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为何也东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盟论文,何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欧洲委员会主席桑特在7月16日向欧洲议会提交的欧盟“2000议事日程”中,提出欧盟21世纪战略扩张蓝图,建议从12个申请加入欧盟的“联系国”中挑出匈牙利、波兰、捷克、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6国作为欧盟将要扩大的首批成员,并从1998年1月起与这些国家开始入盟谈判,另6个申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土耳其将在“等候室”中继续等候,直到它们的条件成熟为止。
这是西方集团继7月上旬宣布吸收波兰、匈牙利、捷克3国加入北约,正式迈出北约东扩第一步之后,紧接着采取的又一重大战略步骤。根据日程安排,欧盟将在今年12月举行的首脑会议上讨论、批准这项计划。
欧盟为何也要迫不及待地向东扩展呢?用欧盟主席桑特的话说,实现欧盟东扩是“欧洲大陆自身和解的唯一历史性机会”,也是欧洲建设的一项新的巨大工程。如果说北约东扩是西方集团有意夺占冷战后的东欧地盘,以确立北约在未来欧洲安全格局的主导地位,那么欧盟东扩则是它们为统一欧洲大陆,加强欧洲在世界政治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为迎接21世纪面临的挑战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行动。同时,欧盟东扩也有东欧因素,即一些东欧国家希望加入欧盟以提高自身的地位。
欧盟自它的前身欧共体建立40年以来,已先后进行4次扩张,由最初的6国发展到现今拥有3.8亿人口的15国,几乎涵盖了整个西欧地区,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欧盟成员国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约7.2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欧盟的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9%,高于美国的19.6%和日本的10.5%。由此可见,欧盟的总体经济实力居世界之冠。但这还并不足以对付当今世界的各种挑战。
冷战结束后,美国以唯一超级大国自居,企图主宰世界,继续控制欧洲。西欧大国,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单枪匹马都无法与美国抗衡。
因此近几年来,欧盟以“法—德轴心”为主导力量,加快了欧洲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力图通过联合自强建立“欧洲人的欧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欧共体1992年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和政治联盟条约,提出了深化改革和欧盟扩大的计划,把建立单一货币和接纳中东欧国家入盟,作为增强政治、经济实力的重要战略行动。
欧盟各国在一体化进程中虽然各有所图,但在“21世纪欧盟必须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法国明确表示,欧盟是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反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努力。欧盟国家还在北约中通过建立欧洲的独立防务,要求与美国分享北约的指挥权,在外交上“以一个声音说话”,与美国争夺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
根据欧盟的扩大计划,欧盟将与被接纳的6国进行数年的艰苦谈判,预计到2004年前后这些国家将会被吸收为欧盟的正式成员。届时,欧盟将成为拥有5亿人口的由21国组成的政治、经济集团。此后,如果欧盟继续扩大,吸收其他申请国入盟,它在世界上的分量无疑还会大大增加。欧盟的扩张蓝图如果能实现,将会使欧盟在21世纪的激烈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并为欧盟在未来的多极化世界中成为强有力的一极提供保障。
然而,欧盟在欧洲一体化建设中将不会一帆风顺,它要实现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障碍颇多。一方面,欧盟内部必须进行深化改革,以适应扩大需要。欧盟15国在今年6月举行的首脑会议上虽然通过了《阿姆斯特丹条约》,但在内部机构改革等问题上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分析家认为,欧盟如果不在这些方面进行有效改革,继续沿用原来的“协商一致”原则,那么随着新成员的增加,将直接影响欧盟内部的决策能力。在这样的形势下,欧盟的扩大“可能会意味着削弱欧洲”。由于成员国都强调维护本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欧盟的内部机构改革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另一方面,欧盟必须调整内部政策,尤其是共同农业政策,以适应扩大的需要。欧盟国家和东欧入盟候选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后者的人均收入只有前者平均水平的1/3。东欧国家的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比西欧国家高得多,农产品价格比欧盟低30%到50%。欧盟不能把未经改革的农业政策推给新成员国,因这涉及把东欧产品价格提高到欧盟水平就必须给予大量补贴。这对欧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将很不利的。
目前,欧盟各国出自本国利益的需要,对在吸收哪些国家首先入盟问题上仍然存在严重分歧。但是,扩大毕竟符合欧盟各国的共同战略利益,它们终会通过协商弥合分歧,逐步实现东扩之梦。
标签:欧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