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研究的力作-评《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论文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研究的力作-评《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论文

新中国成立 70年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研究的力作
——评《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

刘香菊

(菏泽学院 图书馆,山东 菏泽 274000)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一书以山东省梁山县为个案,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级档案馆所藏档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所得的口述资料、实物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自下而上”、“区域社会”、“田野历史学”等研究方法和路径,细致描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图景,并揭示了其发生变动的历史主因、概况、特点、影响、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与以往的研究成果相比,该书在史料发掘、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结论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是共和国史、地域史和农村社会生活史研究领域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力作。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变迁;力作

2016年9月,董传岭博士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以山东省梁山县为个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位于华北东南部的山东省梁山县为个案,以贯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视角,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新中国成立70年华北农村服饰、饮食、住房、交通、婚丧、节日、信仰、文娱等变迁的历史轨迹、原因、特点、影响、存在问题及应对,推进了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研究,是一部嘉惠学林的力作。评读该书,总结得失,对进一步推进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研究不无裨益。

1内容全面系统而不失鲜活

该书共分导言和十章内容,31万字,从物质和精神两大层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导言部分介绍选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第一章梁山县概述,从基本概况、行政区划沿革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等方面对梁山县进行概要叙述。第二章至第九章是该书的主体部分,分别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服饰变迁的概况、特点、原因及影响;饮食变迁的概况、特点及原因;住房形式、房屋建筑、院落布局、室内陈设、村镇建设等变迁的概况、特点及影响;道路建设、交通工具、出行习俗等变迁的概况、特点及影响;婚嫁和丧葬习俗的变迁;春节及其它节日习俗的变迁;迷信活动、庙宇祠堂和宗教信仰的变迁;戏曲演出、电影放映、文艺汇演与农民文化艺术节、村级活动场所文娱活动等方面的变迁。第十章结语,探讨了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及原因,进行理论总结,并提出一系列农村发展对策。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了解华北农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以贯彻实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为契机,结合落实中关村创新政策,省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人才新政26条、知识产权18条等政策,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着力破解体制性障碍,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投入机制,健全科技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机制,营造最优的创新创业生态,最大限度释放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活力。定期开展创新载体评估,树立一批创新标杆,宣传一批创新典型,充分发挥创新标杆在苏南自创区建设中的示范效应和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地营造苏南自创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在苏南自创区加快形成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局面。

作者在全面系统描述华北农村社会生活面貌的同时,也挖掘到很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农民为适应生存环境与条件,创造的许多生活技能与文化遗产,体现出农民的生存智慧和经验。例如在叙述服饰变迁部分,作者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描述了当地婴儿穿“土裤”(俗称沙土布袋)的习俗。[1]“土裤”如何制作,怎么舒适,具有什么保健功能,作者娓娓道来,而对生活在“尿不湿”、高科技生活时代的新生代父母来说,恐怕就是天方夜谭了。因此,该书对保留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与乡村记忆具有重要价值。在叙述农村社会生活变迁时,作者挖掘到很多农民日常生活中微妙鲜活的行为、习惯,生动形象地呈现出农村社会生活的实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饮食变迁部分,为了表现农民在集体化时期终年辛劳、勉强温饱的生存状态,作者描述了人们“早吃少、午吃干、晚吃稀”的生活习惯,晚饭自然而然就俗称为“喝汤”。“人们在晚饭时见面打招呼,不是问吃饭了没有,而是问喝汤了没有”。这些都透露出当时农民生活困苦和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艰难[2]。在婚姻习俗部分,书中描述当前因打工热,大量女青年外流,农村适龄女孩减少,男青年娶妻困难,竞争激烈,通常相亲要相很多个,最终也未必会有“着落”。附近村有个男青年就相了几十个,光相亲送出去的糖块就有一麻袋[3]。读之,既觉得好笑,又觉得有些伤感。然而,这就是现实的真实的农村生活。书中类似此种农村社会生活的典型“故事”与鲜活细节还很不少,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和满满的人文情怀。

2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与扎实的资料收集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扎实资料的收集和运用,为该书的学术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系统全面地呈现了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的全景画卷,成就了一部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

作者秉持鲜明的“区域社会”与“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与路径,选取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相对薄弱的基层农民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与扎实的资料收集,图文并茂、生动鲜活、全面系统地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的全景画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贡献。

在研究理论上,该书采用了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断裂与连续等理论来统领与解读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作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迁,其间始终贯穿和渗透着传统与现代博弈、国家与民间社会互构。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形塑和建构,既构成农村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推动农村社会生活不断嬗变。农村社会生活变迁体现出既断裂又连续的重要特征,在持续断裂与连续中不断变迁。农村社会生活变迁中的断裂仅仅是就其发生程度而言,而连续则具有常态性。现代化是一个与传统交互作用的连续过程,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貌似十分强大的国家权力对社会生活变迁的主导与控制也是有限度的。即使在“四清”和“文革”时期国家强力控制和打压的情况下,农民仍然成功地采取各种智慧与策略延续传统,传统习俗、信仰和文娱在“场面下”依然顽强地存在着[6]。作者通过新中国成立60余年较长时段的历时性研究,对农村社会生活变迁得出的基本结论和理论观点十分深刻,较准确地把握了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逻辑和规律,也证明了作者用于分析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的三大理论的契合性与较强的解释力。同时,作者研究的理论视野,用以指导作者“发现”农村社会生活的“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关注基层农民社会生活的社会史基本研究理念,对学界流行的研究路径与内容都有突破和创新。

