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沈金燎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沈金燎

(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本文对电气自动化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从它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现状进行入手,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理念和特点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展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引言:电气自动化的大力发展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工业现代化,同时,电气自动化是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核心,其产品的监视,控制,操作等程序,可以在无人或少人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是一种完全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程序自动进行工作的一门技术。这样的好处有很多,能够使工作的可靠性大幅增加,使运行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劳动生产率提高,改善劳动的条件等作用,使工作人员不需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将其从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救出来。

1.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和现状

1.1发展历程

电气自动化技术将电子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是一门电气工程应用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使电气自动化发展越发的成熟。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自动化”一词被提出,电力、电机等产品的出现催生了电气自动化,而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出现及应用可以让机器按照人的思维方式和意志来完成事先安排好的判断和功能,使得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有了新的变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现代控制理论,之后,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双面结合的过程,自动化开始进入了综合自动化的阶段,使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能够有效的结合并优化,电气自动化发展速度更加快速;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通讯、IT、微电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对象逐渐延伸为大型复杂的系统,出现许多问题难以借助现代控制理论予以解决,通过研究这些问题使自动化理论和手段实现了革新,产生了综合利用系统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复杂系统的高级自动化系统,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从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电气自动化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电气自动化已是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国防、医学、农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交通、制造技术等诸多领域技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影响因素

电气自动化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要受物理科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指的是开发并利用信息的各种手段,包括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等相关技术,以光电他,通信,计算机技术等技术为主体,包括光电子、微电子等元器件相关制造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信息技术在影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同时,也为电气自动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基础。此外,物理科学也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将来会密切联系物理科学,同时还要向生物科学等其他学科领域进行不断发展。

首先,电气自动化系统信息化。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影响分为纵向影响和横向影响,其中,纵向上,信息技术会从管理方面对电气自动化的业务数据处理进行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妥善存取,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控制,时刻掌握生产信息,保证信息全面,准确;横向上,信息技术在系统,设备方面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影响,微电子等技术的应用模糊了控制系统、PLC 等设备定义的界线,而组态环境,通讯能力,软件结构等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有效,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电气自动化系统使用、维护与检修开始变得更加简便。Windows NT 等已经成为实施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规范以及语言的标准,Windows 的人机界面现如今已经成为了电气自动化的主体,Windows 的控制系统使用方便,灵活,集成效果好,所以Windows控制系统的应用更加广泛。

最后,实现分布式控制应用。分布式控制应用通过数字式分支结构的串行连接自动化系统与相关智能设备的双向传输通讯总线,将 PLC、现场设备与相应的 I/O 设备连接起来,输入和输出模块能够进行检查和执行。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和设计理念

2.1特点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虽然较热机设备相比,信息量小,控制对象少,操作频率低,但是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快速而准确。电气设备对于保护自动装置的要求较高,所以对装置的可靠性,快速反应能力,抗干扰能力要求也高,因此,电气控制系统有很多的连锁保护,使安全性能够得到一定保障。

2.2设计理念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有三种设计方式,分别是远程控制,现场总线监控,集中监控这三种设计方式组成。其中,集中监控这种设计方式的特点是由一个处理器集中系统功能进行处理工作,它的优点是防护要求低而且设计相对简单,好操作,运行维护也很方便。繁重的工作量使得处理器处理的速度大大降低,如果对全部的电气设备进行监控,这么大的工作量将会导致主机冗余下降,电缆的数量大幅度增多,使得投资成本变大,并且电缆线的长度越长,对系统的干扰影响也会越大,断路器,隔离刀闸的连接方式是硬连接,所以这种连接方式会产生辅助接点连接不到位,查线变得不方便等一系列问题,使操作失误的几率大大增加。远程监控的优点也很多,例如节省电缆,组态灵活,安装费用少,所需材料也少,可靠性高的优点,电气设备的通讯量还是相对而言较大的,而 Lonworks、CAN等各种现场总线通讯速度不高,所以,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小型系统监控,对大型电气自动化设备系统就无法满足相应要求。由于现场总线、以太网等技术的广泛推行运用,也有了一定的运行经验的积累,智能化电气设备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网络控制系统也慢慢在电气系统中开始运用,现场总线监控方式将会根据电气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这除了具备远程监控方式的所有优点外,还能节省模拟量变送器、隔离设备、I/O 卡件等。另外,智能设备操作简便,安装简单,所以,可以节省控制电缆,节约投资,使安装和维护的工作量降低到最小,成本更加低廉。由于通过网络相连的各装置功能独立,网络组态之间非常灵活,系统的可靠性也越来越高,即使设备出现问题也不会牵连其他装置,更不会使整个系统出现瘫痪问题,这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4.结语

由以上可以总结出,当今世界,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以快速的发展趋势来到我们身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会越来越迅猛,也会向科技化,开放化,信息化的趋势进行不断的发展,而且电气自动化涉及的领域将不断扩大,不仅仅限于以上所描述的行业,并且技术的更新也会越来越快,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前途不可估量,技术也将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不断的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6)

[2]刘永强.浅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

[3]李修伟,陈广文.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6(1)[4]王术贺,李广东.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

论文作者:沈金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沈金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