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份认同:危机与对策_身份认同论文

中职学生的身份认同:危机与应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职论文,危机论文,身份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4)10-0049-06

       技术型人才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重要,国家从2005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随着政策的推行,各地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教育。以广东省为例,从2007年到2011年,省政府共投入130亿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截至2010年,广东省的中职在校生已达到230万人,并首次超过普通高中在校生。[1]但是,在良好的发展势态下,中职学校的负面形象却丝毫未曾被改变。一直以来,外界对中职学校都持有负面评价:中职学校常被称为“问题学生”的“收容所”。因此,“多办一所中职学校,就会少办一所劳教所”。在这种社会氛围下,中职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面临身份认同危机。如果他们未能在青春期建立积极的认同感,就会对其人格形成和心理发展过程造成负面影响,产生青少年偏差行为等现象。当然,多数中职学生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进行自我调适,以应对认同危机的挑战。本文将围绕中职学生的认同危机及其应对策略展开讨论。

       一、核心概念

       (一)身份认同

       社会学中的“身份认同”概念主要关注个体的角色、地位和社会关系,侧重于分析群体性的身份。在社会认同理论中,“身份认同”被界定为:“个体知晓他/她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她所获得的群体资格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2]本文借用社会认同理论的观点,从群体成员的角度来理解“身份认同”,具体指是青少年对“中职学生身份”的认同意识和行为。

       (二)认同危机

       埃里克森认为,当怀疑和不确定性取代了原本的稳定性体验时,认同就处于危机状态,即出现认同危机。认同危机会导致个体出现躯体紧张、家庭惊慌以及自我焦虑等症状。[3]笔者认为,埃里克森对认同危机的界定偏重于精神分析学中的意义。因此,本文采用社会认同研究中提到“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成员在认知、情感上不承认自己的身份,产生出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剥夺感和自卑感”来指代认同危机。[4]

       二、理论视角

       “认同”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埃里克森将其引入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后,这一概念才被推广应用到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但是,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并未深入分析社会与个体的关系,它对于青少年建立认同的过程也缺乏解释性说明。[5]因此,本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为视角,侧重于探讨个体认同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个体认同被分为个人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两个亚系统:个人身份是基于对个性特征的自我描述,社会身份则源自于群体成员资格。[6]社会认同理论主要关注社会身份认同,即个人对其群体成员资格的认同。人们通过将自身所在的内群体与外群体相比较来增强身份认同。在进行群际比较时,个体出于满足自尊或自我激励的需要,会尽可能地区分出群体间差异,从而突出内群优势。[7]如果在此过程中,个体无法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就会面临认同危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由于群体地位低下会对个体的自尊造成损害,弱势群体内的成员更有可能出现身份认同危机。[8]

       面对认同危机,成员会做出以下选择:个体流动、社会创造和社会竞争。个体流动是指成员离开原来的群体,努力进入高地位群体的行为。社会创造是成员通过重新定义已有维度、创造新的比较维度和改变参照群体等方式来提升身份认同的策略。社会竞争则是成员试图改变目前劣势地位以赢得积极评价的集体性行动。[9]

       社会认同理论虽然阐述了群体地位与认同危机的关系,但并未深入分析产生认同危机的原因。本文认为,身份认同危机不仅受到群体地位的影响,而且与其周围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此外,国家教育政策、传统文化观念等因素也会对个体的身份认同产生影响,个体面临认同危机是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旨在对上述各种因素与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应对策略之间的作用机制展开分析,试图进一步补充和扩展社会认同理论。

       三、案例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从2010年9月到2012年12月,笔者以实习社工的身份,在广东省佛山市H职校开展社会工作服务。H职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之一,学生们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学校占地100多亩,目前开设了九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专业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截止到2013年6月,H职校共有46个班级,169位教师,2698名在校生。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得性和样本的典型性,本文选取H职校的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笔者也主动与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家长接触,以增强调查资料的可信度和翔实性。本研究遵循理论抽样的原则,共对86位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周期为一年,访谈地点在学校社工站。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追踪调查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毕竟,质性研究方法的理念更贴近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与社会工作的内在逻辑有一致的倾向,并且与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联:质性研究在“语言”上更接近社会工作实践的真实环境。[10]它主要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注重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声音,因而质性研究方法能代表弱势群体的立场,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现实对他们的意义。

