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轨迹_世界经济论文

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轨迹_世界经济论文

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轨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轨迹论文,世纪论文,世界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世界历史正在从一个世纪转入一个新的世纪。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人类社会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更加辉煌。研究这一百年的发展轨迹,显然是一件有意义又有兴趣的工作。本专栏这一期集中发表的三篇文章,都试图于这一方面作出努力。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一个相似的观点,那就是: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轨迹。

全球一体化——20世纪世界经济的总体趋势

对于绝大多数人们来说,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在本世纪里,人类经历了科学技术巨大进步、生产力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繁荣,而且饱尝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空前灾难。同时,也正是从本世纪(特别是本世纪后半期)开始,世界各国开始面临人口爆炸、粮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些共同难题。

作为以世界为一个整体单位的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世界经济形成于本世纪初。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世界经济以自身特有的规律,逐渐体现出一种整体性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将会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种趋势,对于各国和地区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谋求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会有不少启发。

一、科技革命对20世纪世界经济的重大意义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200年间,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而每次科技革命都使生产力发生一次新的飞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产生于18世纪末期,这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从手工工具时期跃升到机器时期。

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这次技术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技术有了巨大进步,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工业、电力工业等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等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整个工业中重工业开始取代轻工业占了主要地位。重工业和铁路等的建设要有巨额资本,这就需要资本相对集中;另一方面,自由竞争中大资本对小资本的吞并则使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手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达到很高程度时,垄断就产生了。20世纪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完成了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过渡。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占居统治地位,使金融资本遍布世界各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成不同的国际垄断同盟,在全世界范围内争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销售市场,这就把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纳入世界市场体系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第二次技术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它在范围上的广泛性,全面性和运用到生产上的同步性,均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成为推动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变革了传统的生产工具,丰富了劳动对象的内容,使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从而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据统计,战前1913-1938年的25年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增长52%,年平均不到1.7%,而战后1946-1970年的25年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增长400%,年平均增长为5%左右。

新科技革命不仅使传统产业得到调整和改造,而且创造了一大批新型工业部门,使20世纪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和部门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到70年代后期,一些国家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已超过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的总和。另外,由新技术带来的企业设备的大型化,精密化和自动化,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企业内部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和协作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一批高度知识密集与技术密集的产业,如巨型飞机、航天器、原子能电站、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汽车等产业的发展,从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制造到产品销售各个环节,都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完成的,它需要许多国家的资源和技术配合与协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由一国经济走向国际化经济。例如,现代化交易工具迅速缩短了国际商品和货物运输时间,通讯卫星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产品、零部件、工艺流程的专业化在各国的高度发展为生产的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因此,科技革命在20世纪的世界经济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形成,推动了20世纪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为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

按照国际通行的理论,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呈不断加速且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为深化的趋势。一般认为,世界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品国际化阶段,时间跨度是从第一次产业革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正式形成,其间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规模空前的商品交换将各国的经济连结在一起;第二阶段是资本的国际化阶段,以资本输出为其重要标志;第三阶段是生产国际化阶段,其突出表现为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以及大规模的生产国际协作。

二次大战后,世界贸易以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增长。据统计,1820-1850年的30年间国际贸易额的增长为3.5倍;1870-1900年的30年间的增长为1.6倍。而战后40多年的时间,世界贸易始终保持着不衰的增长势头,世界商品贸易额的增长超过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到1990年世界贸易在世界国际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达到15%,这意味,世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15%作为商品越过国境进行交易。这同样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和地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在不断提高。

从世界商品贸易结构来看,制成品贸易在贸易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尤其是大量中间产品,零部件投入世界性商品流通表明了产品专业化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与扩大,从而大大加深了各国在再生产过程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另外,世界技术贸易、劳务贸易在最近十几年中也有惊人的发展。

