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林长考

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林长考

林长考

重庆银桥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400054

摘要: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技术不可或缺。在混凝土施工时,控住混凝土的温度非常重要,从搅拌混凝土到浇筑到养护都需要控制混凝土温度,才可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出现裂缝情况大大降低了混凝土强度,这样就会使建筑使用期限减少。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这样才可以使建筑工程保质量完成工作,同时需要不断研究改善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是一种建筑使用材料,主要是把水泥、沙子和石头用水混合在一起进行调制形成。伴随土木工程在不断发展,混凝土不断在改进,由于混凝土在建筑中的使用效果很好,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使用。混凝土和其他材料相比较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混凝土不但可以连续作业还容易成型,另外还有输送简单方便的特点。混凝土主要是在中小层、高层还有超高层被广泛使用,并且有运输快、节省时间的特点,这样工程就可以提前竣工。在建筑史上,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大量的应用为建筑提供了很大便利。混凝土作用如此之大,因此被高度重视,同时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

1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结构整体性较高。相比于传统混凝土浇筑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因为单次浇筑的混凝土总量较多,所以避免了传统浇筑技术中容易产生结构缝隙的情况,有效提升了整体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温度可控性更强。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会对外释放热量,如果热量直接堆积在某一位置,会导致该位置的混凝土体积出现暂时性提升,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结构容易出现裂隙,进而导致结构稳定性下降的情况发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该问题的发生,通过采取措施进行温度控制,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混凝土比例配置

混凝土拌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混凝土拌和之前,需要明确混凝土的使用顺序、单位使用量、拌和时间长度和具体的浇筑时间。在调整混凝土比例的时候,技术人员需要综合考量水泥的基础性质,根据水泥的理化性质去调整混凝土的混合比例。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拌和情况会受到当地气候条件影响,如果遇到阴雨类天气的时候,技术人员需要实时监管混凝土的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及时根据变化情况调整拌和速度和用水量。并且在混凝土拌和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确保拌和速度,时刻监督拌和温度,避免拌和过程中出现混凝土凝结的情况。

2.2混凝土的运输

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效果,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可以提前设置一台移动泵和一台托泵,确保浇筑材料可以按照预期运送到目标浇筑区域。但是考虑到混凝土凝结速度较快,于是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准备好备用零件,如果发生运行故障,可以及时对其进行修理,避免维修时间过长,混凝土凝结的情况发生。另外,在使用完管道之后,需要及时清理管道,为下次结构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运输的过程中有许多方面需要注意:首先就是要完全掌握运输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并做好完整的应对失误的措施,保障在运输途中混凝土的质量不出现问题;其次就是要尽可能的缩短运输时间以避免出现过多的塌损现象;最后就要保证运输泵的质量,连接处要足够牢固避免漏出浆体,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运输泵的清洁,不要出现泥沙的残渣,使混凝土不能正常运送。

2.3捣实环节

混凝土浇筑工作是否有条不紊的进行,其中的捣实工作起到了很大很直接的作用。而这个工作还没有施行之前,相关的人员就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和实际的要求来对振捣器进行一个合理的选择。质量的把控力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的水平的好坏。尤其是在浇筑技术中,出现混凝土技术难以把控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要想保障混凝土全方位的,比较均匀的被振捣就不可一次程序就到位。应该分坡的底部,顶部和中间来分别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为了防止漏振的情况发生应该将振捣器均匀的插入。并把控好插入水泥混凝土的深度以及移动的长度,并对其中的混合物进行大力且严密的振捣。同时为了更加强化水泥混凝土的质量耐力以及持久性,避免在建筑的早期就出现裂痕等问题,应该对浇筑的水泥混凝土给予适当的保护的措施。

2.4混凝土的浇筑

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更多的采用的是分层浇筑的方式,或者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推移式的浇筑方案。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强调施工缝的设置。要确保施工流程满足相关的步骤和工序,并确定混凝土的摊铺厚度。针对不同型号和种类的振捣装置的性能进行探索,结合设计的浇筑效果选择适宜的设备。在进行机械泵设备进行混凝土的传输过程中,保证铺设的厚度不能超过600mm。实际上建筑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效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浇筑的时间间隔和效率等。对于浇筑施工进行全面管理,避免各层之间混凝土间隔增加的情况出现,否则会使得浇筑质量降低。在浇筑设备选择以及施工工艺的确定层面,要积极的学习和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如施工之前的预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确保不会出现浇筑时间间隔较大的问题。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和外界因素都会对于浇筑的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这时就需要遵循施工缝的形式进行方案的合理选择。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已经摸索出施工现场考核、评价体系,但是实际的工作效果仍是强差人意。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浇筑技术的使用效果和理论成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尝试推移式浇筑方案。分层混凝土的浇筑也是现阶段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方式,自身的管理体系和施工方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成熟,分层浇筑不仅有助于混凝土后续的振捣操作,还可以进一步的扩大结构的散热面积,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2.5混凝土养护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环节一定要对混凝土进行相关的不可忽视的保护举措。比如,混凝土根据可塑性分为高塑性和低塑性。对于低塑性的混凝土必须在刚结束施工之后就进行保护措施,常见的是喷雾式,而高塑性的混凝土在12h 之内进行洒水式的养护即可,目的是为了保持混凝土的状态不干燥。这些养护措施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一些改变,如在夏季,为了减少温差防止裂缝出现就要铺盖带水的草帘子,在冬天的话就要为了避免寒冷对混凝土带来的侵害而进行一系列的保暖措施。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良好向前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方面能力的进步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建筑工作实施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作用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并且它是非常具体和全面的,是一项系统的技术。所以,施工人员一定要好好的运用这项技术,在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浇筑技术的质量。跟随时代的发展,使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白宇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问题及建议[J].江西建材,2018(14):38-39.

[2]吴守彦.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2):104-105.

[3]江斌.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36):36+79.

[4]李静.混凝土浇筑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36):55-56.

[5]吕小龙.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8,27(06):41-42.

论文作者:林长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林长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