3在理论与叙事中深化农村社会生活史研究

作为一项历史学研究成果,作者首先基于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的收集和运用。作者不辞辛苦,深入各地档案馆、图书馆,特别是充分收集、运用梁山县档案馆藏梁山县委、县政府、民政局、建设局、文化局、公路局、统计局、农业局、公社(乡镇)档案,菏泽市档案馆藏的有关梁山县的大量档案资料;同时收集运用梁山文史资料,地方史志,《梁山报》、《济宁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等报刊资料,并对其进行科学整理、分析和解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深入全面探究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面貌、特点、原因、影响、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作者还采用史学界较为前沿的图像证史的研究方法,把自己拍摄的大量农村“老物件”照片与文献资料有机结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地呈现农村社会生活变迁,深化了对新中国成立60余年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和研究。

在广泛收集、征引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该书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特别是充分实践了近年来社会史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的学术潮流[4],吸收借鉴社会人类学田野调查、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直接深入乡村社会内部,深入农民的生活中体验观察访谈,获取丰富的历史记忆、口述史料与直接性研究资料,将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资料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解读农村社会生活的现场感和情境感,突破以往研究的瓶颈,深化了对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的理解。例如,在社会信仰变迁部分,作者不仅利用历史资料、口述史料对梁山县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土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行宫进行追溯,而且现场体验最负盛名的农历三月二十八土山庙会盛况,拍摄了“香火旺盛”、“求签问卦”、“担经表演”、“酬神戏剧”、“集市交易”等照片,多维地呈现了当地民众的碧霞元君信仰与土山庙会的多种社会功能,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变迁中民间信仰的理解[5]

“2005年实行垂直管理后,医院整体护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管医疗,自2004年开始主抓护理工作,盛京医院副院长张成普告诉记者,医院在国内较早实行了垂直管理,而且“非常彻底”,人、财、物与责、权、利全部划归护理部统一管理。

传统组应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于瘘管外口做一约2.5 cm的放射状切口,起点为肛门外括约肌外侧,并延伸到外部,丝线结扎内口双侧黏膜,清理感染部位。瘘道通过肛直肌时于内口括约肌处以橡皮筋挂线,如果内口位于6点钟位置,则用探针在后侧齿线处寻找内口,并将其与后侧一起切开;用弯钳分离瘘管的主管与支管,彻底刮净肉芽及坏死组织,用橡皮引流条将其悬挂起来。管腔用凡士林纱布填塞进行压迫止血,应用双氯芬酸钠栓塞肛进行止痛处理,伤口用塔形纱布加压包扎,换药时只需拖动橡皮引流条即可拖出瘘道内坏死组织。

在历史叙事上,著作中不乏用鲜活的“生活故事”揭示农村社会生活实态的精彩之笔,通过独具匠心的史料裁剪与大量生活故事的深度挖掘与叙事,呈现微妙鲜活的社会生活史,从而“走进普通人物的心灵世界与命运历程”。[7]例如,在饮食变迁部分,作者叙述了集体化时期农民由于物质生活匮乏形成的“早吃少、午吃干、晚吃稀”、晚饭“喝汤”,以及农民“撵饭场”(就是聚集在村中几个固定的公共场所吃饭,开阔天空地聊天)的生活习惯。对于“撵饭场”的习俗,农民都聊点什么,有什么性别差异,饭场如何建构村中的邻里关系与公共舆论,对农村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这都是很有叙事意义的生活事件。可以说,作者把历史研究的聚焦点从社会上层、精英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层面转移到基层社会与普通农民的生活,挖掘与叙述具体的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表象窥视农民群体的生命与命运,赋予农民社会生活以特定的社会历史意义,体现了作者的学术自觉,以及注重历史叙事和对农民生活意义追寻的人本关怀。

4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一书以山东省梁山县为个案,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档案文献资料、口述资料和实物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自下而上”研究视角,运用多学科知识,深入、细致、精彩地描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图景,总结了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揭示了变迁的历史主因、影响和规律,并提出一系列农村发展具体建议,内容丰富、方法多样、资料扎实、图文并茂、理论性强,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留住乡村记忆、把握乡村变迁规律、促进农村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的研究成果相比,该书在史料发掘、学术理念、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是新中国成立70年乡村社会生活史研究领域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力作,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传岭.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以山东省梁山县为个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7~28,54,152,241~246,300~307.

[2] 行龙.走向田野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2007.

[3] 李俊领.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读梁景和等著《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研究(1919—1949)》札记[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5):38.

中图分类号: G25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19)22—0154—02

收稿日期: 2019-07-19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鲁西南民俗”(17CKPJ16)。

标签:;  ;  ;  ;  ;  ;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研究的力作-评《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