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珊珊(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武义分院手术室科 浙江 武义 321200)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49-01【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配合
现代胸腔镜外科近年来迅猛发展,与传统的大切口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呼吸功能影响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治疗效果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6~57岁,经支气管镜病理证实为肺癌,行单肺叶切除,全部病例麻醉平稳、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0分钟,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护理配合1术前准备1.1术前指导由于胸腔镜手术采用双腔管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中选择单肺通气,手术侧肺叶塌陷,要求患者肺活量大于正常预计值的80%才能耐受手术[1],对患者进行肺功能评估,排除存在对侧肺功能不良。同时指导患者加强呼吸训练,进行有效的咳嗽。
1.2.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入手术室后的护理程序、手术室的环境、并告诉病人,进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由手术护士全程护理,使病人增加亲切感,减轻病人将要面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并介绍典型成功病例,使患者了解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方法及治愈率,增强信心,配合治疗。
1.3.术前用物准备一般用物包括:胸腔镜器械包,同时备齐肺叶切除开胸器械,随时准备开放手术。特殊物品包括:胸腔镜直径10mm的0°和30°镜、电凝钩、电铲、操作钳、肺叶钳、推结器、套管、内镜缝合切开器、钛夹钳及钛夹若干、持针器、吸引器、冷光源、影像监视系统、高频电刀等。
二、术中配合1.巡回护士配合(1)调节室温及查对工作: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15min,将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60% ~70%,手术开始后,一般设定在22~24℃为宜[2]。接病人入手术室首先核对病人身份、查对手术部位、给予病人心理关怀,巡回护士术前、术中均与病人交流、沟通,使病人有亲切感和信任感,消除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
(2)建立静脉通路及麻醉选择:一般建立二条静脉通路,以保证麻醉药的正常供给,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发生意外时,在最短时间内快速补液和用药。本组病例全部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单肺呼吸全身麻醉下进行,单肺通气是使开胸侧的肺萎陷,而让非开胸肺进行气体交换,单肺通气可为胸腔镜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
(3)手术体位:根据手术要求将患者置于适当的体位,一般采取健侧90°卧位。头下垫一软枕,腋下垫一胸垫使术侧肋间隙增宽,两侧挡板分别固定在耻骨联合和骶骨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健侧上肢外展90°,与术侧上肢一同平行置于双层搁手板上,妥善固定约束带,将电极板粘贴于大腿外侧等肌肉丰富处,躯体与床及金属托架的接触部位用软包布隔离,以确保患者手术体位安全、舒适。摆体位时,注意防止约束带过紧或过松,维持呼吸循环功能通畅。
2.器械护士的配合(1)器械准备:器械护士提前30分钟洗手上台准备用物,用蒸馏水反复清洗器械,将器械各个关节、螺钉拧紧,用干纱布擦干表面,按手术先后顺序摆放于器械台上备用。协助医生消毒、铺无菌台后,将光源、电凝线、镜头、进出管道等连接并固定。配合医师沿第5~7肋间打洞放置穿刺器,放入套管后,插入胸腔镜作为观察孔,此切口术后可用来放置引流管。为防止胸腔内与外界温度差而产生镜头雾化,造成视野模糊,影响清晰度,术中应保持使用一个带盖的不锈钢保温杯,内装0.9%生理盐水60~80℃200ml左右,便于术中随时预热胸腔镜镜头,注意杯底放置一块纱布,防止镜头碰撞杯底。再根据手术需要选择不同的辅助小切口用小型撑开器撑开。
(2)手术配合:配合医师解剖肺叶、处理肺动、静脉,肺裂用电凝钩、电凝剪分离和止血,肺动、静脉分离满意后,较细血管可用钛夹夹闭,较大血管可借助体外推结器结扎,也可借助小切口用开胸方法结扎。支气管处理通常在肺动脉、静脉处理后进行,一般用endogia切断关闭。将切下肺叶放入标本袋内自小切口取出。最后,将1000ml生理盐水(水温37℃)用量杯盛装,倒入胸腔鼓肺,试是否有漏气和出血存在,并使肺复张,检查气管是否漏气,最后安置胸引管、关胸。护理体会1.术前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重要环节术前访视是实现病人获得高质量护理及顺利康复的关键。由于接受胸腔镜手术的病人不了解手术设备,易产生恐惧、忧郁等不良情绪,术前心理疏导很重要,手术护士主动与病人沟通,耐心、仔细富有同情心开导病人,并介绍典型病例,使他们了解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方法及治愈率,增强信心,配合治疗。
2.胸腔镜监测胸腔镜手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双腔气管导管操作、定位容易,术中可方便地对双肺进行分别通气和吸除分泌物,但单肺通气的全过程,须用脉搏氧饱和度计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持续监测,如sao2急剧下降至80%以下,应提醒医生暂停手术,立即恢复双肺通气。
3.手术室及液体温度调节巡回护士应根据手术进展调节室温,静脉输液剂和冲洗胸腔的液体应加温至36℃ ~37℃,避免患者因低体温产生剧烈寒战,并有助于生命体鱃的平稳。同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调节液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胸腔镜手术器械较长,操作者眼睛始终注视显示器,手臂、器械常易碰到自己的口罩、眼睛和他人的肩膀而污染,器械护士应加强台上的监督和管理,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3]。掌握胸腔镜器械的功能和使用,在每一步操作之前安置、准备好所有器械,并准确、迅速的传递术中所需一切器械,较好的配合工作,是手术顺利进行和缩短手术时间的关键。
5.术后器械的清洁和保养胸腔镜要与普通器械分开放置,轻放、轻拿,清洁完毕用专用镜头纸擦拭镜头;各种电缆、光纤擦洗干净后,顺延盘成环转状,切勿打折;金属器械清洗烘干后,深抹液状石腊油保护。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它强调的是微创的特性,借助数个小切口连接具有电视影像的内镜施行不同的手术,使手术在微小的切口下完成,缩短疗程及康复时间;一些需开胸完成的手术,可以从小切口中以比较简单及侵袭性的方法来进行病灶切除,从而对病人整体呼吸生理功能影响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进展快,相对减少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1]陆利萍,冯伟琴,包莉.1例胸腔镜下胸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47-848.[2]曾俊,任辉.实用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9._______[3]宋红梅,周演玲,俞素云.68例胸腔镜手术配合[j].交通医学,2003,17(4):473.
论文作者:何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8
标签:手术论文; 肺叶论文; 器械论文; 病人论文; 胸腔镜论文; 手术室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