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注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中国家论文,欧盟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为适应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近几年来,欧盟从战略高度出发,及时调整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强调对话与合作,注意加强和欧盟安全、稳定、发展直接相关的地中海地区以及在世界上经济快速发展的亚洲、拉美、南部非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联系,并继续维系与其有传统关系的非、加、太地区国家集团的关系,为欧盟成为多极世界的一极争取更多的回旋余地。预计,21世纪欧盟仍将继续改善和加强与世界各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一
冷战后,欧盟曾一度着重巩固中东欧演变成果,政策“向东倾斜”。不但引起与欧盟保持传统关系的非、加、太地区国家集团的不满,而且引起欧盟成员国间意见分歧。自1994年后,欧盟及时调整了政策,也注重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这是出于经济、安全及外交的战略考虑:
(一)欧盟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依赖加深,为保持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与美、日三足鼎立的地位,需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90年代以来,西欧经济一直欠佳。一是由于90年代初西欧曾发生过经济衰退。这是战后以来较严重的一次,并与财政金融危机及结构性危机相交织。二是为了如期在1999年1月建成经济和货币联盟,必须达到《马约》所规定的指标,各国不得不紧缩财政,这不能不对经济回升造成不利影响。1991至1995年,欧盟15国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35%,其中,1993年负增长0.6%,1994年经济复苏,增长2.8%,1995年增速放慢,为2.5%,1996年再放慢为1.6%,且失业率居高不下。欧盟从1991至1994年期间已损失600多万个就业机会,1995年欧盟15国平均失业率达11%,失业人数近1800万,其中48%属长期失业。三是对外竞争能力变弱令人担忧。欧盟研究增强竞争能力的专家警告说,欧洲在全球贸易中的表现“低于它的全部潜力”。欧洲同非成员国贸易的比重下降,1983年尚占欧盟国民生产总值22.6%,而在10年后降至18.6%。在过去五年中,欧盟在全球出口总额中份额下降的程度比美国严重,而日本却仍能保持其原有份额。据专家分析,欧洲出口业绩不佳的原因之一是,它对市场扩展最为迅速的东南亚出口只占其出口总额的11.9%,而美国占14.4%,日本则占29.6%。欧盟依然依靠非洲、中东欧和中东这些传统市场,而这些市场的发展却比较缓慢,欧盟又不愿在东亚投资,因此在该地区的投资“微不足道”。
与西欧经济不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开始加快。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1990年增长2.3%,1991年增长3%,1992年增长4.9%,1993年增长5.2%,1994年达6.2%,1995年和1996年分别达5.9%和6.3%,且各地区经济增长势头普遍趋好。拉美经济已从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重创中恢复,1996年增幅为3%。非洲经济出现20年来最好的增长纪录,1996年增幅为5%。1996年东亚虽然有所减速,但仍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增长最快的地区,增幅仍达8%,其产值已占世界总产值的25%,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和投资市场之一。在这些事实面前,欧盟不得不转变观念,把摆脱困境和增强实力的出路放在发展中国家身上。
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投资场所的依赖比以前加深的同时,对外界能源的依赖也在加深。欧盟称,目前50%的能源靠进口,而到2015年将增至75%。“能源安全问题对欧洲来说必须放在首位”,尤其担心“亚洲能源需求旺盛可能影响世界能源市场平衡”,“能源价格上升对欧不利”,因此,也需要加强与亚洲能源合作。
(二)冷战后欧洲南翼不安宁,已上升为西欧更为关注的安全问题,必须设法稳定。
