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人文性内涵的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内涵论文,英语课程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性质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另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课程性质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反映了课程编制者对课程本质特征的认识,它影响课程分级标准编制、教材编写、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走向和细节。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指出了英语课程的性质,首次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1]p2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前提是要明确它们的内涵。本文探析英语课程人文性的内涵。 一、突出人文性是英语课程发展的一次跨越 教育部2001年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没有提到人文性。该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性质有如下界定:“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2]p2这里谈到的课程性质只是涉及英语课程的一般目标,没有反映英语课程的特殊性。 修改后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开始突显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指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1]p2在第二部分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部分,文件指出学习外语“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1]p2该课程标准所指的人文性是指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具体包括:开阔视野,丰富经历,跨文化意识,爱国主义精神,创新能力,良好品格和思想观念。 在英语课程中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一次突破和亮点。这种对英语课程性质的定位有助于淡化知识本位的教学,为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寻找到新的视野,可以发挥英语课程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反映了我们对英语课程价值观认识的完善。这种对英语课程性质的概括新颖且有深远意义,关乎英语课程编制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英语课程人文性的界定 由于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在国内才开始被重视,因此,到底应该如何界定英语课程人文性,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首先需要反思国内最有代表性的看法。 英语课程专家陈琳认为:“提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进而为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我们这次英语课程标准修订最主要的突破之一。”[3]他反复强调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就是要开阔学生视野和思维,使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扩大学生的视野与人文性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不是实质性的。学生扩大视野之后可能会形成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价值观,这种品质与人文性有直接关联。 英语课程专家程晓堂认为:“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不仅仅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还包括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生活经历、较强的跨文化意识等。”[4]我们不能说凡是涉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就有人文性。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涉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所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倾向人文主义的。人文性倾向于以人为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我们以前一直忽视的思想观念。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课程了解和掌握各种思想观念,而人文性的价值取向是极其独特和有价值的。 人文性是学术界都知晓的一个概念,它与人文主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密切联系。要理解人文性的概念,应该借助典章文献和学术界的习惯约定。 人文主义又称为人道主义,“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义思潮”“指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即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5]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这种哲学思潮宣扬个性解放,享受人世间的欢乐幸福,赞赏人的美丽;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相信人的智慧,追求自我实现,维护人的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只有人权是天赋的,生来具有的,不可剥夺,也不可代替的。人文主义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人文素养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认知能力和人格品质,核心是认同和践行人文主义的一些基本主张,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在人心理和行为上的表现,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人文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核心不是能力和一般的品质,而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的一种高尚的境界,优秀的品质,是对真善美的执著的追求。精神不是具体观点、学说或什么主义,而是各种观点与人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高度融合。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人文性就是某一事物或人具备这些人文主义思想的要素或品行的特性。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该门课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人文思想、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特性。人文主义思想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学生的发展需要吸收人类创造的这种最先进的文明成果。 三、英语课程人文性内涵的选择依据 人文主义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浩瀚丰富,不可能将其都编入到英语教材之中,需要将其转化和做本土化的探索,尤其需要限定其范围。在英语课程中落实人文主义思想是一种崭新的探索,需要确定设计人文性课程目标和人文性课程内容与依据,否则教材编制者和教师会无所适从。我们在选择英语课程人文性的内涵时需要考虑三个依据: (一)中国古代的人文观点和现实的需要 课程的性质是课程编制和实施的一面旗子,能引导英语课程和教学的发展方向。我们不能机械照搬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所崇尚的所有价值,人文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也有时代局限性。我们要根据现实需要来挑选适合的人文主义思想。界定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内涵关系到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反映了我们对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基本判断和立场。要考虑现实英语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要考虑到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基础。