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论文_陈亚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论文_陈亚

陈亚

重庆市忠县汝溪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在教学领域设立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是非常关键的,这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学习竞争压力、社会发展等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怎样保障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教师应该积极探讨的话题。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它与消极心理学是相对应的,主要强调的是心理学应该以积极待人,着重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旨在解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小学心理健康课 实际应用

前言: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出现问题。要想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用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去干预和及时预防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的核心,因此,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小学心理健康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以及采用积极心理测量技术等途径,来解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心理以及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学校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注重学校环境的建设,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学校环境的合理建设可以唤起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他们的情操,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很多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都与家庭环境有关。在当前社会中,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良好的家庭条件导致学生很多问题的出现,其中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差较大是存在最主要的问题,很多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在面对巨大学习压力的时候无法很好的进行自我调节,导致学生心理出现低潮。这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不利于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在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在功能以及目标上面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不断的弱化,不利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误区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混为一谈,没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内容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德育教育的一种途径是不科学的,无法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第二,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认识不明确。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很多小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心理问题,因此,很多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会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以及心理冲突等心理问题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没有针对全体学生,更没有起到预防的作用,很多表现正常的孩子并不能很好的接收心理健康知识,无法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第三,在当前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格补救论这一现象是非常突出的,很多教师认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学生人格缺陷的一种心理补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三.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和施行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榜样。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个性还没有发展完全,他们喜欢以教师为参照物,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言一行都会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教师要充分应用积极心理学,并注意应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3.1从学生的心灵出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依赖,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喜欢听从老师的建议,但是这种依赖也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学生与教师刚开始的接触的时候,他们对老师会有一定的戒备,要想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的心灵交流,让学生对自己产生认可和崇拜,这样的状态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中忽视了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与学生产生隔阂,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亲密,这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不利于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应用。

3.2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

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还应该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教师要调整自己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教师更要认真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他们找到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不能因为成绩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能影响教师的态度,只有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会更有意义,才能更好的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小学心理健康课中。

四.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

4.1引导小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所提出来的教育学理念,它主要强调的是关注每一个人的品质和人文价值,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思维去研究和解释心理学问题。在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小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在学习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不能因为考试成绩差就否定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获得自信。又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将自己的个性完全释放出来,比如争当值日生、助人为乐、课堂积极发言等,这些都是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积极理念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

4.2增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情绪体验

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不仅仅是对学生思想和理念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真正体现出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每一位学生内心都具有很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增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情绪体验会释放出学生内心巨大的积极能量,促使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教师要强调积极的心理情绪体验氛围,更好的促使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强化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中期考试,有一部分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怎样才能在这这样的状况下保持积极的情绪?”这一问题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们会出自身出发,真实的感受情绪。在面对糟糕成绩的时候不应该把焦点放到分数上面,而是把焦点放在各知识点上,让学生从错题中获得自我认知,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这不仅是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

4.3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

传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主要是减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长远,它主要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相适应的,引导小学生获得更深意义上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可以从多种活动入手,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现场心理测试活动”,利用一些突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测试,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更加强烈。又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辩论会”,将心理健康课中的一些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实例中,让学生们分成两个阵营对具体的实例进行辩论。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同时也能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小学健康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关注负面情绪不一样,它强调的是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将积极心理学这一理念引入到小学心理健康课中,关注全体小学生的心理成长,为他们之后的发展铺垫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考,促使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文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成才之路.2015年36期

[2]阳志平,王薇.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对学校心理团体活动课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21期

[3]李洪波,胡子秀.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论文作者:陈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论文_陈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