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管理理论框架下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研究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框架下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研究

蔺婷婷[1]2015年在《信息化投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数据时代引发了新的社会变革,要求企业能够调整战略眼光,将数据获取、提纯出的有用信息作为决策基础。中国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式较为粗放,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问题更为显着,大量基础建设并未为企业带来正向的回报。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企业能够利用的资源有限,如何选择合适自身的信息化战略,合理规划信息建设过程,突破瓶颈,对该类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甚至会深刻影响到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是大数据时代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近些年来,针对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究竟如何影响竞争力,信息化投入与回报是否有正向相关性等问题,已有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理论框架的构建、实证分析两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但是国内针对信息化的实证研究较少,并且缺乏全面的投入产出计量,对信息化投入来源界定也不够明确。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通过国内外已有研究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建立信息化及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其次探究了信息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状的影响及折射出的突出问题,再次基于资源观的基础上对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文的研究框架及作用机制,然后选择在创业版上市的代表性企业进行实证研究,选取了在创业版上市的97家非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外包服务投入、人力资源投入进行定量分析,将不同行业中信息化投入力度较大的企业作为“目标组”,将该行业其它企业作为“参照组”,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运用两独立样本来分别从财务维度和市场维度判别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并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其中,判断成熟期前和成熟期信息化投入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契合程度。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两独立样本)可以有效说明:信息化投入力度较大的企业其财务和市场表现更为优异,信息化投入有助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从而有效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本文以国外学者研究方法作为基础,将样本分为领导者和行业内其余企业,避免了配对过程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同时,本文还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信息化投资进行研究,分析其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协同关系。本文对学术界争论热点“生产率悖论”也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的确存在生产率悖论,研究表明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与产出之间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该期限至少为2—3年。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信息化战略建议。

向坚持[2]2009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普及和客户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范围内的企业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企业的商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商业模式日益受到挑战,尤其是当前产品与服务同质化趋势日益显着,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获得,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从产品竞争、服务竞争逐渐转向客户竞争。客户资源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很多企业,特别是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把客户关系管理(CRM)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法宝。目前,在美欧等发达国家,CRM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处于竞争劣势更需要CRM来获取竞争优势,但是,由于传统模式的CRM诞生于大型企业应用,其投资巨大、系统复杂、实施周期漫长、使用代价高昂等特征和广大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缺乏、人才匮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等特征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广大中小企业实施CRM困难重重。一方面,CRM每年保持很高的增长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另一方面,大量的实践证明CRM的实施失败率非常高。国内外学者虽然进行了大量的CRM研究,但相关研究十分零散,往往立足于不同背景、从不同视角来探讨CRM及其相关问题,形成CRM研究的丛林状态,缺乏对CRM本质的清晰认识,没有统一的CRM概念和理论框架作指导。CRM失败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CRM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企业的CRM实践,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面临高的失败风险。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需求、技术和市场等分析,本文认为目前中小企业实施CRM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对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小企业CRM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提出了一个中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系统研究框架。该框架以客户价值为内在逻辑主线,以客户生命周期为外在逻辑主线,将CRM相关研究内容梳理成从客户获取、客户细分、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客户保持与流失,到CRM实施策略这样一个逻辑系统。本文认为客户价值是CRM的核心,基于客户价值系统研究CRM,不仅使CRM研究的内在逻辑更清晰,更具系统化,而且更贴近CRM理念本质。然后,对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客户价值进行分析。在对客户价值进行分析基础上,归纳出传统的基于购买的客户价值,基于客户感知的客户价值和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的客户价值叁种客户价值分析方法,结合中小企业实际,基于客户感知价值视角提出了一个由产品感知、价格感知、服务感知和关系感知四个维度构成的中小企业客户价值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一个中小企业客户价值量化计算的预测模型,相对于传统预测模型,该模型能针对中小企业实际,更真实地反映了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并易于实际应用。第叁,分析了目前中小企业客户获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客户需求和客户购买力的二维潜在客户与目标客户识别模型,根据该识别模型将客户对象分成四类,明确了客户获取的目标;并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客户获取的渠道、过程和获取模式,研究基于网络口碑和基于Web使用挖掘的客户获取模式,提出了中小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有效实施客户获取的两种方法:即要充分利用网络口碑实施客户获取和充分利用Web使用挖掘技术实现客户获取。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客户细分的新特点和传统客户细分方法的不足,采用先进的客户数据自动采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自动推荐系统,创建了中小企业客户细分的过程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一个基于密度的K-Means改进聚类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在中小企业客户细分中,案例应用的结果表明了该细分算法的有效性。第四,在深入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影响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及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由网站质量、客户感知价值、客户满意度、客户信任和客户忠诚度五个潜变量构成的中小企业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结构方程模型,以高校学生客户为实证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模型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网站质量对客户感知价值有显着正向影响,客户感知价值是客户满意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客户满意度是客户忠诚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客户忠诚起显着正向影响,模型整体拟合程度良好。针对传统CRM模式无法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现状,分析了新的基于SaaS模式的中小企业CRM的优势,提出了基于SaaS模式的中小企业CRM解决方案,构建了SaaS模式CRM解决方案的逻辑体系结构;进一步提出了基于SaaS模式的CRM中小企业客户接受度模型,认为影响客户接受度的因素主要有感知有用、感知易用、外部环境因素、客户因素和服务提供商因素,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了前四个因素对客户接受度的显着正向影响。最后,本文指出,SaaS模式的CRM是广大中小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一种可行方案,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以SaaS模式的CRM为切入点,从战略高度实施CRM,在实施过程中要围绕CRM改造企业文化,围绕CRM实施业务流程重组。SaaS服务提供商应以“中小企业为中心”,提供符合CRM理念的、基于完整客户生命周期的、系统的CRM整体解决方案;广大中小企业在选择SaaS服务提供商时,应注重SaaS服务提供商的服务专业性、产品的易用性、数据安全性和方案的整体性。