与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相伴随,资本流动的国际化十分令人瞩目。7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已远远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长,到80年代末,金融资本的国际转移数额每天高达1万亿美元。以日本、美国这两个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为例,1980年,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累计21.1亿美元,而1987年猛增到333.6亿美元,从1984年到1988年,日本仅对西欧的投资累计额即从165.1亿美元增加到约832.9亿美元;截至1988年,美国对西欧的投资累计额达1265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75%。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加入了对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直接投资的行列。

跨国公司已经取代民族国家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作为当今经济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奉行全球化的经营战略,跨越国家制造、购置和销售产品,并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生产车间和销售市场,其活动涉及世界经济的各个地区和各个领域,推动了各国间的生产、资本、商品、服务、技术和劳动力的交流。跨国公司的活动体现了经济国际化的所有主要形式: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商品、服务和技术交换、长期和短期资本流动、科技和生产合作及劳动力的移动。据联合国有关统计,世界上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0年代末期的15%提高到了1987年20%。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世界技术贸易的60-70%,国际贸易量的50-60%。世界上近90%的专利控制在西方国家跨国公司手中。因此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国际化过程起主导作用。

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并向经常化、制度化、多层次化方向发展

世界经济国际化趋势,使国际经济协调具有了客观必然性。首先,由于各国资金、技术、产品市场各方面的国际化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依赖性加强。各国单独调控经济的能力日益减退,各国经济问题的解决与经济政策的制定、越来越依赖于各国的协调与合作;其次,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的发展,把许多生产方式,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经济活动联结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结合体,各国共同经济利益的存在为国际经济协调提供了可能性。所以,从实质上看,国际经济协调其实就是国家经济调控的国际化。

20世纪的国际经济协调,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并在以后的时间里,有逐渐加强的趋势。从内容和时间上来分析,国际经济协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70年代的以机构协调为主的发展阶段;70-80年代中期的西方大国协调的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后的“多元化”协调机制发展阶段。

二战结束后,为了尽快复苏各国经济,重建被战争所破坏了的国际经济秩序,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三大支柱的世界经济体系。它们对于调整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保证各国国际收支平衡和货币汇率相对稳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使战后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滞胀状态,因而从70年代开始,寻求各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便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目标,而且,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开始出现多样化,不仅有协商、谈判、达成协议这种形式,还有制定经济发展总体方案,交流和信息等。这时,资本主义大国政府间协调已成为主要特色。1982年来自24个工业国的26位经济学家,在华盛顿共同探讨经济复苏的协调方案。提出美、英、法、日、德六国采取一致行动刺激经济,控制货币发行量、降低通货膨胀率。另外,从1975年开始的由美、英、法、西德、意、日、加七个西方发达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在80年代后,将会议的主要议题转移到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上。

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经济协调又进入了新的更高层次和多元化的阶段。首先,国际协调机构如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之中继续发挥着其重要的协调作用;其次,西方大国政府协调也进一步向实质性迈进。七国政府首脑会议一年一度举行,并通过经济指标监督方式来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协调,在汇率、股市等政策上常采取联合一致的行动;第三,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集团经济协调又成为国际经济协调中的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形式。由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的国家所组成的各种区域经济集团往往在内部通过协商在某些政策如关税、汇率、资本流动等方面达成一致,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同集团以外的其他国家或集团进行协调。这样,原来众多复杂的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协调就有可能逐渐演化成几个世界主要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协调,这同时也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协调各国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进入90年代后,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在1993年4月15日正式达成协议以及将要建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世界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乌拉圭回合的最后结果将使关税进一步降低,这将大大促进世界贸易额的增长。同时,乌拉圭回合在规则体制方面确立了近30个契约性协议及法律文件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将于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所管辖的范围不仅包括已有的和经乌拉圭回合修订的货物方面的规划,而且还包括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新制定的一整套服务贸易方面的规则,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规则及知识产权规则。世界贸易组织还将首次设立定期审议其成员贸易政策的机制;并建立一个较完整的,适用于所有协议的争端解决机制,以保证多边贸易规则的遵守和执行。毫无疑问,随着商品、服务、投资等方面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各国与地区之间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将加速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也将随之加快。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内涵也已远远超出它当初形成时的那种各国通过对外贸易而在世界市场上发生经济联系的有限内容。本世纪发生的几次新科技革命不仅大大提高了各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国际分工的分化,而且,由于交通、运输以及通讯条件的不断改善又使得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为密切。另外,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所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经济协调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加强,都说明了20世纪世界经济正朝着全球一体化这个总体趋势发展。这种趋势同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相互联结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本国经济,都必须积极而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易,并在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上同各国保持合作和协调。世界各国应该出于共同利益的考虑,齐心协力,为创造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发展中国家与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

