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互联网+”在电力营销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武文婷

试谈“互联网+”在电力营销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武文婷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满洲里市供电分公司)

摘要:目前,“互联网+”产业发展已经在全球各领域蔓延,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浪潮。在此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顺应趋势,转变传统业务模式,实现“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的转型。文章通过对目前“互联网+”在电力企业营销中的应用,论述了如何在基层供电企业环境下实现“互联网+”并结合电力营销工作中的管理运作,实现互联网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1、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朔州为例:朔州是中国新型的以煤电为主导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朔州市煤炭储量约494.1亿吨,占山西省储量的六分之一。地域经济结构决定了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直管大工业用户以煤矿、风电、光伏为主。煤矿、风电、光伏企业大多地处自然环境恶劣的偏远山区,远离城市,交通条件差,这对日常用户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扰,工作量大,信息沟通时效性更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朔州供电公司的“互联网+电力营销管理”微信平台营销方式还处于初级尝试阶段,随着供电员工的不断努力,更多更完善的营销方式会出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1用户隐私问题

微信是一种基于用户位置信息的社交软件,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其安全隐患较为明显。用户在使用微信过程中,可能稍不注意就泄露用户个人信息,这为用户个人隐私带来困扰。后期建立用电客户负责人交流群可能会有一定阻力。

1.2用户安全问题

二维码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伴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硬件的普及,二维码技术更是成为了手机病毒、钓鱼网站的新渠道。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措施跟进,作为用户的身份与消费凭证的二维码,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就可以更轻松地进行网络诈骗以及在相关消费场所浑水摸鱼。国家电网公司推出了类似微信的App企信,管理措施和安全问题都得以保障,但是该App目前只针对国网员工,暂时还无法利用该平台开展与客户的互动。

1.3微信平台的使用缺陷问题

微信不显示用户是否在线状态的问题。微信不像QQ那样显示对方是否在线,很多个人用户在使用时无法及时与对方沟通;微信群不支持用户通过微信群单独进行会话,单独交流必添加好友,很多单户存在的问题通过群聊对其他用户而言都是垃圾消息,浪费其他用户的资源和时间,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在探索中,是分类还是分地域用户由供电员工建立客户经理对点讨论组,还是期待微信平台有进一步的更新出现来完善这些功能,但具体解决方案尚无定论。

2、电力营销传统模式面临的困境

2.1、时效性不强。毫无疑问,电力企业属于自然垄断类型,这就说明该企业的营销目的与普通企业不同,即电力企业的营销更具有外部性的特征。这种外部性也可以被看作为公益性,从而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传统营销模式下,客户企业与电力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交互上的漏损情况,以及受到电力企业自身办事流程的决定,便使得针对客户企业的需求表现出时效性不强的现状。

2.2、柔性化不高。随着我国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柔性化生产成为了各类实体经济所要重视的原则。柔性化直接与服务个性化相联系,这也是电力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完成供给侧改革所必要的能力构成。然而,目前笔者仍较少看到电力企业在提升柔性化服务上做出显著改变。

3、“互联网+”时代下创新模式定位

在问题导向下,创新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3.1、实施O2O模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互联网+”成为了当下出现频率很高的新词汇,但这并不能削弱传统线下营销的功能,而应建立在弥补线下营销不足的基础之上。简单而言,线上在于便利客户企业提交需求信息,而线下则在于电力企业实地考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改造办事流程基于“互联网+”的电商平台,使得电力企业的信息发布与订单接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就需要倒逼企业内部的办事流程。改造办事流程的宗旨就在于,以简约化的信息处理模式来对客户需求进行及时响应。

3.3、建立客户分层电力企业在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新模式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这就要求电力企业需要将精力首先放在优质客户群体,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在提供柔性化服务方面则需要建立客户分层模式。

4、定位驱动下的实施方案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实施方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4.1、实施O2O模式方面电力企业在强化电商平台应用上,需要做到线上与线下相互联动。在“互联网+”时代下,电力企业在营销领域需要达到时效性和柔性化两大目标,所以线上应主要在于接收客户订单和与客户进行即时沟通。这里需要拓展对电商平台的认识,当前电力企业需要打造基于移动终端的线上营销服务平台,这就要求电力企业需要开发出自己的APP软件。对于线下营销服务而言,则在于主动与区域实体企业联系,并在上门访问的基础上了解客户的需求信息,进而与客户之间形成深度互动。

4.2、改造办事流程方面电力企业尽管早已完成了企业化改革,但其中的办事流程仍然存有原有的传统,即中间环节较多。为此,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具体要求,这里需要从优化组织架构的前提下来改造办事流程。为了追求时效性,在组织架构领域应细化班组层级的职能,并在引入业务外包的市场模式下来激励班组更多、更好的为客户企业服务。另外,客户企业对于电力服务的需求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为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重置处于变动之中),从而班组在为客户企业服务时应借助电商平台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4.3、建立客户分层方面对客户提供柔性化的服务,必然会增大电力企业的物资消耗,而且专用性物资还将为电力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沉淀成本。因此,这里需要建立客户分层机制,进而着力对VIP客户提供这种柔性化的服务。筛选VIP客户的主要指标为:客户企业利润创造能力、客户企业前景、客户企业现实需求与电力企业现有服务的匹配度(越匹配越好,这样可以降低电力企业进行服务流程改造的成本)。另外,电力企业管理层需要深化对精益化管理内涵的认识,特别应从生产领域的精益化管理理念转换到营销领域中来。由于精益化管理追求“产出/投入”的最大化,因此就需要将其转换到如何提升营销活动的“产出/投入”中来。为此,企业管理层需要通过召开营销研讨会、对营销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等方式来实施认识活动。

结语:本文认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电力企业在产品供给上需要与客户企业保持紧密的互动,从而来与客户企业的产品需求结构形成契合态势。在“互联网+”时代下,电力营销也需要建立在O2O模式的基础之上来开展。具体的措施包括:实施O2O模式、改造办事流程、建立客户分层。最后,在电力营销的创新模式中还需要引入精益化管理元素。在今后的电力营销工作中,还需要在“互联网+”战略驱动下来增强客户便利性,并在O2O模式下实施柔性化业务服务。

参考文献:

[1]徐珂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力营销新模式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4(20):63-64.

[2]张冉.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服务营销策略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6(1):70-71.

[3]吴师师.论互联网环境下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J].信息系统工程,2016(2):95.

[4]赵婧.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136.

[5]徐俊钐,黄丹凤.“互联网+电力营销”在浙江落地生根[N].国家电网报,2015-12-09(001).

[6]肖世杰.构建“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用电互动服务体系[N].国家电网报,2015-09-28(006).

论文作者:武文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试谈“互联网+”在电力营销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武文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