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平比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唐宋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古今汉语的平比句在语序类型、句式结构、比较词等方面都不相同。关于汉语平比句的历史演变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就我们所见,主要有三篇。太田辰夫(1987)、贝罗贝(1989)对汉语平比句的古今变化作了简单的概括,指出了平比句变化的事实,但没有对变化过程的具体描写。魏培泉(2001)考察了中古汉语时期的平比句,重点讨论了中古汉语时期新兴的平比句式。文章讨论的范围限于中古时期,对中古以后汉语平比句的发展没有触及。唐宋时期平比句类型比较复杂,既有上古汉语里就有的句式,也有中古汉语时期才产生的句式,现代汉语用的框式平比句式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本文将通过对这一时期平比句系统的考察、分析,探讨汉语平比句演变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比较句”除了语义表示“比较”外,还有形式上的要求。完整的比较句应有比较主体、基准、比较词、结果项四个参项。比较主体是被比的对象,基准是用来作比较标准的对象,比较词是引介基准的词,结果项是表示比较结果的部分,如“我和他一样高”中,“我”是比较主体,“他”是基准,“和”是比较词,“高”是结果项,唐宋以后汉语平比句常常用“一般”这样的助词和比较词构成框式结构,“一般”位于结果项前,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则一定要使用“比较词…助词”的框式结构,助词用“一样”。实际运用中,比较主体的作用类似话题,常常被省略,而基准、比较词、结果项在一般情况下都不能省略。汉语比较句的语序有两种类型:“比较主体+比较词+基准+结果项”型和“比较主体+结果项+比较词+基准”型。我们把前者称为Ⅰ型,后者称为Ⅱ型。
文中其他术语说明:名词性成分,指名词、代词或以名词为核心的结构,文中有时用NP代替;动词性成分,指动词或以动词为核心的结构,包括动词、动词并列结构、状动结构、动补结构、动宾结构以及主谓结构作谓语的情况等,文中有时用VP代替;形容词性成分,指形容词或以形容词为核心的结构,包括形容词、形容词并列结构、形容词带副词、形容词带补语等,文中有时用AP代替。
§1 唐宋时期的平比句系统
1.1 比较词由“像似”义动词虚化而来的平比句
这类比较词主要有“如、似”,还有“若”,“若”在先秦两汉时用得较多,到唐宋时期已很少使用了,而且用法与“如、似”相同,因此这里我们只讨论“如/似”字句。
1.1.1 “如”字平比句
“如”字句在唐代基本表平比,既有结果项位于基准后的Ⅰ型句,也有结果项位于基准前的Ⅱ型句,《全唐诗》中Ⅱ型句435例,Ⅰ型句76例,Ⅱ型平比句的用例是Ⅰ型句的6倍。下面3例中,例(1)是Ⅰ型句,例(2)是Ⅱ型句,例(3)是Ⅰ型句和Ⅱ型句对文。
(1)匈奴破尽人看归,金印酬功如斗大。(韩偓《送孙泼赴云中》)
(2)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3)锦袷胡儿黑如漆,骑羊上冰如箭疾。(贯休《塞上曲二首》)
Ⅱ型句承袭上古汉语的平比句式而来,在唐代它仍是最常用的平比句式。Ⅰ型句据魏培泉(2001)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在魏晋时期还很少,常见于结果项是形容词“大”的句子中。在唐代很多形容词都可以出现在Ⅰ型句中了。据我们考察仅《全唐诗》中就有44个形容词,都是很常用的形容词,如:好、深、明、长、白、平、贫、甜、远、红、瘦等,不过都是单音形容词,未见双音形容词作Ⅰ型句的结果项的用例。而同时期的Ⅱ型句有双音形容词作结果项的用例,如:
(4)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杜甫《病橘》)
(5)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Ⅰ型句和Ⅱ型句的另一个不同是,Ⅰ型句有否定句式“比较主体+不+如+基准+结果项”,而Ⅱ型句则没有相应的否定句式。例句如:
(6)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刘禹锡《视刀环歌》)
