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苏轼陪伴学生的成长——苏轼诗文专题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轼论文,诗文论文,专题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活动概况】 在苏祠邻里引领学生走近苏轼 苏祠中学因紧邻苏氏老宅三苏祠而得名。这样特定的地理位置为学校开展“东坡诗文专题教学”提供了特有的优势。从苏祠中学命名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与苏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苏祠中学能成为名校的底气所在。新课程改革后,苏祠中学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开始了对“苏轼诗文专题教学”的探索。他们的探索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走进苏轼老宅,让学生最直观地感悟苏轼 三苏祠是苏轼老宅,因三苏父子而享誉中外。祠内有苏宅老井、苏轼手植荔枝、三苏塑像、碑林,还有对三苏父子功业最精当概括的楹联。这些景点能让学生最直观地感悟苏轼。这也是苏祠中学所独有的资源。每个年级的新生入学,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再游三苏祠,让学生观景、赏联、听故事,寓教于活动之中。比如赏联,就从三苏祠大门上的对联说起: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上联中“高”“名”二字就点明了三苏父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再如祠中“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字四大家”,此联就高度评价了三苏父子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立意深远,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最丰富的内容。同时,三苏祠的讲解人员还给学生讲三苏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三苏的成长道路,通过观景、赏联、听故事,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走近苏轼,感悟苏轼,在活动中了解苏轼,在活动中学语文。这也是“苏轼诗文专题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自主开发课程,让学生认识立体的苏轼 三苏文化是丰富的学习资源。苏轼的一生本身也是编写校本教材丰富的资源。苏祠中学在眉山市教科所编写的地方教材《三苏诗文选》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苏祠邻里》校本教材。这本校本教材将东坡的诗文、东坡的字、东坡的画都推荐给了学生。通过这本校本教材,学生能随口说出“胸有成竹、水落石出、河东狮吼、雪泥鸿爪”等出自东坡诗文的成语,能时时吟诵“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豪迈的诗句,能在唠家常时说起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东坡酒……进而认识一个立体的苏轼,真切地感受到苏轼还生活在今天,生活在我们身边。认识了苏轼,就为“苏轼诗文专题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让苏轼诗文走进课堂,感悟苏轼的真情与旷达 苏轼的诗文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中小学教材中都有不少的苏轼诗文入选。作为“苏轼诗文专题教学”,赏读东坡诗文,让学生从诗文中感悟东坡一生的坎坷,感悟东坡情怀,是引导学生走进苏轼精神世界的最佳途径。在专题教学中,苏祠中学每周用一节活动课的时间安排“苏轼诗文专题教学”,从时间上给予保障;在内容上安排三个主题——苏轼的诗文课堂教学、苏轼传记及相关作品的课外阅读、专家研究苏轼的专题讲座。其中,以苏轼诗文的课堂教学为主体,让苏轼诗文真正走进课堂。在这部分教学中,按照苏轼诗文的内容分为“蟆颐秀色”“写景通灵”“手足情深”“两情相悦”“黄州岁月”“不系之舟”“心忧社稷”等七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选取苏轼的诗文5篇(首)——这些诗文贯穿了苏轼的一生,从这些诗文中就可以了解苏轼的一生。从“蟆颐秀色”中可以读出苏轼对故乡的一往情深,从“写景通灵”中可以读出苏轼对大自然那种独特的感悟,从“手足情深”中可以读出苏轼温润的兄弟之情,从“黄州岁月”和“不系之舟”中可以读出苏轼面对挫折的坚韧和旷达,从“心忧社稷”中可以读出苏轼直面现实、敢于斗争的精神……苏祠中学在诗文教学中,以读、品、悟为主要教学手段,在诗文教学的同时还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与苏轼相关的传记作品,以加深对苏轼的认识,先后推荐学生阅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黄州突围》、本地作家刘小川的《苏轼,叙事一种》和《品中国文人》等。在这一环节中,主要采取了读书会的方式,让学生写读书笔记,以读书会的方式交流读书的感受。每个学年的期末,学校还会邀请研究苏轼的专家以专题讲座和学生对话等多种形式,作为一个学年的总结。 