道童,头发为三髻,似是喻意马丹阳。据此看来,撰《牧马十图》的圆明老人,极可能是马钰再传弟子圆明真人高道宽。高道宽事迹见姚燧撰《洞观普济圆明真人高君道行碑》,高道宽,字裕之,赐号圆明子,是马丹阳的再传门人,曾任京兆道录十年,后任提点陕西兴元等路道教兼领重阳万寿宫事(22) 姚燧撰《洞观普济圆明真人高君道行碑》,收入李道谦《甘水仙源录·卷八》,《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息字号》。 ;事迹又见于李道谦《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卷下·圆明老人》(23) 李道谦《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卷下·圆明老人》,《中华道藏》第四十七册,105页上至106页中。 。

此书中的《牧马十图》,和宋代禅师廓庵和尚的《十牛图颂》(《卍续藏经》113册)用意相近。十牛图之标题依次为:《寻牛序一》《见迹序二》《见牛序三》《得牛序四》《牧牛序五》《骑牛归家序六》《忘牛存人序七》《人牛俱忘序八》《返本还源序九》《入鄽垂手序十》,十个标题之下,各有短文及颂,但《卍续藏经》本已无图,坊间仍有图流传。十图,描述禅宗悟道之十个过程。

全真道和禅宗关系甚密,或者圆明老人有受廓庵和尚所启发。此外,全真道自王重阳起,在修性上都以擒心猿锁意马为下手工夫,所以有以牛为喻,也有以马为喻。虽然王志坦有《六牛图》,而圆明老人则转以十马为喻,而不以牛为喻。十马之说,代表了全真道修性制心之心路历程。禅宗十牛图,《卍续藏经》所收有二种,一为宋代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廓庵师远十牛图),一为明代胡文焕《十牛图颂》(普明禅师十牛图),近世论述者甚多,而道教之十马图未有谈之者,试论之于下。

牧马十图,十图中皆有一道童、一马,背景为树石,其道童头为三髻,似是喻意马丹阳,全真以擒锁心猿意马为修性之功,所以以十图牧马,喻修心制意之过程。每图有颂及注,原无标题,为方便称呼起见,笔者试加标题为《擒马加络》《以鞭约制》《牵马归家》《牧马防变》《闲适自在》《纯和自然》《忘机返性》《逍遥随缘》《人马两忘》《马死守一》。

科学做好“双联”站点合并调整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县8个镇、1个街道设立了9个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按照“四有”(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施、有工作制度、有活动经费)和“三统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接待时间)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在全县按片区(管区、社区)设立47个人大代表联络点。把每月双周的周四作为全县各联络站点代表接待日。

第一图(擒马加络(24) 擒马加络标题,是笔者所加,以下十图皆同。 )颂云:“四蹄奔途性不回,万中难选把缰垂。下手才始闲处放,形马来盲黑落深阝贵。这马好难擒捉住,牢络首,绊相随。意狂常与三十棒,自然伏手得明白。”第一图论擒马加络,图所见为擒住野马并加以羁络。以马喻心,全真道自王重阳起,好以心猿意马喻修性之功夫。擒野马加羁络,为修心之第一步,擒回其放散之心。

第二图(以鞭约制)颂云:“络首加鞭不放闲,牧童搀则意双关。裸体背上无鞍辔,莫做寻常一眼看。仿徨驰骋雄哮性,专心固,勿凶顽。这马且休良才用,乐然微得喜容颜。”此图述以鞭约制,专心一意,制止凶顽,勤守牢看不得闲,此为修心之第二步,细心观照心念生灭。

第三图(牵马归家)颂云:“放去收来不问他,诚心摆手晚讴歌。野草寒泉独为伴,顺目扬眉待怎么。须臾不保良马性,偷闲歇,勿张罗。牵首回身归家放,黑马银头性不讹。”此图为牵马归家,所谓归家,指保全马性,犹如修心,旨在返归道性。文中的“黑马银头”,喻铅与汞,黑马喻铅,银头喻汞,铅精(肾水)、汞神(离火)二物合炼。

“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作牧牛以为图,随机设教……今觌则公禅师拟前贤之模范,出自己之胸襟,十颂佳篇,交光相映,初从失处,终至还源,善应群机,如救饥渴。慈远是以探寻妙义采拾玄微,如水母以寻餐,依海虾为目,初自寻牛,终至人鄽。”(12) (宋)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卍续藏经》第一一三册,917页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元月再版。

第五图(闲适自在)颂云:“撇去荒郊不用看,闲观绿水与青山。闷来独往岩中歇,一坐红输两三竿。牧童才知君子性,清阴下,水潺潺。纵横自在无人问,乐然喜笑满容颜。”此图为闲适自在,心猿意马已遭驯服,不须严管亦不会逸逃,青山绿水无处不自在。

