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民经济论文,对策论文,贸易顺差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我国劳动力的就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按照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有效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贸易顺差意味着我们出口的增加,而我国的出口主要就是劳密产品的出口,贸易顺差越大就意味着就业人数越多。并且我国同时,根据罗伯特逊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原理,如果一国存在着闲置的资源,则出口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现在的贸易顺差就是出口贸易发展的结果,所以说贸易顺差就是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增长。
(二)有利于扩大和获取规模经济,推动技术进步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市场竞争越来越不完全的今天,规模经济已经取代要素禀赋差异而成为推动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许多产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降低成本,而由于我国的内需不足,这一规模靠国内市场无法实现。我国可以通过大力促进产品出口,获得贸易的顺差,来拓展国际市场形成国内产业规模经济。
扩大出口还可以加快本国的知识进展。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认为,通过开展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知识与专业化人力资本的迅速积累;通过出口参与国际竞争可以迫使企业加大研究与开发部门的投入,增强其竞争力,从而使一国的经济加速增长。
(三)有利于推动制度创新,提高我国综合实力
诺斯认为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而出口贸易可以促进制度创新,因为一方面出口贸易可以通过“边干边学”效应和“外溢”效应促进整个国家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出口贸易可以导致市场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迫切需要制度创新以降低交易费用,同时出口把国内企业推向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引起竞争强化,迫使其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从而提高自由竞争力。
二、贸易顺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的风险在加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外贸依存度在不断提高,既是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国力的表现,同时也意味着外部环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在进一步加深。尽管从总体上看,简单地对我国外贸依存度下一个过高的结论还为时尚早,这一点在国内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议,但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度攀升的风险在不断加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方面的风险主要在于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由此带来受到外来冲击的风险在加大,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多,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程度在下降。
(二)贸易顺差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我国金融安全
我国经济竞争力提高、对外资吸引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但其隐含的负面因素也同样值得关注。当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对国内资金的利用可能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则更会对一国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
(三)加剧了贸易摩擦,我国外部贸易环境更趋紧张
随着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的急剧上升,印有“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于世界各地,我国逐步被人们认为是世界的加工厂,这当然是好事。然而,与之相伴的却是频繁且形式像样的贸易摩擦。这使我国外部贸易环境总体趋紧,形势不容乐观。
(四)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2003年以来,由于我国钢铁、电解铝、焦炭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的迅速增加,生产能力急剧提升,国内市场需求已远不能满足这些行业产品供给的要求。于是这些行业纷纷开始寻求国外市场,从而使我国的资源型、高耗能、高污染类的产品出口急剧增加,而这也导致我国国内的环境资源保护压力突然上升,使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三、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好贸易顺差问题
(一)增加进口,优化出口产品
加大进口一些重要能源和资源,增加对国民经济具有战略影响的高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从而促进国内产业改造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要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
(二)提高出口效益,讲究出口质量
政府要花大力气整顿和规范外贸经营秩序,引导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出口效益。加强对出口名牌产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出口商品名牌战略。并且对企业到国外进行品牌推广、宣传、广告等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实现出品商品由数量到质量的飞跃。
(三)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
我们要借鉴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对我国加工贸易投资的做法,在不对我国产业安全、出口、就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前提下,鼓励一部分企业将后续的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我国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就近开拓国际市场,或利用其他国家配额直接向美国、欧盟出口。
(四)扩大内需,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和投资能力
我们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鼓励居民消费。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实现最低工资制度,居民收入增加了自然会增加消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贸易顺差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解决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制度的创新,缓解了产能过剩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使得外汇增长过快,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并导致贸易摩擦加剧,增加了宏观经济的调控难度。因此,我国政府应该调整出口结构,减少资源型和附加值低的产品出口,运用好出口退税政策。要加大进口,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的进口。鼓励企业“走出去”,减少在外汇方面的限制。要加强宏观调控解决好这一问题,让贸易顺差保持在对经济发展最有利的范围,降低经济运行的风险,使我国经济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万晓琼摘自《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