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生物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降低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文章从多个角度出发,结合目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情况,梳理生物安全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探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期望为相关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管理方法
前言
近些年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标准规范,从整体层面上,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框架,成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开展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为了进一步提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质量,防范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文章以国家标准规范为基础,梳理目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吸收过往有益经验,转换思路,创新方法,积极推动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强化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的水平。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的梳理,有助于工作人员在思维层面形成一个系统化认知,明确自身在生物安全管理环节存在的漏洞,进而为后续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性引导。
1.1生物安全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部分单位对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明确认识到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清楚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有关单位将自身的注意力放置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日常实验与使用环节,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配置特定的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管理的监督工作,造成监管漏洞[1]。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管理标准,出台了法律法规,但是少数安全管理人员仍旧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上述情况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无形之中,将会大大增加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机率。
1.2生物安全管理设施体系
对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来说,为了确保自身的运行质量与安全性,有必要进行二级实验室的申请。但由于二级实验室对于实验室硬件设备、结构布局要求较为严格,需要配备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等实验设备,成本投入较大。尤其对于规模较小的生物实验室来说,其没有足够资源用于硬件升级,造成自身安全管理设施与现行标准差距逐步拉大,不仅无助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升级,同时也给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
1.3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存在着生物安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例如对于乙肝病毒“两对半”操作时,按照相关要求,应当在二级实验室内进行,但其违规操作,在其他等级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内进行,增加了生物安全风险。对于生物实验室内设备,没有按照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与检查,尤其是在生物安全柜方面。少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在生物安全柜的选型、使用以及管理方面存在问题,造成生物安全柜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工作人员在明确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安全管理监督力度,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系统高效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机制。
2.1加大生物安全管理监督力度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集体培训或者轮训,通过专家讲座或者论坛的方式,在引导安全管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重要性的同时,通过系统化、针对性的训练,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得以提升,专业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能够适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时做好监督工作,设立专职人员,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对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做好问题整改工作[3]。
2.2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减少生物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以及科研机构应当着眼于自身的实际,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并对实验室内存放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进行重点管理,从而有效防范生物安全事故风险[4]。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通过演练,对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逐步提升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性,确保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将生物安全事故的风险降到最低。
2.3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现阶段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水平,有效弥补过往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生物实验室有必要着眼于实际,梳理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标准规范的框架下,进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建设[5]。制度建设环节,要有意识地强化责任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完成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细化,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从而确保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追责机制的建立,消除了安全管理人员的侥幸心理,对于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有着极大的帮助。
3.结语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减少生物安全事故发生机率,确保病原体生物实验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文章着眼于现阶段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运行情况,梳理其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手段,弥补生物安全管理漏洞,有效提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永胜.一二五团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的运用与探讨[J].甘肃畜牧兽医,2016(4):91-92.
[2]赖煜东.提高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水平的探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7(3):14-15.
[3]李秀真,杨媛媛,薛庆节.医学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认知情况的调查[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8):44-46.
[4]陈雪莹.探讨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6(7):112-114.
[5]周雪花.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大家健康旬刊,2017(10):94-96.
论文作者:邹立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生物论文; 病原论文; 微生物论文; 实验室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