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控制收入差距的共识,经济学贡献了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识论文,收入差距论文,经济学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关于收入分配不均的成因,学术界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但对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研究却很少,并且就公平而谈,公平很难再控制收入差距的政策上取得共识。本文基于现有的经济学文献,对收入分配的三大影响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综述经济学家已有的看法,为控制收入差距的政策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首先,本文分析了收入差距扩大对于贫困的影响。一方面,既有的研究发现:农村贫困率的下降主要是由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的,虽然政府的直接扶贫政策收效不大,但农村公共投资却有明显的减贫作用。然而,由于地方政府采取城市倾向政策,对农村和农业的支出比重在迅速地下降,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是导致农村贫困治理越来越困难的重要原因。如果中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不关注收入差距,特别是不采取措施控制城乡收入差距,就会影响农村贫困的治理。另一方面,大多数研究这认为,城市贫困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但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的情况下产生的。同时,城市贫困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是城市边缘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由于城市流动人口得不到城市政府的关注,包括社会保障和救助、同等的医疗和教育,城市的流动人口就被边缘化,他们的贫困问题现在被提出来,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其次,本文分析了收入差距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现有的研究发现,在1979年-1988年间的美国农村,最高收入的20%的人口组别里,经过10年以后只有14.2%的人仍然留在最低收入组,相反,在最低收入的20%的人口组别里,10年后有64.7%的人仍然留在最低收入组里(Frenze,1996)。但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则恰恰相反,如果有幸成为富人,富有的地位相对来讲很容易得到保持,但是对于穷人来说倒反而最有希望摆脱最低的收入组别,所以,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呈现出和美国完全不一样的特征。中国社会比美国社会体现出更高的收入流动性,近十年来,中国的家户收入流动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最后,本文分析了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既有的文献中,收入差距可能通过四个机制来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第一,由于存在信贷市场的不完善性,收入差距将使更多的穷人面临穷人约束,从而降低其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第二,在民主社会中,更多的收入差距会使得更多的人支持用税收来促进再分配,而更高的税收对经济增长对负面的激励作用。第三,收入的差距的扩大会引起社会和政治的动荡,恶化社会投资环境,并且使更多的资源用于保护产权。第四,由于低收入家庭的生育率更高而人力资本投资更少,当收入差距扩大时,会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比例,从而降低全社会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增长。总的来说,大多数文献都认为收入差距扩大将通过降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