(7)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崔涂《初识梅花》)
(8)麻姑井边一株杏,花开不如古时红。(陈陶《古意》)
说“比较主体+不+如+基准+结果项”是“比较主体+如+基准+结果项”的否定式,是仅从形式上说,两者有对应关系。并不是说否定式是在肯定式上加否定词·而来。实际上否定式的出现时间比肯定式早,在先秦文献中就能看到“比较主体+不+如+基准+结果项”的用例,下例引自贝罗贝(1989):
(9)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
而“比较主体+如+基准+结果项”的用例到东汉时才出现。下例引自魏培泉(2001):
(10)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九,如鸡子黄许大。(东汉张机《伤寒论》)
这两种句式都是由于先秦时的“X+(不)+如+Y+之+形容词”式中表自指的名词化标记“之”脱落而产生的,魏培泉(2001)、谢仁友(2003)对此有很详细的描写分析,谢仁友(2003)并指出表白指的名词化标记“之”的消失从先秦时开始,西汉加剧,首先从否定式开始,再扩展到肯定式。
Ⅱ型“如”字句在《全唐诗》中有一些与“于”字差比句对举。这些“如”字句既可理解为平比句也可理解为差比句。如:
(11)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元稹《寺院新竹》)
(12)苔行滑如簟,莎坐软于绵。(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
这些“如”字句如果理解为平比句,语义并没有不通的地方。但因为与差比句对举,所以会被理解为表示差比。下面一句虽然“如”字句不是与“于”字差比句对举,但相对的1例表示差比的意思十分明显,因而“如”字句也可理解为差比句。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绿如蓝”与“红胜火”对举,“胜”义“胜出、超过”。上面所举的这些“如”字句实质都是平比句,可能有的差比义是从上下文比附而来的。
宋代Ⅰ型“如”字平比句最大的变化是使用频率大大提高了,《全宋词》Ⅱ型“如”字平比句是Ⅰ型句的 2.6倍,比《全唐诗》的6倍低多了。《朱子语类》中“如”字Ⅰ型平比句已明显多于Ⅱ型平比句,是表示平比的主要句式。《朱子语类》中Ⅰ型“如”字句不仅数量多,用法和结构也比Ⅱ型“如”字句复杂,结果项或为双音形容词,或带副词,或为动补结构、动宾结构,各举1例如下。
(14)若论见处,开未必如点透彻;论做处,点又不如开着实。(《朱子语类·卷二十八》)(双音形容词)
(15)问:“明道濂溪俱高,不如伊川精切。”曰:“明道说话超迈,不如伊川说得的确。”(《朱子语类·卷九十三》)(述补结构)
(16)先生方修韩文考异,而学者至。因曰:“韩退之议论正,规模阔大,然不如柳子厚较精密。”(《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结果项带副词)
(17)伯丰问:“‘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程、张之说孰是?”曰:“各是一说。程子皆以见言,不如张子有作用。穷理是见,尽性是行,觉得程子是说得快了。”(《朱子语类·卷七十七》)(动宾结构)
由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充任结果项的只见于Ⅰ型平比句。《朱子语类》37例Ⅰ型平比“如”字句中结果项为光杆单音形容词的有10例,而Ⅱ型平比句“如”字句有22例,除7例是双音形容词作结果项外,其余都是光杆单音形容词作结果项,情况比较简单。
宋代Ⅰ型“如”字平比句否定式的使用有所增加,最明显的是在《朱子语类》中40例Ⅰ型“如”字平比句,否定句的用例有26例,占了一半多,而与唐代一样Ⅱ型句未见用于否定句的。下面1例“如”字句,句式用Ⅰ型句,但结果项是形容词“强”,整个句子是反问句,句子语义表示差比:
(18)登科人道无双。问小底何如大底强。(无名氏:沁园春“姑射琼仙”)
1.1.2 “似”字平比句
“似”字平比句也有Ⅰ型句和Ⅱ型句两类,如:
(19)师云:“世界阔一丈,古镜阔一丈;世界阔一尺,古镜阔一尺。”学人指火炉问:“阔多少?”师云:“恰似古镜阔。”(《祖堂集·卷七》)
(20)假饶富贵似石崇,持为长如彭祖寿。(《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经文(三)》)《全唐诗》中Ⅱ型“似”字句为Ⅰ型“似”字句的4倍,这个比例比“如”字句低,与“如”字句相比,“似”字平比句中Ⅰ型句用得更多一些。
