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趋势论文,课程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课程改革,我国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也持续迈出了新的步伐。
建国40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变化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1957年,为改造旧课程、建设新中国中小学课程体系阶段。1958~1965年,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曾经修订过一次小学教学计划和两次中学教学计划。1966~1976年,为“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阶段中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遭到破坏,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处于无政府状态。1977~1988年,为拨乱反正阶段。1978年,教育部公布了一个过渡性教育计划。1981年以来,进入课程改革的新阶段,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近30年里,我国的课程体系一直呈僵化状态,存在着统得过死、过分集中的弊病。自80年代以来,有了较大的松动。例如在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试行)》中,首先,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国家安排课程指由国家同意安排的必修课,其门类、课时、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如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的国家安排课程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共九门课。地方安排课程是为了适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而安置的,从而给了地方一定自主权。其次,改变了外语、数学一些学科过去对学生要求划一的状况。以外语为例,考虑到我国内地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分为两级标准:第一级标准只需学习两年,要求学生掌握适量的基础知识,通过初步的语言训练,能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活动;第二级标准要学习三年或四年,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经过进一步的语言训练,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学习外语打下基础。各学校外语课的开设按照哪一级标准,可由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决定。再次规定了一些学科,如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语文、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生物、音乐、美术等,都要在本学科总课时中留出适当课时给各地安排乡土教材的教学时间。在《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中,这种灵活性和多样性体现为增加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弹性,规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有关学科的特点,对低中年级采取大小课结合的形式,如低年级数学、一至五年级写字,每天安排一节小课(20分钟),三至五年级的外语课也采取小课形式,以减少学生学习间断的时间,增加接触的机会。此外,还增大学校选择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外语学科的开设年级,允许学校提前或推迟;提出计算机课分布开设的要求,学校可创设条件逐步开设。
二、开始了对课程结构改革的探索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课程结构必须整体优化,才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又学有专长的各种人才。从80年代以来,课程结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开始向分科化与综合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普通教育中除小学自然课外,基本上只有分科教学,没有综合教学。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综合课程有特殊作用,主要是:从认识世界来看,综合课程能够给予学生一个整体的观念,有利于学生认识各种现象和因素的联系和制约,形成“统一的世界图景”;从教学来看,可以避免有些知识的重复和割裂,避免分科课程因要求体系的完整和逻辑的严密、扩大知识范围而导致的加重学生负担的弊病。显然,不设综合课是不妥的。但也应看到,人类既不可能把全部经验传给下一代,也不可能以整个世界为单位进行教学,所以分科和综合课程应当是并存的。世界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走的也是一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道路。与其相比,可以说,目前我国在课程综合方面仅处于尝试阶段,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如在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五·四”学制全日制小学的三、四、五年级,“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的四、五、六年级设置了综合性的“社会”课。其设想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常识,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在《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必修课中的“社会学科”中,小学三、四、五年级设“社会”,自七年级起,社会类和自然类的学科均实行分科型与综合型两种方案,社会学科的综合型课为“社会”,上课总课时为306,比分科型历史、地理374总课时量减少68课时。设此课的初步设想是将历史、人文地理和社会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了解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和社会学的初步知识,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我国社会历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具有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同时使之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自然学科的综合型课为“理科”,上课总课时为408,同分科型物理、化学、生物的上课总课时量相同。设此课的初步设想是:在小学自然学科的基础上,学习有关自然地理、物质、运动、能、生命科学、宇宙、地球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性,了解这些知识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意义和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人口、能源、环境等与人类命运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思维和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学科类课程为主的结构模式,在学科类课程中增设选修课。选修是针对必修而言的。追溯起来,普通中学设置选修课,是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后,学校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西方一些教育家长期不断努力下应时而生的。最早实行选课的是德国的大学。在中学获得真正发展是在19世纪90年代后。到今天,翻开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普通中学的课程表,就会看到选修课已成为其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后,教育部曾在1963年的教学计划中提出设置选修课,但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结果只有极少数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实验。