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记》关于教学语言的思考
刘晓颖 内蒙古包头市团结大街第一小学 014000
开学初,给一年级学生上音乐课,感觉特别累,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课后反思时我意识到,自己的课堂语言出了问题,面对一年级的“小豆豆”,我的讲解毫无童趣可言,提要求不够简明,尽用些啰嗦的长句子,讲解的时候又用上一些严肃的概念,孩子大多听不懂,自己一着急还时不时还发点小脾气,埋怨孩子笨。最近又细细研读《学记》,深感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并不懂得“说话”的艺术。
做老师时时刻刻要与学生对话,要使学生能愿意听,用心听,听进去;绝不仅仅在于备课的精彩,环节的巧妙,更重要的是借助语言的魅力将知识、情感、思想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学生,激发调动学生。可以说,没有精彩的语言就没有精彩的课堂。
《学记》中对教师的语言素养是这样论述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其志矣。”可见,《学记》向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三点要求。
“约而达”是要求教师的讲解虽然简约,但却重点突出、简洁透彻、少而精,将主要意思充分表达出来,不啰嗦、含糊不清。在我们平时的课堂语言中,做得最不够的就是语言的“简约性”。这源于问题的针对性欠明确,提问的次数过于频繁,对学生的“关爱”过多。记得在一次二年级的音乐课上讲到轮唱的概念时,本来直接说它的概念就很清楚了,但我考虑的太多,怕同学们不懂硬是按自己的理解讲的啰里啰嗦、含糊不清,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还要看是否有启发性,让学生充分动脑后能够回答得出来。否则,要么问得太平直太浅易;要么问得太深奥,要么太笼统,太广泛,都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当然也就谈不上提问的语言艺术了。
“微而藏”教师讲解既要非常注意细节,又要注意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既要把教材中的精华准确讲解出来,又要声情并茂,生动传神。人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教学中仔细认真地观察人、事、物,对于教学内容的细节做到了如指掌,这样教学语言才会丰富多彩;用心考量细节对揭示中心的重要作用,这样教学语言才声情并茂。比如在讲解力度概念时,对学生讲“力度”就是“强弱关系”的交替。它是由作品内容的艺术表现来决定的,而“强弱关系的交替是节拍规律的体现”,两者内涵截然不同。又如关于拍号与拍子,拍子是拍号的上位概念,表示作品的强弱规律或强弱之间的关系,而拍号不过是拍子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以几分音符为一个单位,每小节有几拍。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讲清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罕譬而喻”教学中使用的例子不必太多,但要注意事例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并且要用的恰到好处。没有例子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例子太多,就会喧宾夺主,学生只注意例子,不注意理论了。教学语言主次分明,学生听课才会轻松。但这不仅要求教师思路清晰,还要明了细节,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很长时间的自我锻炼,需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不断调整自己教学思路,主动地用简约准确的语言思考、表达。同时,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了解每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语言才贴近学生。例如在学习歌曲《打掌掌》时,这是一首有变换节拍的歌曲。变换节拍对于低年级来说是一个难点,在课堂上我举了些例子讲授这一难点,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之后我考虑到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设计了几个简单的四二、四三拍的律动动作,这样一做不同节拍的律动,变换节拍同学们很快就明白了,并能准确拍打出歌曲的节奏。
另外,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特级教师的课就很精彩,而我们的课却很平淡?原因就在于特级教师的语言有魅力。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课堂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自信,以自信的魅力带来语言的魅力,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句,必须明确而且言之有物。以高度的自信心,驾御课堂。特别是面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能言简意赅切中要点,给学生顿悟的感觉。
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起带进去。”我愿做夸美纽斯所说之师,找出原有的自信;语言,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但我相信,只要认真努力,克服缺点,发挥长处,就能克服课堂语言关,让使学生愿意听,用心听,听进去我的课,给学生以启迪!
论文作者:刘晓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7月总第1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节拍论文; 课堂论文; 概念论文; 强弱论文; 《教育学》2018年7月总第146期论文;