作为东坡的故里,开展“苏轼诗文专题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苏祠中学正是抓住这一优势,让苏轼走进校园,让苏轼诗文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近苏轼,用苏轼的诗文去感染学生,用苏轼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让苏轼与学生的成长一路同行。 【教学现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第一部分 铺垫 (课前播放《但愿人长久》,有部分学生跟随音乐哼唱。) 师:上课之前,老师见一些同学情不自禁地和乐而歌。看来,对于这首乐曲大家都很熟悉。他是台湾音乐人梁弘志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谱写的新曲。这堂课,就让我们通过深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与苏轼走得更近。 (教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师:首先,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苏轼。 生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中期文坛的领军人物。 生2:他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人。 生3:我借用林语堂的一段话吧:“苏东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嗯,还有几句我记不起来了。 师:这是《苏东坡传》序里的一段话。你是个有心的读书人!我想,对于读完《苏东坡传》的你们来说,了解得越多,越难用三言两语为苏轼定位。接下来,我们还是到他的作品中去探寻一番吧。先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屏显。)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谪居密州,与胞弟苏辙(子由)已有七年未见。这年中秋,词人对月畅饮,乘兴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师组织学生齐读。) 第二部分 苏轼的孤独 师:同学们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这首词,注意以下字音字形。 (屏显。) 丙辰(chén) 宫阙(què) 不胜(shèng) 寒绮(qǐ) 婵(chán)娟 (生自由朗诵。) 师:同学们,和《记承天寺夜游》一样,这首词中的内容其实也是苏轼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下面,请一位同学和老师“化身”为苏轼,合作朗诵这首词,将“我”当时当地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倾诉给大家听。 (生齐读词牌和小序,师读上阕,指名学生读下阕。) 师:同学们,苏轼在937年前的那个中秋之夜做了些什么?你听出来、读出来了吗? (生读词思考。) 生1:苏轼在喝酒和怀念子由,一夜未睡,还端着酒杯“把酒问青天”,后来还跳舞。 师:你找得很仔细,如果语言的表述能诗意些、雅致些就更好了。比如,你说苏轼在喝酒,那他喝到了哪种程度呢? 生(齐):大醉。 (师即兴板书:欢饮大醉。) 师:同学们试着用这样的四字词语将刚才那位同学的答案整理重组一下。 生2:把酒问天,月下起舞,怀人无眠。 生3:“月下”是“起舞”的环境,我觉得改成“起舞弄影”更好。“弄”是赏玩的意思,苏轼只能和自己的影子一起舞蹈,体现出了他的孤独。 师:有见地!一个人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里的举动是能够折射其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的。结合大屏幕上的四组词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屏显。) 欢饮大醉 把酒问天 起舞弄影 怀人无眠 (生思考。) 生4:从“怀人无眠”里我读出了一个深情思念弟弟的苏轼。苏轼喝酒能够喝得“大醉”,并且在醉中“起舞”,我认为他很豪爽很洒脱。 生5:我不同意。我认为苏轼的“大醉”是借酒浇愁。刚才的背景资料也说了写这首词时他是“谪居”状态,仕途不顺肯定抑郁。 生6:我也这么认为。他和影子跳舞,现实点说就是一个人在跳,没有人陪着。他还一个人喝酒。说一个孤独的人“很豪爽很洒脱”,不对! (学生举手不断,争论很热烈。) 生7:喝酒一般是几个人或两个人对饮,而苏轼是“把酒问青天”。他是和老天对饮。人只有在孤独的状况下才会这样。 师:几位同学都反复提到了“孤独”,看来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了。就这一点同学们还有看法吗? (师即兴板书:孤独。) 生8:还有“怀人无眠”。苏轼和弟弟子由已经七年没见了,他很想念子由。想念一个人的时候是最孤单的,更何况是在中秋节。比如,我住校,孤独的时候最想我妈。 (众生笑。) (师板书:中秋怀人——深情的思念。) 师:是的,苏家兄弟俩的手足之情非常深厚。苏轼就在诗中这样写道:“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在苏轼看来,能在心灵上和自己完全契合的人就是子由,身边没有子由,苏轼的心灵是孤独的。那我可以这样理解你们的意思吗?我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一个孤独的苏轼。 (生短暂沉默,有的摇头,有的小声说“不全是”。) 