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的生态位建设_生态位论文

物流产业的生态位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物流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除生产过程以外的其他过程都可以包含在物流过程中,物流产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邮政业等,是服务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本文将以产业生态位的视角对物流业的发展加以研究。

一、产业生态位的研究视角

产业生态位是指特定产业在整体产业经济循环中,与其他相关产业在互动过程中所形成或具备的相对地位、产业功能与产业价值。产业生态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产业适应环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其进化符合生物进化的一般模型:学习—适应—变异—选择。

(一)物流业生态位

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产业。物流业生态位是指物流业在特定尺度下特定产业生态环境中的职能地位,既反映物流业在某一时期某一环境范围内的由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生态因子所形成的梯度位置,也反映物流业在经济生态系统的价值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角色。物流业生态位是物流业的属性特征表现。物流业生态位要求物流业在功能、产品和时空上进行科学的定位,合理确定产业状态、经营行为以及产业结构。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物流产业生态位是产业生物因子与非产业生物因子在相互作用中选择、构建起来的。物流产业生物因子是指物流产业本身拥有的人财物资源、技术条件、客户、市场等因子。产业生物因子之间构成了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链,不同的链条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牢固的网络结构,物质、能量和信息通过网络在产业生物因子之间循环流动。物流产业系统的非生物因子主要是指社会因子和相关产业因子。社会因子主要是指对物流产业的生存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多种宏观社会经济要素,如政策法令、经济环境、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相关产业因子是指与物流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发展因子。因此,物流产业的生态位状态与其他产业个体以及社会环境构成的外部系统息息相关,其本质是指物流产业在特定尺度下特定产业生态环境中的职能定位。物流产业的生态位变迁是物流产业内外部客观环境要素与产业自身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物流产业生态位构建过程中,物流产业个体必须根据所处的生态环境特征,权衡其生态策略,选择适宜的生态对策以占据特定的生态位空间,实现协同演化。

(二)物流业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

产业生态位理论中有两个重要概念与产业战略应用密切相关: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宽度是指生态位涵盖空间的大小,生态位重叠度是指产业之间生态位的类似程度或者说生态位因素相同的比例,这两个概念影响着产业间的竞合关系。一般来说,生态位重叠度与产业间竞争强度成正比;生态位宽度与产业的适应度成正比。物流业不仅涉及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五大运输方式经营企业,还涉及交通、运输、包装、通信等设备的制造和经营业;不仅涉及农业、工业、货贷、仓储、包装、堆场、电子商务、邮政、通信、银行、保险、消费者等生产经营和物流服务企业以及用户,还涉及政府、税收、海关、检验检疫等管理部门。正是由于物流产业的强关联性,使得物流业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并且与其他产业生态位存在较高的重叠度,因此,物流业生态位选择与构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生态位宽度、重叠度又与生态位的“泛化”“特化”相关。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导致产业生态位产生“泛化”和“特化”现象。当区域资源要素不足时,产业往往形成很宽的生态位,产生泛化;相反,在区域资源要素丰富的环境中,劣质资源将被放弃,从而产生特化。泛化可利用较多的资源,但生态位宽度增加,易发生竞争;特化与其他产业生态位重叠度较小,可减少竞争。

物流产业生态位构建可以影响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客户资源,甚至政策资源的流向。合理构建物流业生态位,可以提高物流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物流产业的生存能力,改善生存环境,拓展市场空间,改变产业链的循环模式,促使产业系统良性循环。

二、物流产业生态位与三次产业生态位的相互影响

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产业经济循环圈,这个产业经济循环圈中每一个产业都不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产业之间存在着唇齿相依的关系。物流业在产业链中的突出作用集中体现在“物流服务”这种中间投入要素上。物流服务业作为产业之间的纽带具有产业“黏合剂”的作用,使得现代农业与先进制造业逐渐“服务化”,三大产业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在这一趋势下,经济效益越来越取决于在不同生产活动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而不仅仅取决于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状况。[1]环境与资源的外在约束、农业和制造业以及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要求,使得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更加迫切,物流业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产业融合的趋势使得物流服务业在产业关联中的作用更显凸出,明确物流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重点是当务之急。如图1所示,只有正确地选择与构建物流产业的生态位才能使物流业获得良好发展,并且使物流业在与三大产业的良性互动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

