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的述评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中国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旅游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仅2001到2005年我国旅游高、中等院校数量就增加了184所,旅游院校遍及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到2005年,共有旅游高、中等院校1 336所,在校生人数超过56万[1]。随着旅游教育的发展,有关旅游教育的研究也逐步展开。然而无论是与外国相比,还是从旅游教育实践的需要来看,我国旅游教育的研究明显滞后。因此,全面回顾、总结国内旅游教育研究的发展现状,进而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便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
一、文献来源
本文利用互联网,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信息统计源,选择“旅游教育”、“旅游人才”作为关键词,搜索了1979年-2007年10月近30年的所有载文,检索论文812篇,其中12篇重复,本文主要是对800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试图用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考察国内旅游教育研究的状况。
国内旅游教育的研究几乎与旅游教育发展同步,从历年论文发表的数量来看,1994年以前,国内关于旅游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献量很少,而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几乎空白;1995年以后进入萌芽发展阶段,由此开始,国内旅游教育研究的论文篇数逐渐增加;2003年旅游教育领域的研究出现了一次飞跃式发展,2005年论文篇数首次超过100篇(具体数据见表1)。从发表的文献数量统计来看,国内对于旅游教育的关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研究述评
从发表文献的研究内容来看,国内旅游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地区旅游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课程与教学内容和国外旅游教育等几个方面(见表2)。本文就主要研究的6个方面内容进行回顾和评述。
(一)旅游教育发展研究
旅游教育发展研究在旅游教育研究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主要以研究旅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文章为主体,分析旅游教育的现状、性质、特征、外部环境,强调旅游业与旅游教育的协调发展,并根据时代特征,提出战略思考和发展趋势。
学者们首先回顾了中国旅游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相应的发展趋势。陶汉军从上世纪50年代起对我国旅游教育发展阶段进行回顾,将其分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规范标准阶段,指出我国的旅游教育现已形成了比较齐全的结构体系,正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丁力等针对全国范围旅游需求已趋饱和,而旅游教育质量不高的状况,指出我国旅游教育应该从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变为对质量的追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3]。刘志江通过对我国旅游教育20多年发展历程的观察,分析了旅游教育的应用性特点,认为旅游教育应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强调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作用[4]。
也有学者对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性质进行分析,汤利华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媒体等教育四元素上的特征,认为旅游高等教育是具有鲜明职业特征的专业教育,应面向并服务于旅游产业[5]。秦岭南指出旅游高等教育应处理好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可以在旅游高等院校内部通过制度安排,明确划分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界限,以回避旅游研究现状对旅游高等教育的混乱[6]。
还有学者对我国旅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谷慧敏等通过对全国范围内200家旅游院校的调查,指出中国旅游教育在师资力量、学生实践经验以及国际化程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7]。龙江智指出中国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着“教育膨胀”、“人才稀缺”、“就业压力”、“人才流失”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而其根源是学科基本问题的缺失,摆脱此困境的关键在于理清学科的基本问题,构建学科核心知识体系[8]。吴必虎等在对我国旅游专业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基础上,指出了与国外相比我国存在的差距,并提出应进一步加强旅游学科建设、课程改革、教材编写等方面[9]。
尽管学者们对中国旅游教育发展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中国旅游教育所面临的“粗放型增长”、“教育与实践脱节”、“旅游人才严重流失”、“就业压力上升”等亦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根据中国旅游教育实践来更好地展开旅游教育发展的理论探讨是学术界必须重视的环节。
(二)旅游人才培养研究
旅游业竞争的关键在于旅游人才的竞争。因此,对于旅游人才培养的研究备受学者们的关注。统计结果显示,人才培养研究以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对策研究为主,包括素质培养、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专项人才的培养。
吴国清、叶欣梁从旅游人才市场的供需错位现象入手,认为职业化导向应是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提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相对广泛的专业知识和较为扎实的岗位技能的人才[10]。黄继元在分析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应适应21世纪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推进素质教育,与国际化接轨等[11]。王枬等以桂林旅专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指出作为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专业教育,旅游高等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旅游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实现“以学办产、以产辅学、以研带产、产学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12]。纪培玲、路军通过社会调查和实证数据比较,剖析近年来旅游业人才资源现状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指出总量平衡和单体失衡的人才资源矛盾,提出应重新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根据产业发展分层次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设计[13]。张培茵等对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育方法上进行系统总结,构建一整套针对旅游高等教育、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14]。