生9(很兴奋地):老师,大家都回避了一个字,就是“欢饮达旦”的“欢”字。如果真的感到孤独,那苏轼为什么还要说自己是“欢饮”呢? (此问一出,掀起讨论热潮,学生自发相互交流看法。) 生10:我觉得“欢”指喝酒喝得很多,喝醉了,喝得酣畅淋漓,把自己的思念啊、愁绪啊寄托在喝酒上,暂时忘记了愁绪之类。这本质上还是孤独。 师:你的意思是说“欢”仅指喝酒的状态?(学生点头。)我特别欣赏你的观点。有一句歌词放在此处作为旁批很贴切——“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部分学生连连点头。)同时,你也谈到借助酒醉来疏解愁绪排遣抑郁。正如杜甫所说,“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苏轼将其应验了——“大醉,作此篇”。 [师板书:醉中遣怀(兴)。] 第三部分 苏轼的旷达 师:那么,苏轼心中的孤寂、抑郁、愁苦是否被遣散了?我们继续深入自由回答。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朗读这首词,在词中找出苏轼的所思所想。 (学生自由朗诵。) 生1:我找的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屏显。)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师:能说说你找这一句的理由吗? 生1:“欲”字和“恐”字都与心理活动有关,这很明显。还有“何似在人间”,他认为冷清的月宫比不上人间,这也是一种想法。 师:关键词抓得真好!“欲”“恐”“何似”三个词最能体现词人当时心情的起伏。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 生1:很纠结。 师:“纠结”,最近很流行的一个词啊!那我们就尽量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读出句中的纠结。注意中括号里参考性的提示语,小括号中加入的叹词请一并读出来。当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设计。 (屏显。) [热切、昂扬]我欲/乘风归去,[轻缓、低沉]又恐/琼楼玉宇,(唉~)高处/不胜寒。[振奋、明快]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生根据提示自读后,师指名学生朗诵并点评。) 师:我听出了你们语气中的纠结,朗读得不错!接下来,请结合苏轼当时的处境谈谈这一诗句背后的深意。 (生思考。) 生2:苏轼可能认为:现实中有太多的人事纷扰和不如意,他宁愿躲到冷清的月宫中去,可是思来想去,逃避不是办法,“人间”自有人间的好,还是面对现实吧! 师:也就是说,虽然苏轼觉得理想和现实差距很大,但他仍然选择直面,选择释怀。可以这样理解你的意思吗? 生2(点头):所以林语堂说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师:嗯,很有个性的解读,这样理解说得过去!但老师注意到了你解读时似乎有意放过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哦!同学们反复读一读这句,可否结合苏轼当时的政治处境、仕途状况进行探究? (生思考,小声讨论。) 生3:苏轼是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而被贬谪的,再怎么“自求外放”也是被动的,他自己还是很想在朝廷里做出成绩,为皇上分忧出力的。我记得《苏东坡传》里说,最开始的时候王安石他们是把苏轼贬谪到一个小县做判官,但是皇帝不同意,让他做了杭州太守,然后再到了密州。可想而知,苏轼在朝廷里很遭排挤。 (众生点头。) 师(频频点头):那么,有了以上佐证,你对这个诗句的理解是—— 生3:“我”想要回到朝廷中去,又怕遭到排挤打压,相比之下还是这里好,至少可以自由自在地喝酒跳舞。 (众生鼓掌。) 师:你的发言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虽然刚才两位同学的理解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两种想法背后苏轼的心态。那是一种—— 生4:有点随遇而安,很看得开的心态。 生5:是一种洒脱、旷达。 (师板书:旷达的胸襟。) 师:好的,看来之前大家所担心的“孤寂、抑郁、愁苦”是压不倒苏轼的。我们一起来朗诵上阕,读出一丝醉意,读出几分纠结,读出一种旷达。 (学生齐读。) 师:除了这句,还有诗句体现出苏轼的所思所想吗? 生6:下阕:“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屏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好的,这是月亮带给苏轼的思考。那么,这些诗句又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呢?大家说说看。 生7:人间的悲欢离合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是很自然的,是躲不过的,就像翻译过来的意思一样: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共享这皎洁的明月就好了。 师:哦,那你认同这样的心态吗? 生7:认同,月亮缺了还可以再圆,没有这次的分别哪有下次的相见嘛。 师:看来你和苏轼一样不偏执,很积极啊!同学们,人生中有很多无法摆脱的遗憾,这些都非人力可以左右。既然如此,就超脱些,乐观点。