图1 物流产业的生态位选择、构建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一个产业环境中各种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区别、相互依赖,一种产业的存在成为另一种产业发展的前提或结果,每一种产业只是产业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各个环节联成一体就成为产业链。一般说来,产业参与的价值链越多,产业的“减震能力”越强,风险越小。这是因为产业可以参与的价值链越多,产业可以控制的资源就越多。而物流业作为三大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黏合剂”,具有参与更多价值链创造的潜质。产业关联会对产业生态位的选择与构建起重要作用。从物流业生态位演化及生态位选择的角度测度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可以得出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共生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途径。

从物流业本身而言,物流业与三大产业之间存在融合共生,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就体现为产业生态位的泛化与重叠。产业生态位的泛化会使得产业可利用的资源增多,有利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生态位的重叠会导致不同产业间的竞争加剧。一方面,为了规避不必要的竞争,节约生产经营成本,三次产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开展物流专业化(或采用物流外包,或专业经营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开始兴起,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特别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之间的界线从模糊走向清晰。另一方面,国际经验表明,农业和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是靠服务业的支撑,经济活动在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过程中,三次产业开始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开展生产服务,引导三次产业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部分制造业企业、农业企业等开始转型经营,致力于物流业发展。

物流业依托并服务于三次产业的发展。三次产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物流业则是三次产业提升和高端化的有机补充。随着三次产业生态位的逐步扩大,它们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将迅速增加,并会把这种需求渗透在三次产业的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的全过程中。如此良性互动,不仅会促使企业内部出现产业生态位的扩充,而且会在产业链上促使三次产业与物流业间出现生态位重叠,还会使区域内的三次产业在一个特定空间上实现产业融合和集群发展。企业按照市场分工的细化、深化和专业化要求,适时将服务(诸如市场调查、可行性研究、产品研发、风险资本、采购管理、物流配送、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培训等)外置和提升,会加速产业生态位重叠的进程,进一步促进产业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反过来,又会促进产业生态位的特化,使得专业化分工更加明显。而物流业的生态位选择过程恰恰使得物流业向技术专、业务精、效率高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各个产业可以集中力量搞好专业生产,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优化产业结构。

(一)物流业与第一产业生态位的相互影响

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主要手段。而农业物流在节约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视,积极发展农业物流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物流主要包括农业产前物流、产中物流、销售物流以及回收物流。产前物流是指为购买种苗、饲料、化肥、农药、地膜、农机具等而形成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储运、配送、分销和信息活动的物流;产中物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作物耕种、施肥除草、田间管理和产品收获等也会形成的物流;销售物流是指农产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产品、水产品和林业产品等)除了极少部分属农民自用外,大部分通过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配送和销售等环节,实现农产品的保值增值,并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形成农产品流通物流或销售物流;此外,对农业生产和流通直到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农业废弃物回收,形成了回收物流。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物流业对第一产业的依赖主要体现在物流产业的一些传统运输工具(如:牲畜)对农产品的消耗以及农产品仓储中的一些辅助设施如:垫木、稻草等对农产品的消耗。[2]随着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发展,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需求不断扩大。这就要求农业生态位进行重新选择,农业生态位要实施分离从而为农业物流业提供必要的发展平台,增加农业物流业生态宽度,不断补充农业物流业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

(二)物流业与第二产业生态位的相互影响

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行业。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以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能源产业)为主的重型结构,因此与第二产业相关联的物流业亟待发展。

工业物流产生于美国,它是以集中采购为主,以零部件加工为核心,为工业企业产品出口搭建平台,引导仓储、运输、配送企业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降低企业间的互动成本,面向全球工业企业提供延伸和成套服务的系统工程。供应链的价值主要来自于组成供应链的各个企业之间在信息流、产品流、服务流、资金流以及知识流等五个主要流程上的协同合作,其中物流是供应链中产品流和服务流的主要运输导管。工业物流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物流在供应链中这两方面服务长期存在的无法同步的问题,是工业企业整个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物流产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在物流产业的发展直接需要第二产业为其提供交通工具(包装装卸工具、仓储设备以及相应的仓库、通讯设施、电脑设备等)[2]。为适应制造业产业链价值分布的变化,第二产业和物流业不断剥离,物流产业应运而生,且在全球呈快速发展的态势。物流业生态位开始侵占第二产业生态位,“卖服务”已成为卖产品的前提和基础,并成为第二产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企业有了高度社会化分工的现代物流业作为支撑,第二产业内的企业可以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使企业轻装上阵,更好地专注于核心工艺的研发和生产,从而提升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第二产业来说,无论是原材料的输入,还是最终产品的输出都会涉及物流活动。从宏观层次看,一方面,高效的物流支持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第二产业的发展也呼唤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

