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
(新疆哈巴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836700)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核磁胰胆管成像(MRCP)和腹部CT诊断肝外胆结石的成功率。方法 选取n=90例肝外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MRCP检查,对照组进行腹部CT检查,对二者的诊断结果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肝外胆结石诊断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腹部CT检查,临床应用MRCP检测肝外胆结石诊断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核磁胰胆管成像;腹部CT;肝外胆结石
肝外胆结石是发于胆道系统的临床常见性结石疾病,其诱发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日常饮食习惯不规律、家族病史等。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高烧、厌食、胆绞痛等症状[1]。目前,临床上对肝外胆结石的诊断方法有多种,各有千秋,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对于2013年6月-2015年9月入院的肝外胆结石患者进行MRCP与腹部CT诊断,对其诊断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本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入90 例肝外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研究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9.02±2.37)岁;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48.67±1.25)岁。患者在入院前均未接受过MRCP和腹部CT影像学检查。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分布、疾病类型等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腹部CT检查,研究组进行MRCP检查。其具体的检测方法如下:
腹部CT检查:患者禁食8h后进行检查,进行CT扫描前2min饮水,大约600-800ml,应用 GE64排Light Speed螺旋CT扫描仪,层厚螺距5 mm,螺距 1.0 mm。患者采取仰卧位,医生对病变部位进行常规增强扫描,并根据患者的结石大小调节仪器相关参数。对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MRCP检查:患者禁食4h后进行检查,应用西门子Avanto-I-class1.5T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扫描。对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完影像学检查后,均需进行EPCR检查或者外科手术,并以其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对MRCP检查和腹部CT检查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分析。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指标
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诊断结果,与参考标准对比,统计其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CP和腹部CT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
对照组进行腹部CT检查,在45例病例中,诊断为肝外胆结石患者为28例,检出率为62.2%。研究组进行MRCP检查,在45例病例中,诊断为肝外胆结石患者为39例,检出率为86.7%。通过两组数据对比,研究组检测出肝外胆结石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采用MRCP和腹部CT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比较[n(%)]
2.2 MRCP和腹部CT对<8cm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
在对照组45例患者中,其中有15例患者结石<8cm,腹部CT扫描检出8例,检出率为53.5%。在研究组45例患者中,其中有17例患者结石<8cm,MRCP扫描检出14例,检出率为82.3%。通过两组数据对比,研究组对<8cm肝外胆结石的检测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采用MRCP和腹部CT对<8cm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比较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肝外胆结石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其发生率占胆石病的85%左右,年长者发病率高于年轻着,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肝胆外结石分为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两种,其中原发性占大多数。当肝胆系统形成结石后,由于结石阻塞胆管,当运动造成结石在胆管内移动或者食用油腻食物时可诱发胆绞痛,同时还可引起胆汁排出受阻,使得胆管压力升高产生压迫感,容易引发细菌感染,严重者还可引起并发症,如胆管炎、肝脓肿、胰腺炎等。然而肝外胆结石疾病潜伏期长,容易被患者忽视,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导致胆管癌的发生,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有效的诊断肝外胆结石成为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腹部CT是临床常见的检测肝外胆结石技术手段,密度分辨率较高,对于腹部疾病检查疗效可观。而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以其无射线辐射、无创、无需服用造影剂、方便安全等优点,近几年来成为临床诊断肝外胆结石的重要方法[3]。本研究通过对肝外胆结石患者进行腹部CT和MRCP检查,对比分析二者的检测率的可靠性。结果显示,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的诊断检出率(86.7%)显著高于腹部CT检测率(62.2%),同时研究还发现,对于直径<8cm的肝外胆结石,MRCP检出率(82.3%)同样显著高于腹部CT检测率(53.5%)(P<0.05)。
综上所述,相比较于腹部CT成像技术而言,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诊断肝外胆结石结果更为安全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崔长青,吴迪,冯志,张洪义,赵凤林,崔露.CyclinD1和p16基因与胆结石相关胆囊癌发生机制关系的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7):527-530.
[2]周 蓉,张 勇.腹部CT、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4,(06):263-269.
[3]蒋 剑.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1):42-44.
论文作者:刘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胆结石论文; 腹部论文; 胆管论文; 结石论文; 患者论文; 检出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