冷战时期西欧把苏联当作是其安全的最大威胁。冷战后,虽然俄罗斯还是潜在威胁,但欧洲南翼出现不稳定局面,更感受到直接威胁。在地中海地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威胁日趋严重,一些国家政局动荡,毒品走私有增无减,人口迅速膨胀,移民压力增大,突发事件频起,容易酿成破坏性的冲突而直接危及欧洲安全和社会稳定。1995年11月27个欧洲国家在马德里开会,通过一项文件就谈到:“今天北非的一些地区的局势越来越不稳定和民主体制的削弱,是使整个欧洲感到严重不安的根源”。同不加控制的或非法移居相联系的一些问题,已成为“同欧洲安全有重要关系的问题”。尤其是欧盟南欧成员国更是首当其冲,感受最深。
(三)欧盟要想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独立作用,需要借助发展中国家的力量。
冷战后两极格局打破,多极化趋势向前发展。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贸易集团,已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欧盟15国人口已占世界总人口的7%,其经济成效在世界经济成效中已占23%,欧盟货币储备已占世界货币储备的32%,出口已占世界出口的19%,所提供的发展援助已占总额的53%。欧盟想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占有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一席位置,除加紧推进其自身一体化外,在对外方面亦不断加强其独立性,在国际事务中反对美国独霸天下,欲与美国“平起平坐”,在这方面也亟需借助发展中国家的力量。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比发达国家快,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地位也相应得到提高,迫使欧盟不得不另眼相看。欧盟利用东亚欲摆脱对美、日过分依赖以及提高政治发言权的要求,与亚洲一起,召开了没有美国参加的亚欧会议。利用阿拉伯国家希望欧盟介入中东事务的愿望,公开提出欧盟“应作为中东和平第三主持人直接介入阿以和谈”。利用拉美国家对美离心倾向,乘机扩展欧盟在拉美的地盘。
二
过去,欧盟在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中,把搞好与非、加、太地区国家集团关系放在优先地位。但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与欧盟安全、稳定、发展直接相关的地区和在世界经济中快速增长的地区。其做法是:
(一)制订新的“地中海政策”,使地中海地区成为和平稳定地区和大自由贸易区,加深与中东北非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
地中海地区联结西欧与中东北非。西欧依赖该地区的石油、航道、航线及贸易和资本关系,认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别重要的地区”。近几年来,欧盟尤其是其南欧成员国(法、意、西、葡)十分担心北非地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兴起和贫困加剧,可能会给它们带来新的移民潮,因此,急迫要求“修正”“向东倾斜”的政策。1994年10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新地中海政策”的战略文件。其总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欧盟——地中海伙伴关系。在政治上,加强政治对话和安全合作,排除潜在隐患,使地中海地区成为和平稳定的地区。在经济上,设想用15年左右时间,于2010年实现自由贸易,形成覆盖现有欧盟成员国、中东欧国家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在内的30至40个国家,比北美自由贸易区大一倍的经济区。1995年4月欧盟各国外长就上述战略达成了一致。同年6月又对援助该地区款项达成了一致。
为实现上述目标,首先与地中海伙伴召开了部长级会议。该会于1995年11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会议通过一项宣言。在政治和安全伙伴关系方面,宣言称,“在其政治体制中制订法律和民主准则;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同种族主义和仇外思想作斗争;遵循联合国宪章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和自决权;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合法行使主权;在同恐怖主义、有组织的犯罪和毒品走私活动进行斗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地区安全,通过遵守包括不扩散核武器在内的一系列国际和地区性协议来防止扩散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争取中东成为一个没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地区;禁止把军事力量扩大到超越防务需求的范围。”