你看,苏轼在贬谪之地还能“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历经仕途的坎坷险恶,却发出哲理性的思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秋独饮,苦念子由的他推己及人,向天下离人发出衷心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种普世的悲怀啊! (师板书:月下哲思——普世的悲怀。) 师:我们跟着大屏幕的提示再来朗读一遍这首词中流传最广的诗句吧! (屏显。) 女领:人有悲欢离合 男领:月有阴晴圆缺 男女领:此事古难全 全班(重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全班(轻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四部分 苏轼的人格魅力 师:同学们,大家在暑假里读了《苏东坡传》,对下面这段文字有印象吗? (屏显。) 密州是一个很穷的县,主要只长麻、枣、桑树,此地的生活和杭州有天渊之别。 ——林语堂《苏东坡传》 (生朗读。) 师:再来看一段苏轼《后杞菊赋》里的译文。 (屏显。) 这次我来到密州,想想饭总能吃饱吧,谁知厨房里冷冷清清,家里人要吃饭,同僚们要吃饭,整日忧愁。随后我和通守刘廷式每天沿着城墙在荒废的菜园里找枸杞和菊花来吃,摸着肚子看着对方大笑…… ——苏轼《后杞菊赋》译文节选 (生朗读。) 师:苏轼就是在这样的境遇里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同学们读到以上文字有何感触? 生1:从这段文字中,我看出苏轼当时被贬去的密州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竟然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但他还能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么美的词,我很钦佩他。 师:嗯,想象中词人的生活应该是棋琴书画诗酒花,原来他们也犯愁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生2:苏轼的仕途充满了磨难,再加上物质条件又这么不好,换做一般人可能都被打倒了,可是苏轼还有这么旷达的心胸。这是常人做不到的。 师:是的,同学们,在我们心中,苏轼似乎一直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是文学艺术上的一座高峰。然而,对于九百多年前的他而言,最主要的社会角色则是官场上踽踽独行的孤独者。苏轼饱经仕途坎坷,并没有变得尖酸刻薄,反而更趋温和,更加旷达。这是做人的境界!读懂这份旷达的人会喜欢上苏轼,读懂这旷达背后苍凉的人,才配爱上苏轼。这份苍凉让旷达更为可贵!林语堂,就是一个爱苏轼的人。 (屏显。) 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 ——林语堂 (生齐读。) 师:这就是苏轼做人的境界。他的诗句就是在苍凉生活中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希望同学们以后再学到苏轼的作品时,看到的不仅仅是他的旷达和乐观,而是用心静静地去感受旷达乐观背后的孤独苍凉。最后,让我们再次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情,用心。 (师生朗诵,结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秋怀人——深情的思念 醉中遣怀(兴)——旷达的胸襟 月下哲思——普世的悲怀 【课例研讨】 读、诵、唱、悟,感受苏词魅力 苏轼的词,语言凝练,意境悠远,在浩瀚如烟的诗词长河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怎样教学苏轼的词呢? 一、“读、诵、唱”是苏词教学的灵魂 苏轼的词言简意丰,空灵飘逸,寥寥数字,意蕴隽久,是非常适合朗读的材料。朗读前,要使学生对苏轼的词有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象,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就在于此。加强诵读是苏词教学的灵魂。在苏词教学中,必须注重“读、诵、唱”这一学习方法的应用。读,要读准字音,读清节奏,感知文意;诵,要了解背景,披文入情,探究感悟,声情并茂;唱,要进入情境,读者和作者合二为一,自行谱唱。在形式多样的读、诵、唱中,让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教师的情感与九百多年前的苏轼,跨越时空的隧道,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更好地进入词作的境界。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重视字句赏析,“读、写、悟”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必须启发学生逐句逐段进入诗词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进入意境呢?这就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引发学生的体验、感受、联想和想象,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词以新的生命力。在打磨课堂时,要求学生尽量不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品析作品,而是要求学生和作者合二为一,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将当时苏东坡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倾诉给大家听。