       (二)认同危机的影响因素

       1.宏观因素:教育分流制度与社会偏见。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中职学校主要将中考成绩偏低的同学作为生源。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中职学生往往会因过往的学业成就较低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不愿意透露自己的中职学生身份,表现出明显的认同危机。

       我觉得像现在这样用成绩把职中和普高分开很不好,应该是人人平等。职校都是让成绩低一点的同学进去读,就显得特别不公平。因为我们是按中考成绩来决定读职中的嘛,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就意味着比我们这些职中的学生成绩要高。用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话,成绩低的人就很自卑。我们只是成绩低一点而已,但进来职中读书就感觉低人一等似的。(访谈资料:S20120308GJN)①

       由于教育政策将成绩作为分类标准,人们就对中职学校产生了负面的刻板印象,这也导致中职学生不得不承受外界的舆论压力。尤其是在遭遇社会偏见时,这些青少年还会对身为中职学生的事实产生自我排斥的心理。一位担任年级干部的女生,中考成绩远远高于职校的录取分数线,但是她却自愿进入H职校就读。然而,经过两个多学期以后,她就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在这里跟在普高还是很不一样。大家都会说职中的学生素质很差,性格很open那种,好多学生都会去夜店,还有打架的啊。很多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来了职校之后就会被其他人说不好,他们总是认为职中比普高的孩子差一大截。在我们的教育中,全是看成绩的,不是吗?分数不行就是比别人差。说什么能力之类的,也都没法体现啊。别人都这样想,人云亦云嘛。

       我现在真的很后悔,后悔来到职中。因为总被别人那样说,我觉得很难受。家里那些亲戚也会说我进了职中后没什么前途之类的话。他们还说我妈妈没教好我,去香港工作也没时间管我们。所以,妈妈她也有压力,我心里想,要是当初不来读职中就好了。(访谈资料:S20121025WZB)

       中职学生面临认同危机的困境,既是教育分流政策与社会偏见等宏观因素影响的结果,又与其周围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中观层面来看,学校与家庭是中职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对其身份认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中观因素:校园文化与家庭支持。校服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对于中职学生的身份认同起着明显的标识性作用。笔者在访谈一位身穿普通高中校服的中职学生时,他回应:“××中学比H职校肯定好嘛,他们学校的校服都能看得出特别一点啊。”但他身边的同伴却说:“你不要理他。他穿着这种衣服,会被别人揍啊。因为他装逼嘛,他明明是职中的,干嘛穿着普通高中的校服?……”其实,在当地,普通高中和职校的校服在衣服款式、颜色和质地方面完全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普通高中的校服背后会印有校名,而职校的校服背后是空白的。但是,仅有的这一点差异,也会导致中职学生出现认同危机。

       我记得刚进来这个学校时,每天放学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都会碰见R中(当地一所普通高中)的学生。看见他们身上穿的校服,那些校服后背上写着“R中”、“G中”,而我的校服上面什么都没有写,我就觉得和他们走在一起很自卑。有时也会遇到以前初中时候的同学,他们去读普通高中了,我都不敢正视他们的。真的,我是一直不敢看他们的。(访谈记录:S20121102CHC)

       从上述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职生的身份认同度明显偏低。部分学生身穿普通高中的校服,还有学生剪掉印有校名的校徽,这些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不愿意接受中职学生身份,害怕被人看不起的自卑心态。

       除了学校之外,家庭也是影响中职学生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对于中职学生的身份认同起着关键作用。学生进入职校就读后,自我形象已经因职校的声誉较差而大打折扣。如果他们在家庭中也无法获得支持和肯定,就容易形成低自尊的惯常心态,加重认同危机的表现。

       中考过后,我的成绩离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是差五分,就只能来H职校读了。爸妈那时对我很不满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不说话。上学期我叫我爸来开家长会,他居然问我是哪个班的。我当时听了之后,就觉得好伤心。他们从来都不关心我,连我哪个班的都不知道,也不问我在学校里面过得怎么样啊。他们总是认为我做得不够好,还说我成天问他们要钱交费啊。我就觉得很委屈,在班上也不想跟同学说话,心情很低落,什么都不想做。我现在读书很认真,但是又很迷茫,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来了职中以后就很失败的样子。(访谈记录:S20121129HHM)

