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张志秀

论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张志秀

天津市道路桥梁管理处 天津 300171

摘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低影响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主流。本文简述了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以及海绵城市在道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具体突出了在道路工程横断面设计中与传统设计之间的差异性,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差异性

引言

水资源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中国内地水资源比较缺乏,会伴有干旱等现象。而在沿海城市又存在洪涝隐患。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考虑到水资源的排放和收集利用。就目前的城市规划中,排水系统坚持“快速排除,末端集中”的模式。在降雨的天气中水资源被迅速的分散排除,并不会进行集中储蓄过滤或净化。而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中,在降雨天气也可以实现快速的排水,但是会将雨水进行集中,通过技术手段净化,再进行有效的分配利用。

1海绵城市理念

“海边城市”的主要理念就是让城市吸收和存储的能力与海绵一样,把城市中水资源可以有效的存放起来,把收到污染的水资源可以进行合理的净化,让其可以循环使用。目前我们国家的水资源正在逐渐减少,为了改善目前这种情况,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相关的技术措施,收集环境中的水资源,加大对环境中水资源的使用率,让生态环境中的水资源可以被循环使用。“海绵城市”就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城市中的排水、用水、供水等一系列的水资源应用系统进行合理的建设,让各个系统组建成一个整体,可以对环境中的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循环使用,避免城市中出现供水不足的现象。通过绿道开发、可渗透路面、透水停车场等手段实现应用。促进城市的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城市道路规划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量大,污染严重,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道路自身及周边绿化空间推行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LID树池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削减径流水量、改善径流水质。不同城市路网因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等因素有着明显的差异。同一个城市各区域的路网也因各自定位的不同存在差别。海绵城市路网规划与一般城市路网规划的区别是对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水系规划等要求较高。这些规划会使城市路网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道路的非直线系数。道路网密度、道路面积密度、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道路绿化率等城市道路网规划技术指标都会有相应的变化。在一般城市路网规划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和通风等其他相关因素,总结出海绵城市路网规划的影响因素。

3影响海绵城市路网规划的因素

3.1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包含地形地貌、城市水系、水文地质及自然绿地等条件。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地形、水系和水文地质对路网规划的约束条件,合理利用自然绿地的优势。平原地区的路网在满足水文地质条件下,尽可能的规整,顺应地形,与自然环境协调,灵活采用道路形式突出当地的特色。山地路网应该对地质水文进行灾害评估,顺应地势,避开地形地质不好的地段。考虑路网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选择合适的路网布局,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加强防护工程。

3.2城市布局形态

城市布局形态主要包括带状、团块状、环状等形态城市布局形态是历史或自然发展的结果。城市布局的不同形态形成不同的城市道路交通模式,如团块式城市的各组团分区间距离较大,适合以轨道交通或快速交通为主的发展模式;环状城市一般存在城市中心区,中心区的交通需求大,适合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模式。因此,城市的布局形态决定了城市道路交通的空间结构,而交通空间结构影响了城市路网布局。

3.3城市功能布局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将城市各功能用地构成一个互相协调的有机整体,路网的规划需要依据城市功能布局。一般来说,城市中心的机关、商业及服务业较多,产生的交通量较大,路网较密,城市边缘区、工业区的交通量较少,路网稀疏。合理确定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使路网的功能均衡分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城市性质规模

城市性质指的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由城市的地理位置、对外关系、经济建设等基本情况决定的。城市性质对路网的规划影响重大,城市性质要求路网的布局必须与城市发展方向相适应。城市规模较大的城市需要更多的道路设施来满足交通量的增长。一般城市中心区的道路已饱和,需要优化旧城区的道路网布局。城市性质规模决定了路网规划,城市路网也影响着城市性质。

3.5综合交通网络

注意事项:综合交通网络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均有各自的系统。城市道路与各种运输方式应该合理衔接,如公路与城市出入口道路的衔接,城市道路与码头、机场、火车站的衔接。

3.6城市现状路网

城市现状路网一般是由城镇化发展产生。经过规划和建设形成的不成熟路网。现状路网中有些道路会存在一些等级不清、功能混杂、环境较差、绿化不到位等问题。在路网规划时,要注意结合近期建设的道路,改建不规范的老路,合理规划路网。

3.7居民出行方式

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有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私家车等。居民出行与路网规划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城市支路或小街小巷的道路条件,只能允许慢行交通存在;另一个是城市人均道路和人均公共交通车辆的数量不足,致使公共交通发展缓慢,私人小汽车快速增长,道路堵塞,容量不足。

3.8基础设施建设

此处的基础设施建设指的是市政基础设施和LID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包括各交通运输类设施、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方面的基础设施。路网需要结合雨水湿地等LID设施合理规划。

4海绵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

4.1单幅路

单幅路由机非混行道和路侧带组成,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传统单幅路横断面布置型式是路面雨水径流排向两侧的雨水口,经雨水管排出。海绵城市单幅路的横断面布置型式宜将雨水口设置在绿化设施带,行道树采用生态树池,路面雨水径流排向两侧的雨水口。

4.2两幅路

两幅路由中间分车带、机非混行道和路侧带组成,适用于城市次干道,快速路不设辅路时可设两幅路。传统两幅路横断面布置型式一般是路面雨水径流排向两侧的雨水口,经雨水管排出;海绵城市两幅路的横断面布置型式宜为雨水口设置在中间分车绿带中,行道树采用生态树池,机非混行道路面雨水径流排向中间的绿化带,多余雨水经雨水口溢流进入雨水管。

4.3三幅路

三幅路由机动车道、两侧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路侧带组成,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主干道。传统三幅路横断面布置型为人行道径流排向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雨水径流排向两侧的雨水口,通过雨水管排出;海绵城市三幅路横断面布置型式宜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雨水径流排向两侧分车绿带中,多余雨水经雨水口溢流进入雨水管,人行道雨水直接下渗或排入生态树池中。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影响着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思路,有助于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多种实现方式,对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提供丰富的实践可能。另外还有助于解决当前城市道路工程同自然生态环境和当前城市建设发展需求之间的尖锐矛盾,更加符合综合生态环境发展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城市建设功能性发挥的系统性目标,达成更加有利于社会经济和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建设目标。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有必须紧密围绕着“海绵城市”理念对于综合高效的资源利用能力和城市功能发挥的整体联系发展思路,寻求更为科学高效的城市建设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振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政策沿革与地方实践[J].上海城市管理,2015.

[2]何卫华,车伍,杨正,等.城市绿色道路及雨洪控制利用策略研究[J].给水排水,2012.

[3]李岩.城市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5.

论文作者:张志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  ;  ;  ;  ;  ;  ;  ;  

论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张志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