从职业教育层面来看,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得很好。然而,在本科,乃至硕士或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环节,现状都不容乐观。因此,高层次的旅游人才培养研究理应成为这方面研究的重点。
(三)地区旅游教育研究
文献中研究地区旅游教育的论文有99篇,内容集中在旅游教育与地区产业协调发展、地区旅游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各地人才培养状况,并提出了旅游教育发展的对策,根据具体省、市不同对旅游教育的文章进行了分类统计(见表3)。
任冠文在总结以往广西高等旅游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高等旅游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筹建独立旅游大学和广西旅游教育指导委员会,并从师资建设、专业课程设置、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15]。张金霞结合湖北省旅游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旅游教育滞后存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原因,提出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完善课程体系,走联合发展之路[16]。黄薇薇等针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安徽省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应从人才教育与培养的角度解决旅游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优化问题[17]。梁勇认为河北旅游教育存在专业设置分散,师资整体素质不高,教育产品结构不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必须加快调整、改革、优化[18]。吴耀宇[19]、杨志军[20]、董笑梅[21]、冯旭芳[22]等分别分析了江苏、湖南、内蒙古、山西旅游教育的发展现状,各地普遍存在数量多但整体规模小,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相对缺乏等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随着市场和教育国际化、一体化的加速,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更多地强调区域之间的共性,而不是区域之间的个性。要在全球视野下研究地区旅游教育的问题;要从全国范围内的供求平衡来考虑地区旅游教育的发展。
(四)旅游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旅游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主要探讨教学方法、内容、手段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马勇等提出了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三位一体”的旅游教育优化模式,并对模式进行了层次分析[23]。梁学成等针对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不足,从旅游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构建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匹配的旅游实验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与安排[24]。张培茵等认为旅游高等教育创新教学体系由知识培养、实践能力训练和创新教育质量管理3部分组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旅游高等教育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25]。胡善风等运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对旅游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阐述了依据“以销定产”思想建立的教学新模式[26]。唐跃工对应用型大学旅游教育模式的构建及路径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教育模式中存在问题,提出了“订单式”和“工学交替”两种教学模式[27]。陈志夫提出构建与现代旅游发展相适应的全新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技能教育是核心,产业化是发展方略,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全新理念,国际化是发展趋势[28]。朱亚多提出形成“理论+实践”的创新教育发展模式,依托行业协会,强化专业实践能力,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29]。
笔者认为,关于旅游专业教学模式研究,可能需要从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目标的定位上来考虑。不同专业层次的人才培养,其专业教学模式应该有所差别。比如说,职业人才层次的培养,可能需要以实践操作为主导的专业教学模式;硕士、博士人才的培养,可能需要以理论、方法为主导的专业教学模式;本科人才层次的培养,专业教学模式的选择,可能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培养目标而定。
(五)旅游课程与教学内容研究
课程与教学内容研究以课程设置为主体,分析其特点、问题及其与旅游管理活动的联系。课程体系是一个整体,不同性质内容的课程的有机组合,显现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决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知识结构。学者们关于课程体系的研究,主要分为“系列”和“模块”两种类型。
罗兹柏等从高等旅游教育专业是复合应用型专业的角度出发,认为课程设置应突破传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建立由主干系列课程、素质技能系列课程、相关知识系列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30]。杜宁认为应该改革传统的以知识教育为主的课程体系,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方向教育课程”为框架的课程体系[31]。林刚[32]、景秀艳[33]从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管理类学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包括管理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系列、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系列和现代管理人才素质教育系列的课程设置形式。
