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钟盼 2.李茂娟
(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心搏量系数比较明显的差异性,治疗后的平均指标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血液生化检查系数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形式,其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临床不良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病情机制比较复杂,对患者自身有严重的影响,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减少临床不良反应。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成为主要治疗手段,该治疗方式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为了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将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患者心脏由于排血功能降低、过劳、疾病等原因,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进而影响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代谢的患者,心力衰竭通常是各类心脏病的严重阶段,且多伴有肾衰竭症状,必须及时进行治疗。55例患者中男28例,女27例,患者年龄在36-76岁,平均年龄(54.1±1.3)岁。55例患者中原发疾病为急性心肌梗死2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扩张型心脏病1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
1.2治疗方式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性治疗方式,包括强心、扩张血管等,而后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方式,采用静脉-静脉12 h连续血液过滤,应用股静脉单针双腔导管穿刺建立血管通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选择适当的治疗时间[1]。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及时维持血流量,大约在170ml/mim左右,置换速度为2000ml/h,医护人员要对置换液成分进行调整,包括:生理盐水2800 mL+5%葡萄糖500 mL+注射用水
450 mL+5%碳酸氢钠235 mL+10%氯化钾12 mL+25%硫酸镁3 mL,同时将置换液的容量维持为4000ml左右,采用静脉滴注的形式[2]。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观察患者血压值、呼吸频率的变化,对治疗前后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判断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心搏量系数比较明显的差异性,治疗后的平均指标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如表一:
表一:55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系数比较分析
时间 例数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L/min)心搏量(ml/次)
治疗前55 40.4±5.4 2.9±1.4 32.9±4.1
治疗后55 64.4±5.4 4.9±0.4 59.8±6.1
P值—<0.05<0.05<0.05
t值—9.57.16.4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后的血液生化检查系数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如表二:
表二:55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生化检查系数分析
时间 例数血肌酐(umol/L)血尿素氮(umol/L)SaO2(%)
治疗前55 825.4±254.1 35.4±12.4 84.9±13.9
治疗后55 356.4±74.5 18.4±4.1 98.2±14.1
P值—<0.05<0.05<0.05
t值—9.57.18.4
3.讨论
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对患者自身有严重的影响,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对肾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心衰合并肾衰会出现血流动力不稳定的情况,导致电解质混乱,甚至需要补充营养支持和辅助通气[3]。
基于该病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减少不良反应的消极影响。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形式符合临床应用标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及时观察患者血压值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对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基于现有治疗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整个控制阶段,医护人员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入手,掌握治疗流程,避免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为了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需要让患者对该病有一定认识,掌握该治疗方式的流程,积极配合接受治疗,减少心理压力,提升治疗的信心[4]。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心搏量系数比较明显的差异性,治疗后的平均指标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血液生化检查系数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5]。
综上所述,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安全性比较高,各项指标比较平稳,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鹏鹏,杨平,杜柏华等.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透析和连续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对危重心肾综介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08):538- 539
[2]姬喜荣,张全玲,李志刚.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12):765-766.
[3]胡秀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18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 床医药杂志,2013,17(14):71-72.
[4]杨晓松.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6(04):1911-1913.
[5]吴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12例疗效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05):13-14.
作者简介:
姓名:钟盼 性别:女 民族: 侗族 籍贯:贵州贵阳 出生年:1983年10月25日 学历:本科 职称以及主要研究方向: 护师
单位全称:贵州省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如果是基金项目请填写清楚。(没有可省略)
论文作者:1.钟盼, 2.李茂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连续性论文; 血液论文; 重症论文; 差异性论文; 肾衰竭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