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淤泥地基河涌整治围堰施工及基坑支护分析论文_罗海腾

深淤泥地基河涌整治围堰施工及基坑支护分析论文_罗海腾

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施工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结合长期的工作经验发现,深淤泥地基河涌整治围堰施工存在一些难点,同时需做好其基坑支护工作。本文以某城市防洪工程为例,在对工程基本情况进行简要概述的条件下,对工程的特点、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对该工程的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法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深淤泥地基河涌整治围堰施工及基坑支护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深淤泥地基;河涌整治;围堰施工;基坑支护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工程建设事业也获得了相应的进步及发展。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来说,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且,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要想得到有效保障,便有必要做好工程施工方面的工作。以防洪工程为例,施工便觉得了防洪工程后续防洪的效果[1]。从实际工作来看,防洪工程当中,深淤泥地基河涌整治围堰施工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施工难点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在此项施工工作中非常有必要做好相应的基坑支护工作。鉴于此,本文对“深淤泥地基河涌整治围堰施工及基坑支护”进行分析与探究意义重大。

1.实际工程基本情况简要概述

某工程属于城市防洪工程,采取了I级堤防设计策略,总长度为2800米,是以预应力管桩作为主要基础的防洪结构,具备两桩与三桩。从其上部结构来看,使用了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结构,挡墙饮水墙脚属于抛石护脚,采用中砂填充了墙背,挡墙顶使二级亲水平台得到有效形成,并且平台面与栏杆柱采取了广场砖以及蘑菇石进行了等全装修,后侧属于防洪堤,属于粘土填筑的复式断面。此外,在堤顶设置方面,使用了六角块砌筑面层的人行道,堤侧坡面绿化程度高。根据相关资料的搜集,并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发现本工程主要的特点体现在两大方面:(1)从施工地段来看,为感潮性河道,淤泥层厚为6米到9米左右,粉砂层厚也在6米到9米,变化起伏偏大,表现为全饱和与流塑状淤泥粉砂地基,淤泥会在潮水涨落的情况下而发生蠕变状况[2]。(2)以堤防桩作为基础,属于水下部分结构,同时悬臂式挡土墙也属于水下部分,工期大多数于汛期施行,存在施工难度偏高的显著特点。

从工程的地质来看,在地势上表现为平坦,旧堤坝标高在2.42米到3.42米范围内,河床标高在-0.5米到0.5米范围内,地貌类型表现为淤积地带。以沿线钻探揭露得到的地质资料为依据,通过整体分析,可以把场区地层以影响因素的类别,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主要涵盖了素填土以及耕土,同时在冲淤积层上,存在淤泥以及淤泥质土;此外,在白垩系上统沉积岩层上,则表现为泥质粉砂岩,进一步可以划分为两大风化岩带:其一为强风化岩带;其二为中风化岩带。

2.深淤泥地基河涌整治围堰施工存在的难点分析

从实际工作来看,在深淤泥地基河涌整治围堰施工当中,主要存在的难点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原设计防汛围堰存在难点;其二,改后围堰施工存在难点。具体表现为:

2.1原设计汛围堰施工存在的难点

基于深淤泥的基础上对提防加以修筑,首要工作便是需要对围堰加强修筑,确保围堰良好的稳定性以及防渗性等。对于此次工程来说,属于跨汛期施工,以工程部门的要求来看,需保证渡汛的安全性。并且,由设计单位供应了围堰顶高程为2.8米的防汛围堰设计断面。基于实际施工期间,选取了三段地质(较好、较差、极差)的地段,以相应的设计要求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较差、极差试验段围堰基于施工期间存在较多的倾斜及滑移故障,基于修筑之后的一昼夜,经历2次潮水之后,便发生垮塌[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对于较好试验段围堰来说,虽然未发生垮塌故障,但还是存在纵向开裂问题,两侧砂包存在失去平衡的危险,所以便非常有必要实施持续加砂包连续处理策略。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设计防汛围堰方案可行性不高,无法保证防汛施工围堰的稳定性。