冯缨[3]2010年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实施—评价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商务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给中小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速度迅速。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化的总体比例仍然不高,很多中小企业的决策者往往认为自身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规模、资金和管理方面的实力比较弱小,因而在是否发展电子商务的决策上作观望态度;有些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获得了很大利益,也有些中小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后不见成效,更有甚者,投入大量资金后陷入危机。因此企业面临着应用电子商务的叁个困惑,一是本企业是否要实施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因素有哪些?二是企业电子商务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叁是如何衡量企业电子商务的实施效果?即电子商务的效果评价因素有哪些?本文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这些困惑,进行理论和实证上的探索与研究。本研究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及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以采纳决策-成功实施-效果评价作为研究思路,构建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实施-评价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通过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工具与方法,研究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决策因素、成功因素和效果评价因素叁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政府、企业、技术叁个层面的对策措施。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决策及成功实施要素包括:“外界压力”、“支撑环境”、“经理支持”、“组织保障”、“人员匹配”、“技术可行性”和“实施适用性”;(2)以上七个因素中,“外界压力”、“经理支持”、“实施适用性”作为采纳决策的直接因素,对其电子商务的采纳决策具有直接影响,而“人员匹配”、“技术可行性”、“支撑环境”、“组织保障”作为采纳决策的间接因素,对其电子商务的采纳决策具有间接作用;(3)确定了叁个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效果评价因素,即从对企业的直接和间接的收益、客户满意度水平及对组织内部的影响叁个方面,可以衡量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效果和水平;(4)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程度对其电子商务效果评价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同时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效果评价对其电子商务采纳程度也具有反作用。(5)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要获得较理想的效果,“环境因素”、“组织因素”、“技术因素”这叁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中小企业的组织规模、经济实力等客观条件对其电子商务的成功实施影响并不大。只要其企业性质适合发展电子商务,再加上理想的外部环境、企业经理的支持等,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第叁方平台等模式用较低的投入成本获得电子商务的成功实施。本文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权重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熵权加以修正;提出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模糊评判两种方法分别对单企业及多企业的电子商务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一方面拓展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模糊评判方法的应用领域,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电子商务效果评价方法的指导。本研究同时构建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指标体系,提出应用EOWA/LHA算子及投影寻踪分类模型两种方法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进行采纳决策。本研究一方面拓展了EOWA/LHA算子及投影寻踪分类模型的应用领域,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方法的指导。