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点,如“民为贵,君为轻”,天人合一,刚健有为,以和为贵的思想。当前,我们追求和谐发展的中国道路,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些对于我们选择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有现实指导意义。总之,选择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既要吸收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又要借鉴中国古代的人文观点,考虑我们国家现实的需要。 (二)英语课程的特色 文以载道,英语作为一门在世界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承载着丰富的先进文化,包括人文主义思想。如果将英语课程的意义只是停留在学生的认知领域上,会浪费这门课程宝贵的价值。先进文化不会附和在所有的文本之中,不是所有的英语文本都包含着积极的人文主义思想。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特殊地位。我们选择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内容应该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是英语课程独有的,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的内容。 (三)英语教材中已有人文性内容 中外英语教材编撰的历史悠久,西方学者在其英语教材中巧妙地渗入了适合于他们需要的人文主义思想。我国的英语教材,不管是独立编写,还是合作编写,编制专家或多或少地渗入了人文主义思想。英语教材中,有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下册)的第11单元“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中有记录Helen和Jim参加科学展览馆的不同感受的日记,反映了感知快乐、愉快生活的重要性。[6]p65编制人文性课文的成功经验值得发掘和吸取。 四、英语课程人文性的构想 我们不可能在一门英语课程中去实现伟大的人文梦想,也不能把英语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伦理课、哲学课,英语课程的人文性要融入到英语知识之中。英语教材中编入复杂的人文思想并非易事。简单的人文思想,学生会感到没有吸引力;标签式的粘贴,师生会反感厌恶。在英语课程编制中,到底应选择哪些人文思想或人文精神呢?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初步的、浅显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作为英语教育的目标。具体内容包括: (一)爱心品质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爱人和尊重人,这是爱心品质的核心。爱心教育具体要求学生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父母、爱家庭、爱世俗的生活、爱自己、爱美丽的事物、赞美人的力量、爱自然界的生命精灵,不歧视有缺陷的人,同情弱者,乐于助人。爱心品质是最值得英语课程关注的一种人文素养,它特别切合中小学的心理需求和实际状况。 (二)独立个性 人文主义反对盲目信仰和崇拜权威的蒙昧主义,推崇理性,勇于怀疑,大胆思考。在文艺复兴时代,群星璀璨,光彩照人,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7]p445恩格斯举达·芬奇为例,说他不仅是个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人用剑,一些人则两者并用”[7]p446进行斗争,推动着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变革。在我们这个彰显个性渐成潮流的时代,我们的课程要充分遵循个性发展观。独立个性的价值观教育具体包括:第一,培养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喜爱一种活动或事情,喜欢一种书籍或某门课程,在某个方面形成爱好、特长或特色。包容与尊重差异,把人的差异发展成为兴趣和爱好。第二,鼓励独立的见解和行为方式。这是基于对真善美的内化和理性思考的一种品质,是以不妨碍他人的个性为前提的表现。第三,独立的人格。不盲目地依附于他人,不受到他人的奴役,不过寄生式的生活,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品行独立生活在社会上。 (三)幸福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文主义思想反对禁欲主义,肯定现实人生的意义,提倡对世俗幸福的追求。“人文主义者以享乐主义否定禁欲主义,认为快乐和幸福就是善,就是美德;幸福快乐就在今生,不在来世;幸福快乐是感性的物质的,而不是虚幻的纯精神的。”[8]p195他们爱憎分明,率性坦诚,乐观向上,满怀激情,这种生活观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一种普遍价值取向。我们如今社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幸福,人们生活富庶安定,青少年儿童更是生活在蜜罐里。成年人激烈的竞争场面被人为夸大了,情绪也传染到了学生心理,使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乐观向上是一种有效的生活策略,也是未来中国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实际状况。要树立幸福乐观的生活观,我们可以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中吸取营养。具体内容包括:幽默的言语与行为,自己快乐也把快乐带给他人,分享自己或他人的幸福与快乐,寻找和享受生活和学习中的点滴快乐,时常回忆幸福快乐的事情和经历,学会平和地渡过难关,学会从痛苦中汲取教训和经验,学会淡化痛苦的事情和情绪,艰难困苦的时候保持乐观等等。 (四)创造精神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不仅造就了欧洲文学和艺术的繁荣,也有力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7]p446它摆脱了神学的羁绊,大踏步地前进。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意大利物理学家布鲁诺、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英国科学家哈维发现了人的血液循环理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大批艺术家和科学家受自由精神的影响而激发出强大的创造精神,他们执著地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以充沛的精力长时间地追求真理,表现了大无畏的气概和创造精神。创造是我们的社会和科学技术赖以进步的源泉,时代呼唤有创造精神的人。创造精神内容包括怀疑精神、开拓精神和求实精神。英语课程通过介绍西方国家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成长经历、发明创造的故事以及众多的创造发明成就,能为学生创造精神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平等民主自由的精神 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世俗等级制度,要求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提倡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都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自由是个舶来品,需要稳妥引入自由精神。我们的社会处在转型时期,“人的自由发展,除了受到各方面物质文化条件的制约以外,还要受到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制约。”[9]p24在英语课程中渗透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应该注意适宜性、渐进性、可接受性和有效性,分清轻重缓急,旗帜鲜明地明确反对自由主义,切实用好人类的宝贵精神资源。英语课程中涉及的平等民主自由精神具体包括:树立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有自我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承担自己选择后果的态度;做人做事忠诚朴实、襟怀坦白、正直不阿、光明磊落;与所有的人平等和睦地相处,包括老师和同学、父母与同伴;不要歧视他人,尤其是后进生、身体有缺陷的学生、贫困学生以及各种弱者;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以民主方式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处理分歧和矛盾;在法律、道德、规定、约定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由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制度保障学生的自由权益;自己的自由不要妨碍他人的自由。 对于复杂敏感的英语课程人文性内涵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交锋争鸣,减少纰漏,形成共识,以保证英语课程改革沿着正确方向的前进。英语课程的人文内涵分析_英语论文
英语课程的人文内涵分析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