唐代Ⅰ型“似”字句和Ⅱ型“似”字句都有结果项是双音形容词的用例,如:
(21)含歌媚盼如桃叶,妙舞轻盈似柳枝。(方干《赠美人四首》)
(22)若教我似君闲放,赢得湖山到老吟。(杜荀鹤《赠彭蠡钓者》)
“似”字句也有与“于”字差比句对举,可作平比、差比两解的情况。如:
(23)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白居易《新制布裘》)
和“如”字句一样,宋代Ⅰ型“似”字句的使用频率明显上升,但“似”字句的变化更快,《全宋词》中Ⅰ型“似”字平比句已超过了Ⅱ型“似”字平比句,《朱子语类》中能确定的Ⅱ型“似”字平比句只有1例,《朱子语类》中用“似”字句表平比时基本是用Ⅰ型句。Ⅰ型平比句中“似”的使用超过了“如”,这是宋代平比句的一个显著变化。
同时,宋代Ⅰ型“似”字句与Ⅰ型“如”字句一样,结果项的构成也较复杂,充任结果项的有双音形容词、形容词带副词、动补结构、动宾结构等,还出现了形容词联合词组作结果项的用例,如下例:
(24)周公便说是他不能服事天,不似我多才多艺,自能服事天。(《朱子语类·卷八十三》)
Ⅰ型“似”字平比句不仅有用于否定的用例,还有用于疑问的用例,各举两例如下:
(25)问:“尽十方世界是解脱门,更有疑者如何得入?”师云:“我不似汝巧恶。”僧云:“和尚也是惯得此便。”(《祖堂集·卷十二》)
(26)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27)问西江笋蕨,何似鲈肥。(陈瓘:满庭芳“扁舟东去”)
(28)争似先生标致,长共清风明月,不减旧精神。(郑庶:水调歌头“千古钓台下”)
宋词Ⅰ型“似”字句中有近三分之一为否定句,有48例,另有22例为疑问句,否定句和疑问句之和占“似”用例总数的近一半,《朱子语类》Ⅰ型平比句中否定句占了四分之三,而Ⅱ型“似”字平比句中没有否定式和疑问式的用例。Ⅰ型平比句多见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这在“如”字句和“似”字句中都有体现。
1.2 “与”字平比句
现代汉语平比句是一个框式结构,“比较主体+比较词+基准+助词(一样)+结果项”,比较词有“和、象”,最常用的是“和”,如“我和他一样高”。这种框式平比句在宋词中也已经出现了,比较词用“与”,有4例,全部列举如下:
(29)雨意挟风回,月色兼天静。心与秋空一样清,万象森如影。(向子諲:卜算子“雨意挟风回”)
(30)倚栏谁唱清真曲,人与梅花一样清。(晁公武:鹧鸪天“笑擘黄柑酒半醒”)
(31)胸次与乾坤一样开。试云间招手,下呼余子,逡巡去矣,但觉尘埃。(刘过:沁园春“柳思花情”)
(32)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章谦亨:浪淘沙“台上凭阑干”)
《朱子语类》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平比句,不过助词是“一般”而不是“一样”。
(33)阴阳虽便是天地,然毕竟天地自是天地。“广大配天地”时,这个理与他一般广大。(《朱子语类·卷七十四》)
这些平比句与“如”字句、“似”字句不同的是,在形容词前都有助词“一样/一般”帮助表示平比的意思。框式结构的平比句式的出现是宋代平比句又一个重要变化。
宋词中使用框式平比句的作者中,向子諲、晁公武两人都是北方人,是南宋初期由北方南渡的词人,另外两人刘过、章谦亨以及朱熹生活的时代略晚,大约是南宋中期,都是南方人。由此看来,南宋时期框式平比句已经产生了,而且使用上应该没有地域的差异。
下表是对唐宋时期各类平比句式使用情况的统计。
表一 唐宋时期各类平比句式使用情况
唐代宋代
敦 祖 全唐诗 全宋词 朱子语类
Ⅰ型比较主体+ 如 2
0 76
84
37
比较词+基准+ 似 0
3 37 146
40
结果项 若 0
0 607
与 0
0 041
Ⅱ型比较主体+ 如 24
8435 219
22
结果项+比较词 似 4
3147 1125
+基准 若 1
0 16
160
表一中清楚地显示从唐到宋Ⅰ型“如/似”字平比句在迅速增长,而Ⅱ型“如/似”字平比句则明显减少,还出现了Ⅰ型“与”字平比句。
§2 “如/似”字平比句发展中的一些特点