在经济和金融伙伴关系方面,宣言称:“意识到债台高筑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证继续进行对话;加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缩小欧洲同地中海南部和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就欧盟农业政策和关贸总协定谈判所允许的范围,争取到2010年建立一个地中海自由贸易区;实行经济开放,促进私营部门的发展,创造适宜投资的环境;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促使妇女参加公共生活,使农业现代化,解决共同存在的水资源问题;欧盟则保证从1995至1999年提供46.85亿欧洲货币单位(约合60亿美元)援助,以帮助一些国家实现经济过渡,同时还将提供同样数额的贷款。”此外还要加强社会和文化关系,特别是在移民问题上进行合作。在巴塞罗那会议之后,还要采取一些后续行动。与会国外长将从1997年初开始在某地中海国家定期举行会议;有关领域的部长和专家也将举行特别会议,如1996年11月就召开了首届欧洲—地中海水资源会议。
为筹建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欧盟还与一些地中海沿岸国家签订了双边优惠合作协定。如1995年3月与土耳其就签订关税同盟协议达成一致,土由此可得10亿美元援助和贷款。同年与突尼斯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同年11月又与摩洛哥草签《联系协定》与《渔业协定》。《联系协定》中心内容是在12年内建成欧摩自由贸易区,欧盟则在5年内向摩提供3.5亿欧洲货币单位(约4.55亿美元)。在《渔业协定》中,欧盟允诺4年内向摩提供5亿欧洲货币单位(约合6.5亿美元)的财政补偿。1997年2月欧盟还与巴勒斯坦政府签署了欧巴贸易合作临时协定。它标志着欧盟已将巴勒斯坦视为“完全伙伴国”,与其他地中海沿岸国家享受同等待遇。临时协定为期5年,双方在这一时间内将逐步建立自由贸易区。此外,欧盟还与埃及、叙利亚、以色列和约旦等国谈判签订双边协定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要求介入中东事务。二战后,欧洲在中东事务中仅充当二流角色。在海湾战争后,美独揽中东事务。欧盟认为,如果它想使自己的经济实力与政治影响相符的话,还必须对其大门口的一些问题发挥更大的作用。它对中东,尤其对巴勒斯坦自治区提供经援最多(在5年内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发展提供5亿欧洲货币单位的援助),也是拟议中“中东开发银行”的最大出资者,不能光掏腰包而无发言权。而且一旦中东出了乱子,美国只不过是外交上受挫,而欧洲则要遭受安全上的威胁。再说,中东谈判一方阿拉伯方面也强烈要求欧盟介入。1996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赴中东访问,即表示“欧盟应作为中东和平主持人之一直接参加政治谈判”。同年10月28日欧盟还向中东派遣了一名特使,为中东和平奔走斡旋。
(二)努力加强与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尤其是与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与亚洲 制订《亚洲战略》,加强欧洲在亚洲的政治经济存在。
过去,欧盟对亚洲并不重视,致使欧盟在亚洲市场份额不如美、日,在投资方面更显落后。进入90年代后,亚洲经济持续增长及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提高,对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导致欧盟对亚洲政策的调整。认为增强欧盟在亚洲的存在和影响,有利于国际新格局的建立,有利于欧洲的独立和发展,打破冷战后美国试图独霸天下的企图。为此,1994年7月,欧盟制订了《亚洲战略》。其主要内容是:在经济方面,第一,加强贸易和投资。要依据国别和产业部门制订扩展经贸关系的优先顺序;争取废除那些阻碍贸易和投资的歧视性法规;提供有关当地投资环境的信息,在中国、印尼和巴基斯坦设立“欧洲商业委员会”,并加强它们同欧洲各国的商会联系,以促进欧亚公司举办合资企业,并通过对合资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刺激和支持贸易活动来促进投资。第二,要扩大科技合作。在欧洲具有相对优势的一些关键领域,特别是银行业、能源、环保设备、运输设备和通讯方面设立欧洲技术中心。