       由于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中职学生很容易丧失自信心,从顺应现状转为自我否定。于是,在外部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他们的身心成长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认同危机亦不断深化。

       3.微观因素:个体的自我贬抑。在宏观因素和中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职学生会内化外界的刻板印象,产生自我贬抑的想法和行为,进一步加剧了认同危机的恶化。部分同学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非常悲观,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自暴自弃。结果是,认同危机与自我贬抑陷入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怪圈之中。

       现在大家都是只看学历,你技术再好也没用。即使你在职中学得最好,考个第一名又能怎样?去了普高,你还是最后一名。要是去参加高考的话,以后顶多也是去读个大专而已,还是底层。你再看看从职中毕业的人,谁成功了?最了不起的就是整天来学校讲话的那个什么格兰仕的经理,他就算是最了不起的了,但也还不是替人打工啊?唉,从这里毕业就是这样啦,反正我都是天天熬着等待时间过去,也没指望以后会怎样。(访谈记录:S20121122FQR)

       这种自我贬抑的想法,使中职学生的身份认同危机不只表现在心态上,而且也从其日常行为之中反映出来。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和希望,已经内化了外界的负面评价,表现出对群体身份抵触和抗拒的行为。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的认同危机既受到宏观社会背景因素和中观生活环境的影响,又与微观层面的个体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青少年会排斥自己的中职学生身份,表现出强烈的自卑心理。而且,认同危机还会进一步衍化为自我刻板印象,以消极抵抗等行为方式反映出来。然而,在面临认同危机时,并非所有的中职学生都会产生自我贬抑行为。依据社会认同理论,如果无法获得积极的身份认同,群体成员将通过个体流动、社会创造、社会竞争等途径来提升认同水平。

       (三)应对认同危机的策略

       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学者们归纳出四类应对认同危机的策略:个体/行为策略、个体/认知策略、集体/行为策略、集体/认知策略。个体/集体维度在于区分成员期望改变的对象和目标:个体型策略只是为了改善自我的不利处境;而集体型策略旨在提高整个群体的地位。行为/认知维度是人们对情境的不同反应模式:行为型策略指成员在应对认同危机时的实际行动;认知型策略指成员改变自己的看法,如过分强调自身优势以获得心理安慰。[11]

       1.个体/行为型策略。个体/行为型策略包含两种方式:个体流动和同化。个体流动是低地位群体成员抛弃现有的群体身份,转而进入高地位群体的行动。[12]同化则指成员试图融入其他群体,表现出与高地位群体成员相似,努力改变外界负面评价的行为。[13]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的中考成绩偏低,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学业成就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在职校读书,但是受既定的教育政策和其他条件的限制,他们也无法实现从中职学校到普通高中读书的跨越。因此,本研究中的个体流动,是指中职学生希望能去普通高中就读的意愿以及为实现这一意愿所做出行动上的努力。在访谈时,笔者发现中职学生经常流露出想去普通高中就读的愿望。

       我进来这里一年了,还不能接受自己是职中生的事实。初中同学聚会,我也不去,生怕大家问我在哪里读书。因为在职中读的话,我就感觉没有希望了。一想到以后不读大学的话,我就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比别人低了一大截。这里的好学生很少,就是那种学习好,又遵守纪律的同学,也没有很勤奋的学生,真的是几乎就没有。如果时间可以倒流的话,我不会选择到职中来读书,我会更加努力学习,考到普高去读。普高学生的成绩好,学校的名誉也好。(访谈记录:S20121101LXM)

       如果中职学生出现认同危机,却又无法通过个体流动的方式进入普通高中,就会采取同化的策略。他们将以普通高中的学生作为角色榜样,有意识地向对方看齐。目的是,在两类学生相似的情况下,人们无法再明确区分出二者的差异,中职学生的认同危机也被暂时性地掩盖了。例如,很多中职学生会坚持继续升学,通过参加高考的方式进入高职大专类院校读书。

       本来我就是因为中考成绩差几分才来了这里的,唉,没办法,就那么几分而已。后来,听说这个学校还有继续读书的机会,我就始终想着去高职班。我觉得,如果我去读高职班的话,我还能,呃,跟他们普通高中的学生,就是层次相差不大吧。我希望以后能跟他们一样也去读大学。(访谈记录:S20121102CHC)