(三)物流业与第三产业生态位的相互影响

一方面,物流业的发展可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使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与传统服务业相区别,物流业具有“产业龙头”的功能,它有助于整合原有的松散存在的运输、仓储等物流要素,构建物流网点、线路,减少要素之间的磨损并放大其功能,增强对经济的贡献能力,改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拉动投资和基本建设,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据统计显示物流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基本维持在20%以上的水平,说明物流业是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稳定要素,物流产业对第三产业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2%。由此可见,物流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是显著正相关的。

另一方面,物流业的发展又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物流业需要第三产业所提供的邮电通讯服务、商业饮食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等。[2]同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带来新的服务、流通、运输需求等的变化又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比如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几乎所有行业的变化:IT的发展为市场交易提供了新的平台,电子商务正在冲击传统的流通中介行业,引起一场全球性的流通革命。而且流通过程也将不是以消费作为终点,而将是涵盖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回收、再生等商品运动的全过程,形成未来“循环型社会”的基础产业。这些都是物流业之间以及物流业与传统产业之间融合共生的典型。物流业的重要特点就是它可以将知识资本引入到生产中来,使得物流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加、生态位不断扩充、物流业的生态位宽度加大、可以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产业适应性越来越强。“十二五”期间,转型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产业结构调整将会带来新的流通、运输等方面的要求,为物流业带来发展机遇。

三、物流产业生态位的选择与构建

要发挥物流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在物流业生态位构建的过程中(见图2所示),就要从生态位错位、分离与共存、泛化与特化、优先与互惠、规避与分享等方面入手,促进产业生态系统的优化。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应当充分利用物流业生态位选择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效应,选择符合地区产业优势、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相一致的物流业发展模式。

图2 物流业生态位构建与产业生态系统演替优化的策略选择

(一)产业生态位错位

生态位理论表明生物的生存空间是一定的,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单元,其生存空间也是一定的。各个产业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优势,彼此之间必然产生激烈的竞争。如何正确确定各个产业的角色和地位(即“生态位”),减少竞争,加强合作,对各产业生态位进行合理有效的错位协调,是实现各个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错位经营战略来自于生态位分离,其立足点是充分利用和整合自身的资源,以取得自身可能占有的资源为市场目标而采取的避免与竞争对手正面交锋的市场策略或理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农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更加精细化、产业价值链加速向两端发展,产业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微笑曲线”的两端,物流业的价值凸现。此时,现代农业与先进制造业可以采取服务外包的形式,将原属于其本身的一些生产职能让渡给物流业,使物流业与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错位经营,实现分工的专业化,提高各自的生产能力。

(二)产业生态位的分离与共存

在生物界,两种生活在同一区域、外形相近的食草动物,一种喜食灌木顶部的叶子,一种喜食灌木下部的叶子,则称这两种动物处于不同的营养生态位,或者说由于物种生活习性的特化而处于一种生态位分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两者共存是可能的。如果将不同的产业功能比作灌木不同部分的叶子,则各种具有相似产业功能的产业之间尽管存在着激烈竞争,然而,如果能够根据产业各自的核心优势为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提供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有效地规避相互之间不必要的竞争。

在生物界,当两个生物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某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共存,从而导致生态位重叠,由此竞争就出现了,其结果是这两个生物不能占领相同的生态位,即产生生态位分离。产业生态系统也一样,产业对资源的需求越相似,产品和市场基础越相近,它们之间生态位的重叠程度就越大,竞争就越激烈。因此,产业必须发展与其他产业不尽相同的生存能力和技巧,找到最能发挥自己作用的位置,实现产业生态位的分离。成功的产业将是那些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生态位的产业。产业生态位的分离不仅减少了竞争,更重要的是为产业间功能的耦合形成超循环提供了条件。