第三,欧盟将就欧洲出资进行的经济合作、发展援助及其他活动提供更多的信息,如让受培训者参加欧洲机构内部的培训计划,设法结成姐妹院校、姐妹城市,并组织文化交流等。第四,对一些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国家如越南等提供政策咨询。对那些沿着这条道路已取得很大进展的国家如印、巴给予更积极的帮助。在政治方面,应与亚洲国家“建立在全世界能起一种建设性和稳定作用的国家间的平等伙伴关系”。首先,进行政治对话。其内容包括扩大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条约及扩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范围,提高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体系的效率,就敏感产品和技术的出口问题进行合作;呼吁亚洲伙伴缔结一项普遍的和可检查的、禁止核试验条约;加强鼓励改善人权状况的政策。其次,加强同东盟和其他地区性集团的关系以增进和平和安全。再次,鼓励亚洲更多地参加多边组织和国际事务管理。目前此战略正在步步落实。
欧盟与亚洲国家共25国,于1996年3月在泰国曼谷举行了举世瞩目的、没有美国参加的首届亚欧会议。会议发表了《亚欧会议主席声明》。为建立亚欧全面新伙伴关系,在促进政治对话方面,提到应在互相尊重、平等、促进基本权利、符合国际法规定和义务、不直接或间接干涉彼此内政的情况下进行。并重申对一系列世界重要宣言的承诺。需要加强在军备控制、裁军和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方面的合作。在加强经济合作方面,提到应采取便利化和自由化措施促进亚欧贸易和投资。鼓励企业和私人部门,包括中小企业加强相互合作。应充分参加并加强世贸组织,并就该组织的新问题进行密切磋商。此外,还需加强科技交流尤其在农业、电信及电信技术、能源和运输部门等方面的交流。并在人力资源开发、各级教育、职业和管理培训等方面,在解决全球变暖、保护水利资源、砍伐森林与沙漠化,生物多样化和海洋环保等方面进行合作。还要共同对付非法毒品交易、洗钱、恐怖活动和利用非法移民在内的其他国际犯罪活动以及加强文化联系等。会议还确定了一系列后续措施。包括在泰国举行一次政府和私营部门工作小组会议,为今后半年内拟就一项促进投资计划做准备;1996年7月在布鲁塞尔举行一次高级官员非正式会议,讨论亚欧经济合作问题;1996年在法国举行第一次亚欧工商论坛,第二次将在泰国举行,讨论工商业及私营部门间的合作;1997年举行一次工商业会议;1997年举行一次外长会议,为第二次亚欧会议作准备;1997年在日本举行一次经济部长会议;并决定1998年在英国举行第二次亚欧会议,2000年在韩国举行第三次亚欧会议。
在《亚洲战略》的背景下,欧盟对亚洲进行经济改革的国家加大了支持力度。如欧盟1996年12月再次发表了对华新战略,声称,欧盟首要目标是稳定同中国在外交政策和安全方面的关系,使中国进入世贸体系,支持可持续发展,同贫困现象作斗争,促进中国尊重法制和人权。与越南1995年10月签署了经济合作协定。与蒙古1995年6月在布鲁塞尔召开向蒙投资和发展贸易的圆桌会议。同年9月还邀请蒙总统奥其尔巴特访问欧盟及德、比等国,并签署了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协定。
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也在加强。双方合作始于1976年,但自1980年签订合作议定书后,双方再没有签订经济合作协议。近几年来相互经济合作才有较大发展,欧盟还增加了对东盟的投资。1997年2月双方举行了第12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一项联合宣言,表示将进一步促进20年前正式建立的伙伴关系。此外,双方还签署了一项将1980年签订的经济合作议定书扩大到越南的议定书。
与拉美 随着拉美经济好转及对美离心倾向加强,欧盟乘机向美国后院扩展势力,与一些区域性集团和国家加强了关系。
与南方共同市场 该共同市场1995年1月启动,当年12月欧盟即与它签署一项地区性合作协议,目标是在2005年建立一个范围广阔的自由贸易区。目前欧盟是该共同市场的主要交易伙伴、主要投资者和资金的主要提供者。
与里约集团 1995年3月欧盟——里约集团在巴黎召开第5次部长级会议。最后声明指出促进贸易和投资仍是其双边关系的基石。里约集团由于对欧出口下降,希望增加出口,并呼吁欧洲投资银行加强投资。
与中美洲 欧盟将扩大同中美洲的合作,用于中美洲的基金相当于整个拉美基金的一半。1995年欧盟曾投资2.18亿美元援助中美洲建设,1996年增至近2.25亿美元。
与安第斯集团 1996年6月双方在罗马签署一项《政治声明》,除加强缉毒斗争的承诺外,通过召开两地区机构、总统和外长的定期会议,使双方对话制度化。
与智利 1996年6月双方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签署一项历史性的合作框架协议,旨在促进双方政治对话,加强经济关系和实现自由贸易。
