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观中的若干认识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特别是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和产权机制、经营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企业观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其积极的一面,表现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认知更加独立和深入;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集中表现为企业观中一些原本清楚的认识变得模糊起来。为此,本文试图对这些变得模糊的地方作粗浅的分析,以期对当前的企业经营管理有所裨益。
财富由谁创造?是资本,还是劳动?
财富是谁创造的?马克思的《资本论》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提出了著名的“劳动价值论”。毫无疑问,生产劳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伟大的实践活动,劳动创造了财富。然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形成对传统价值观的巨大冲击。在市场中,衡量一切价值的尺度是金钱,久而久之,造成一些人对金钱的崇拜。当企业经营不善、举步维艰之时,企业负责人最容易模糊的就是“谁创造财富”的问题,有些人念念有词的是“要是再有多少资金投入就一定会怎么样”。当然,在一定条件下,资金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最难办的是带队伍。职工士气低落,人心涣散,缺乏劳动积极性,怎样扭亏为盈?除了企业领导者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外,关键是要在企业内部树立“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在政策和舆论上,要形成浓厚的“劳动最光荣”的气氛,使职工感受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是第一要素。有了人的积极性,有了人的创造性劳动,我们就会创造出财富,创造出效益,企业才会繁荣昌盛。
利也?义也?企业目标如何确定?
人性善、人性恶的争论自古有之,它导致两种不同的为人处世哲学,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就变成义利之争。改革开放以来,有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甚至宣扬什么“厚黑学”,主张不择手段地赚钱;另一些人(包括一批“儒商”),则力主“义利兼顾”、“信义为本”、“以义取利”或“先义后利”,将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个人利益一致起来,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到底应该持哪种义利观?确立怎样的企业目标呢?经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些常盛不衰的企业,它们都不是唯利是图、不顾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的。IBM公司的三个信条之一是“最佳服务”,以为顾客提供最佳服务之“义”,获取了持久丰厚的“利”。日本大丸公司创业280年以来坚持“先义后利”的经营宗旨和“顾客第一”的原则,往往先投资建街道,再建商店,在服务中尽量使顾客愉快,因此赢得了持久的繁荣。同
仁堂长期坚持“先义后利”的方针和“济世养生”的宗旨,把顾客利益摆在第一位,300多年实践着“炮制虽繁必不敢减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店训,坚持货真价实、信誉至上的经营之路,结果路越走越宽,经久而不衰。
职工是主人翁,还是打工仔?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力逐步走进市场,“职工还是不是企业的主人”成为模糊不清的问题。不少国有(控股)企业在厂长经理滋生“老板意识”的同时,也就自然把职工放在了“打工仔”的位置,本是分工不同变成了截然的对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在解决体制问题的同时,必须澄清对经营者、生产者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才会使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巩固,主人翁精神得以发扬。即便是国外一些企业,也在利用“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来改变员工与企业的单纯雇佣关系,以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而我们有些国企老总视多余职工为包袱和累赘,他们的口头禅是“我要养活几千个职工!”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偏离了历史唯物论的正确方向,往往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人与物不同之处,是人有思想有感情,企业亏损、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对职工的信任和信心。因为,哪个亏损企业的职工不希望扭亏为盈?哪个企业扭亏为盈不依靠全体职工?特别是与企业共命运二三十年的老工人,对企业充满着感情,这种“以厂为家”的主人翁感情正是企业扭亏或二次创业的动力源泉。
金钱与事业,靠什么形成凝聚力?
纵观企业经营管理者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发生了滑坡———由追求宏伟的事业滑向追求诱人的金钱。诚然,金钱是市场经济的杠杆,我们不能忽视它,但持久强大的凝聚力来源于共同的主张、理想和追求,其载体是共同的事业。特别是企业家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对企业非常重要。“金钱只有诱惑力,事业才有凝聚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点没有金钱的诱惑是不成的,但过分依赖金钱诱惑则是可怕的。过分依赖金钱手段的后果是不断强化职工的金钱意识,企业只好用不断提高工资去凝聚人,必然冒着人力成本过快增长的极大风险,有可能最终吃掉利润,丧失优势。教育职工认识事业的意义,自觉地参加到事业中来,并创造条件让他们事业有成,他们怎会不热爱自己的岗位,不忠于自己的事业呢?HP、松下、IBM等著名企业都越来越淡化工资因素,而逐步强化非金钱因素———职务的晋升、公平竞争的机会、参与决策、工作的丰富化和扩大化、进修和提高素质,满足职工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这是颇耐人寻味的。
人治与法治,言行如何一致?
中国社会自古是一个人治的社会,久而久之造成了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很多企业也在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企业管理经验,在实践中认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责任制度,逐步摆脱经验管理、走上“依法治企”的轨道。这是市场
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是世界管理的大势所趋。加强法治,并不是完全否定企业家和经理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力、经验的重要性,但关键是怎么处理好人治与法治的关系?这就首先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带头自觉遵守业已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可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依法治企”的良好局面。海尔集团实行科学管理,企业各项制度十分严格,但张瑞敏们巧妙地处理好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并没有因此束缚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不但企业经营业绩节节攀升,个人的领导才能和素质也得到了广大员工和社会的敬佩和尊重。
高薪养廉?俭以养廉?
企业家是经营企业的专家,是企业经理人中的佼佼者。中国的市场经济呼唤企业家,改革开放的环境造就企业家,但世俗化、拜金化的价值观取向又在毁灭着企业家。中国一些企业家为何出现“短命”现象、“59岁现象”?有人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权力缺乏监督,提倡完善企业内部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更多的人则认为关键是中国企业家报酬太少,激励乏力,因此大力倡导完善经理人年薪制或股票期权,谓之“高薪养廉”。如果与美、欧、日企业家相比,中国企业经理人的收入少得可怜,如何改变这种工资制度的确是一个现实课题。实行主要经营者年薪制、股票期权,或两者结合,也许是可行的办法。但话说回来,我们不少企业的经营业绩怎能与西方著名公司相提并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要是尽快将企业经营者推向市场,使企业经营者职业化、市场化;另一方面则是要在加强外部监督的基础上大兴勤劳节俭、清正廉洁之气,加强经理人员的自我约束,这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任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竞争,总是处于劣势,一开始你必须采用低价策略才可能求得生存,这就意味着职工和经理人只能实行相对较低的工资。这就要有一种精神,为国家振兴而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事业兴旺而执着追求的精神,日本、韩国经济起飞的过程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