战后诸多发展中国家的纷纷独立与发展,使整个世界经济格局面目一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态势日趋显现,因此,我们必须以开放、多维、系统的思路来探究种种经济现象与因果联系中的多层次内涵。

历史将世界经济的发源点选择在欧洲,这也就决定了它在竞争日烈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相对优越地位。几个世纪以来,新兴的资产阶级凭借其先进的“文明武器”在资本的驱使下,奔走于世界各地,建立了大量殖民地,从而形成了南方农村、北方工厂的国际分工最初格局,这一格局对以后的南北关系、南南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殖民体系的发展蕴育出“中心外围”体系与“依附”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前生产关系的并存,是殖民体系产生的前提,资本主义生产力对高额投资利润的追求是殖民体系产生的动力,而贫富的分化,“中心外围”体系与“依附”关系的形成,则是这一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贸易范围。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建立了以蒸汽为动力,以机器体系为生产技术基础的近代大工业。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确立并且随商品、资本输出而向殖民地输出,把世界广大落后地区改造成其经济、政治附庸。在此,我们既看到殖民地民族与宗主国的对立,看到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关系在外来高级文明冲击下的痛苦挣扎与异化,又看到尽管殖民经济造成了对殖民地的掠夺,但其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客观上又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只不过这种进步的“红利”因宗主国的政治经济控制而使殖民地本身分享不多。西方文明以其对低级文明的控制,而使殖民地自然演化成的落后生产关系不断遭排挤,在外来势力不同程度与方式干预影响下,后来独立的殖民地国家在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呈现多重性特点,多种生产关系并存。例如拉美地区,不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具有较长历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在城市占据统治地位,而且在农村也逐渐占有明显优势。在亚洲和北非,许多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比较发达,并日益向农村渗透。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广大地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有发展,但终究历史较短,民族资本还相当幼稚,广大农村还存在浓厚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里,各殖民地国家历史文化的背景,与宗主国形成的各种关系等都制约和引导着其以后的历史进程。宗主国对殖民地经济、政治、文化的渗透,一方面巩固了建立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却也培养出殖民地民族的觉醒意识。这种意识的合力推动着殖民体系走向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以不对称为特征的互相依存体系。所谓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依赖、贸易品类、资本流动及技术转移等方面。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远大于对方对自己的依赖关系。由于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条件恶化,加之发达国家对制成品进口采取种种限制政策,因此,除少数石油出口国和新兴工业国外,很多依赖少数单一产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一直恶化,国际贸易地位江河日下,这成为有关国家为保护初级产品贸易条件而成立一些区域性国际组织或签订某些商品协定的动因之一。尽管南北关系的不对称性,但这种相互依存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内容。首先从发展中国家来看,(1)向发达国家的出口是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向发达国家出口是获取外汇的主要来源;(3)通过出口引进技术设备等使发展中国家产生后发优势,推动了经济增长。从发达国家来看,尽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总的来说不占其主导地位,但对其经济发展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进口方面看,原料和燃料的进口一直是发达国家工业依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出口方面看,许多产品的出口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样,南北之间的市场互补性与不可替代性、投资、技术转让方面的合作构成了相互依存的重要内容,使整个世界经济机制的相关性大大提高。

二、开放政策使发展中国家经济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逐步认识并利用国内外两个因素来制定其合适的发展战略。