第六图(纯和自然)颂云:“垂缰曾救主人公, 性善安闲道不空。歌舞万章无尽美,古来堪做本家风。直然养得纯和性,童又喜,任纵横。信步闲游方外景,绿岩独对与青松。”此图喻纯和自然,人马相得,心性相融。

第七图(忘机返性)颂云:“牧童自在乐岩前,客看诗书不记年。性空勿须擒意马,忘机绝却把心猿。这会下手拿住性,睡无忧,省无牵。运动八纯消息理,顺常时用返经权。”第七图为忘机返性,不须再牵持挂虑心猿意马。

卷下为易图及丹道关系图十二幅,各图之后有词及诀,依次为:《周易参同大道第一》《乾坤体用正道第二》《乾坤丹鼎正道第三》《丹药偃月正道第四》《火候升降正道第五》《三昧正道第六》《三元七返正道第七》《七返真药正道第八》《九还大丹正道第九》《乾坤日月正道第十》《真元超脱正道第十一》《无为大道第十二》。十二图各有词及诀,说明修炼法门及次第。十二图之后有《望蓬莱》《满庭芳》词及《纯觉心性歌》。十二图由题名上看,是仿《周易参同契》来说修炼法门。十二图皆以“图”为首,以“词”述意,以“诀”说明下手工夫。由修性而至修命,前两图为修性,后十图为修命。如《周易参同大道第一》其图是由外围三线形成桃形圆,内画日月七星等象。三线象征形成天地的玄元始三气。其后《西江月》词云:“混沌屯蒙如卵,昏昏默默盈空。浩然太素抱鸿蒙,一气循环凝重。内隐真水真火,氤氳盘结如冰。中心元始造玄功,三气齐分太定。”《诀曰》:“妙手点开浑身眼,双关拨动五明珠。心药采就三百字,性炼阴符一卷书。”词叙述混沌初开,元始天尊由一气而化成玄元始三气。其一气中即涵有真水真火,即是内丹的元始祖气。而诀所述是修性入手法以心为始,以三百字的《阴符经》为依据。第一、二图为修性。自第三图以下为修命次第,兹略举第三图为说。第三图《乾坤丹鼎正道第三》,上画谷神,下画乾坤二卦,两旁有文字:“朝收乾中龙体汞”“暮采坤里虎脂铅”。其后为《逍遥令》及《苏幕遮》词,其后为《诀》。说明以乾首坤腹为鼎炉,而乾阳中为龙汞,坤阴中为虎铅,汞、铅为药,《苏幕遮》词云:“玉炉中,烧丹药。煅炼三成,最上真个妙。海底龟蛇勤收捉。纳在壶中,炼就圆明觉。”《诀曰》:“玄牝通消息,绵绵炼谷神。无为真大道,丹鼎点全真。”其修炼法门,是由气海神龟来行修炼,由玄牝之门(口鼻)(20) 玄牝一词,各有不同意涵,或指口鼻,或说天地,或说是玄关一窍。此和气息有关,应指口鼻言。 ,绵绵不绝来炼就谷神(虚无而变化莫测的道体)。自第三图以下,皆是借由《易》卦说明阴阳消长,以喻火候升降,用以说明内丹之修炼。

第九图(人马两忘)颂云:“心似槁木若寒灰,不做功夫自舞吹。骏骥收来岩下卧,好向峰前避世居。乐然有个无动性,高处坐,乐辉辉。斩断葛藤休引梦,清宵何处不明白。”此图为人马两忘,身心俱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

第十图(马死守一)颂云:“忘言一性总包含,密隐潜形外小庵。马死孤身闲步去,纵横歌舞假痴戆。迅步有似闲人性,常守一,勿言三。不夜辉光无遮障,炉煨书卷罢清谈。”此图论守一合道,意马已死,心如死灰,外诱已绝,不再受心牵制,独自逍遥,忘言离筌。文中的“常守一,勿言三”,“三”指牧马十图前《三法颂》所说的“性”“心”“命”三者;“守一”,指三者归为一体。

在牧马十图之后,有三圆形,中有人像,第一图为道者像,二者为婴儿像,三者为老子像,无标题,姑名之为修圆三图,并为之取名为:《全真用道》《法身清净》《道体无为》;其中前两者图后有颂,第三图有图无颂。此三圆图,是十马图修炼完毕之后,再续修的三个修圆阶段。

第一图(全真用道(25) 全真用道标题为笔者所加,底下二图同。 )颂云:“双忘人马杳无言,内守全真养自然。大道不须生善巧,饥餐渴饮困时眠。得一忘心专守一,众妙门,玄又玄。炼就玉胎分造化,壶中别有一重天。”此为全真用道,道即平常日用,饥餐渴饮困时眠,此为得道应世之写照,得道贵在应世、济世。

第二图(法身清净)颂云:“法身清净彻三天,名强都忘总莫言。宝塔无形常见在,金龙帝跨永延年。性灭心忘无个事,光裸裸,赫蟾津。始生不知谁之子,元来始初紫金仙。”此图喻意成就法身清净,上升三清天而为大罗金仙,身放紫金光芒。