       目前H职校共开设六个高职班,学生329人。这意味着至少39.3%的高三年级学生已经选择要参加高考后继续升学。其中,不少学生在入读职校时就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只是为了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理由也是希望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差不大”。

       2.个体/认知型策略。个体/认知型策略只有个体化这一种方式,指的是成员将参照标准从社会分类转向自我分类,以个人身份而非群体成员资格来评价自己。[14]若采取个体化的策略,中职学生就能从认知上脱离群体,从而回避外界的负面评价。这种策略类似于“阿Q精神胜利法”,部分中职学生会采用上述策略,通过抬高自己来应对认同危机,摆脱群体身份的不利影响。

       我很特殊的,跟H职校的大部分人不一样,我比他们聪明。这个学校的人都是很幼稚的,思想和行为都很幼稚!他们没想过以后怎么办,不懂得认真考虑自己的未来。我跟他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访谈记录:S20121025YJY)

       以上两类个体型的策略,虽然有助于中职学生提升身份认同,但是并未改善群体内其他成员的处境。若要为整个群体赢得正面评价,个体型的策略还远远不足以应对认同危机,中职学生将采取集体型策略来扭转群体的劣势地位。

       3.集体/行为型策略。依据社会认同理论,倘若低地位群体成员无法进入高地位的群体,那么他们就会选择集体性的抗争行动。这种现象在群体地位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15]由于受到教育政策的限制,再遇到周围环境中的其他阻力,如职校的制度规范、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教育期望等各种因素,很多中职学生即使抱有入读普通高中的强烈愿望,也不大可能将此意愿变为现实。纵然如此,本研究也尚未发现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的集体性对抗行为。只有个别学生反映他们会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展开激烈的“口水战”,而没有在现实中采取其他集体行动。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中职学生是被教育政策区分出来的,他们即使与普通高中学生对抗也不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出于理性选择的考虑,也不大可能采取社会竞争的策略为群体争取利益。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中职学生认为现状不可能改变,就会主动将群体低地位的处境归咎于自身。如果他们对现状进行合理化的解释,那么应对认同危机的策略又转向了认知水平的维度。

       4.集体/认知型策略。集体/认知型策略包括七种方式:选择新的比较维度、重新评价比较维度、寻找新的比较群体、高层次重新分类、低层次重新分类、在时间维度上的比较和寻求与绝对标准作比较。[16]在访谈中,中职学生确实会采取上述七种认知策略来应对认同危机。而且,他们会同时运用几种方式达到提升认同水平的目的。

       就选择新的比较维度而言,中职学生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群体的积极特征上来应对认同危机。他们尽可能寻找学习成绩之外的其他比较维度,如职校的读书压力小、专业技能好、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课外活动丰富等各方面的优势。即便是在学习成绩这个比较维度上,中职学生也有创造性的看法。一些学生认为成绩不能代表个人成就,还有同学谈到正是由于成绩欠佳,中职学生才有继续进步的空间和机会。而且,H职校的学生还经常以当地另一所职校的学生作为参照群体,通过转换比较对象,学生们能够从稍占上风的地位中维持积极的身份认同。

       上述三种策略是社会认同理论中提到的社会创造策略,其余四种策略是学者们借鉴社会比较理论归纳得出的结论。中职学生运用高层次重新分类的策略,将职校和普通高中都归入学校的范畴,故而因其群体身份导致的认同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此外,他们会按照班级或专业将全校学生分成不同层级,然后把自己归入层级较高的子群体来应对认同危机。通过这种低层次重新分类的策略,部分中职学生将外界的负面评价成功转嫁给另外一部分职校学生。不仅如此,中职学生还会选择以历时性的比较来提升整个群体的地位。他们以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工作中的个人表现、未来升学的可能性等不确定因素与普通高中学生相对比。最后,一些学生完全放弃与普通高中学生进行比较,而是以实际的个人生存能力来衡量群体身份。他们深受实用主义的影响,认为在校所学知识无助于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在面临认同危机时,中职学生会采取个体/行为、个体/认知、集体/行为、集体/认知等四种策略来提升认同水平。其中,集体/认知型策略是被学生们应用最多的。在笔者访谈的86位学生中,就有39位受访者用到了集体/认知型策略。另外,个体/认知型策略也受到很多学生的青睐。毕竟,认知型策略是比较简单、易实现的。相比之下,两类行为型策略则不仅需要中职学生付诸实际行动来完成,而且他们还必须承受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阻挠和压力。就个体/行为类的策略而言,学生要以个体流动的方式改变身份似乎不大现实。不过,由于职校有可以继续升学的机会,部分学生还会努力争取进入高职班,以缩小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差距。最后,本文尚未发现中职学生采取集体/行为型策略与普通高中学生展开群体竞争的行为。