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中,国家幅员、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质量、自然环境、资源丰裕度及开发能力、经济文化传统、政治组织形式等,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战略、政策决择和发展态势起一定作用。同一国经济发展较密切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际市场供需状况、贸易条件、资金、资本流动状况、产业发展与转移、技术转让、有关国际组织与协定的特点及运行方式、发达国家贸易政策取向等。

从发展中国家实践来看,战后初期普遍施行的是工业化战略,这包括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这些战略各有利弊、效果各异。然而从70年代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渐渐采纳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这是因为尽管发展中国家在50、60年代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经济增长,但仍然伴随着贫困、失业、城乡差别扩大,同时在传统发展模式指导下,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适当地强调了工业化,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忽视或无力顾及农业的发展,忽视各产业间的协调,结果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去平衡等问题的产生。经验教训促使人们在对传统发展战略提出批评时,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均衡。其主要内容包括:(1)满足基本需求,消除贫困;(2)增加就业机会;(3)改变投资方向,使低收入阶层更多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4)强调人力资源开发;(5)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地区。

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新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后国际经济发展呈现一系列特点:(1)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趋势加强,各国经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日益加深。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人类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革命。它不仅使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装备焕然一新,而且使成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科学技术革命释放的巨大生产力进一步突破民族和国家的疆界,使生产国际化达到空前规模。在发展跨部门的国际分工的同时,部门内的国际分工迅速发展,按零部件和按工序的国际分工成为战后工业分工的重要特点。例如,美国波音747型客机的450万个零件的生产分布在美国和其他6个国家的大约1600家公司中。同时,跨国公司的出现及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成为战后资本国际化的重要形式。随着生产国际化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也空前发展,两者紧密交织,使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2)在传统分工条件下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削弱,在新的国际分工条件下产生的新的依赖关系正在加强。这主要体现在殖民地与宗主国的以中心外围为特色的传统分工在科技进步力量的挥动下,逐渐发展为以现代工艺和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部门的发展到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新的国际分工;从垂直分工走向水平分工。(3)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主导地位,而南北关系居次要地位。(4)各类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很好利用国际经济发展机遇的典范。具体而言,拉美诸国的工业化较早,产业体系的发育较成熟,制度法规的建设比较健全、这有利于外资的进入和本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拉美地区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80年代初,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美元,大大高于亚洲和非洲的平均水平。从历史上看,拉美地区始终是一个经济比较开放的地区,它比亚洲、非洲更早地进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新的形势影响下,大部分拉美国家仍保持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经济体制,并呈现如下特点:(1)大力发展原料加工工业,替代初级产品出口;(2)适应发达国家生产国际化的趋势,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3)国家直接参与市场,充当生产者和供应者,并作为宏观管理调节者;(4)引进大量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参与当地现代化进程。如果我们将80年代的债务危机排除在外,可以说,战后拉美经济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已跻身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

亚洲“四小龙”在战后八十年里以其注目的经济成就,成功的发展道路和高速的经济增长而著称于世。它们的经济增长从60年代实行发展面向出口加工业时便开始,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8%到13%的高水平。进入70年代,发达国家由于石油危机而进入经济增长迟缓期,“四小龙”却依然获得令人惊奇的高速增长,年递增率在9.3%至24.8%之间。进入80年代,“四小龙”经济年递增率仍然达到6%-19%,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四小龙”的高速发展,证明它们选择和开拓了一条经济成功之路。它们经济发展的共同道路是由它们近似的自然环境等经济特点所决定。

资源能源缺乏是其特点之一,地少人多,人口密度大是其特点之二,属海岛或半岛型经济是其特点之三。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它们根据自己特点及国际经济结构变化的机遇,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道路。

