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构筑什么样的时代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代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民族的奋斗历程中,它的灵魂要不要有一种永无竭止的力量源泉,这里指的是创造、进取、勤劳、勇敢、正义的时代精神。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去创造它?
我们生活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需要精神的年代。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给我们展示了人类理性力量与尊严的无穷机会,也几乎折断了维系我们几代人的精神支柱。面向未来,时代精神要做的不只是凝聚着巨大的社会力量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世界,而且要引导着整个中华民族重建人的信仰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今天所做的任何一种精神选择,都将决定“我们往哪里去?”这就提出了另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建立时代精神的大厦,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历史民族精神,需要进行哪一类精神借鉴,应该选择何种精神取向?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传统、现实和民族意识进行理性思考,我们才能在失去的精神家园上,找到时代精神的奠基石,对其作出正确的历史定位。
关于继承:把根留住,让血脉再相连
任何一种时代精神都是人类传统文化的连续,传统是现代存在与发展的理由与根基,时代精神不能脱离民族精神这块根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其支撑力是整个民族发展合力的中坚,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创造力、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须臾不可间断这一源泉。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了自己特有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及中华土壤之中。它一方面表现为励精图治、百折不挠的坚韧性,另一方面又是盲目服从,安贫知命的柔弱性。其丰富的内涵可概括为:克己为人、团结友爱的风尚;务实求真、知行统一的态度;自强不息,威武不屈的意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振国兴邦,天下为公的理想,其中最重要、也最宝贵的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独立意识和抗击外敌入侵,不惜以身殉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一种时代精神或时代信仰最重要的是不能对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抱虚无的态度,要把这些优良的历史民族精神继承下来。
继承是否定之否定,是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对民族精神扬弃的标准取决于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凡有利于民族现代化,有利于塑造健康向上,丰满优秀的现代民族性格,充实时代精神的文化观念,我们都要继承,要有意识地去掉那些无法与新的文化兼容的消极的传统人格与传统作风。
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力量之所在,只要我们吸取中国文化绵延下来的精神智慧与精华,去其陈旧的糟粕,我们就能留住这根,保持时代精神与历史民族精神的血脉相连。
关于借鉴:用一只眼睛看黑暗,另一只眼睛看光明
确切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是借鉴的指导思想。树立时代精神,要大胆地旗帜鲜明地吸收外来民族文化的精髓,表现出一种“融汇百川,兼容万物”的博大气态。特别在跨世纪的当今世界,要繁荣,要进步,就必须善于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成果来充实,健全,改造自身的肌体,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精神中一切有益的东西来强旺我们的血液,充实我们的精神。尤其是我们民族精神所欠缺的或差距甚远的一些东西——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冒险精神,法制观念,竞争意识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其中最值得我们花一点功夫去学习的是以科学与民主为核心内容的理性精神。
学习西方文化,需要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它的黑暗,另一只眼睛看它的光明。西方文化良莠杂陈,有鲜艳的文明之花,也藏污纳垢。我们的借鉴不应是全面吸收,更不是全盘西化。不能把影响西方现代化进展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当做最圆的月亮来仰望。这些主义不但不能照亮我们的行程,而且会模糊我们的视线、扭曲我们的精神。当代一些青年的价值失范、心理失衡、行为失常、精神进入冷漠与消沉状态,正是受这些观念的冲击。
对外来文化和其它民族精神的选择,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自觉意识,即选择的主观能动性,引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是摄取西方文明应有的觉悟。中国进一步开放,在经济、财贸、科技等方面与世界接轨,需要有对个人价值的正确理解,改变以往依据意识形态的教条式旧的社会风习判断事物的观念。
关于弘扬:精神家园不是要我们固守什么,而是要我们创造什么
民族精神的弘扬、发掘和重塑只能建立在对文化与价值的认同与重构之中,它呼唤着一种伦理与价值的依托。具体地说:确立时代精神的取向,必定是对民族文化再认识觉醒,是对民族前途命运深层次的关注。近几十年来,我们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取舍主要发生在实践的层面上,艰难探索的心路历程,寻找家园的孤独寂寞,使我们产生了思想上的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重新打量中国传统文化,一种伦理回归的道德主体意识开始重新崛起。现在的问题不是“中学为体”还是“全盘西化”,而在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已经突破了观念和理论本身,客观实际要求我们突破民族的、地域的、心理的屏障,博采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构筑中华民族的魂。
我们也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许多旧价值观被抛弃了,新的社会观念价值体系重构远未完成,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仍被世俗分隔着。
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样的事实:社会持续发展需要注入现代意识,现代化建设也必将呼唤对民族精神的提升,这就为我们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浇铸当代社会的精神内核,提供了某种客观需要与可能。
选择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到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文化,这就是我们确立精神取向应该选择的正确决策。我们要通过以上的决策,树立起当代青年开放、进取、竞争、平等、求实、自立、自3主的文化价值观,确立以创新、合理、合作为核心的理性文化精神,构筑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
建立在批判理性基础上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要抖落历史的尘埃,高扬起现代意识的旌旗。人类的精神家园,不是要我们固守什么,而是要我们创造什么,它有必要运用一切适宜的文化精神资源,包括儒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风貌,融合西方文化富有人类进步意义的精神去完成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化,接通中国与世界的精神联系。它更有必要不断地赋予历史的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使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新的飞跃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