       四、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本文试图将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中观层面的生活环境与微观层面的学生个体联系起来,通过考查不同因素的影响探讨中职学生的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应对策略。从宏观层面来看,中职学生被教育制度区分出来,单以学业成绩来衡量个人的标准本就为其认同危机埋下了伏笔。在遭遇社会偏见的情境下,中职学生的认同危机表现得尤为明显。而且,学生们若无法从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获得足够的支持,认同危机就会进一步加重。长此以往,中职学生的心态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他们除了不愿意接受群体身份,有强烈的自卑心理,还表露出自我贬抑的行为。

       在应对认同危机时,中职学生会采取集体/行为策略、集体/认知策略、个体/认知策略和个体/行为策略来提升身份认同水平,不同策略的选择也受到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教育政策不仅规限了中职学生的集体型策略,而且对其行为型策略有约束作用。学校和家庭等中观因素则影响着中职学生的个体型策略。另外,学生的个人思维方式也决定着个体,认知型策略的选择。

      

       图1 中职学生的认同危机及其应对策略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社会认同理论虽然为分析中职学生身份认同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解释框架,但将它应用于我国特定的现实情境中仍有其不足之处。首先,就中职学生身份认同危机的成因而言,社会认同理论没有进一步探究低地位群体产生认同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即宏观制度的强制性影响。教育分流政策对于中职学生的身份认同危机起着关键的导向性作用。中职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这种分类教学模式逐渐构筑起现有的教育层级体系。而社会偏见也由此产生:公众将学术型教育看做是“精英教育”,将技术型教育视为低等的“平民教育”。教育等级分化的结果是中职学生产生了自我贬抑的想法和行为,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制度掩饰下权力的深层次渗透作用。其次,就其应对策略来看,社会认同理论中的集体/行为型策略并不适用于中职学生。倘若他们采取集群行为,不仅会受到校纪校规的严厉惩处,而且还未必能改变制度的不合理之处。此外,中职学生虽然有继续升学的机会,但是却只能报考少数指定的高职类院校,在填报专业方向时也受到了限制,这就压缩了他们采取个体/行为型策略的空间。而且,由于外地户籍学生不能参加广东省高考,一些学生纵然成绩优异也没有继续升学的资格,只能选择放弃个体/行为型的应对方式。

       (二)对策建议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中职学生就很容易被标签化为“问题学生”。如果我们仍旧将中职学生视为“差生”,那么青少年就会再次陷入过往失败的学校经历中,出现自卑心理,产生认同危机。因此,我们有必要转变以问题模式为主导的观念,在职校教育中推广“优势视角”的价值理念。

       优势视角强调个体的内在力量,关注积极转变的可能性,重在从创伤、痛苦和困境中看到希望与转变。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优势视角的理念反对将服务对象看做是出现问题的人,认为问题的“标签”会对青少年产生“蚕食效应”,使其逐渐内化他人的负面评价,阻碍了身份认同的形成。[18]具体来说,在开展服务的时候,社工应多为中职学生提供能够发挥特长的机会,协助他们重塑自信心,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勇于面对认同危机的挑战。而且,社工还要动员教师和家长转变观念,用优势视角发现中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其多加鼓励和赞赏,共同营造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教育氛围。这样,中职学生的潜能就能被充分挖掘出来,他们在应对认同危机时也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此外,社工还需积极倡导政府进一步完善教育政策,为中职学生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比如,社工可以依靠机构的力量,努力争取政策制定者的支持,通过动员权威力量寻求对现有政策的改变。

       注释:

       ①文字转录稿的记录代码由受访者身份、姓名和访谈日期组成。比如,在“S20120308GJN”的记录格式中,S代表“学生”,20120308表示这位学生在2012年3月8日接受访谈,GJN是受访者的姓名首字母缩写。

标签:;  ;  ;  ;  ;  ;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份认同:危机与对策_身份认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