第三图(道体无为),圆圈中有老子像,象征道体无为,所以有图而无言,无任何文字出现,此为道不可言诠,离名相,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言之不得。

牧马十图为修心炼性之基石,而三圆图则为修性之极致。十马图和三圆图合成为完整的修性法门。

从4个区域来看,鲁南、苏北、皖北、豫东的城镇化和旅游经济耦合度高,2014年起,4个区域都进入了高水平的状况.10年间,豫东地区的城镇化与旅游经济耦合度在4个区域中长期占据领先地位,但从2014年起,有所下降,呈现衰减趋势.鲁南地区的耦合度水平也相对较高,长期仅次于豫东,且增长稳定,2014年开始,超越豫东,位居4区域之首.苏北地区自全球金融危机后,城镇化与旅游经济耦合度明显下滑,之后回升,且波动较大,但明显低于2005年水平.皖北地区城镇化与旅游经济耦合度长期处于4区域中的最低值,但2012年开始,增长明显且稳定,逼近、超越苏北.

五 结 语

用牧牛来喻修炼心性,始于《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六·放牛品》《佛说放牛经》以牧童牧六牛,喻制炼六根。其后至《佛遗教经》的译出,而有牧童以鞭策制牛不使放逸,伤人稼穑为说。《佛遗教经》之说,在唐代大行于禅界,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等人皆曾取以为喻,用以为禅宗公案。至宋,而有多种牧牛图出现,其中以北宋末南宋初的廓庵禅师《十牛图颂》影响最大。十牛,并不是十头牛,而是牧童牧牛的十个步骤。首先是寻牛,其次见迹,其次见牛,其次得牛,然后加以调牧,骑牛回家,忘牛存人,人牛两忘,返本还源,入鄽垂手。用牛比喻心性,至最后而修炼有成,与道合一,无为自然。

道教用牛为喻,最早者应属吕洞宾《纯阳真人浑成集》以铁牛耕田为喻,重在河车运行三丹田,和佛教无关。至北宋张伯端引禅入内丹,以说修性,其后金丹南北二宗,受禅宗影响渐深。金代全真教七真门人好以牧牛为喻,其中丘处机的弟子王志坦更撰有《六牛图》,依书名看,应是分六个步骤来谈修炼心性,和廓庵的《十牛图》用意相近。

但金代全真教,自王重阳起,也好以心猿意马为喻心性的难制易放,所以除用牛喻修炼心性外,也用马为喻。道教修炼心性最有名的,便是圆明老人的《十马图》。

《十马图》和《十牛图》,都是用十个步骤来叙述心性的修炼,但两者说法差别甚大。十牛图由寻牛开始,其次见迹、见牛、得牛,至得牛已是第四个步骤,至第十图则是返本还源,得道自然,修性至此,圆满有成。

《十马图》是直接由擒马开始,擒马即是得马,笔者据其颂文内容,分别给予标题名称,依次为:《擒马加络》《以鞭约制》《牵马归家》《牧马防变》《闲适自在》《纯和自然》《忘机返性》《逍遥随缘》《人马两忘》《马死守一》。至第十图马死守一,守一即得道,但未能应世。修道之人,须自度度人,才能全其道业。所以接下来是全真用道的应世济世,其后为法身自然,及道体无为。所以十马图须另加《全真用道》《法身清净》《道体无为》三圆图,才是完美的修炼心性。

《十牛图》十个步骤,到第十图已是完美的修性最高境界。但和《十牛图》相较,《十马图》并非完成整个修性过程,须另外修炼济世应世,且能全其真性法体,如此才能得道。以此看来,《十马图》较《十牛图》多出济世用世之说,说法较完善。

On the "Shimatu "by the Quanzhen Taoist Yuanming Old Man

XIAO Deng-fu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inese, Taich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chung 404,China)

Abstract :For Inner Dan, ape and horse are often used as metaphors for cultivating mind. In fact,in the early days, cattle were used as metaphors, using herding cattle as a metaphor for cultivating one's mind. It originated from the hinayana buddhist classics, from which Chinese zen masters derived the "shiniutu " to express the spiritual and spiritual cultivation process. Taoist Inner Dan had nothing to do with Buddhism, to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Zhang Boduan began to quote zen Buddhism to see the mind to practice nature, so the whole true Taoist Yuanming old man also used the "Shimatu" as a metaphor to repair the nature. Buddhism likes the use of herd cattle as a metaphor, while Taoism likes to use the metaphos of ape and horse.

Key words : nedum; repair; Cattle; wrangler

*[收稿日期] 2019-04-22

[作者简介] 萧登福(1950—),男,台湾屏东人,台中科技大学应用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道教。

[中图分类号] B956.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1763( 2019) 05— 0034— 07

标签:;  ;  ;  ;  ;  

全真道圆明老人所述修性《十马图》试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