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 感染科 678000
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梭菌毒素所致的急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牙关紧闭、强直性痉挛(tonic spasm)、阵挛性痉挛(clonic spasm),波及的肌群主要有咬肌、背棘肌、朘肌、四肢肌等。
破伤风的平均病死率(包括各型及各年龄组)为20%~30%,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可高达70%,新生儿及老年人的病死率较高。未经积极抢救的新生儿破伤风,其病死率可达70%以上。新生儿破伤风远期随访表明,智力及体格发育均受影响。病死率高低与起病急缓成正比,而与潜伏期长短成反比;潜伏期超过10日者,其病死率较低。呼吸道并发症,如窒息、吸入性肺炎、肺不张、气道内分泌物阻塞等可致死。其他致死原因尚有继发感染、顽固性痉挛所致的全身衰竭和心力衰竭、肺栓塞等。[1]
因此,有效规范的护理,有利益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治愈。我们对2000年至2015间我科收治的26例破伤风患者进行正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大多很快好转,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0年至2015年间共收治破伤风患者26例,其中年龄最大71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21.3岁,男性21例、女性5例,轻型16例、中型6例、重型4例,经住院治疗治愈21例,死亡8例,病死率30.7%,较文献报送明显降低。
2.治疗和护理措施
2.1合理的病房安置 置病人于专护病房中,除传统的避光,避声的护理措施,病房首先要通风,因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空气不新鲜,会给破伤风杆菌的繁殖和外毒素的产生创造有利条件,病房光线要平稳调和,防止病室避光突明突暗的刺激而引起病人的恐惧,激惹抽搐发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2.2 减少接触性刺激 频繁的接触刺激病人,可诱发抽搐发作,因此我们尽量减少接触性刺激,各种治疗和护理应在镇静剂发生最佳效果时进行,动作要轻、快、避免反复刺激。
2.3伤口的处理 入院后立即彻底清创暴露伤口,每日用30%双氧水冲洗,碘伏消毒,并用2~3升/分氧气吹伤口10~20分,增加局部含氧量。用过的棉球,敷料焚烧处理。
2.4 中和毒素 正确使用TAT,先用小剂量肌肉注射,观察无过敏反应后改为静脉点滴,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皮肤有无瘙痒,药疹。同时注意药物疗效,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其次按时使用镇静剂,静推速度不可过快。因此药对血管刺激性强,慢推能减轻病人疼痛,避免诱发抽搐。
2.5防止窒息 牙关紧闭,喉头水肿,痉挛均会造成窒息,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必要时插管及气管切开。
2.6加强营养 破伤风病人处于一种高代谢状态,机体对热量需要增加,破伤风常伴吞咽困难,导致病人不能进食或进食甚少,又因置胃管而引起全身剧烈抽搐,因此我们采用肠外营养即静脉补给法,按医嘱给予能量合剂,脂肪乳,氨基酸,白蛋白等纠正应激状态时高代谢所致的低蛋白血症防止肺水肿,改善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
2.7抽搐的观察处理 破伤风的病人由于对任何刺激可引起全身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张口困难等一系统症状,我们密切观察病人抽搐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症状,并详细记录,以便为医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备齐抢救物品,药品、保护好病人舌不被咬伤及其他意外,保持病人皮肤及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2.8心理护理 患破伤风后患者大多十分恐惧,紧张悲观,此时我们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首先要关心体贴病人,向病人说明此病并非不治之症,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大多能治愈,且不留后遗症,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树立信心,因为破伤风有其特殊性就是意识一直清晰,所以,人为关怀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当中。总之破伤风虽然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通过本组资料显示,在有效的治疗下精心、合理、正规的护理也十分重要。护理得当有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主编《实用内科学》第十三版649-650.
[2]郝树明.破伤风的死亡分析及其防治.河北医药,1990;12(3):143
论文作者:赵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破伤风论文; 病人论文; 患者论文; 病死率论文; 牙关论文; 新生儿论文; 毒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