“如/似”字比较句在唐宋时期有许多重要的变化。唐宋时期的“如/似”字比较句有Ⅰ型句和Ⅱ型句两种词序类型,Ⅰ型句虽然产生于中古时期,不过是在唐宋时期大量而广泛地使用开来的,Ⅱ型句从上古汉语里就开始使用,只表示平比,在唐宋时期又发展出表示差比的用法。因此唐宋时期的“如/似”字比较句句式结构复杂、语义复杂,是这一时期用途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比较句式。“如/似”字比较句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如”字句和“似”字句的发展不平衡,“似”字句更快一些。
唐代“如/似”字差比句还不多见,但Ⅰ型“如/似”字平比句已很常见,前面1.1节已指出《全唐诗》中Ⅰ型“似”字平比句与Ⅱ型“似”字平比句之比为1∶4,而“如”字句的比例是1∶6,与“如”字句相比,“似”字平比句中Ⅰ型句用得更多一些。宋代Ⅰ型平比句和Ⅱ型差比句都用得很多了,但“如”字句和“似”字句变化的速度并不一样。从表一中可以看到《全宋词》中虽然Ⅰ型“如”字平比句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了,但Ⅱ型“如”字平比句的使用还是最多的,Ⅰ型“如”字平比句与Ⅱ型“如”字平比句的用例数比为1∶ 2.6。而《全宋词》中Ⅰ型“似”字平比句已超过了Ⅱ型“似”字平比句,《朱子语类》则基本不用Ⅱ型“似”字句表平比。
另一方面,无论是在《全宋词》还是《朱子语类》中Ⅰ型平比句中“似”字句的使用都超过了“如”字句,Ⅱ型差比句中“似”字句的使用也都超过了“如”字句。
同时,由于Ⅱ型“如/似”字比较句容易产生表平比还是表差比的歧义,所以差比句中一般要在结果项形容词前后附加一些成分如程度副词以明确比较的结果,或是用“胜、强、过”等明确表示“超过”义的动词作结果项,普通光杆形容词作结果项的用例不多见。宋词中“如”字句未见,“似”字句有6例,形容词分别是“瘦、浓、难、老、深、多”。如:
(34)怨深愁绝。瘦似年时节。岁一相逢,常是匆匆别。(侯寘:点绛唇“约莫香来”)
(35)多情唯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刘克庄: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朱子语类》中,普通光杆形容词作Ⅱ型“如”字差比句的结果项的只有“大、小、密、亲切、强戾”5个6例。而能肯定没有歧义的表示平比的Ⅱ型“似”字句只有1例,在《朱子语类》中Ⅱ型“似”字句基本是表差比的专用句式了,普通光杆形容词作Ⅱ型“似”字差比句的结果项的范围和用例也要更广、更多一些,有9个23例。这说明“似”字句表差比的能力比“如”字句强。
在1.1节我们也指出只有Ⅰ型“如/似”字平比句有否定式,Ⅱ型“如/似”字平比句没有否定式,同时Ⅰ型“如/似”字平比句的用例中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的很多。不过,如果把“如”字句和“似”字句分开来看,其比率也是不同的,“似”字句中否定句和疑问句的比率要比“如”字句高。在唐代文献中,《祖堂集》未见I型“如”字平比句用于否定句的用例,但Ⅰ型“似”字平比句有1例用于否定句,如1.1节所举例(25)。唐诗中Ⅰ型“如”字平比句和“似”字平比句各有6例是否定句,在各自用例总数中所占的比率分别是8%和16%,“似”字句的比率要高得多。宋代Ⅰ型“如”字平比句用于否定句的用例剧增,宋词中否定的Ⅰ型“如”字平比句的用例约占Ⅰ型“如”字平比句用例总数的14%,《朱子语类》中否定的Ⅰ型“如”字平比句的用例超过了肯定的Ⅰ型“如”字平比句,约占65%。而宋代Ⅰ型“似”字平比句既有用于否定句的,也有用于疑问句的,宋词中Ⅰ型“似”字平比句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的用例总数占Ⅰ型“似”字平比句的用例总数的近一半,《朱子语类》Ⅰ型“似”字平比句中否定句占了四分之三。
否定句和疑问句都是有标记的句式,从唐到宋在Ⅰ型“如/似”字平比句使用频率迅速提高的同时,Ⅰ型“如/似”字平比句中这两种有标记的句式所占的百分比也在大幅度提高,尤其是“似”字句,情况从唐到宋发生了根本转变,两种有标记的句式成了Ⅰ型句的主体。Ⅰ型“如、似”字平比句使用频率的提高说明这种平比句正在语言中扩散,而两种有标记的句式所占的百分比的大幅度提高说明这种扩散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在这两类特殊的句式中进行,而且“似”字句的变化速度更快。
