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胡来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410006

【摘 要】目的:探讨脐针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8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进行分析,以电脑随机方式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4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针刺,研究组在常规针刺的同时予以脐针疗法。结果:研究组整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PSQI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脐针疗法治疗后,可以显著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关键词】脐针疗法;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效果

失眠指的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或者是入睡时间短,醒来后再也无法入睡,更甚至整晚无睡意。近两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社会压力的剧增,导致失眠发生率越来越高,长此以往,不利于人们工作、学习,病情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引起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1]。既往所采用的安眠类药物虽然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但长时间服用极易造成诸多不良反应,基于此,积极探索一种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2]。脐针疗法通过针刺脐部,以平衡阴阳、驱除病邪,进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疗效较好。本文对8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进行分析,特此分析了脐针疗法的应用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8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进行分析和观察,利用电脑将分析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观察对象23例,女性观察对象17例,年龄20-69岁,平均(36.6±1.9)岁。常规组男性观察对象22例,女性观察对象18例,年龄19-64岁,平均(36.1±1.6)岁。两组资料客观对比,P值>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

1.2入组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符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签署研究同意书;可正常交流。

排除标准:未成年人、心血管疾病、肝肾严重障碍、恶性肿瘤、造血系统紊乱、认知障碍、意识障碍患者。

1.2方法

研究组在常规针刺的同时予以脐针疗法,主要针刺穴位有内关、神门、安眠、百会、太溪、太冲、涌泉、离位、肚脐坎位。患者保持仰卧,将针刺位置予以充分显露,用安尔碘局部消毒,清除肚脐里面的污垢,平刺百会0.4寸,脐针坎位、离位选择的是脐壁上1/3位置平刺捻转刺入0.1-0.5寸,先坎位、后离位,针柄相联,其他穴位常规针刺0.5-0.8寸,针刺得气后留置30min。出针予以补法,慢慢退出,轻轻按住针孔。每周针刺3次,一个疗程为期1周,持续针刺3个疗程。

常规组予以常规针刺,主要针刺穴位有内关、神门、安眠、百会、太溪、太冲以及涌泉等。患者保持仰卧或者是坐位,将所选穴位予以充分显露,用安尔碘消毒局部皮肤,所选穴位的针刺操作、疗程参照常规组。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其中(1)治愈:睡眠时间超过6h,睡眠持续,睡醒后精神抖擞。(2)显效;可睡眠3h-6h,睡眠质量、深度均有所改善。(3)有效:睡眠时间不足3h,但睡眠症状基本改善。(4)无效:依然无法入睡。整体疗效=(总例数-无效的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治疗,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较好。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数据差异;以( )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数据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总体疗效对比

研究组整体疗效达到了97.50%,常规组整体疗效达到了8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心肾不交型失眠多为阴阳失衡、心肾不交所致,以心肝脾肾为主要病位,《千金要方》中曾指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心火为上,肾水居下,水可以升、火可以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在焉[3]。

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与患者年龄、性别、性格、遗传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与睡眠环境、睡眠习惯、情绪、疾病等外部条件也有密切的关系,其机制比较复杂[4]。中医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但不同治疗方法所获得的疗效也各不一样,常规针刺容易加重患者痛苦,且存在较大刺激,患者接受程度较低。西药治疗失眠虽然也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容易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基于此,针对心肾不交型失眠者,积极探索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水火既济的方位组成包括离、坎,为脐八卦定位进针法,卦位分布遵循自然规律,坎位为肾、水、月,离位为心、火、日,月为阴,日为阳,心主阳气,相通于夏气,肾为阴中之阴,属于下焦点,相通于冬气,关系着心肾[5]。基于中医理论的脐针疗法,以调理气机、调理经络为治疗机理,针刺离位、坎位时,一个上、一个下,均指向于任脉,而任脉相通于冲脉、督脉、足三阴、带脉以及足阳明经,所以对全身性疾病具有突出的调理作用,对于不寐的治疗,也比较适用。

本文中,研究组总体疗效高达97.50%,明显高于常规组85.00%(p<0.05),而且经过治疗后,研究组PSQI评分(5.1±1.5)分也明显低于常规组(8.4±1.6)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

由此表明,脐针疗法对心肾不交型失眠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翟虹.用穴位指针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2):49-50.

[2]邵莹莹,金泽,陈静.圆利针背俞穴埋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0):20-21.

[3]周光涛,杨翊.穴位埋线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更年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症43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08):749-750.

[4]陶语.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243-244.

[5]杨欣鹏,倪国忠,张韧,赵军.应用“四水”穴-泻南补北针法为主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经验[J].黑龙江医学,2014,38(04):404-405.

论文作者:胡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脐针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胡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