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现状下,土木工程建筑行业日益成熟,伴随着其成长,对其技术要求也随之增加。技术要求的核心在于技术的跟进性,换句话说,在产业结构不断更新发展的状态下,技术层面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技术现状、特点和创新必要性与策略展开分析,主要以创新为引线,探讨技术创新在土木工程中的地位,与针对其发展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新技术;创新
一、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
1.1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不匹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关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呈现上涨趋势,在实际工作中,如若创新能力严重匮乏,就会面临着对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创新能力不足,理论知识储备较少,就会导致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不匹配,严重脱节的问题。例如非线性分析、最优控制、反馈分析及材质分析等与实际的工作严重脱节的问题,而理论知识并不应停留在论文中,更多的是应该运用在实践中,才能推动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进步。
1.2缺乏良好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团队
土木工程施工时涉及多个部门交叉管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漏洞,出现问题时,经常是各家相互推卸责任,没有完善的团队管理机制,各方应该明确责任,终身负责,这样才能确保质量的提升,推动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
1.3理论研究不系统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主要分为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实用性理论研究两大部分,传统的研究各自为政,互不干涉,这就造成了两者的理论不匹配,不能很好的进行融合,为技术创新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思路
2.1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提高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投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从而降低成本,因此,创新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实现产品多样化战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2建立完善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需要秉承“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发展土木施工技术的核心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创建企业自己的团队,研发属于自己的,具有企业发展特色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现有的施工技术上用于创新,才能让企业内部的发展更加顺利。
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中引进各类人才,并开展各类培训课程、聘请各个技术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以加强对现有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并在施工中做好监督工作,确保各项技术完整落实。
2.3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有利于企业快速占领市场,并且降低建筑成本。从占领市场角度来说,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在消费者满意的基础上打造更好的产品,从降低建筑成本来说,技术的创新往往就意味着人力物力的减少,以技术代替传统的生产力,而以更小的投入换取更大的利益。
三、新型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施工阶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决定设计者设计思想的实现与否。就施工本身而言,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其施工过程都受到地质条件、材料性能、荷载条件、现场条件、资源状况和气候条件的限制。要想发展新型的施工技术,实现创新,必须从这些限制方面着手,突破制约,实现优化。下面仅针对深基坑支挡技术新发展和新型预应力技术两方面进行探讨。
3.1深基坑支挡技术发展
由于高层建筑的发展、抗震与人防的需要和地下空间利用的需求,再加上大型深埋设备基础的施工,深基坑支挡问题越来越多。在这些需求和障碍的促进下,深基坑支挡技术在下面两个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实现是施工技术的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桩、桩—锚支挡体系。对于开挖深度大、坑壁土质差的情况,通常采用灌注桩—预应力锚杆体系。引进的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适用于地下水位上下的各种类型的土层,但效率不尽人意。第二,支挡与承重结构一体化。用于临时支挡的桩或者地下连续墙和永久性的柱、地下室墙一体化后,施工速度得到提高,投资效果得到加强,资源得到节约,得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另外,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更加先进的施工工艺—旋挖已经投入使用,使成孔质量得到保证,减小人为不确定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3.2新型预应力技术
体外预应力作为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近年来的热点。顾名思义,体外预应力是指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的预应力,与传统的布置于构件截面内的预应力筋,所提供的有粘结或者无粘结预应力相对应。体外预应力现阶段主要应用在特种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大跨度建筑工程结构中,形成了两种主要体系。体系一是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预应力摩擦损失小,因为孔道管在结构体外,容易检查和控制管道的铺设质量及其水密性;体系二是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可采用单根张拉工艺,易于操作,且单根无粘结筋的摩擦损失极小。体外预应力相对于传统预应力体系有很多优点,对工程经济效益有积极影响。
3.3钢筋连接施工新技术
压套筒及螺纹咬合连接是一种钢结构的新技术。并越来越受钢结构的欢迎,但是这两种新技术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钢筋连接的技术必须在连接钢筋上使用,对套筒的塑性变形和挤压的利用都可以既节约资源,又能保证安全性,这种技术优点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而压套筒技术是要使用压套筒的技术,就得衡量钢筋头可受力矩大小,根据力矩的大小把需要连接的地方连接起来。虽然两种技术的使用方法和优点有些区别,可却能够互补。所以在钢筋连接的时候把这两种技术都运用进去对整个钢接连接来说是百利无害的。要想让钢筋连接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得充分结合两个新技术。
四、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策略
4.1培养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理念
创新的实施基础在于创新理念的形成。在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内,需要行业人员保持顺应时代的创新理念。通常工程团队内需要有负责创新研发团队,根据当下科技水平,结合施工现场,不断在技术领域给予创新技术,提高整个项目的技术水平。同时需将创新团队的创新理念进行普及,使得相关人员在理念上接受并认清技术创新的内容和价值。从而实现各环节创新理念的构建体系,加快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
4.2成立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
在培养出创新理念的情况下,需要成立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研发团队不仅仅是创新理念的接受与传导者,还是真真的实施者,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理论培训与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成立技术创新机制,提供有效的培训与创新环境才能使技术创新实施起来。
4.3加强对创新技术的应用
技术的创新是需要应用的,所有的一切技术提高手段都是为了满足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创新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企业要勇于尝试创新技术的实践。
结语
如今,为尽快尽好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保证企业能够健康、长远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技术的创新不仅意味着企业的进步,中国的进步和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更意味着全人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于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3):141-142.
[2]韩永召.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J].智能城市,2016,(05):199+201.
[3]王斌,张宏博.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J].科技经济导刊,2016,(03):101.
作者简介:
李静云 女 壮族 出生年月:1984.06 籍贯(精确到市)南宁市邕宁区 学历(精确到具体学历)土木工程本科 毕业院校桂林理工大学 职称(详细职称)助理 现就职于桂林市第八建筑安装工程公司541004
论文作者:李静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预应力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创新论文; 建筑论文; 体外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