与“如”字相比,“似”字是晚起的、新的比较标记,先秦时没有见到。《马氏文通》“静字章”论述“比”时列举了古汉语中表示比较的句式以及所使用的标记词如“如、若、犹、由”等,但没有“似”字句。“似”字大约是由于词义和词性与“如”相同,可以和“如”互相替换,“似”字首先进入了Ⅱ型平比句,之后又受“如”字句的类推,产生了Ⅰ型平比句和Ⅱ型差比句。谢仁友(2003)举出先秦时有1例“似”字平比句。“(伯宗)曰:‘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智似阳子。’(国语·卷十一·晋语五)”,但是这例的“似”也可分析为动词,“我智似阳子”可分析为一个主动宾结构。谢文还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只发现了5例“似”字平比句,其中4例Ⅱ型句,1例Ⅰ型句,均见于《齐民要术》。“似”字较多地用在比较句中是在唐代。
与Ⅱ型平比句相比,Ⅰ型平比句、Ⅱ型差比句是新起的句法格式,与“如”字相比“似”字是新的比较词,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句法格式在使用新的比较词的句子中比在使用旧的比较词的句子中扩散快,新的句法格式的扩散从新的句式开始、从部分特殊的句式开始。
§3 框式平比句“与”字句的来源
1.2节指出框式平比句式“与”字句在宋代出现,但用例并不多,实际上当时“与”更常见的用法是表示异同。
从先秦汉语时起“与”就常用在表示异同的句式中,句式结构一般为“X+与+Y+同/异”,“与”连接相同或相异的两项。下例转引自贝罗贝(1989):
(36)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孟子·尽心上》)
唐代这类句子仍非常常见,在《祖堂集》有30例“与”字句表异同,《全唐诗》中有37例“与”字句表异同。唐代新产生的和“与”同义的介词“共”也有这样的用法,如:
(37)宫花不共外花同,正月长生一半红。(花蕊夫人《宫词》)这类异同句中还有否定式,如例(38),谓语动词还可受程度副词修饰,如例(39)。
(38)草敌虚岚翠,花禁冷叶红。年年小摇落,不与故园同。(杜甫《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
(39)声音咽咽如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杜甫《杜鹃行(一作司空曙诗)》)
在唐诗中还出现了另一类句式结构与“X+与+Y+同/异”极为相近的“与”字句,如:
(40)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41)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杜甫《公安县怀古》)
与“与”近义的“同”字也有这样的用例。
(42)长安同日远,不敢咏归欤。(张南史《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
(43)色鲜同雪白,光润夺冰清。(辛宏《白珪无玷》)
与异同句相比,这类“与”字句的不同在于句末不是表示异同的词而是形容词,因而句子的语义不是表示异同,而是表示程度一样。与框式平比句相比,这类“与”字句句末形容词前没有助词“一般/一样”,而在框式平比句中这是必须的。那么,框式平比句是否由这类表示程度一样的“X+与+Y+形容词”式进一步发展、在形容词前加上助词而来的呢?
从句式结构上说,框式平比句句式的主体结构是“与…一般/一样”,“与”和助词必须同现,关系非常紧密,而“X+与+Y+形容词”式根本就没有助词,如果框式平比句由它而来,那么就要解释助词“一般/一样”是何时、如何加上去的,又是如何逐渐变得关系紧密、必须同现的,但在唐宋的文献中我们没有见到可以反映这一演变的用例。
同时“X+与+Y+形容词”式出现的文献在文体上有明显的限制,我们只在唐诗宋词中见到这类“与”字句,在《敦煌变文校注》、《祖堂集》、《朱子语类》等文献中没有见到用例,这也说明这种句式可能只是出现于韵律要求严格的韵文中的特殊句式,始终未在口语中流行开来。框式平比句不是从这种句式演变而来的。
那么宋代出现的框式平比句从何而来呢?宋代“与”字仍主要用于异同句。《朱子语类》中表示相同的句式,除了“与…同”比较常见外,还出现了“与…一般”和“与…一样”式。“与…一般”、“与…一样”的用例如下:
(44)气相近,如知寒暖,识饥饱,好生恶死,趋利避害,人与物都一般。(《朱子语类·卷四》)
(45)“六言、六蔽、五美”等话,虽其意亦是,然皆不与圣人常时言语一样。(《朱子语类·卷四十七》)
