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理念”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体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改革论文,思想品德论文,理念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80年全国小学开始设置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不断加强,同时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也开展得如火如荼。2002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1~2年级)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3~6年级),全国再次掀起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浪潮。这次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强调儿童主体参与和实践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使儿童实现主动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体验理念”的体现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重视“体验”理念的原因解析
我们知道,“体验”是指经过自己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技能或通过自己的感官获得的认识。为什么“体验”成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以往的思想品德教材把道德教育从儿童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一种知识体系来看待,具体表现为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教材往往以德育或道德规范为逻辑来呈现,强调严密的知识体系结构,脱离了儿童的实际生活。而课程改革中强调重视儿童的生活,把真正的道德学习置于生活体验中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注: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47页)“德育回归生活已是大势所趋,德育学不应囿于政治化的圈子以内,而应充分体现这种改革成果,并引导德育改革潮流。”(注:天德.第九届全国德育学术年会述要.《教育研究》,1993.3)因此,课程改革中教材的编写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注: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注: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
2.“体验理念”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小学展开活动化、生活化的体验教育适合儿童的认知特征、思维水平,它努力让儿童道德的学习不再在“事不关己的符号”学习中进行,而使道德教育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理解可实践,真正起到提高儿童道德水平的作用。
另外,根据构建主义和现代认知学的基本观点,“构建主义基本的前提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关系来建构。儿童通过重复、反复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的关系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弗曼1995年)。儿童通过体验各种情境,把体验到的情境中所蕴涵着的各种客观的知识加以处理,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或“经验”,成为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因此,体验情境的活动不仅是特定知识的载体,也成为儿童自我建构的过程,知识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变得难以分离。杜威曾通过“词源学”考察发现,“知识”和“行动的能力”同源一词,他由此得出结论“做事的能力可能是知识的最基本的意义”,并一直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这也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征、经验特征。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新教材在5个方面体现了“体验”观
这里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新教材,是指根据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目前,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补审通过,并在我国部分地区试用的教科书已有若干套。本文以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教材为例,来谈几点看法。
1.教材内容以“日常生活”为源泉。本套教材的内容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源泉和基础,以儿童生活的时间、空间为线索,选取现实生活中有意义、儿童感兴趣的内容设计成主题单元。如三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依据这一思路设计了“夸夸我自己”、“温暖的家”、“我爱我们的学校”、“家乡的山山水水”、“有趣的家乡风情”5个单元主题;三年级下册教材也设计了“我学习,我快乐”、“家乡因我而更美丽”、“共享友爱阳光”、“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5个主题单元。这套教材以儿童生活中的热点素材设计单元主题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与儿童实际的生活世界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是儿童感受得到、体验得到的。与实际生活挂钩,使儿童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2.教学方式以,“体验活动”为中心。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引发儿童活动的兴趣,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知识、发展品德。“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生活与学习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试。应该说,没有儿童期的活动,就不可能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儿童活动,让学习与活动、应用沟通,从而让儿童从乐中学,从动中学,从做中学。如教学《大自然真美丽》(一年级上册)时,把儿童带到小河边,让他们坐在小河边静静地听着小河水哗哗地流,看着小船悠闲地在水面上摇晃,感受大自然特有的丰姿与无与伦比的美,并且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他们怎样珍惜每一滴水,如何保护水资源,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教学活动以“情感”为纽带。本套教材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单元,使儿童在体验中对自己、学校、家庭和国家产生浓厚的感情。由于优选的现实生活场景的美,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并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从而使儿童在这样的情景中体验时,能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表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迅速捕捉到镶嵌在情景中的信息。这不仅使儿童对体验活动本身产生了浓厚的情感,而且也加强了体验活动的效果。如教学《我们的老师真好》这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体验到这种关爱无处不在,也要求学生回忆最喜欢老师哪些方面,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和感情的培养。
4.教材文本图文并茂,强化了“体验”。本套教材以图片和文字解释的形式表达了教学内容,其中趣味图画和真实照片相结合,既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又强化了他们的“体验”。在真实、生动、有趣的图画中,“感受”就可能产生思想的火花。如《你的心情我理解》一课中,配有同学之间互相安慰以及相互道歉的真实照片,还有为同学加油呐喊的图画,可以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这些情景,激起儿童对生活中点滴细节的回忆。
5.教学卡片设计和文中问题再次对应“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在教科版的这套教材中,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以卡片形式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题,如《家庭因我而美丽》这一单元中,围绕对家人的爱设计了“我的爱是……”、”家庭总动员中的趣事记录”、“我爱我家”、“家人对我说”、“我们的家庭计划”5张小卡片,让儿童在卡片上填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生活经验。另外,这个单元还设计了一些小问题,如“想想看,应该怎样为你的计划努力”?“仔细回忆,这会是一次难忘的全家总动员”?”看到妈妈为难的表情,你还会坚持吗?”等儿童乐于回答的问题。这些卡片和问题的设计能及时反馈儿童体验的心理感受,并适当引导儿童的情感体验方向,使儿童切实体验和整体感受。
三、“体验”理念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体现的意义
“体验”是道德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道德情感的途径和推动道德情感发展的动力。一般说来,越体验,情感就越丰富;反过来,情感越丰富,就越愿意体验。在具体操作中,体验能拉动情感纽带,培养道德情感。
1.教师与儿童之间,真情交融。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伴随着体验过程,教师自己必须倾注真情实感。在儿童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活动是自主的,让儿童在活动中探究,也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鼓励儿童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发儿童得出有创造性的观点或结论;教师应是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同时在上课时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和学生一起全身心地沉浸在体验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心与学生的心是相通的,是联在一起的,使儿童对学校、对他人产生浓厚的感情,增进师生情感,增强教学效果。
2.教材与学生之间,引发共鸣。在儿童的体验积累和经验世界里,要求趣味性强。而故事性强、想象丰富、新鲜信息多、文字优美、图文并茂的趣味性材料最能表达教育内容。教师组织的体验活动通过再现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利用角色效应,让儿童自己去琢磨、去发现、去尝试,缩短了教材与儿童之间的心理距离。体验情境作用于儿童的器官,强化了感受,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发共鸣,如亲临其境或如临其境,使教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对儿童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影响,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儿童的思想品德得到培养和提高。
3.儿童与儿童之间,学会共处。儿童在体验过程中,离不开与同伴的相互合作,他们在情境中,相互交流讨论,学会相互帮助,学会肯定别人,学会与他人共处,逐渐懂得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与人交往所必须的重要的优良品质。
总之,儿童的思想品质不是独立于儿童生活之外的。生活是思想品质的载体,思想品质的形成过程是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的过程。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大有学问,人格只有在活动中、情境中、体验中才能培养,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不可缺少体验。体验理念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体现,使儿童知行统一,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