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124197810050012 广西南宁
摘要:对工民建的优劣进行衡量的首要因素是质量,因此在工民建的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而工民建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其的施工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在建筑物的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的控制不仅会建筑物的结构与防渗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还会对人们是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在此从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出发,对工民建混凝土过程施工质量技术控制要点做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质量
引言:在工民建当中,普通的住宅以及办公建筑等工民建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效果主要是由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来决定的,因而工民建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工民建工程建筑物而言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工民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的水平、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等各个相关性因素对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
由水泥和骨料组成的混凝土,其强度与水泥标号、骨料强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配制混凝土用的卵石或碎石强度均比普通混凝土的强度高得多,所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标号所决定的水泥石强度,当配制某一混凝土标号时,在水泥标号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灰比,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
二、混凝土在施工时的配合比控制
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在实验室里的施工配合比与实际上的施工比是有差别的,由于条件控制的不同,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且以饱和面干状态。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合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双适应,或者当施工设备、运输设备与运输长度,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初凝时间在4 小时以上,强度为45Mpa 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22cm 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
三、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1、提高混凝土和易性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述。当混凝土拌和和易性不良时,则混凝土可能振捣不实或发生离析现象,产生质量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混凝土易振实,且不发生离析,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通常一些人配制混凝土选用低水量、低坍落度,强调以振实工艺来保障混凝土质量,其实这样易产生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实践表明,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便于振实,且应具有大些的流动性或可塑性,以利于浇筑振实,且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产生离析,泌水现象。现在通过掺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2、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工民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特别是混凝土振捣工)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3、强化施工监理工作
在国内工民建施工中,监理单位是实现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参与部门,监理单位以科学的质检手段与方法,对工民建施工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施工单位要强化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职能,并且积极配合支持监理单位开展和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不得进行人为的阻碍或干扰。对于监理单位提出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要快速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出引发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与客观影响,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案与计划,力争将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真正落在实处。
4、重视混凝土的变形控制
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硬化过程的自生体积变形,湿胀干缩变形,温度变形和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混凝土的湿胀干缩是由于混凝土中水分的变形而引起的,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是:①混凝土成形后,养护不良,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快、体积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者构件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②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③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④混凝土受到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 。⑤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露天生产后长期不张拉等。
5、做好混凝土养护措施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养护工作。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控制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工民建施工中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各种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是导致质量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在温度和湿度上控制裂缝的发生。为了更好的保证质量,对于大面积的板一般可以采用一层塑料簿膜养护,同时在养护养护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其内外温差调整养护措施,保证足够养护时间,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稳定正常增长。
四、提升施工工艺的水准
与此同时,为了促使材料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保证混凝土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我们还应当注重对施工工艺的提升和强化。为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混凝土配置方案的制定,对水、水泥、掺和料以及外加剂、砂、石等相关原料的组成成分和配置比进行严格掌握,经常性的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对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预测并做好提前的应对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小施工误差。此外,我们还要杜绝混凝土配置的一次性思想,做好不同地方的不同配置工作,从而解决耐热性能不好、可塑性不强以及耐腐蚀性与强度不足等问题。
五、结语
综上,只要在施工中掌握好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的要点,争取在混凝土的选材、拌制以及验收等各个环节落实好质量控制工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从而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红军.工民建筑施工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30)
[2]陈兆斌.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2011年06期
论文作者:莫雅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强度论文; 工民建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水灰比论文; 和易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