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文明论文

论经济文明论文

论经济文明 *

戴圣鹏

内容提要 经济文明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以获得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出现,是经济文明诞生的主要标志。经济文明的诞生也是人类文明的伊始。经济文明既包括人们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等经济行为本身以及在其中所产生或形成的商品、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经济关系、经济组织(或说经济机构)和经济规律,也包括对人们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等经济行为与经济关系起规范与引导作用的经济伦理、商业道德、经济制度与经济法规等精神性的东西。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是经济文明的两个基本内容或基本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变革,经济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的经济文明、封建社会的经济文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文明等几种发展形态。在当代,生态文明是经济文明的新发展与新的表现形态。

关键词 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 工业文明 商业文明 经济文明 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从其核心内容或主要内容来讲,就是经济文明。经济文明的历史生成过程,就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生成过程。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发展,从其根本上说就是经济文明的演进与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与文明观思想中,有着丰富的经济文明思想。[注] 参见戴圣鹏:《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文明思想探析》,《人文杂志》2018年第5期。 他们也是从经济文明的角度来阐述人类文明的内涵以及人类文明的生成、发展与演进的。

一 、经济文明的产生及其影响

人类文明相对于人类的历史而言,是相对短暂的,如果从文字的产生与使用的角度讲,人类文明也只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在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还处在蒙昧与野蛮的历史时代,还处在未开化的人类历史时期。在这样的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是极其落后与不发达的,生产力的极其落后与不发达决定了这个历史时期的人类只能从事对天然产物的采掘与简单加工,并像动物一样的把如何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存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可以说,依据本能生活是这个长久的人类历史时期人的活动的本质特征。在人类的长久历史时期,人类既没有权利与义务的意识,也没有经济目的或经济意识,经济的目的或经济考虑在人的行为之外,人的行为根本不具有经济目的,也谈不上是经济行为。但当生产力获得一定的发展以及靠人的活动而增加的天然产物开始出现剩余的时候,剩余的产品为氏族社会内部的个人占有提供了可能,从而也使得人类开始在满足自己肉体需要的同时也额外生产了一些自身需要之外的产品。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为了交换而去从事生产的人类活动开始登上人类历史的大舞台。但此时为了交换而从事的生产行为,仍然不具有经济目的。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个时期人们生产与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生存资料或生活资料,是为了满足肉体的基本存在而进行的生产与交换,而不是以获得交换价值或经济利益为目的。当人们开始为了获得交换价值而不是为直接获得生活资料而去从事生产与交换的时候,人的这种行为就再也不是人的本能行为了,或说不再是人的自然行为了。这种人的非本能行为,是自然界其他生物所不具有的行为,也是自然界原本就不存在的行为,是人自己在自己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性行为。以获取交换价值为目的的生产行为与交换行为的出现,也即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出现,是经济文明诞生的主要标志与根本标志。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出现,不仅标志着经济文明的诞生,还标志着人类开启了“新的、文明的阶级社会”[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0、35页。 时期。

随着经济文明的历史生成,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人类文明时代,进入到了一个“真正的工业与艺术的时期”。[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0、35页。 人的经济行为,也即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人的行为,它不仅使得人类社会开始摆脱自然的支配,还使得人所面对的自然,在人面前被赋予了经济的属性,被打上了人的经济目的的印迹。在过去的时代,人并没有把自己与自然分离开来,更没有赋予自然以经济的属性。自然对于人而言,就如同是人自己,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但当经济文明产生之后,自然对于人来讲,不再如同于人自身,而成为了人的附属物,成为了人为获取或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或经济目的的手段与对象。人成为了自然的主人,自然成为了人可以获取的财富。当人类进入到了经济文明的时代,人的经济行为与经济目的既左右着自身,也支配着自然,人的社会属性更多地以人的经济属性来呈现,自然也不再被视为是人自身的无机的身体,而被视为是人的附属物,被视为个人财富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文明的诞生,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以前人与自然之间的你即是我我即是你不可分的同一性关系,演变成单纯的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非同一性关系。人与自然开始分道扬镳,人就是人,自然就是自然,人就是自然的主人,自然就是人的附属物,是人类可以支配与拥有的财富。自然被打上了人的经济财富的属性,也成为了一些人可以随意征服与掠夺的对象。

经济文明的产生,不仅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还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经济文明诞生之前,也即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你不分我我不分你的你我统一的关系。在原始社会的氏族或部落内部,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既狭小又真实的共同体关系,氏族成员在你我问题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分,各成员之间被看作是一个相互依存的血缘共同体而不是由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个体所构成了的虚幻的共同体。随着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变成一种纯粹的经济利益关系或金钱关系。人也从一种人依赖于人的存在变成一种人依赖于物的存在,个人的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构成了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产生,随着经济文明演进到资本主义阶段,“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3页。 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金钱关系,是经济文明演进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特征与底色。资本主义社会,是经济文明在私有制社会中发展的最高形态,也是私有制社会的最后一个历史形态。当经济文明演进到资本主义时代,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或纯粹的金钱关系的时候,发展中的人以及由其所创造的历史对经济文明的发展及其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虽然随着经济文明的诞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比于原始社会而言发生了质的改变,但正如经济文明的诞生是人类历史的进步一样,这种改变其实也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象征。经济文明的发展,实质上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它表征了人类的进步,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文明的诞生,是人的主体意识得以形成的标志,是人类真正按照自己的社会性目的特别是经济目的改造自然和人自身的开始。