(1)积极制定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扩大对外经济关系。“四小龙”在发展之初不仅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且资源缺乏,国内或本地区内市场狭小,经济规模有限,因此,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它们大多采用“进口替代”战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不大,主要为本地区消费而生产。但从60年代中期起,由于国内或本地区内市场饱和以及其他压力,它们先后改变方向,采取开放外向的发展战略,积极鼓励出口,并创办了出口加工区,同时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放宽外资政策,调整汇率,加强同世界的联系,从而使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为了实施出口导向经济,它们调整政策,放宽贸易保护,提供出口补贴和信贷,减少关税,放松外汇管制,放弃高汇价,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建立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制。(2)与此同时,西方经济高速增长,对推动“四小龙”起飞有重要作用。首先,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为了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它们把一些劳动力和能源消耗多,污染严重的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四小龙”由于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一定的工业基础、较好的基础设施、素质较好的劳动力队伍、相对稳定的政局和特殊优惠的政策等条件,自然就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理想的投资场所;其次,当时西方发达国家正经历着相对繁荣时期,市场容量相应扩大,贸易壁垒逐渐减少,这给“四小龙”的出口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实现经济起飞的“四小龙”80年代后也遇到一系列困扰:投资环境恶化、西方经济衰退、邻近国家的竞争。历史再一次考验它们,下一步该如何调整经济政策与产业结构如何实现升级,如何处理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关系,为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的总的框架中寻找合适的定位,保持持续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些都是利益攸关的问题。从长期看,已有良好经济基础的“四小龙”将越来越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在调节其总体经济的增长,对国际环境的洞察与利用当然也是极重要的因素。

综上所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总体发展中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总体水平比殖民地时期是要进步得多,这是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的产物。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必然促进世界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大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世界历史的选择,一体化进程的召唤——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历史作用

1947年10月30日,来自世界五大洲的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多边关税谈判的文件——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从而在世界经济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一个国际多边贸易协调机构。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改变了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它所倡导的自由贸易政策,带来了国际贸易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各国在更深更广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分工和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一、自由贸易是历史的必然之路——关贸总协定产生的历史原因

关贸总协定的诞生及其倡导的自由与公平的国际贸易原则,不仅仅是人类社会对20世纪初世界刚刚经历过的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经济大萧条及两次大战浩劫所作出的总结,更是对几个世纪以来国际贸易政策及其产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后果进行深刻反思后的选择。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几乎与国家政权的历史一样悠久。然而,在15世纪以前,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及政府行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从15世纪到17世纪,由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掀起、美洲新大陆被欧洲探险家“发现”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中海、波罗的海、大西洋沿岸萌芽,“世界的概念扩大了,贸易特别是海外贸易开始在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时代也因之被冠以“重商的时代”的名称。与之相适应,欧洲各国普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这种政策强调金银是最重要的财富,对外贸易的目的就是积累金银,国家应该限制金银的流出,保持贸易顺差。由此,欧洲殖民主义者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血腥战争。到1750年时,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的大部分地区都论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依靠武力掠夺对殖民地的垄断贸易和贩卖人口,这些殖民地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金银和其他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D.S兰德斯在《剑桥欧洲经济史》一书中评述当时英国国家政策时指出:“没一个国家更能响应商人阶级的要求,没有一个国家更警觉战争的商业含义”。贸易政策引致了殖民战争,殖民战争扭曲了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形成了畸形的两极,即富裕的欧洲和贫穷的殖民地。欧洲财富的增长和殖民地对工业品的依赖,刺激了欧洲生产技术的改良。18世纪中叶,欧洲主要国家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改变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也改变了其对外贸易政策。在整个18世纪里,欧洲工商业实际产值增加了4倍,而同一时期农业仅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工商业在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与欧洲相比,世界其他地区原有的经济结构已被殖民战争破坏,工业品生产依然是一片空白,只能以初级产品向欧洲换取必要的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二者的比价关系被严重扭曲,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欧洲的经济学家们认识到,对外贸易意味着可以以较少的本国劳动换取更多的国外劳动,扩大贸易可以增加财富。于是,自由贸易政策在19世纪初逐渐占居主导地位。尽管这种贸易政策并没有改善世界分工体系,相反还加深了殖民地对宗主国的依赖。但是这种贸易政策在工业资本主义的历史中,只是短短的一段插曲。到1870年时,主要工业国家的潮流就发生了变化,由于汉密尔顿与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和实践成功地使美国和德国的经济从资本主义国家的落伍者一跃而成为领头羊,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法,对国际贸易采取如筑起关税壁垒那样严格限制性的行动。而国际经济的紧张对峙,使各国都力图控制市场,扩张独占性的经济帝国,战争再次成为贸易冲突解决的手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争造成1200万人直接死亡,10亿英镑(按战前价格计算)的直接财产损失,欧洲各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被大大削弱。但是,人类社会并没有从这惨痛的损失中吸取半点教训。战争一结束,关税壁垒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引入了数量控制,许可证制度等非关税壁垒手段,如美国接连通过《1922年福德尼—麦坎伯关税法》、《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制定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也用新的关税代替旧关税,关税税率大幅提高。在这种贸易政策的影响下,欧洲的对外贸易额大幅下降,1938年,英国、法国和瑞士出口水平比1913年大约低10-20%,德国下降不少于25%。如果说15世纪的“重商主义”政策及殖民战争把分离的各国连成了一个“扭曲的整体”的话,那么20世纪20年代这个整体已经四分五裂,“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造成了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严重对立,旧的国际经济机制已经无法再运转下去,接下来的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必然。衰退使资本主义经济濒临崩溃,而战争造成4200万人口的死亡。面对满目疮痍的世界,人们痛定思痛,认识到几个世纪以来各国实施的经济和贸易政策所引起的国际经济矛盾是战争的重要起因之一,维护世界和平的最佳方式就是建立一个能顺应历史潮流,协调各国利益的新的国际经济体系。关贸总协定就是在这种国际环境下被提到各国对外经济政策的议事日程上的。1947年,由于原定在哈瓦那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因各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分歧而流产,作为宪章附件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脱颖而出,在国际贸易中担当起中流砥柱的角色。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关贸总协定的特点

