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_李江莲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_李江莲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以及该药物对患儿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小儿心律失常,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采用盐酸普罗帕酮片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小剂量盐酸胺碘酮片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5%、78.3%,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三碘甲状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相比,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小儿心律失常中采用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较低的影响。

关键词:胺碘酮;小剂量;小儿心律失常;甲状腺激素

心律失常是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本病在儿科的发生率也较高,患有心脏疾病或非心脏性疾病的小儿均可发生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药物治疗仍然是本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胺碘酮是目前公认的抗心律失常治疗药物之一,在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次采用胺碘酮对我院收治的46例心律失常患儿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结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小儿心律失常,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B超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心内结构,心肌酶谱检测结果显示无异常。随机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46例对照组和46例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儿的例数分别为27例、19例;年龄为1.0-11岁,平均(6.27±1.53)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26例,Ⅳ级7例。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儿的例数分别为28例、18例;年龄为1.5-10岁,平均(5.75±1.44)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23例,Ⅳ级8例。所有纳入患儿均未在本次入院前接受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排除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

1.2方法

采用盐酸普罗帕酮片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每日用药3次,每次用药剂量为5mg/kg,并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患儿病情出现好转后,用药次数改为每日2次,每次用药剂量为2.5mg/kg,连续进行3个月的维持治疗。采用盐酸胺碘酮片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在治疗第1周,每日用药3次,每次用药剂量为5mg/kg;在治疗第2周,每日用药次数改为2次,每次用药剂量为5mg/kg;在治疗第3周,将每日的用药次数调整为1次,剂量为5mg/kg,连续进行3个月的维持治疗。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采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并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以及用药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评定方式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1]:治疗后,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及心电图结果显示无期前收缩,临床症状基本改善为显效;治疗后的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的减少幅度超过5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儿的心电图无明显变化,临床症状加重,期前收缩增多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并在治疗前后对患儿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所有数据的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用率(%)、()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中,治疗后达到有效治疗水平的例数共为43例,其中,显效26例,有效17,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43/46),对照组中,治疗后达到有效治疗水平的例数共36例,其中,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本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6/46),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的T3为(1.31±0.12)μg/L,T4为(76.38±13.45)μg/L,TSH为(2.28±0.45)uIU/L,对照组的T3为(1.29±0.31)μg/L,T4为(77.58±12.48)μg/L,TSH为(2.30±0.39)uIU/L,将两组的T3、T4、TSH进行比较,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3分别为(0.87±0.17)μg/L、(0.91±0.22)μg/L,T4分别为(86.37±18.73)μg/L、(84.49±17.64)μg/L,TSH分别为(2.81±0.84)uIU/L、(2.75±0.92)μg/L,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中,T4、TSH明显上升,T3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间相比,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在儿科中的发病率较高,多由于小儿精神情绪紧张、哭闹、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导致,主要由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发生,对患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普罗帕酮在抗心律失常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已得到公认,该药物对p受体具有竞争性的阻滞作用,使心肌细胞传导的兴奋性降低。胺碘酮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第三类治疗药物,药物作用为对钾离子通道通透性进行抑制,有效延长心室肌、心房肌的不应期和复极过程,从而抑制钙离子及肾上腺素。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但是,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会对甲状腺激素水平产生影响[2]。甲状腺激素是影响小儿发育的激素之一,胺碘酮对其产生的影响,将会直接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在采用该药物对小儿心律失常进行治疗时,临床医生存在一定的顾虑。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展,有研究显示胺碘酮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未存在显著影响[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采用胺碘酮对小儿心律失常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未收到显著影响,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雷波,徐艳梅.小儿心律失常采用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其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0(8):200-201.

[2]徐东克.小儿心律失常采用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5,20(12):127-129.

[3]李东良.胺碘酮治疗小儿频发早搏的疗效和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7(3):398-399.

论文作者:李江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_李江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