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城市绿化管理处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生态文明日益成为社会各主体重点关注的问题。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既是国家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环节,也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态园林的设计不仅需要具有美学上的欣赏价值,更要切实达到有利于生态发展的作用。植物的配置是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是保证生态园林具有生物多样性可发展持续性的重点部分,本文通过对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生态园林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转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最突出的表现在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自古以来,园林都是起着改善环境、增加美感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对园林的研究也不断增加。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设计中也不断出现新的元素,在园林的设计中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
1.1增加设计美感
美学价值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园林在设计中除了要保证保护生态的功能性的表达还要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生态园林担当了一部分供人欣赏的功能,因此不管是从整体布局还是个别景观的设计都需要具有设计美感,从而实现生态园林的可观赏性,一方面由于生态园林自身的功能性定位决定了它需要具有可观赏性价值,另一方面,可观赏性的实现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参观者进入生态园林,从而促进生态园林实现内涵式发展。生态园林可观赏性实现的重点在于植物的配置,在生态园林中,植物的配置是园林观赏性和功能性集中表达的重要部分,因为植物本身具有的生态保护性可以有助于园林生态功能的表达,同时,植物因个体特征的差异又千姿百态,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所以植物整体的配置与搭配既符合功能性又符合观赏性才能真正增加园林的设计美感。
1.2 增加发展的持续性
植物的配置不单要实现美学价值,生态性的实现也是植物配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植物的培植与生长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一旦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违背了植物生长具有的规律性与科学性就会造成一部分的植物损失,有时这种损失甚至是不可逆的。因此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必须要切实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与规律,在科学性与规律性的指导下进行植物的配置,才能实现生态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比如在植物的配置中需要将寄生植物与适宜单个生长的植物隔离开,不然极有可能导致寄生植物的生长抑制了其他植物的生长速度,另外,还需根据植物的对水、光照的需求进行分区域配置,不然会导致植物养植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或者破坏一部分植物的生长环境。
1.3减少资源浪费
在生态园林设计之初就将植物生长的规律性纳入考虑之中,能够根据植物生长的规律进行区域内与区域间的植物配置。一方面可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资源环境的浪费。因为植物间习性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如果将不同习性的植物进行同区域培育,既会对植物本身造成生长性的伤害,也会浪费土地、水、肥料等资源,同时,也会减少由于肥料的施用带来的土地污染与水资源过度施用导致的水土流失。因此应该在设计中将植物习性的差异作为植物配置的重要部分,才能实现生态园林发展的持续性,减少资源环境的浪费。
2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类型
2.1 和谐型植物配置
和谐型的植物配置指的是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需要实现植物的颜色与形态之间的和谐共生,植物的颜色与形态是植物外化的两种重要部分,也是生态园林最具观赏性的部分,因此在植物配置中要注意达到植物在配色与形态大小差异之间的视觉和谐。另外,从生态功能性的角度,植物的配置还应该达到植物与动物、人类、环境之间的和谐,因为植物配置是生态园林中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唯一部分,植物的配置不能破坏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平衡。
2.2 统一型植物配置
统一型植物配置是根据植物本身品种、颜色、形态的差异进行植物的配置工作,在配置中应该注重将同一品种的植物进行集中区域的培育与栽植,因为不同品种之间的跳跃培育会影响视觉上的美感,造成视觉上的杂乱感,因此在进行植物的配置时,应该将同一品种、同一颜色以及形态相同或者相似的植物进行集中的培植,从而使得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从整体上形成一种秩序美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静态型植物配置