在苏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拉近词人与学生的距离,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关键字句入手,通过对各种物象的勾连,体悟作品中的情感和哲理。 苏轼的词字字珠玑,学生要想真切地体会个中真意,还需动笔,把自己的感悟抒写出来,形成清新隽永的文字。写的内容可以是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是畅所欲言的点评。教师选出苏词中经典的篇目,让学生改写、仿写,填补古诗词想象空间,使其变为感悟内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最初的个人体验、个人情感。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就可让学生将此词进行改写和仿写。比如,有学生写道:“月光袅袅地抒写了人间的风花雪月,一声叹息,一抹眼泪,涟漪了曾经的记忆,子由啊,你在何处?思念是苦的,思念又是甜的。但愿中秋夜,千里心相连。”“皎皎寒玉宇,默默流幽辉。举杯邀明月,旧曲又重弹。今夕是何夕?中秋夜,点点滴滴都是离人泪!”……学生精彩的改写、仿写描绘了一个如梦如幻、真情流露的神奇境界,会深深地感染每一个人,打动每一个人的心灵。这种积极自主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熏陶感染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合背景,挖掘主旨,感知苏轼的人格魅力 文学作品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词作都是词人感情被现实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学生只有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才会理解词作的思想感情。比如,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中秋词时,要让学生明白:苏轼政治失意,与王安石政见不和,遭小人排挤迫害,被贬谪到密州,丙辰中秋月圆之夜,词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思念七年没见的弟弟子由,挥笔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中秋词。学生只有明白作品的背景,才会理解苏轼“高处不胜寒”的郁郁心情,才会理解作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浪漫主义豪情。又如,教学《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学生要明白:此词作于熙宁八年,作者不满王安石变法,自请外调到密州,正处于仕途的低谷,但词人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慷慨激昂、一心驰骋疆场的英雄形象,来表达“西北望,射天狼”的立志抵御外侮、建功边陲的信心和决心。春风得意时意气风发,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一个人抑郁不得志时仍能豪气万丈,充满雄心壮志,就难能可贵了。由此,我们便可看出苏轼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博大。教学苏词时,只有让学生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走进词人的内心,才能更好地挖掘诗歌的主旨,才能更好地感知苏轼的人格魅力。 四、拓展苏词阅读空间,全面感知苏轼人格之美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感悟课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而且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习得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受到情感熏陶,健康成长。课后,教师可让学生搜集苏轼的事迹资料。比如,有学生就写道:“我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觉得他是一个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交渔樵竖子、眼见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的自信豁达的苏东坡;无论为官还是贬谪,每到一处总能造福一方,为老百姓倾其所有又清廉正直;读了《江城子·密州出猎》,看到了一个情深深、意切切、对亡妻无限思念的苏东坡形象……”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举办以“苏轼”为主题的班会、演讲会、手抄报等活动,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全面感知苏轼的人格之美。 总之,在吟诵中可以体味苏词的音韵之美,在歌吟中可以唱出苏词的意境之味,在品赏中可以感受苏词的情妙之处,在探究、拓展中可以感知苏轼的人格之美。标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论文; 宋朝论文; 水调歌头论文; 苏东坡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