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的研究论文_陈德强

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的研究论文_陈德强

广州市铭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511450

摘要: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稳步提升的前提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实现了智能自动化的全过程,这推动了电力企业的自动化、现代化的生产发展。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作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前提,在实现自动化控制环节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此,本文简述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和规范化设计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并提出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科学策略。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将更加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应当深化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认识,持之以恒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共同完善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一、电气控制对象的特点和要求

(1)电气控制系统相对热机设备而言控制信息采集量小、对象少,操作频率低,但强调快速性、准确性。

(2)电气设备保护自动装置要求可靠性高,动作速度快;同时对抗干扰要求较高。

(3)热力系统控制处理信息量大,系统复杂,以过程控制为主;电气控制系统(ECS)主要以数据采集系统和顺序控制为主,联锁保护较多。

二、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和规范化设计

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需要根据电气控制和单机组的运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能够把发动机和变压器组的电气系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终能巩固纳入ECS监控范围内。发动机和变压器组出口需要220kV~500kV断路器,从而能够对隔离开关进行有效性控制,最终能够对软件进行科学化操作。通过高厂变保护、发变组保护、励磁变压器保护控制达到自动控制的根本目标。

电气控制系统的规范化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的设计可以利用最流行的工业标准软件,主要包括Unix操作系统、X窗口人机接口、TCP/IP网络通讯规约等。通过对此类软件进行规范化设计,可以促使电气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更好地满足开放系统发展的需要。开放系统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可携性软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能够满足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具体要求。保证整个电气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兼容性。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3.1集中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方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不高,系统设计容易。但由于集中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受到影响。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监控,伴随着监控对象的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增加,投资加大,长距离电缆引入的干扰也可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隔离刀闸的操作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经常不到位,造成设备无法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复杂,查线不方便,大大增加了维护量,还存在由于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复杂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性。

3.2现场总线监控

目前现场总线这些电脑网络技术和以太网已经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研究智能化的日新月异和智能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加上在多年来应用上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经验,都大大加速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更新。现在的现场总线监控不仅可以针对已定间隔的情况设定功能,还可以面向不同的间隔进行合适的设计,而且对于智能化设备的安装也十分快捷方便,同时还具备远程监控方式的所有优势,控制模拟量变送器、隔离设备等的使用数量,从而节约大量的费用和安装维护的工作量,降低企业的投入,减少企业的成本。

3.3远程监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谓的远程监控实际上为一种技术监控,该方式具有节省安装费用可靠性较高以及节约能源等特点。因为现阶段电力系统的现场总线的通讯较慢,同时电厂电气部分的通讯又相对较大,因此此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说更加适合于小系统的监控,对于实现大系统的监控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不能适应电气自动系统的建立。

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科学策略

4.1电子元器件的科学筛选

电子元件是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气元件的质量与性能直接决定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否良好的运作。此外,电气元件设备的质量,能否适应外部环境和元件更换频率都直接影响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整个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运行成本。为此,针对电子元件的选择,相关人员一定要谨小慎微,考虑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并严格检测其质量。除此之外,在电子元件投入到正常系统运作使用中,要随时记录其使用情况,并为更换电子元器件提供精准的记录依据。

4.2电子设备的环境保护

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潮湿、盐雾、霉菌以及气压、污染气体对电子设备影响很大,轻者降低设备的灵敏度,重者直接或间接的损坏电子设备。其中以潮湿因素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在温度低、湿度大的环境下,当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造成设备内的元器件以及印制电路板上产生凝露现象,使其性能降低,导致故障的发生;另外当潮湿空气侵袭电子设备时,元器件或材料表面会凝聚一层水膜,并由此渗透到内部,进而增加了绝缘材料的导电率,电阻率降低,介质损耗增加引发电气短路、漏电、击穿等问题,从而造成设备运行故障。

4.3切合实际开发控制设备

控制设备设计的开发阶段的关键是设备的可靠性,在设计的科学和切合实际才能产出实用的产品。所以在这个阶段,要认真研究设备、零部件、元器件的技术环境、技术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出设备的设计参数,从而制定使用的设计方案;然后在掌握了所有的基数和要求后,进行设想,设计出产品的结构,制作出具有实用且性价比高的产品,方便使用且易于维修,降低设备的各种费用。

4.4提高设备散热防护意识

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性能得以正常发挥,一定要对电厂相关人员的设备散热防护意识进行提高。设备散热的防护是系统元器件功能正常发挥和使用寿命保障的前提,在提高系统性能的情况下,又能够对元器件及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行一定程度的延长,从而使电厂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不良的设备散热防护环节会对系统的可靠性产生直接不利影响,尤其会引发一系列的设备损坏情况,致使系统不能正常运作,直至完全瘫痪。因此,在设备防护环节中,相关人员一定要对设备散热的防护意识进行提高,将设备运行时发出的热量及时有效的通过散热防护措施排解出去。针对于一些较大功率的设备,应该选择在其安装散热器的方式,并避免敏感的半导体分离器的应用,将事故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对系统的使用性能进行提高。

五、结束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比较成熟。今天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而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和掌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修伟,陈广文.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1,(1):20;

[2]周艳惠.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8;

[3]王术贺,李广东.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60。

论文作者:陈德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的研究论文_陈德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