二 、经济文明的内涵与基本内容

要科学地把握与理解经济文明的概念,我们就必须了解与认识人类的文明指的是什么。在人类的文明思想史上,人们对于文明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把文明等同于文化,也有人把文明看作是人类文化的历史沉淀与积极成果。这类关于文明的理解与把握,与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的理解与把握有着很大的不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明是实践的事情,也是社会的素质。[注] 参见戴圣鹏:《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概念》,《哲学研究》2012年第4期。 因此,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文明观的视野中,文明既包括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也包括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素质。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明的理解与把握来看,我们对经济文明概念的理解,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从社会实践与社会素质的角度讲,经济文明既包括人们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等经济行为本身以及在其中所产生或形成的商品、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经济关系、经济组织(或说经济机构)和经济规律,也包括对人们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等经济行为与经济关系起规范与引导作用的经济伦理、商业道德、经济制度与经济法规等精神性的东西。具体来讲,像商品、货币、行会、工厂、资本、金融、企业、公司、股份、电商平台、经济法律与经济制度、经济伦理与商业道德、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市场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等等,都属于经济文明的范畴。

经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建立在经济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上,都是经济文明发展的次生形态与附带形式,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发展,是经济文明发展的反映与体现,人类文明的演进历史从其实质来讲就是经济文明的演进历史。因此,只有理解与把握经济文明的内涵与基本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人类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其他的表现形式。

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野中,人类历史,主要表现为人类的工业史与商业史,至少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工业史与商业史的视角来了解与把握人类历史,也是从工业史与商业史的演进来把握与理解人类历史的演进。人类历史的演进就其实质而言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即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等几种经济的社会形态。在这几种人类社会已经经历过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社会主义社会相对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而言,其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过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在这几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由于原始社会的物质产品在生产本质上不是商品生产,其物物交换或劳动产品交换,也不是以获取交换价值为主要目的或根本目的的商品交换,因此决定了原始社会不属于经济文明的范畴,因而也决定了其不属于人类文明社会的范畴。马克思恩格斯从工业史与商业史的角度来把握与理解人类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与把握人类文明,特别是理解与把握经济文明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如果从工业与商业的角度来理解与把握经济文明的话,那么对于经济文明而言,其必然包括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这两个基本内容或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随着工业文明的来临,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诞生,人类社会的商业文明也得以诞生。从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的辩证关系来讲,工业文明决定着商业文明,有什么样的工业文明,就会有什么样的商业文明与之相适应。但商业文明一经诞生,其对工业文明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不仅构成了经济文明的基本内容与基本形式,二者之间的辩证运动还构成了经济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说工业文明指的是商品生产的话,那么商业文明则指的是商品交换。商品交换与商业交往的出现,标志着商业文明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解与把握人类文明的诞生时,就十分注重从商业的角度来理解与把握人类文明的伊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商人阶级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剥削阶级的诞生,还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级的文明社会。商人的出现,标志着真正以获得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产生,因而也标志着商业文明与经济文明的诞生。简单地讲,商业文明指的就是人们的商品交换与商业交往等经济活动以及在这些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和对人们的商业活动进行规范的各种具有经济特性的观念、制度、规范等精神性的东西,例如商业信用、商业信誉、商业规则等等。

对于经济文明的两个基本内容即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而言,工业文明是经济文明最为基本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之所以这么认为,原因就在于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视野中,人类社会的文明时代,是真正的工业时代,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工业文明时代。从人类工业的历史来看,人类社会最初的工业是原始社会的采掘工业。在原始社会的采掘工业时期,采掘的工具与采掘的对象,都是天然产品或是对天然产品的简单加工的产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产品。而只要人们生产的只是天然产品或只是简单加工过的天然产品,就必然决定着人类的文明还未曾出现。天然产品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东西,它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内容与象征,如果天然产物也属于文明的范畴的话,那么文明的历史要远远长于人类的历史。不是人类创造了文明,而是文明创造了人类,显然这与人们对文明的理解是不相符合的。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看来,只有当真正的人工产品出现的时候,人类才开始了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属于自己的而不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产品的历史时代,也即人类文明时代。真正的人工产品的出现,既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到真正的工业时代,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从而开启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史进程。因此,人类社会的工业历史并不等同于人类社会的工业文明的历史。工业文明的历史要比人类社会的工业史要短暂的多。当原始社会的采掘工业被手工业代替的时候,人类社会也来到了工业文明的门槛前,而当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手工业生产出现的时候,人类社会进入到了真正的工业时代,也即进入到了人类的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简单地讲,指的就是人们生产人工产品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方式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的东西,例如工厂、机器、生产标准、车间规则、工匠精神等等。

