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论文_李渊

论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论文_李渊

李渊

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土地这种可开发且有限的自然资源对于人民物质生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它也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载体。众所周知,我国的土地资源极为有限,如果不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那么只能使得有限的土地资源被进一步浪费。上个世纪我国的土地开发利用方面并没有被给予很高的重视,在土地开发利用的方面上,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土地制度不合理因素的存在;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约束,所以使得我国原有的土地资源受到了较大程度的损害。本文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相关实地考察,从多个方面对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土地管理进行详细阑述,分析研究得出的相关解决方法和建议,也希望得到广大地区相关单位借鉴与应用。

关键词:土地、制度、科学发展

引言:我国党和政府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乃至各方面整体发展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让一切方面的发展都要围绕这一核心思想而展开,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理念深入到各级政府、各级单位甚至是广大人民的心中去;以人为核心,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在发展的基础上强调科学、绿色、环保,兼顾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的各方面利益,全面地促进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因为历史所留下的长期区域经济水平不平衡的发展问题,也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无论是城乡还是地区甚至是国内和对外,都要归为我国现阶段统筹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土地管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切行动的核心指南,它的提出具有跨时代意义。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理念深入到各级政府、各级单位甚至是广大人民的心中去;以人为核心,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在发展的基础上强调科学、绿色、环保,兼顾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的各方面利益,全面地促进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因为历史所留下的长期区域经济水平不平衡的发展问题,也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无论是城乡还是地区甚至是国内和对外,都要归为我国现阶段统筹发展的重要任务。随后在2003年3月国家土地资源部,对于非法占用土地、私自非法将土地进行拍卖、违规开发利用土地等,进行严厉打击和有效整顿,2004年十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深化改革土地管理的决定》。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规划理念

在原有的土地规划开发工作中,并没有树立正确有效的准则,所以导致在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上面存在着大量违规、非法和滥用行为,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更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损害。在全新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土地管理规划工作中,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保障人民的开发,将开发与保护同时作为土地规划工作的核心,将二者的关系紧密有效的渗透结合,保障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与开发。拥有耕地资源才是一切开发工作可以开展的基础和根本,在原有的土地开发利用工作中,缺乏有效的规定、原则,人们内心也缺乏忧患意识,传统的思想使得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受到浪费。在新时代,我国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改良原有思想的正确决定:摒弃传统资源利用观,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状况和长远环境效益相结合,保障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同时在现阶段的土地规划工作中,对于国家重点项目开展、国家主导产业,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一系列事物,要给予极高的重视,并且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中去。因为这些重点项目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重大方面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利益,而且会涉及到我国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土地规划工作中,也要重视土地规划所涉及到各方面利益的影响,正确的处理好双方关系(政府和市场、中央与地方、当下与未来),正确的全很好双方利益(局部与整体),正确的理顺各方地位。

三,土地资源管理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3.1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即使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众所周知,在十六次党的代表大会中就已然明确提出,我国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找准时机、洞悉根本、研究有效解决办法是铲除这一切困难的根本所在。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乡村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正是阻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最大难题,我国各级政府、各级单位也纷纷投入到农村的扶贫、建设的工作中去,尽最大所能的提高乡村的经济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工作中,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追求gdp增长的数字,已然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人民物质生活和我国的长远发展都具有不利影响。所以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文化社会环境、提高生态环境效益,兼顾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发展,兼顾物质、政治、精神三领域的文明。

3.2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土地协调发展

我国所拥有的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较为有限,最大程度的有效开发现有土地资源,并且能够合理有序的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这两个方面是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规划利用管理工作是一个极为漫长且复杂的工作,所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利益和影响,必须从土地的资源和社会功能出发,正确处理局部及经济效益与整体经济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原有的土地开发与利用工作中,人们对于土地价值的认识,也往往因为受到传统思想和价值观的束缚,所以在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仅仅注重其经济价值而且并不具有长远忧患意识,一味地过度开发利用土地而且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较小,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极大程度的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与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统一的工程,过度一味的重视一方,那么其他俩方必然受到影响和损害。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我国的土地规划利用工作中过分的注重了经济效益,而且原有的传统思想使得在土地开发工作中,形成了“耕地面积扩大则经济效益扩大”这一错误理念,一味的注重耕地面积而忽视了耕地质量,使得我国的众多农产品在产出后得不到原有所规划的经济效益,众多农户受损,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现阶段,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要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位一体,并由相关单位构建有效有序的市场机制,保障土地开发利用工作能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同时保障各方利益。

结语:我国今后几十年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一核心理念。同时在对待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上,要制定严格合理的土地管理制度,保障农户的利益,同时确保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国洪艳;刘耀林;;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网络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1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杨伟伟;;依靠土地利用规划“龙头”作用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之探析[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7年

[3]郑伟元;;用科学的发展观和先进的规划理念指导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四个全国“土地日”:坚持科学发展观 珍惜每一寸土地论文集[C];2018年

论文作者:李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论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论文_李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