张样[4]2007年在《组织学习导向、信息技术能力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处于信息时代的企业,其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它的信息技术能力(Information Capability:简称IT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认识企业的IT能力和探讨IT能力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证寻求中小企业组织学习、IT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更好理解。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目前有关IT能力、学习导向与绩效关系方面研究的进展和局限,提出本文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基于资源基础的观点,本文重点探讨企业IT能力的构成及测量,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组织学习导向、信息技术能力与绩效叁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在实证过程中,本研究采用问卷研究的方法。实证样本来自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区,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份。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方差分析等方法,运用SPSS和VPLS工具对模型进行检验,并根据实证的结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理论探讨和定量分析,得到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中国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可以划分为IT体系和惯例、IT基础设施、人力IT资源和IT关系资产四个维度,并且可以通过这四个方面,利用测量量表来测度企业的IT能力。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更进一步地,信息技术能力构念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各个子构念的影响程度不一。2.组织学习导向对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导向的叁个维度均对企业IT能力整体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3.组织学习导向对企业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学习导向的叁个维度中,只有分享愿景和开放心智两个维度表现出对企业绩效的显着正向影响,学习承诺维度则没有显示出显着的影响作用。4.IT能力在学习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的中介作用。更进一步地,IT能力在学习导向与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之间有比较明显的中介效应;而在学习导向与创新绩效上,IT能力则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本文最后在讨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本研究在理论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同时指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以及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崔彩周[5]2006年在《政府管理角色的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显重要。研究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论证结合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国家学说作为理论指南,结合政府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法学基础理论,提出构建政府管理角色创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发展理论框架。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发展除了主要靠其自身努力外,外援性力量同样很重要,其中最大的外援力量来自于政府。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行为是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体现。在新形势下,政府要根据市场发展与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实施管理角色的创新亦即政府管理创新,以更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在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上,政府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创新管理理念,即以科学发展观和市场发展的眼光调整政府管理思维。创新扶持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上对产业选择、产业发展等予以指导和扶植;财政政策上推行多层次的税收优惠,以及在政府采购与政府财政投融资上予以政策倾斜;融资问题上,建立健全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规范直接融资,完善担保制度以推动间接融资发展,创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完善风险投资制度;在人力资源上,推进人才中介市场建设,并以中介市场为平台,实施对人才的多方位优惠服务,对农民工要秉持“着眼长远、把握全面、以人为本”的战略思维,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政府管理创新也体现在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上即健全法制、革新政府规制制度;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即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建设,推进信息社会化服务顺畅实现等;创新区域政府中小企业管理方式,即区域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既要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共性,也要体现地域管理的特色性。

邱艳娟[6]2007年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框架及实施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给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将战略规划和IT治理理念引入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框架、规划方法和实施路径进行研究,能够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切实指导。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本文对信息化战略规划和实施控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分层次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框架模型,包括企业战略规划层、信息化战略规划层和战略实施层。企业战略规划层和战略实施层是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相关环境,这一模型更加清晰地反映了信息化战略规划所处的位置,信息化战略的影响因素和关联因素。在这一战略框架下,本文吸收多种信息化战略规划方法的精髓,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给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一般方法。这一方法可以指导中小企业根据企业目标、运营情况和管理状况识别企业的关键信息需求和信息技术重点应用领域。本文还提出信息化战略实施过程模型,指导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后,通过分析调研的2个企业案例,探讨了本文提出的框架和方法的适用性。希望本研究能够真正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吕勇斌[7]2005年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企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重要经济组织。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劳动力就业、产业结构升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小企业作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其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区域竞争力的大小。如何通过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中小企业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同时,扎根于特定区域的中小企业群体及其集群不仅对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并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事实证明,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是导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组织因素。因此,从理论上阐明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和运行中的作用机理、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经济落后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等问题,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主要运用宏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企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经济区域中的中小企业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跨学科的视野考察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以及中小企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全文共分九章,其基本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本研究的基本逻辑框架,并对中小企业、经济区域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和第叁章是本研究的理论起点和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批判了规模经济论,评述了中小企业生存论和发展论,并对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一个扩展分析,从理论上对中小企业何以存在、发展这一重要的经济现实做出科学而完整的解释。第叁章主要剖析了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中小企业作用机理,认为,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区域创新、强化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符合我国要素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 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四章通过大量、系统的统计资料以及计量模型清晰地、有力地证明了中小企业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形成的主要组织因素。第五章从经济总量、规模效益、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四个指标来比较东中西部叁大地带中小企业的