与以往各国单纯从本国经济利益出发制定的贸易政策相比,关贸总协定具有能奠定国际经济合作基础的鲜明特征:

1、关贸总协定是历史上第一个多边贸易协调机构。虽然在这以前,国际上也就关税及贸易政策举行过谈判,签订过协定,然而这些谈判都是在发达国家狭小的范围内进行,达到的成果非常有限。而1948年在关贸总协定上签字的国家达到23个,全世界各大洲都包括在内。而且,这23个国家中,既有美、英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缅甸、巴基斯坦、锡兰这样最不发达的国家;既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也有象古巴、印度这样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甚至还包括殖民地南罗得西亚和封建君主国家叙利亚。成员国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使得关贸总协定的章程和制度能够反映和协调世界各个不同集团的利益。从而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所接受。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已由1948年的23个增加到1992年的103个,加上联系国家和地区总数达到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占到总额的70%以上,这个比例正确地反映了目前世界经济的格局。

2、关贸总协定极力倡导和推行国际间的自由贸易。从15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自由贸易只是在18世纪初出现过短暂的辉煌,其余的时间里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始终占居主导地位。关贸总协定充分认识到,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分工必然向纵深发展,各国的经济不可避免地走向相互依赖的关系,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环境下,保护贸易政策只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国际间的经济矛盾。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在世界范围内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世界经济才能持久地协调和繁荣。为此,关贸总协定在其序言中指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实现宗旨的手段是“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这充分表明了关贸总协定对自由贸易的支持。紧接着,总协定又在其法律框架内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实施的原则,包括无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关税减让原则、透明度原则等,它们构成了关贸总协定最主要的内容。

3、关贸总协定的内容既具有原则性,又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因而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多元化世界经济。几个世纪以来各国之间自然条件和经济政策的差异、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以及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再加上战争等因素的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纷纭复杂,用几条僵化的原则显然难以协调这些经济环境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而且,在贸易谈判中将经济地位不等的国家置于同一水准本身就是不公正的。关贸总协定在这一点上采取了充分的灵活性,克服了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造成国际分工进一步扭曲的弊端。关贸总协定的兼容性突出地体现在它的例外条款中。如最惠国待遇的例外构成了发达国家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普惠制待遇的法律基础。其它的例外条款如国民待遇的例外、豁免条款等也对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各种矛盾的解决作了详细的规定。正是由于关贸总协定的兼容性,才把二战后支离破碎的国际经济重新粘合在一起。