1981年,教育部在新的教学计划中重新确定要在高中开设选修课,规定高中二、三年级各安排4节选修课,设什么课,根据学生的要求、社会的需求和学校的条件而定,可以另设新课程,也可以就选修课的某一门或几门开设加深加宽的选修课,学生可以选一门或两门,也可以不选。与此相比,在选修课的设置上,《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主要体现在:一是选修课的类别有了划分。选修课分为两组,A组为特色型选修课,分文史哲类、数理类、外语类、体育艺术类,供各校选择其中一类或几类,办特色班,形成特色学校,如文史哲类可开设的选修课有社会学常识、心理学常识、经济学常识、哲学常识、近现代史、人文地理、文学与写作、乡土史地等。B组为各类特色学校或特色班都必须开设,学生都必须选修的选修课,包括劳动技艺类、音乐美术类、计算机类等,各类都有若干门。各校可依据条件选开几门,每个学生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从各类中选学一门。二是把选修课的开设从高年级向低年级延伸,课时数增加。在高中阶段,从高一开设选修课。高一、高二、高三周课时分别为5节、5节、14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八、九年级各安排2节或3节选修课。需要说明的是,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中选修课的设置是在适当减少必修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八、九年级的必修课控制在27~28课时,比国家教委1992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的同一年级少0~5课时(初二年级为33课时,初三年级为27课时)。
第三,将活动科目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对于活动课程,目前争论比较大。一种意见认为,尽管活动课程主要是为克服学科课程的缺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保持各自特点的情况下,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学科之中有活动,活动本身可能就是一门课程。从世界课程发展的情况看,很多国家都把活动纳入课程之中,同时又在课程计划之中设立活动课程。从我国来看,尽管活动存在于学校生活之中,但在90年代以前,却未进入学校课程结构之中。90年代以来的变化有:一是国家教委对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把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列入学生活动总量之中,把高中阶段的课程正式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个部分。二是上海课程改革方案设计了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组成的新课程体系。活动课从小学一年级开设,内容包括:班、队、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兴趣活动,阅览与自习,并且都有课时作保证。高中也是这样,在特色学校课程中,必修课、选修课与活动课的课时比例为6:2:2,在其他学校为6.5:1.9:1.6。三是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也纳入了活动课程,内容包括校内的文化、体育和科技等活动及校外的实践活动,从而加强了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
第四,对课时进行了调整。从本世纪末各国的课程改革的实践看,总的趋势是,为了适应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体系中,占课时比重较大的学科课时比例在减少,一些在传统课时体系中居次要地位的学科,课时却在不断增加。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也体现了这一趋势(见上页表1)。
表1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纵向比较
说明: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小学集体教育和机动时间全年两周,其中部分用于劳动;1981年初中教学计划,劳动技术两周,每天4课时;1978年教学计划,小学兼学4周,初中每年兼学6周;1963年教学计划小学四、五、六年级,每年劳动2周,初中每年劳动4周,以上这些均不列入本表课时内。
由上表看出,义务教育《课时计划》设置体艺类课程是历年最多的,劳技课则经历了一个由未设、设置到课时增加的过程,语文、数学等历史悠久的学科的课时呈递减趋势。比较起来,在这方面上海课程改革的步子更大一些(见图1)。
图1 各类学科在上课总时数中所占比例之比较
以上简要阐述了我国普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从我国课程改革发展的纵向看,80年代以来的改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和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相比,从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我们面临的任务看,我们的改革的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
1.改变现行的学术中心性课程观,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新课程观。课程改革是由新课程观的树立、课程的设计、课程的评估等一系列方面组成的,推进课程改革,首先涉及的是课程观念问题。现今在我国占主要位置的是强调学科教学的系统性、严密性的学术性中心课程观念,这种课程观念曾在课程史上占据主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与教育自身的发展,这种单纯学术性的课程观的弊端已经显露出来,主要是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忽视了学科内容的社会性、实践性、活动性,使得学习与社会生活脱离、学与用分离,有碍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呼唤新的课程观念。新的课程观并非完全抛弃学术性、知识性,而是使知识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发挥人的潜能,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公民。
2.要继续调整课程结构。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求纳入中小学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多,学制不能延长,而且随着新工时制的实行,课时已经减少了。这个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告诉我们,既要提高质量,又不能负担过重,出路只能是调整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必须整体优化,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又学有专长的各种人才。这种整体优化,应当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相结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学科类课程各科之间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开放、动态、多角度、多方位的结构,并且给地方、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以适当的选择余地。
3.要继续改革教学科目门类和课程内容。现今我国中小学共开设24门教学科目,其中小学9门、中学15门,课程门类依然偏多。从课程内容来看,受学术性课程观念的影响,各门课程都强调系统性,内容都呈递增趋势,以致出现课程内容“超载”的问题,而学生健康人格与创造性的培养却受到影响。为此,课程的设置及其内容都应进行研究和改造,课程设置要合理,内容改革要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使之有利于发展能力和培养创造精神。
4.进行课程评价的改革。评价是各国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都会遇到的重要问题,也是改革顺利推行的关键。我们认为,课程评价改革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尺度的弊端。改革要在确立和实施评价体系上下功夫,要为学校的教学提供一个综合质量目标,要按年龄和程度划分等级,建立一种目标和成绩相联系、多层面、多角度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