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摩托车交通发展浅析论文_林丽君

江门市摩托车交通发展浅析论文_林丽君

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中小城市或组团式发展的大城市,以中短距离出行为主,往往具备较高的摩托车出行需求。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交通拥堵问题凸显,国内190个城市相继采取“禁限摩”举措,致使摩托车使用者出行公平权受损,出行不便。本文基于对江门市居民出行调查结果,从城市用地布局、摩托车产业发展、运输效率和交通秩序四个方面,探讨江门市主城区摩托车交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得出江门市主城区的摩托车交通发展策略建议。

关键词:摩托车交通;出行方式;组团式发展;产业升级;交通政策

1 引言

江门市作为珠江西岸的地级市,市域面积9507km2,常住人口456万人,主城区面积566km2,包括蓬江区、江海区和新会会城街道的行政辖区范围。随着机动化交通的快速发展,江门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上榜《2018年度&第4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的百城拥堵城市榜单,在汽车保有量不超100万辆的拥堵城市中位列第31位。江门市作为国内摩托车的重要生产基地,摩托车长期以来凭借经济又机动灵活的优势,已然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摩托车行驶乱象凸显,首当其冲成为交通拥堵成因的焦点。在周边城市纷纷实施“禁限摩”措施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大背景下,本文就江门市摩托车交通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江门市摩托车交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江门市摩托车交通概况

自2000年摩托车产业被定位为江门市的支柱产业以来,城市的摩托车产销量持续增长。自2000年至2017年,江门市摩托车保有量从56万辆增长至223万辆,截至2017年底,摩托车保有量占私人机动车的76%;摩托车出行占全方式出行的38%,占机动化出行的58%。摩托车已然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

3 江门市摩托车交通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

3.1 城市用地布局适宜摩托车出行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步行的优势出行距离通常在2km以下;自行车优势出行距离在4km以下;常规公交车优势出行距离在3.5km以上;摩托车优势出行距离在2km~6km范围内;其它机动车的优势出行半径较大,但受到道路及交通状况的影响。

江门市主城区东西宽27.7km,南北纵深42.7km,城市空间布局呈显著组团式发展态势。居民出行大部分为组团内出行,跨组团出行的比例较低。根据居民出行调查,主城区的平均出行距离为4.4km,其中6km以内的出行占比超60%。总体来讲,主城区居民出行距离与城市用地布局相适应,以中短距离出行为主。从各种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与城市用地布局的适应性角度,摩托车、公交车及小汽车均匹配性强,但摩托车较公交车而言其准时性、可达性和便利性优势明显,较小汽车而言其灵活性、机动性优势明显,能很好地满足组团内或相邻组团间的中短距离出行需求。因此,江门组团式空间布局适宜摩托车出行。

3.2摩托车符合江门市近期发展需求,但行车秩序有待规范

社会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是城市交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相关研究,一辆行驶中的常规公交、小汽车和摩托车的人均占道面积分别约为1m2/人、22m2/人和18m2/人;常规公交、小汽车和摩托车的单位里程能耗之比为1:5.75:0.98。因此,从道路资源使用和能源消耗两方面的效率看,常规公交>摩托车>小汽车,公交优先将是江门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江门市现状公交服务水平较低,公交分担率不足10%,而全面改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并提高公交分担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将是一个持续而缓慢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近期江门市需要摩托车交通作为平稳过渡。

摩托车符合江门市近期交通发展需要,但行车秩序有待规范。大量摩托车穿梭于大街小巷,部分骑行者安全意识和路权意识淡薄,滥用摩托车机动灵活性,行驶乱象横生。随意连续变道、“夹缝中求生存”、不戴头盔上路、超速行驶、逆行、借道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等乱象频发,不仅影响道路通行能力,且交通安全隐患较大,以致引发不少市民提出效仿周边城市实施“禁限摩”措施。面对质疑,江门市亟需强化摩托车安全管理,规范摩托车交通秩序,以充分发挥其机动灵活性的优势,并营造友好的交通环境。

3.3 摩托车支柱产业发展需要摩托车交通

江门市已形成以“三区一市”为中心的摩托车产业群,拥有“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江门市作为摩托车四大产销地之一的广东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公告目录的摩托车企业16家,2017年摩托车产量达303万辆,占全国、全省比例分别为18%、40%;且产品质量稳居国内上游水平,“豪爵”、“铃木”在全国享有盛誉。

摩托车作为江门市的支柱产业,虽然产量和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军地位,但仍尚未走出能耗高、噪音大、排放超标、低技术和低附加值的行业困境,环境污染大、社会效益低等质疑声不断,摩托车产业亟待转型升级。近年来诸多城市相继实施“禁限摩”政策,摩托车市场日渐萎缩,“夕阳产业”舆论不断,整个摩托车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转型升级的土壤亟待夯实。因此,江门市摩托车产业亟需政府与社会的支持,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包容与友好的社会环境。

4 摩托车交通发展策略

综合上述分析,江门市适宜发展摩托车交通,近期需要摩托车交通作为平稳过渡,且发展摩托车交通有利于摩托车产业向好发展。因此,对于摩托车江门市不应“以禁代管”,而应积极引导其往社会友好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同时不断完善公交出行环境,以引导摩托车出行逐渐向公共交通出行转移。

一是完善摩托车管理,规范摩托车交通秩序。适当设置摩托车专用道、摩托车专用信号灯,规范摩托车与汽车分道行驶;升级摩托车驾照考试难度,严格把守骑行安全的第一关;升级摩托车上路管控,根据摩托车产品新标准对排放超标、噪音超标和违法改装的摩托车不予发放牌照或严厉查处;加强骑行安全教育,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地进行摩托车骑行安全知识讲座与教育;规范摩托车行车秩序,严厉惩处无证无牌上路、不戴头盔、超载、超速、随意连续变道、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二是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控制小汽车停车位供给水平与停车成本,以避免摩托车出行向小汽车出行过度转移。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摩托车作为过渡性交通工具将逐渐向更加舒适、快速、安全的小汽车转移,势必将进一步加剧城市交通拥堵。对此,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建快速、可靠、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吸引摩托车出行向公共交通出行转移;另一方面应从交通需求管理的角度,控制小汽车停车位供给数量,并提高小汽车停车成本,以避免摩托车出行向小汽车出行过度转移。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促进摩托车行业转型升级。为适应绿色、安全和可持续交通的发展需求,政府应积极与摩企联合制定高性能、小排放、低噪音、高附加值的摩托车产品标准及规范。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倒逼地方摩企从规模效益型向技术研发型转换,并凭借江门摩托的行业领军地位,引领此标准及规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促进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石飞,王炜,陆建.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研究[J].规划师,2004(6):76-77.

[2] 李辉,史建港,马晖.我国中小城市摩托车的发展方向[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3):5-7.

论文作者:林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  ;  ;  ;  ;  ;  ;  ;  

江门市摩托车交通发展浅析论文_林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