静态型的植物配置是指在植物的配置中应该将植物的配置与周围的环境进行联系,需要与周围的建筑物等静态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从而使得从静点观察植物与周围实物环境形成一幅静态画卷。这就需要设计者不仅要将设计视角定在园林之内,还要突破设计边界的限制,将园林内植物的设置与园林周边的环境建立紧密的联系,从整体观的角度看待生态园林中植物的配置设计。
2.4 动态型植物配置
动态型的植物配置是园林的植物配置设计中应该实现不同品种不同区域植物间的过渡性与连接性,不能在植物配置的不同区域间形成断层,这会影响植物配置设计的整体美感的表达。因此,在植物配置设计中应该将园林内的植物进行整体性的分类与规划之后再进行整体设计,使得园林内植物的配置不仅具有静态的美感而且具有动态性的联系,不同配置区域间形成良好的过渡带,这样能够增强植物配置的可观赏性,同时,也能够给人们更加舒适的观赏体验,真正达到生态园林起到的愉悦身心的作用。
3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的多样化
3.1观赏性
种植植物时,可以将开花和观叶植物结合起来。观赏花卉的颜色各不相同,花朵和叶子的完美结合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乐趣。例如,常绿植物周围配置了一些颜色鲜艳的花朵,这样可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使人们在欣赏过程中会有更新奇的感觉。在布局过程中,还应遵循分层次排列的规律。层次的设计与配色的搭配是植物配置设计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因此,可以布置不同颜色,不同高度和不同体积的植物以使颜色的层次更丰富,例如五米高柏树与十米高枫树的布置应该根据树木的高度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进行排列,或者颜色比较鲜艳的树木应该按照树木的颜色进行从浅到深或者从深到浅排列,应该使排列的方式遵照一定的秩序,呈现出层次分明的效果,无论是按照高度还是颜色排列都应该具有视觉上的过渡性,给人以美感。
3.2季节性
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为了避免不同植物生长条件之间的矛盾,有必要严格观察植物的季节性特征,春季植物开花,夏季植物茂盛,秋季植物颜色多样,冬季植物被雪衣覆盖是基本的植物季节性规律。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按照这种季节性的规律对植物进行有组织的排列。这样可以是人们在不同季节的观赏中体会不同的美感,同时,生态园可以更好地恢复自然景观,给人更自然的感觉。
3.3和谐性
生态园林的建设并不能以简单的将植物进行排列为目的,而应该考虑到多种关系的协调,使植物不仅有序的排列,并且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生态园林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生态园林学涉及农业、园艺以及城市规划等多门类的复杂学科。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城乡规划、农业、林业以及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真正实现自然与园林的和谐统一,使生态园林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增加社会效益。
4 植物配置问题和解决方案
虽然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的规划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不仅是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关键环节,而且还是保证生态园林具有生物多样性可发展持续性的重点部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生态园林中植物的配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点是植物配置的初始设计不具有科学性。目前,许多生态园林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设计中过分强调视觉冲击与美感,没有注重视觉效果与生态性的结合,导致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成为了一种景观上的点缀,而不具有实际的生态功能,或者说没有发挥出本应发挥的功能性效果。第二点是在许多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引入的树种只考虑形状,颜色等因素,但没有充分考虑它们对当地的适应性,使得许多植物景观的成活率非常低。仍然有许多园林设计师缺乏和谐共生的理念,缺乏对城市植物群落的客观观察和理解,从而导致本土树种与植物的应用较少,植物的配置缺乏地方自身的特色。因此,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过程中,要解决科学和协调问题,最重要的是设计者必须具备整体观的思维方式。在园林设计之前,应该规划和预见各种景观,不仅要求植物景观的观赏功能,还要根据当地情况坚持当地景观策略,充分使用当地的树种和当地植物。
参考文献:
[1] 韩英超,张美祺.分析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绿色环保建材. 2017(02)
[2] 赵金艳,梁胜利.探析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住宅与房地产. 2016(12)
[3] 庄勇钢,毛桂英.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19)
作者简介:
蒋晶,(1983.05—),女,中级工程师,本科,目前从事绿化养护管理考核、绿化现场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蒋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植物论文; 生态园林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生态论文; 观赏性论文; 园林论文; 美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