与古巴 古巴是迄今拉美唯一未与欧盟签署协定的国家,欧盟为促进古巴“民主转变和经济开放”,于1995年11月开始与古巴对话。目前欧盟是古巴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者和第一大捐赠者。1993年欧盟曾向古巴提供“人道主义援助”600万美元,1994年增至1680万美元,1995年提供数目同1994年。
与南部非洲 也加强了关系。
与南非 在南非结束白人少数统治之后,1994年10月即与南非签署一项合作协议。欧盟按普惠制给予南非16亿兰特(4.48亿美元)的贸易优惠,还将通过欧洲投资银行再提供10亿兰特(2.8亿美元)。欧盟是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年双向贸易达630亿兰特(176亿美元),同时也是向南非提供援助最大的捐赠者,1986年以来已提供12亿多兰特(3.36亿美元)。
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1994年9月双方召开了外长会议并发表《柏林宣言》,一致同意对总的对外政策定期交换意见,“尤其是为了促进南部非洲地区的和平与长期稳定而进行政治对话”。双方还同意在地区发展计划方面加强合作。
(三)继续维系与非、加、太地区国家集团的传统关系。
20多年来,欧盟同非、加、太地区国家集团70多个国家一直在《洛美协定》框架内保持着传统关系(1997年4月南非加入《洛美协定》成员国行列)。冷战后,它们对欧盟关注点的转移深感“不安”。为安抚起见,欧盟与非、加、太地区国家集团的合作或发展部长1995年11月在毛里求斯签署第四个《洛美协定》修改协议书。根据该协议书,双方加强在农村发展和食品加工业方面的合作,并增加了援助数额,欧盟在1996至2000年间向对方提供133亿欧洲货币单位援助,加上欧洲投资银行提供贷款,总共达到150亿欧洲货币单位,主要用于紧急援助、结构调整补贴及稳定其出口收入。并接受非、加、太国家对欧盟的出口计划,允许其产品,特别是农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时减免关税。1997年4月《洛美协定》部长理事会开会,会议表明欧盟正在调整与非、加、太国家关系,除打算取消优惠制而用其他办法代替之外,最大调整是欧盟要与非、加、太国家加强“政治对话”,“推动民主进程”,促使其“改善人权状况”。
三
综上所述,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4年后,欧盟有求于发展中国家增多,故而推动与发展中国家政经文关系的发展。这虽是主流,但也应看到双方仍存在一些带根本性的矛盾,并不因为相互关系的改善与发展而消失,目前这些矛盾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欧盟仍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90年代以来,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增无减。如为保护欧盟成员国香蕉生产者而限制进口拉美香蕉。1992年12月欧共体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曾决定,从1993年7月1日起每年减少香蕉20%的进口量,并征收20%的进口税,如超额进口则征收170%的高额进口税。接着1995年初欧盟还进一步分化拉美各香蕉生产国,分别同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尼加拉瓜签署有关向欧洲市场出售香蕉的协定,引起香蕉生产国的抗议。又如欧盟单方面对一些亚洲国家出口商品实行数量限制和反倾销调查,把一些商品排除出享受普惠制范围等,都遭到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二)欧盟仍然坚持将西方价值观、人权观等陈腐观念强加于发展中国家。欧盟的发展政策就是借助发展援助传播西方政治经济制度。要发展中国家建立起西方式民主和人权制度,以及市场经济制度并纳入西方世界经济体系。欧盟特别强调“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居于欧盟对全世界政策的中心位置”。欧盟发展援助给惠有限且附带条件苛刻。如欧盟与非、加、太地区国家集团所签署的第四个《洛美协定》修改协议书,虽增加一些援助金额,但附带条件更苛刻,增添了尊重人权、重视和加强经营管理,作为履行协定的条件,欧盟头两年支付援款70%,后3年则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其余30%。欧盟还将一项在侵犯人权情况可中止援助的条款写进了协议书。
然而,从经济、安全、外交、政治战略大局考虑,欧盟都不能与发展中国家搞坏关系,矛盾尚居次要地位。预计,未来21世纪,欧盟改善和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势头还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