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 阐述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从辩证施治、分期论治、中成药治疗及中药灌肠综述了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进展,认为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前景辽阔。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临床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010-02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Ulcerative colit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ng lei, Gu Yunfei (corresponding author).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ulcerative colitis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dialectical treats, staging treatment,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ema, summarized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thought the prospect is very vast of treatment ulcerative coliti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Ulcerative col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linical progress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也是一种多因素、多层次的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主要在结肠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临床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为特征,部分患者有肠外表现[1]。兹将近年来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病因病机
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范畴。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主要包括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和体虚劳倦。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且与肝肾关系密切。湿邪内蕴,气血壅滞,脾肾亏虚,乃本病发病的关键所在。其中湿邪内蕴为其标实,脾肾亏虚为其本虚,二者互为因果关系。
2.中医治疗
2.1辩证施治
邵荣世教授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四个主要证型,包括脾虚寒湿证、肾阳亏虚证、肝旺脾虚证、肠道湿热证[2]。印会河教授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湿热积滞证、湿渍肠道证、脾胃虚弱证三个证型[3]。张林祥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三型,包括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和脾肾两虚型。常见溃疡性结肠炎六个证型,包括:湿热内蕴证治以清热利湿,佐以调气行血,代表方有白头翁汤、芍药汤等。脾胃虚弱证治以健脾益气,除湿升阳,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脾肾阳虚证治以健脾补肾,温阳化湿,代表方有附子理中汤、四神丸等。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中,代表方有痛泻要方、四逆散等。阴血亏虚证治以滋阴养血,清热化湿,代表方有驻车丸等。气滞血瘀证治以行气活血,佐以健脾益气,代表方为膈下逐瘀汤等。
2.2分期论治
李乾构教授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二期:急性活动期证属脾胃虚弱,大肠湿热,以健脾助运,清化湿热之法,用自拟清化溃结汤;缓解期证属脾肾俱虚,湿邪留滞,以健脾补肾,除湿导滞之法,用自拟健脾溃结汤。谢建群教授[4]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可分为早、中、后三期,早期应以攻邪为法,兼顾胃气;中期应攻补兼施,佐以活血化瘀祛痰;后期应以补虚固涩为主,兼祛余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魏志军[5]亦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两期,认为急性发作期寒热错杂而正气虚,用乌梅丸加减;缓解期属脾虚湿盛兼肾虚,用自拟二术汤加减。黄德亚[6]认为溃结的治疗应分三步,第一步用下法,方用增液承气汤加减,以下污秽之物;第二步用消法,方用大安丸加减,以期腹痛消失、大便次数减少或逐渐成形;第三步用补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补气培土,健脾固肠。
2.3中药灌肠
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用的方法,灌肠可以使药物直达病所,局部药物浓度高,而且通过药物作用使肠道溃疡面得到保护,促进其修复,改善局部血运,又可避免胃酸对药物的影响,所以药物灌肠法得到临床的重视。赵立群[7]用菊花煎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6例,菊花煎方药组成为菊花20g、紫参30g、蒲公英30g、诃子15g、白芨30g、赤石脂20g、黄柏15g、赤芍15g、地榆炭30g,水煎2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每次灌肠时灌肠液保留时间不小于2h。临床痊愈59例,好转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谢晶日等[8]用三白灌肠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例,痊愈9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4.12%。此方由焦白术30g、白头翁30g、白及10g、蒲公英30g、酒大黄10g、黄芪15g等组成。刘金华等[9]用自拟中药结肠清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方药物为苦参20g、黄柏15g、白头翁10g、白及6g、地榆20g、石榴皮15g、当归10g、白芍10g、甘草5g、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每日1剂,水煎后每次取15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有效率为96%。
2.4中成药治疗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中成药:香连丸、香连化滞丸、葛根芩连片、肠胃康冲剂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下注型;戊己丸、逍遥丸等治疗肝旺脾虚型;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启脾丸、补脾益肠丸等治疗脾胃虚弱型;固本益肠片、四神丸、脾肾双补丸、附子理中丸等治疗脾肾阳虚型。
2.5 其他疗法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还包括艾灸疗法、温针灸、穴位埋线等针灸疗法和外敷法。诸多研究表明均有一定疗效。
3.结语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还可以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中医学界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单方、验方、外治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治疗本病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过去不少学者单独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本病,疗效不甚满意。实践证明,口服给药加保留灌肠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口服或灌肠给药。研究资料表明,脾胃虚弱在本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故温中健脾益气疗法颇受许多学者的青睐。近年来也有人认为活血化瘀,理气行滞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治则,故提出在辨证的基础上用莪朮、大黄、丹皮、桃仁、三七、牛膝等,这些药可促进组织修复,增加消炎和免疫功能。尽管近年来中医药学在本病的防治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远期疗效尚欠满意,还须不断挖掘;(2)尽量使诊断标准统一,辨证分型统一,以便临床统计和分析;(3)动物模型的建立:本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病因学、发病机理及治疗学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可从动物模型方面获得临床上不能得到的某些重要数据;(4)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药理研究尚少,有待进一步开展。
总之,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确实具有很大优势,如果能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本病的发病机理,按严格的科研方法进行相关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进一步筛选有效药物或方剂,研制合理剂型,使临床用药进一步合理化,相信可促进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Park SH,Kim YM,Yang SK,Kim SH,Byeon JS,Myung SJ,ChoYK,Yu CS,Choi KS,Chung JW,Kim B,Chou KD,Kim JH et al..Clinicalfeatures and natural history of ulcerative colitis in Korea.InflammBowel Dis,2007,13:278-283.
[2]季雁浩.邵荣世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11):21-22.
[3]辛瑛,郭霞珍,辛晓虹.印会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总结[J].北京中医,2003,22(6):10-11.
[4]张涛.谢建群分期论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江西中医药,2006,9(37):9-10.
[5]魏志军.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60例[J].国医论坛,1997, 12(4): 2
[6]黄德亚.下消补三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9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 14(2): 31.
[7]赵立群,刘同亭.菊花煎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1587.
[8]谢晶日,赵树平,梁国英.三白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5,22(3):45.
[9]刘金华,陈彦,孙静.结肠清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18.
论文作者:王磊,谷云飞(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7
标签:溃疡性论文; 结肠炎论文; 灌肠论文; 中医药论文; 本病论文; 湿热论文; 健脾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