2.2改后围堰施工存在的难点

为了使上述提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便需要对围堰施工方案进行改进。在改进过程中,需确保围堰整体性及稳定性的增强,可采取松木桩于砂包围堰体和深基础淤泥层间形成1个三维基座,然后于此松木状基座上再堆筑砂包,主要需采取的策略为:在退潮的情况下,于围堰轴线部位开挖深度为50厘米到80厘米以及宽度为1米的小沟,并在小沟和两侧围堰基础范围当中填砂,进一步基于砂垫层当中将五排松木桩打进去。其横向间距为0.8米,纵向间距为1米,桩长为6米,并且纵横采取松木桩进行绑扎连接,上部堆筑梯形断面砂包堰体,松木桩桩头嵌入堰体当中大概50厘米[4]。为了使围堰于软基当中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需对工期速度加以考虑,在全线围堰修筑过程中,可以落实分区段施工测量。从整体角度出发,针对以往围堰施工存在的不足,采取改进措施,能够使围堰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进而为下一环节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基坑开挖及支护技术的落实

3.1基坑开挖及支护技术落实基本思路

在做完围堰的修筑工作之后,需对填砂修铺内侧基础平台加以考量,待明确平整之后,落实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工序。与此同时,在做完桩基础施工工作之后,需实施混凝土挡墙施工工作,且在此项工作开始之前需做好基坑开挖工作。由于基坑外侧围堰及内侧道路的稳定性会对基坑内桩基础的安全性产生直接性的影响[5]。所以,在基坑开挖之后,需做好基坑支护工作,以此使基坑的安全性以及两侧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

3.2软塑状淤泥地段支护技术的落实

针对软塑状淤泥地段来说,因外侧围堰及内侧道路自身具备稳定性,所以在基础开挖当中可实施纵向开挖措施。与此同时,还可以实施两侧梯级收坡措施,在围堰外侧当中将开挖面泥土放好,然后将彩条布压紧,与此同时使围堰外侧反压体得到有效形成,从而使围堰得到有效保护,并使围堰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

3.3流塑状淤泥地段基坑开挖及支护技术的落实

在流塑状淤泥地段,在基坑开挖之后,由于内侧的道路以及外侧的围堰均不具稳定性,所以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基坑支护措施,以此使充足的基坑施工空间得到有效形成,进而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对于基坑支护来说,可采取的方法诸多,针对河涌整治水工建筑物施工,通常采取木桩以及钢板桩支护措施。因基于外侧的围堰于内侧的道路均坐落于流塑状淤泥软基当中,使用木桩护坡脚难以获取显著效果,所以可使用槽钢板桩支护,以此使支护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4.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深淤泥地基河涌整治围堰施工及基坑支护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无论是围堰施工,还是基坑支护,均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难点问题。因此,便需要明确基坑开挖及支护技术落实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对软塑状淤泥地段支护技术加以落实,并对流塑状淤泥地段基坑开挖及支护技术加以落实。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深淤泥地基河涌整治围堰施工及基坑支护工作将能够得到有效优化及完善,进一步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沛英.佛山市区北堤整治工程钢板桩围堰的施工应用[J].陕西水利,2012,01:74-76.

[2]牛勇,暨柳华,李强.水泥搅拌桩和预制桩在新砺江水闸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快报,2012,06:32-34.

[3]徐键勇.软土地区程污水管网工程施工难点[J].中外企业家,2014,09:209-210.

[4]潘少云,陆建君.“U”形板桩在佛山市禅城区丰收涌升级改造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3,S1:28-30.

[5]温智慧.卸荷板在车陂涌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5,11:37-41.

论文作者:罗海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3

标签:;  ;  ;  ;  ;  ;  ;  ;  

深淤泥地基河涌整治围堰施工及基坑支护分析论文_罗海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