目前,很多工业企业、农业生产经营户仍然实行产业链经营,而这种产业链经营仅限于企业内部的自循环,必然使得企业将过多的资金、人力等资源分散在不同的产业功能中,造成资源的浪费。物流服务的外包将有助于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加快企业的发展。因此产业生态位的分离是重要的。

(三)产业生态位的泛化与特化

在生物界,激烈的生存竞争会导致泛化和特化两种生态现象。泛化是指当生物的生存环境中优良资源不足时,捕食往往形成杂食性或广食性;特化现象则相反,在食物丰富的环境中,劣质食物将被放弃,从而产生特化。这表明,在激烈的竞争下,不同的物种趋向于采取不同的生存策略,以填补不同生态位之间的空隙,从而获得生存。同样道理,不同的产业作为不同的生态单元也要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来选择采取泛化或者特化策略来调整各自的产业生态位,以期获得发展。

采取泛化策略,可以使产业功能更丰富,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范围,但是泛化必然会导致生态位宽度的增加,一方面容易引发竞争,另一方面产业必须分配精力兼顾不同部门的生产与经营,可能会造成资源、人力等的浪费,不利于集约化经营。而采取特化策略,与其他产业生态单元会很少产生生态位重叠,从而规避不必要的竞争,但如果所单一依赖的市场因为某种原因枯竭或急剧减少时,就会危及该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泛化策略与特化策略的选择过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然而,物流业的产业生态环境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本质变化,要想在新环境中生存,必须在分析新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找准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生态位,这是发挥物流业拉动经济增长作用的前提条件。泛化策略有助于物流业内部行业分类的多样性。多样性概念来源于生态学,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在环境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物种与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摄食依存关系,自然界形成了多条完整的食物链并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进行着生态圈内物质流动与能量传输的良性循环,食物链的断裂将极大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多样性对于产业生态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多样性对于产业应对不确定性环境扮演着缓冲的作用,它有利于产业生态系统价值的创造。这是因为产业参与的价值链越多,它的抗震性越强。这就要求物流业在发展中要注重物流服务种类的开发,积极开发适宜于其他不同产业的配套物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生态位的特化也是不可缺少的。对于一些附加价值不大的产业可以适当减少投入。

(四)产业生态位的优先与互惠

生态位理论表明,尽管产业之间存在普遍竞争,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合作的可能性或相互依赖性。合作可能性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各产业生态位的独特性和稳定性。其中,合作性作为产业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具有两种可能:一是优先地位,即某产业通过与其他产业的合作而单方面获益;二是互惠共生,即相关产业间的相互协助、联线合作与整体营销,可能促使双方获得某种共同利益。例如,通过实施供应商库存管理,借助良好的运输和服务网络以及专业化的物流管理,可以实现生产零库存。优先是手段,互惠是目的。

现在我国正处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阶段,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化。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电子商务的兴起促进了原有产业结构的发展,生产技术的可复制性提高,生产成本逐渐降低;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正以加速度在不停地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知识化、服务业信息化将促进经济更加快速地发展。因此,发展物流业要以信息化提升物流服务的现代化水准,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物流业现代化。

(五)产业生态位的规避与分享

生物界为规避过度竞争,往往通过时空错位,使生物之间得以“和平共处”,例如狮子、老虎、狗等动物都有各自的地盘,老鹰和猫头鹰的觅食时间不同等。同样地,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自己的核心技术、资源条件、人力资本、市场需求等要素确定适合自己的生态位,从而规避不必要的竞争,在市场竞争中灵活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各个产业之间可以建立合理的分工协作机制,采取“竞合”模式,在不增加投资的基础上,充分兼顾各方利益,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导,通过产业要素流动实现优势互补,按照比较利益原则,通过协同分工,实现产业间的互利共生。例如,有了物流业的支持,企业可以更专注于生产而不用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于非核心业务的新技术研发,物流业产生的乘数效应还可以延长区内制造业企业的利润链,降低制造业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标签:;  ;  ;  ;  ;  ;  

物流业的生态位建设_生态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