“与…一般”有190例,“与…同”有108例,“与…一般”的用例超过了“与…同”,是最常见的表示相同的句式,“与…一样”当时还不多见,《朱子语类》中仅10例。和“与…同”相比,“与…一般/一样”是新兴的句式,这一句式的产生与比拟句式“X+如/似+Y+比拟助词”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像似”义动词“如、似”和比拟助词形成框式结构表示比拟,大量运用是在晚唐以后,李思明(1998)指出晚唐至清初比拟助词有两大系:“似”系和“般”系。“似”系助词先后有:相似、也相似、也似、似、也似的、似的等,下面例句 (46)(47)转引自李思明(1998):
(46)王见我等,还如怒蜗(蛙)相似。(《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般”系助词先后有:一般、般、一样。如:
(47)果既将成,大事圆办,始得记位,兜率独尊,超乎群品,亦如树菜一般,方为称断。(《祖堂集·卷十二》)
据李思明(1998)统计,从晚唐至宋代,“似”系助词从一统的地位变到占大多数,“般”系助词从萌芽发展为少数,元明以后“似”系助词占少数,“般”系助词占多数,同时“般”系助词中的“一样”由少数发展为“般”系中的重点词。而“与”字也有用在类似结构里表示相同、相近的用例。从上古时起“与”字就有与比拟句式结构非常接近的表示相近的“与…相似”句,下面例(48)转引自谢仁友(2003):
(48)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49)外求有相佛,与法不相似。(《祖堂集·卷一》)
表示相同、相近和比拟都是指出两个对象相同的一面,不过一个是真实世界里的相同,一个是意识世界里的相同,因此语义会有交叉的时候。如下面的句子是表相同还是比拟就有歧义:
(50)若拨无因果,便同谤于般若、出佛身血一般。(《祖堂集·卷十二》)
正因为“与”字可用在与比拟句式相似的句式结构中,而所表示的语义和“比拟”义又有交叉,所以受比拟句式大量运用和“般”系助词发展的影响,产生了“与…一般”式表示相同,并且逐步取代了其他的表相同的句式。我们对明代的语料作了统计,表相同时最常用的是“与…一般”,另外有用“和、同”代替“与”的,用“一样”代替“一般”的,用“似”系助词的也有,但用例都不是很多。
可见,随着晚唐以后比拟句式以及“般”系助词的大量运用,表示相同的“与…一般/一样”在宋代大量涌现,正是在这一时期,框式平比句的用例首先以“与…一般/一样”式出现,这让我们相信现代汉语的框式平比句不是由“X与Y同”这样的句式中“同”换成形容词,再加上助词“一般、一样”而来,而是在“X与Y一般/一样”这样的异同句的基础上加上表示比较结果的部分而成的,元明以后介词“与”逐渐被“和”替代。下面两个例句时代虽然稍微晚了一点,但还是可以显示“X与Y一般/一样”和框式平比句的关系。
(51)作用了时,和我一般行。(《水浒传》四十四回)
(52)作起法来,也和我一般走得快。(《水浒传》四十四回)
“如/似”字平比句和“与”字平比句用法的不同也可证明这一点。宋代“与”字平比句还很少,到了明代就用得比较多了,而且还有和“与”近义的“和”字平比句,明代“如/似”字平比句和“与/和”字平比句都很常用,但两类比较句的句式结构不尽相同,我们对几部明代文献作了统计,比较词是“与/和/同”的Ⅰ型平比句用例都用了助词“一般/一样”,比较词是“如/似”的Ⅰ型平比句有用的、也有不用的,在《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部作品中,“如/似”字Ⅰ型平比句共有7例,带助词的仅1例,在“三言二拍”中“如/似”字Ⅰ型平比句有21例,带助词的4例,以不用助词为常。可见Ⅰ型平比句中助词出现与否和比较词有很大关系。这个特点与两类平比句的不同来源有关。“与/和”字平比句从表相同的“X与Y一般/一样”句而来,而“与…一般”受比拟句式“如/似…相似/一般”影响而产生,比拟结构中比拟助词是必须出现的,因此“与…一般”是一个框式结构,“一般”也是必须出现的。而Ⅰ型“如/似”字平比句不是从框式结构的“X如/似Y一般/一样”句而来,前者东汉时产生,后者唐代才出现,虽然前者受后者的影响,也允许“一般/一样”出现,但不是必须的。助词的使用与比较词的选择性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现代汉语平比句来源于表示相同的框式结构“X与Y一般/一样”,现代汉语中表示平比都要用框式结构,即便是“像似”义的“象”用于比较时,也用“像…一样”的框式结构,说明框式结构的平比句扩大了其影响范围并彻底同化了其他平比句式。’
“X与Y一般/一样”是比“与…同”晚起的形式,框式平比句的产生过程再次证明新的语法变化从新形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