唐幸忠[8]2012年在《基于SOA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的架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社会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加快了许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建设,由于资金匮乏且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导致大量的培训服务系统各自为政,系统之间资源共享困难、数据更新不同步、数据冗余。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系统是整合当前中小企业所需的各种培训资源的一个服务平台。它将分散在各个培训系统中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使得这些资源呈现“规范化、标准化,集中化”的特点。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提高中小企业培训资源的利用率和整体竞争力,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的门槛和应用成本。本论文以实际项目需求为背景,设计实现了基于SOA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培训资源的整合问题,采用了目前主流的SOA架构,实现了培训服务的跨平台调用,重复利用以及灵活扩展;针对培训服务的权限认证问题,实现了统一的用户管理与统一的身份认证;针对培训服务分布式的管理问题,采用在ⅡS中寄存服务的管理方式,实现服务的统一集成和发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一,研究和总结了中小企业在培训系统中的架构方法和关键技术。该架构方法是借鉴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及培训系统与架构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对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了SOA相关概念、特征及其优势;阐述了WCF的关键技术,分析了SOA与WCF的关系。第二,提出了一个基于SOA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的架构模型。根据理论与关键的研究,从培训服务的设计原则、功能、性能以及业务建模上对平台进行详细分析,借鉴SOA的架构方案,提出了培训服务平台的架构模型。第叁,培训服务的设计与实现。针对培训服务的架构模型,从WCF数据层、WCF服务层设计与实现培训服务,利用ⅡS对培训服务进行统管理,实现客户发现和调用服务的过程。第四,培训服务的开发与集成。基于以上培训服务的实现,介绍了培训服务的开发环境及工具,从业务服务层、表现层进行服务的集成,整个培训服务部署成功后,进行系统的整体测试及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中服务的整合,有效地提高了中小企业员工的在线学习效率。本论文所提出的基于SOA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的架构设计具有跨平台、松耦合、可重用性以及可扩展性,以满足不同系统的业务服务的集成。

王长江[9]2005年在《中小企业ERP系统集成研究》文中指出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的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信息化之路上,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没有一个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系统。本文在对多种先进管理思想和技术(ERP、SCM、CRM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面向中小企业ERP系统的集成化应用框架,给出了其逻辑体系结构。并重点讨论了ERP与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之间的关联性,分别给出了集成框架及其实现思路;其次,鉴于合作伙伴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量化的确定企业核心合作伙伴的简便方法;最后,针对ERP设计及实施的实际状况,对业务流程重组(BPR)在ERP系统设计与实施中的关键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二者的关联性,指出了重组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面向中小企业的ERP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具有柔性的信息系统,探讨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集成化的高性能的ERP系统,相信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本文重点在于给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模型,而对开发与应用中的具体技术细节问题没有进行讨论。

赵晶晶[10]2015年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成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严峻的考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纷纷通过信息化建设和战略的实施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业务流程以及提升管理水平等,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由于信息化建设周期一般比较长,投资数额比较大,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关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案例很多。为了取得信息化建设预期的收益和效果,制定合理的信息化战略对中小企业来说非常有必要。对中小企业来说,追求快速成长是其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中小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本文第一章首先阐述了从信息化战略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成长的背景和意义,并阐释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在第二章中,本文介绍了信息化战略以及企业成长的相关理论,梳理了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中小企业成长的最新研究动态。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从信息化战略这一独特的视角,研究其与中小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第叁章中,依据相关理论构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为了验证提出的初始模型是否成立,在第四章中,首先根据设计好的问卷,对淮南市制造型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其次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最后,运用SPSS20.0描述了中小企业成长相关的控制变量与信息化战略之间的关系。第五章,运用结构方程方法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即路径分析,随后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了评价,对初始结构模型进行不断的修正和调整,以便得出合理的关系模型结构。第六章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指出了本文中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信息化投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D]. 蔺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 向坚持. 中南大学. 2009

[3].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实施—评价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D]. 冯缨. 江苏大学. 2010

[4]. 组织学习导向、信息技术能力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张样. 浙江大学. 2007

[5]. 政府管理角色的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 崔彩周.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6]. 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框架及实施路径研究[D]. 邱艳娟. 北京邮电大学. 2007

[7].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吕勇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8]. 基于SOA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的架构研究[D]. 唐幸忠. 浙江工业大学. 2012

[9]. 中小企业ERP系统集成研究[D]. 王长江. 中北大学. 2005

[10]. 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成长研究[D]. 赵晶晶. 安徽理工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框架下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