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强大推动力——关贸总协定的历史作用

尽管关贸总协定成立不过40多年的历史,它却对战后世界经济的融合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极大地改善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使国际经济重新回到分工和合作的轨道上来。战前的高关税政策将世界各国的经济割裂开来,因此,总协定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降低各国的关税税率,从1947年至今,关贸总协定共主持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在历次谈判中,关税减让都是主要的议题,通过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948年的36%下降到目前的4%左右,同期发展中国家关税税率也大幅下降。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障碍大大减小了。不仅如此,关贸总协定还注意解决国际贸易发展中的新问题,当60年代非关税壁垒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障碍时,“东京回合”和“乌拉圭回合”立即将其列入主要议题,并先后通过了《海关估价守则》、《补贴与反补贴协议》、《政府采购协议》、《反倾销守则》、《技术壁垒协议》等一系列旨在减轻非关税壁垒的文件,关贸总协定的这些努力,为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2、国际贸易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种发展本身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与1947年相比,40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而且国际贸易领域越来越宽广。二次大战以前,国际贸易主要是有形商品贸易,关贸总协定成立后,积极推动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于1994年结束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成功地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和《知识产权协议》,在关贸总协定的有力支持下,旅游、运输、银行、建筑等服务贸易以及专利、商标、版权等技术贸易迅速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是生产国际化的标志。

3、国际经济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从组织形式上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作好了准备。15世纪以来形成的世界经济旧格局是一个两极的世界,即少数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关贸总协定成立后,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可能建立在这种简单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上,它应该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国家之间复杂而公平的分工协作关系。因此,总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协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力水平,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即是普惠制,它要求发达国家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从而使以“出口导向”作为长期发展政策的国家如亚洲的“四小龙”和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有的甚至于用40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程,这在贸易保护政策时代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成长,标志着国际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化,一体化进程的基础更加牢固。

四、新的世界经济环境,新的历史使命,新的组织结构——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WTO)

关贸总协定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一体化程度加深的世界经济反过来又对关贸总协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的同时,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形成了以区域经济集团相互对抗的态势,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为成员国提供对话和谈判的场所是不够的,国际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权威性的机构,它不仅能继承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而且有一整套的制度使已经达成的协议顺利执行,以及评审各国的贸易政策,解决贸易争端,从而达到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1994年12月,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决议,一个新的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应运而生。世界贸易组织克服了关贸总协定的缺点,具有适应新时代的新特征:(1)世界贸易组织继承了“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涉及21个领域的全部45个协议,内容包括:货物方面的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服务总协定等,内容几乎涉及到当代世界贸易中的全部问题,因而其调整的范畴具有广泛性。(2)世界贸易组织克服了关贸总协定“松散性”组织结构的缺陷,它具有法人资格,在其缔约国境内享有执行职能时所必要的法律权力、特权及豁免权。且它将建立一整套的组织机构,包括部长大会、总理事会、委员会、各领域的理事会、工作组和工作小组,以及设立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和秘书处,以执行其职能:统一管理、组织实施“乌拉圭回合”所有多边贸易协议;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并组织谈判;管理解决争端机构的全部工作;负责贸易政策的评审机制;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合作等。(3)消除关贸总协定缔约国权利与义务的失衡,保持整体平衡。关贸总协定众多的“例外条款”使其成员国可以有选择地签署某些协议,破坏了总协定的完整性与效率。WTO要求缔约各成员必须无条件地以“一揽子方式”签署“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协议,保证了权利与义务在共同基础上的平衡,使世界贸易组织体制具备了完整统一性。

标签:;  ;  ;  ;  ;  ;  ;  ;  ;  ;  ;  ;  ;  ;  

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轨迹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