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臂丛神经卡压术后的影响评析论文_陈颖,刘小丽,米胜楠 赵星,金晓琳,云阳

陈颖 刘小丽 米胜楠 赵星 金晓琳 云阳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北京、顺义 101300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臂丛神经卡压术后的影响 方法 自2012年12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臂丛神经卡压症的患者总共88例,按不同的护理方法,使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基础的护理方法上还进行个性化护理。结果 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3.1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1.82%,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实施个性化的术后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保证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臂丛神经卡压;影响;评析

臂丛神经卡压是骨--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之一。大部分是周围神经行径某部骨纤维管,少部分是纤维边缘受到压迫和慢性损伤引起炎性反应,从而使神经功能产生异常[1]。随着社会的发展,臂丛神经卡压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并且该病严重影响人民的身心健康,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为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由于神经显微外科的极大发展,该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局部封闭及神经松懈术。术后的护理影响患者的预后,所以良好的护理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本文研究了个体化护理对臂丛神经卡压术后的影响,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现呈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本文所选取的资料是自2012年12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臂丛神经卡压症的患者总共88例,年龄为26~65岁,平均年龄(35±3.2)岁,其中男性43例,年龄为26~62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3±4.2)岁;女性45例,年龄为26~6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7±3.9)岁。按不同的护理方法,使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0例,年龄为26~62岁,平均年龄(36±3.8)岁;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29~65岁,平均年龄(34±3.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年龄为27~64岁,平均年龄(35±3.6)岁;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26~63岁,平均年龄(36±3.1)岁。所有患者全都经过检查确诊,研究组病程为3周---3年,平均病程(1.3±4.6)年,对照组病程为2周---3年,平均病程(1.5±3.6)年。两组患者性别,临床症状,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后,均进行常规的护理,如:局部压迫止血以及伤口引流护理,患者的切口部应该用小砂袋压迫24h来止血,要保持引流管通顺,使其不被曲折,并防止脱落,从而使伤口部位不会积液;局部功能锻炼护理,在术后的第二天就可以指导患者做适当的锻炼,锻炼的强度不要太大。除此之外,还应该进行血液的生化检查,加强患者的营养,增加维生素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人量,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增强抵抗力,促进神经的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进行个体化护理。个体化护理包括生理护理及心理护理。在生理护理中手术之后应该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及时进行处理,轻度疼痛可采取转移患者注意力或者使用暗示疗法;中度、重度疼痛应该给予镇痛药。心理护理,术后的患者心理变化起伏很大,易怒,易焦虑,易烦躁会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发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使其摆脱心理烦恼,积极配合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的数据采用专门的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1.4 判断标准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出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判定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得分在80分以上的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人数*100%。

2结果

结果如表1所示: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3.1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1.82%,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好于对照组。

表1: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3讨论

臂丛神经卡压症颈肩痛伴同侧上肢疼痛、麻木、手握力减弱,依据神经卡压严重程度可有支配区域痛、温、触觉减退甚至消失,支配肌肉萎缩等神经受损表现。产生臂丛神经卡压症的原因有先天性的因素与非先天因素。非先天因素中,该病的产生往往和颈肩部的肌肉时间的紧张状态有关,由于紧张的肌肉与其间穿行的神经干反复摩擦,使其时间处于充血水肿的状态,导致神经外膜的异常增厚,压迫神经纤维,从而产生了臂丛神经卡压症状[2]。

臂丛神经卡压症的疗法有药物疗法和机械疗法,药物疗法主要是在横突结节部位注射曲安奈德1ml、0.5%利多卡因2ml、生理盐水1ml的混合注射液;并使用20%甘露醇250ml及5mg地塞米松快速静脉滴注[3]。机械疗法即局部封闭及神经松懈术。当臂丛神经卡压症的患者在使用药物疗法疗效不好的时候,应该积极鼓励患者进行机械疗法,医护人员积极的用成功病例来正确的引导患者尽早做出决定,尽早的摆脱病痛的困扰。

本文中臂丛神经卡压术后,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3.1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1.82%,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好于对照组。因此,实施个性化的术后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保证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琳, 彭峰, 杨剑云,等. 臂丛神经卡压对颈交感神经节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0, 26(1):36-38.

[2]刘民. 综合疗法治疗臂丛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中国康复, 2011, 18(6):411-411.

[3] 徐虹霞, 邓明月. 肘关节手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早期功能锻炼影响的护理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 2012, 3(12):316-317.

论文作者:陈颖,刘小丽,米胜楠 赵星,金晓琳,云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个体化护理对臂丛神经卡压术后的影响评析论文_陈颖,刘小丽,米胜楠 赵星,金晓琳,云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