许春晓通过对现行课程体系特点的分析,认为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层位下置、结构偏态、功利色彩和拼装特色明显等问题,将其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和专业活动课程四大模块[34]。田喜洲从课程体系的框架应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考虑,构建了由素质教育课程群、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和专业发展教育课程群三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35]。赵鹏等认为应加强课程体系设置的弹性,打通各专业的基础教学,以模块构筑专业课程,提出了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组成的“模块型”课程结构[36]。
尽管学者们已经就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做了诸多研究,然而,由于旅游学科的不成熟性,目前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包括教材)依然不尽如人意。问题的根源,很可能在于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使得整个学科的架构尚未成形。在这种背景下,要建构起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扎实的教学内容,显然是徒劳的。因此,加大力度深化旅游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才是真正的出路。
(六)国外旅游教育研究
统计发现研究国外旅游教育的论文有48篇,根据研究的不同国家进行分类(见表4)。其中以中外旅游教育的对比为主体,分析国外旅游教育的历程、现状和特点,并得到启示。
庄捷[37]、杨雁[38]、谭白英[39]等通过中外高等旅游教育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和国外旅游高等教育在课程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刘宁宁从学制、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将我国的旅游教育与瑞士和美国的进行比较,认为应当借鉴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40]。王文君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评方式等方面对国内外旅游高校教学做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国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设想[41]。崔卫华分析日本旅游教育的发展历程,认为日本的旅游教育与社会需求、个性教育模式和旅游业内涵相适应,呈现出多层次性的特点[42]。钱学礼指出澳大利亚旅游教育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把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我国旅游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43]。李佳莎介绍了广州大学的中法旅游学院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合作办学经验,并分析中法教学模式上的差异[44]。郭英之等指出德国旅游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两种,职业教育已经相当完善,而学术教育相对较新,并提出了德国旅游教育的发展趋势[45]。
我国旅游教育正处于探索时期,借鉴国外成熟的旅游教育有利于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从2004年开始,针对国外旅游教育的介绍逐渐增多,但对国外旅游教育的评析与借鉴研究仍显不足。
三、研究展望
学者们对旅游教育的研究极大地推进了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我国的旅游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旅游教育体系日益完善。本文检索到的文献未必能够涵盖旅游教育研究的所有文献,可能会存在一些遗漏。不过,本文显然涵盖了发表在《旅游学刊》、《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国内旅游研究方面重点期刊上的文献,因此,分析结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纵览国内有关旅游教育的文献,结合中国旅游教育的实践,我们认为未来中国旅游教育研究将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深入和拓展:
(一)旅游教育研究的理论深度进一步增强
从发文内容看,我国旅游教育的研究涉及了旅游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地区旅游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课程与教学内容等众多领域,研究领域宽。但一些文章理论深度明显不足,关于旅游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的文章占很大比例,但内容雷同,没有创新,千篇一律,使旅游教育在低水平上重复现象较多。目前关于基础理论研究、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以及国外旅游教育分析比较研究等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旅游教育研究也应从研究方法上不断吸取教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借助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
(二)旅游学科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从1995年开始,旅游教育研究的文献量开始逐年增加,其后每年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正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然而旅游教育的发展与旅游学科建设是分不开的,旅游教育作为一种持续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一定学科体系的指导,根据旅游研究所得到的成熟学科体系,设置、调整旅游专业与课程,培养、训练旅游专业人才。尽管许多学者对旅游学科的体系和性质都作了大量的研究[46,47,48],但由于缺乏旅游理论体系的支撑,我国旅游学的学科地位尚不稳定,阻碍了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旅游学科建设成为旅游教育发展的关键。
(三)旅游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探讨将进一步加强
我国旅游教育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形成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旅游教育格局。然而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设备简陋、教材不规范等问题。究其原因,我国旅游教育主要采取了“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内部教育质量和规模扩张不同步,这种发展模式曾切合我国旅游教育发展的实际,但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逐渐不适应于旅游教育的发展,导致教育质量在低水平徘徊,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学生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矛盾和冲突[49]。改变“外延式”为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与科研质量是旅游教育进一步探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