入冬后,可以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比如肉、蛋、奶和大豆制品等,有助机体抗寒。值得注意的是,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红肉和动物内脏等还是铁元素的重要来源。

三 、经济文明的发展与演进

经济文明的发展与演进,是有其动力的。在经济文明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中,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之间的辩证运动是其发展与演进的重要动力,但不是根本动力。对于经济文明而言,其发展与演进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进,也不会有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当然也不会有经济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从经济文明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来看,经济文明本身就包含了社会生产力,无论是商品产生,还是商品交换,都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发展现状,都是社会生产力的对象化活动,是社会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作为不同于自然力量的社会生产力,其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本质所在。从这个角度讲,经济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从根本上讲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演进;经济文明发展的实质,就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增长与发展。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视域中,人类社会进入到了文明时代,就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文明的阶级社会。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时代而言,也即新的、文明的阶级社会而言,阶级斗争是其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也同样构成了经济文明发展的直接动力。自从经济文明诞生以来,直到现在,阶级斗争都是经济文明发展与演进的直接动力。对于经济文明的发展与演进来说,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是其发展与演进的重要动力。“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03页。 科学以及科学所引起的技术更新与技术革命,对工业与商业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就像现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会引发工业的革命,也会导致商业的革命,因而也必然会推动经济文明的发展与演进。

随着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出现,或更进一步地讲,随着以获得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出现,经济文明得以产生,并开始了其发展与演进的历史进程。从经济文明发展与演进的历史来看,经济文明已经历了奴隶社会的经济文明、封建社会的经济文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文明等几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经济文明会有不同的特征与属性,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或表现形式。当然,从经济文明的两个基本内容来看,经济文明的演进与发展,也表现为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的演进与发展。在经济文明的不同表现形态中,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文明与过去一切社会形态的经济文明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过去一切社会形态的经济文明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文明则主要是建立在现代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文明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文明而言,是一种更高级、更先进的经济文明发展形态。这种更高级、更先进的经济文明发展形态,追求的是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的经济关系。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受资本主导的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上的经济文明形态开始成为人类文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文明形态。这种以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不仅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恶化,还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纯粹的金钱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文明形态中,社会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增长与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5页。 但社会生产力屈服于资本的魔力,听从于资本的使唤,成为了资本实现保值与增殖的手段。资本主义社会,目的与手段的倒置,不仅使得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尖锐,也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凸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所呼唤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已经突破了自然与生态的承受范围,自然环境或生态环境已经日益在恶化,自然环境或生态环境的恶化已使得经济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得以显现并日益突出。由资本所主导的经济文明建设已难以维继,经济文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方式与发展方式,就必须变革经济文明的发展方式,就是要使经济文明的建设与发展逐渐摆脱资本的支配与控制。

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轻度瘙痒为正常反应,若出现刺痒、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禁止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

根据水文计算成果,两股泉水汇合点以上流域年径流总量282万m3,在95%保证率下最低可引水量162万m3,马家寺截潜流工程设计年引水量108万m3,日平均引水量3 000 m3。

经济文明的诞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革;经济文明的诞生与发展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革,是人类历史的进步。但经济文明的历史诉求不是在于使自然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对象,也不是在于使社会大多数人成为少数人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而是为了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与发展。在当代,自然环境或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一种纯粹的金钱关系,已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从而也影响到了经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经济文明发展新理念与新形式开始登上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舞台,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但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社会生产力增长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以自然环境或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为代价的,也不是以构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为最终目标,而是通过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方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新增长与社会经济的新发展,但这种社会生产力的新增长与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则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与共同演进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健康发展与共同进步的基础之上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实现社会生产力在量上的增长,更要实现社会生产力在质上的发展,还要在这个前提下,建设一个更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作为经济文明的新发展的生态文明,就是按照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与美的原理来建设一个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新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人们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生活不仅不会造成自然环境或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还会根据人们对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与美的原理的认识与掌握来克服自然界的自发性因素,从而使得人化的自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实现其自身自觉的发展,也使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可以实现同步发展与和谐发展。

3) 保证齿轮的设计强度,由于铁钻工的回转次数较少,使用频率不是很高,可以将减速器的输出轴与驱动轮设计成为一体,保证输出转矩准确地传递,减少因减速器输出轴与驱动轮之间的损耗[4]。

从经济文明的发展与演进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对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上的经济文明的扬弃与发展。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讲,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上的经济文明,是更符合生态文明的实质及其发展要求的,甚至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文明就是生态文明现实的发展形态。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必然是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或主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中国对过去粗犷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扬弃与变革,也是社会主义中国践行先进发展理念的现实体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47-662X(2019)03-0072-05

*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及其实践价值研究”(14CZX007)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王晓洁

标签:;  ;  ;  ;  ;  ;  

论经济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